韓見
啟蒙運動時期為背景的英劇或者文學作品,大多以呼喚自由開始。比如由約翰·克萊蘭的小說改編的迷你劇《芬妮·希爾》。
《芬妮·希爾》又名《歡場女子回憶錄》,寫于 1748 年,被認為是英國第一部小說體裁的色情文學,曾長期被列為禁書。
“到了 1710 年代,越來越流行以社會壓力與結構制約的屬于來分析背德之舉正如《旁觀者》這份在當時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出版物一再闡述的,‘貧困的妓女并非自愿選擇步 入罪惡之途,她們主要是經(jīng)濟窘迫、老鴇剝削以及男人誘奸的無辜受害者。”芬妮·希爾正是這樣一位原本無辜純潔的少女。
然而芬妮·希爾有幸生于 18 世紀,身處妓院并不妨礙她遇到真愛,某種程度上這種處境反而激發(fā)了富家子對她的同情甚至是對她品格的肯定。她逐漸建立起的名聲很快就為她帶來了一位包養(yǎng)人。做了情婦之后,她住豪宅、用男仆、讀詩歌,進一步提升了修養(yǎng),以至于在被包養(yǎng)人拋棄之后,輕松就在一個專以年輕富家子為服務對象的高級妓院里站穩(wěn)了腳跟。
這一18 世紀歡場名媛的典型形象的出現(xiàn)反映了當時,公眾對于出身低微之妓女不斷增長的興趣,而約翰·克萊蘭選擇用“回憶錄””的形式完成小說,恰恰證明了名媛們利用媒體塑造自我形象的趨勢。
若再早一百年,芬妮·希爾最可能的命運是被抓捕、游街、處死。在英國,最后一次因通奸而實施的絞刑發(fā)生在 1654 年。
如果你是一個生活在 17 世紀 40 年代的妓女,你隨時可能被處死,但百年之后,人們?yōu)榧伺⒘耸杖菰海疹櫵齻?、教導她們。這一巨大的轉(zhuǎn)變是如何發(fā)生的呢?結果越研究,越意識到這不光與妓女、女人和性有關。
性的歷史通常被視為私人生活或身體經(jīng)驗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這種認識本身是源于將性作為個人事務的啟蒙運動的觀念,是啟蒙運動的遺產(chǎn)之一。 在這一被牛津大學歷史學者、《性的起源》作者法拉梅茲·達伯霍瓦拉稱為“第一次性革命”的歷史進程中,性從公共事務轉(zhuǎn)變?yōu)樗饺耸聞?;性的新觀念越來越被人接受,最初適用于有地位的男人、白人男性,慢慢地 容納了女人,然后是同性戀。
在法拉梅茲看來,性問題歸根結底“不僅關涉到私人良心與強制行為之界限,也關系到如何定義正確與錯誤的知識、自由意志的范圍, 以及公民社會之目的”。
“性革命不僅關于觀念自由,也關于表達自由。一切革命只不過是讓你學會自由而已?!狈ɡ菲澣缡钦f。
“沒有哪個民族學不會自由之前就可以先學會文明的把尺”,猶太人教育孩子的第一堂課就是“不要相信人,包括你的父母,包括權威?!倍鹱炙闹谱髡呷缃癖桓嗟目茖W家考證為“絕不是奴隸,而是一群快樂自由的人?!?/p>
文化領域里的穿與脫總折射著社會觀念、經(jīng)濟水平、政治動向的微妙變化。對性的觀念上的寬容,其實只不過是一種正視人類思想上“放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