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南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這一輪深化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和重點,從長遠看混合所有制經濟要解決政企政資分開、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導致體制機制根本轉變,來增強活力和競爭力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國企改革成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頭戲,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而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又成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大量的報刊、雜志、媒體都在討論這個問題,而且各種論壇都在議論這個問題。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用了兩頁紙專門來談國有企業(yè)改革,其中也專門強調了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問題。
混合經濟實際上是老話題,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提出了混合經濟的思想,當時是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一個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這個文件中提出隨著產權的流動和重組,財產混合所有的經濟單位越來越多,將會形成新的財產所有結構。第一次正式使用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提法是1997年黨的十五大,但是真正引起廣泛關注,進行實質性的探討怎么加快推進改革,應該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后。
混合所有制的內涵
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經濟呢?第一個是本身的界定,第二個是它和股份制企業(yè)有什么區(qū)別,第三個和產權多元化企業(yè)有什么區(qū)別,第四個跟公司制企業(yè)有什么區(qū)別。
到今天為止,很多專家還公開講,混合所有制經濟就是股份制,我個人認為這個觀點是值得商榷的。我們?yōu)槭裁凑f混合經濟呢?中央文件,三中全會下的界定,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所以,我個人認為,公有資本和非公資本的融合結合部才叫混合所有制經濟。既然是混合,它是兩種不同屬性資本的融合,廣義上講,我們現在講的兩種屬性的資本,不同所有制的資本,公有資本、非公資本,公有資本分國有的、集體的,非公資本包括民營資本、外部資本、社會資本、個人資本,只有這兩種。所以,國有對國有,集體對集體,民營對民營,都不是混合所有制經濟?;旌纤兄平洕嬲饬x上就是公有資本和非公資本的結合,才叫混合所有制經濟,它是兩種不同屬性。形象地講,就是同性戀我們婚姻法不承認,異性戀才承認。國有對國有、民營資本對民營資本,大量存在,不屬于混合所有制經濟,屬于產權多元化,也可能屬于股份制,但也有可能是公司制。
我們強調混合所有制經濟,第一不是單一國有制企業(yè),第二還要發(fā)揮民營經濟的作用。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工作會上、在此之前內部多次強調,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不是把國有經濟搞沒了,不是放棄公有制主體地位。這個大家千萬注意,這是一個方向、原則性的問題。
關于混合所有制經濟和股份制的區(qū)別,我的結論是,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經濟一種重要組織形式,但是混合所有制經濟不等于股份制。為什么這樣說?我從六個角度來說:第一,它是兩個不同層面的經濟和社會現象。第二,它都是多元產權結構,但是既有交叉又有區(qū)別。第三,它是所有制和所有制實現形式的關系。第四,公司制也可以是混合所有制。我們現在有個問題,把公司制和股份制混為一談。第五,如果就限于股份制,不利于探索公有制多種表現形式。第六,國有企業(yè)也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都搞股份制。
我們講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應該理解為它包括宏觀層面的含義和微觀層面的含義。宏觀層面的含義是指一個國家經濟包括社會的所有制結構中,不同所有制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外國資本所占的比重,所以宏觀層面講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就是在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同時,繼續(xù)從戰(zhàn)略上調整所有制結構,還要積極引導非公經濟發(fā)展,它的本質就是繼續(xù)調整所有制結構。改革開放35年,所有制結構過去針對“一大二公”一直在調整,還需要調整。第二個規(guī)范層面就使得一個企業(yè)內部資本構成或者股權構成或者產權結構,是國有控股、民營控股,還是五十對五十,有不同的資本結構。所以,微觀層面講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主要是指去發(fā)展多元產權結構的企業(yè)來深化國企改革,它是包括本質要調整國有企業(yè)的產權結構。而股份制顯然就是講的企業(yè)層面。
廣義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包括宏觀,包括微觀,如果講到企業(yè)改革,講到國企改革,顯然是用微觀層面。當然微觀的調整最終量變會導致質變,整個社會的所有制結構會發(fā)生大變化。所以,如果把混合所有制經濟等同于股份制,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就成了企業(yè)層面的產權改革了,這顯然不是我們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繼續(xù)推進市場化改革所能包含的全部內容,也不利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股份制也好、混合所有制經濟也好,肯定是多元產權主體。但是多元產權主體的只有公有和非公資本的多元才是混合。我們講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通常意義上是所有制概念。很顯然,混合所有制經濟是針對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一個層面的范疇。而股份制是針對非股份制,是一個企業(yè)組織形式,是所有制的實現形式,不能把兩者混為一體。目前國家統(tǒng)計,工商的準確統(tǒng)計上,沒有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準確數量,而股份制也好、個體私營經濟也好、國有企業(yè)也好,都有準確的統(tǒng)計,因為所有制不好準確地定量。
我們現在還有一個觀點,就是把公司制和股份制混為一談。我們通常講的現代企業(yè)制度主要是指公司制企業(yè),但是公司制企業(yè)里面分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是兩種企業(yè)組織形式。我們國家的公司法對公司制企業(yè),就是狹義的公司制企業(yè)和股份制企業(yè)。所以公司制也是一種企業(yè)組織形式,也可以產權多元化,雖然我們國家的公司制規(guī)定,個人獨資企業(yè)、國有獨資企業(yè),也屬于股份制企業(yè),但是大多數還是兩個以上的出資人,要求兩個以上二十五個以下。公司制可以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重要實現形式,兩個法人,如果是國有和民營資本的兩個法人投資,就符合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界定。
國有企業(yè)深化改革,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都采用股份制組織形式。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字,截止到2012年底,除去4000多萬家個體企業(yè)、私營企業(yè),全國82.9萬家企業(yè)中,股份制企業(yè)13.9萬,占了16.7%。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的統(tǒng)計,2013年底,全國國有企業(yè)大約16萬家,其中國有控股占了37%,國有獨資的60%,企業(yè)化管理事業(yè)單位還有3%。
所以說,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經濟的一種重要實現形式,但混合所有制經濟不等于股份制,我們還是要探索國有企業(yè)或者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
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的意義
為什么十八屆三中全會后,21年后,混合所有制經濟成了熱點?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就是2007年以后的國進民退。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一輪景氣周期,2002年、2003年的時候,電力缺口一年三千萬千瓦,汽車沒有大量進入家庭。我們連續(xù)七八年出口以20%多的速度遞增,只要能生產出來,只要產品有低成本優(yōu)勢,都能賣出去?,F在金融危機以后,西方經濟陷入困境,現在還在緩慢復蘇,出口不可能兩位數增長了。新常態(tài)下,出口增長放緩,國內產能過剩,經濟下行壓力很大,我們不能再國進民退了,民營經濟要找新的發(fā)展空間,但也不能把國有經濟中石油、中石化、寶鋼等等都改沒了,然后民營經濟來拉動實現7%。所以現在的問題是怎么同時調動國有和民營的積極性。
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我個人認為有個好處,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強化混合制,包括這次三中全會說到淡化國有企業(yè)、強化國有資本,有些概念淡化,不要老炒來炒去。第二個,很重要的是尋找國有企業(yè)改革的突破口。我也注意到,包括很多改革專家、企業(yè)專家認為十五大以后,2002年到十八大這十年,國企改革怎么評價,有人認為,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但是也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停滯不前甚至倒退。我個人認為,倒退、停滯不前這些觀點可能是值得商榷的。像整體上市股份制,就是產權制度改革,它怎么不是改革呢?引進外部董事、完善國有企業(yè)董事會,你說不是改革是什么?合并重組,然后帶來內部三項制度改革,都是改革。但是提出這些觀點確實值得反思,你講那么多的股份制、整體上市,你的體制機制、你的活力、競爭力,是明顯進步了還是很慢?所以,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本質就是產權制度改革、結構調整,這個可能是共識的。國企的體制機制要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適應國際化的要求,真正做到公平競爭、激發(fā)活力、競爭力,必須在產權制度上要有大動作,這是有共識的。單一的國有產權是難以突破體制機制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發(fā)展新優(yōu)勢。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實際上除了市場相對飽和,不像過去空間那么大。當然背后還有重要原因,中國傳統(tǒng)的競爭優(yōu)勢,改革三十五年來,很多競爭優(yōu)勢,明顯衰減,包括勞動力的低成本優(yōu)勢,包括引進吸收消化再創(chuàng)新。過去大家買,先進技術不可能再賣給你,自主創(chuàng)新又是很艱難的。怎么培育新優(yōu)勢?改革釋放紅利。一句話,雜交優(yōu)勢,混血兒聰明,這是公認的。
應該說混合經濟是從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不僅僅是針對國企改革,對民營經濟進一步的提升、發(fā)展,更大的國際國內空間,也是一個重大的信心。混合經濟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是要解決國企的體制機制問題。一個方面,有利于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第二個有利于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第三個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競爭力。第四個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實現保值增值。
十六大以來,我們有53家中央企業(yè)主營業(yè)務資產實現增值上升,而且力度夠大,但是大家感覺不明顯,甚至認為是倒退。根本的問題,我認為至少有三個制度問題,第一是集團公司國有獨資,光中央企業(yè)控股的二級、三級公司就有380多家,體制機制轉換什么了?第二是一股獨大,其他資本沒有話語權。第三,由于一股獨大,沒有引進非公資本“引狼入室”,導致體制機制根本沒有變化。當然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普遍認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這一輪深化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和重點,它的意義就在這里,你不解決這個問題,很難弄。我個人認為,對國企改革來講,至少要做到三條。第一,集團層面就混合。當然,你可以是股份制。第二,國有資本持股比例不能太高。第三,既然引進非公資本,那么允許產權代表介入混合所有制企業(yè)的公司治理。做不到這三條,國企體制機制要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真正適應市場經濟需要,我認為很難。
混合所有制的前景
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的發(fā)展,關鍵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克服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面臨的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第二個是找到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有效途徑和方式。
國資與民資混合的積極性,有一個論壇,請了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他說如果不讓我控股,我不會投一分錢。高層對混合經濟可能導致中國所有制結構的巨大變化和基本經濟制度的變化有潛在的擔憂,委托北京大學開了兩個座談會,請了十家國企,也請了十家民企。民企請了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宗慶后說國企體制機制也不能很好適應市場競爭需要,這種情況下讓我投錢,我不會投的。國企也不積極,有幾個原因。第一個,他要做大做強,世界五百強,排名第幾,今年比去年上升了多少位,就說明這個董事長、這個班子是經營有方。讓民企控股,國企并到民企去了,國企積極性沒了。第二個,民企進來,肯定要有利可圖,而且利潤不薄,才有積極性,資本追逐利潤,這是本性,到哪兒都是如此,它需要國企拿出來的資產必須是優(yōu)質資產。國企老總跟我講,我把優(yōu)質資產拿出去了,現在你看弄幾百億回來,但是我們那么多社會負擔、百萬員工,你國家不給我拿走,我卻把優(yōu)質資產拿過來,過幾年錢花光了怎么辦?此外還有崗位之爭。
另外,民營資本怎么跟國有資本相匹配?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世界五百強前十名的,資產都在三萬億以上,凈資產兩萬多億。所以,中石化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混合經濟第一個吃螃蟹的,把終端成品油銷售拿出來,土地評估就是三千四百多億,只拿了30%,民營經濟如果是一家進去,你要付一千多億,最后是引入25家。我在云南參加一個上市公司百強論壇,讓我跟嘉賓互動,中石化這種混合經濟,你們參加嗎?四個民企都是不參加。主持人最后一個問題問我,我講了幾點。第一,這25家敢于去吃螃蟹,都是專業(yè)投資機構,很有地位的企業(yè)家,他們投資決策方面不能說比你們精明多少,但是不會比你們差。第二個,我監(jiān)管多年,很多國有資產的價值確實被低估了,民營企業(yè)從中能夠發(fā)現更多的商機。比如說加油站,你們看里面賣水賣煙,還有物流、現金流。第三個,很重要的一個,阿里巴巴上市最大的受益者也不是馬云,是日本的軟銀。
最后,雖然面臨重重困難和問題,但是面臨黨中央堅決領導,有改革開放大背景,我們要積極推進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國務院專門成立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副總理馬凱,副組長國務委員王勇,自上而下強勢推動,先易后難。最近又公布了一批油氣管道重大工程、基礎設施,歡迎民營經濟都進來,中間的股權結構、內部章程怎么設立,還可以進一步制定。我相信,隨著深化改革還會加快解決。(摘編自作者在第二屆中國產業(yè)改革發(fā)展年會上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