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之光
“恐怖主義”背后的國家意識形態(tài)
阿拉伯動亂從一開始就是一場代理人戰(zhàn)爭。近些年,阿拉伯半島上冷戰(zhàn)時期形成的強人政府在各種力量影響下紛紛倒臺。而今天影響了伊斯蘭世界的“伊斯蘭國”(al-Dawlah al-Islāmīyah fil 'Irāq wa ash-Shām,即ISIS)便在這種地緣政治變化的環(huán)境下誕生。如果簡單地在美國“全球反恐戰(zhàn)爭”(Global War on Terror)的語境下將其看做“恐怖組織”(Terrorist Group),便無法真正理解它對今天國際秩序以及未來國際地緣政治結(jié)構(gòu)所造成的巨大挑戰(zhàn)。
在美國“反恐戰(zhàn)爭”的語境下,“恐怖主義”被大致界定為非國家組織(non-state actor)針對政府與社會進行的以制造恐慌為目標的暴力活動,其目的一般為政治的、宗教的或意識形態(tài)的。[1]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恐怖主義僅僅是一種破壞性的行動,而稱之為“主義”似乎也在暗示其終極目標是創(chuàng)造一種無政府及混亂的世界圖景。但是在這個思維框架中,我們無法真正理解今天在敘利亞與伊拉克戰(zhàn)亂中興起的“伊斯蘭國”對世界秩序的深層次挑戰(zhàn)。作為一支武裝力量,“伊斯蘭國”與一般意義上以破壞為目標的恐怖組織不同,它有明確的建國目標以及治理行動。在政治目標上,它們與以驅(qū)逐西方入侵者為目標的反抗游擊式的基地組織(al-Qaeda)決裂,進而宣布自己的領(lǐng)土目標與治理理念。在政治行動上,它們在控制的領(lǐng)土內(nèi)維持社會基本秩序,依照其詮釋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模式,有意識地在其控制的領(lǐng)土內(nèi)實行社會改造,恢復奴隸制度,創(chuàng)立奴隸市場等。
“伊斯蘭國”不像現(xiàn)代民族國家主權(quán)體,更像是一個松散的游牧帝國。它沒有明確邊境,內(nèi)部的認同基礎(chǔ)在宗教層面上是極其單一的,但從其民族成分上來看,卻又非常多樣?!耙了固m國”的特殊性,必須從其政治上提供的那種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大同想象開始談起。ISIS組織名中所使用的“??????”(al-Dawlah)發(fā)源于公元10世紀的阿巴斯王朝(黑衣大食),其本意有回轉(zhuǎn)、時間段的意思,與現(xiàn)代民族國家秩序中的“國家”(State)概念不同,“al-Dawlah”更接近“王朝”(Dynasty)的意義[2]。同時,這個詞還強調(diào)了一種政治合法性在政權(quán)更迭過程中的交替,阿巴斯王朝的政治學家用“dawlah”來描述自身這種旨在替代伍麥葉王朝,繼承伊斯蘭“天命”的行為。因此,在這個意義上,這個詞也非常接近中國傳統(tǒng)政治敘述里“湯武革命順乎天”中“革命”一詞的意義[3]。恰是在19世紀阿拉伯世界世俗化浪潮中,這一概念中政教合一的伊斯蘭理想政治想象漸漸消失,被西方概念中的“國家”所取代。[4]
跳出當前簡單的“反恐戰(zhàn)爭”話語來看ISIS,便可以發(fā)現(xiàn)在地緣政治訴求之外其更深層次的意識形態(tài)政治目標。ISIS所要求建立的所謂“哈里發(fā)國”除了是一個伊斯蘭政教一體的理想“烏瑪”(Ummah)之外,更是一個復古的帝國企圖。其所希望繼承的,便是阿巴斯王朝建立的那個中心在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人的哈里發(fā)帝國。與之前的薩拉非主義(salafism)原教旨組織相比,ISIS同樣也以對伊斯蘭教法的狹隘詮釋為基礎(chǔ),并對(西方的)物質(zhì)生活方式及其在阿拉伯世界進行的霸權(quán)主義侵略進行暴力對抗。[5]然而, ISIS的政治想象超出了一般意義上19~20世紀阿拉伯與中亞伊斯蘭國家旨在驅(qū)逐外來侵略者的武裝“圣戰(zhàn)者”(?????, mujahedeen)運動,而變成了一種主動向外擴張的阿拉伯帝國主義。隨著2001年9·11事件的發(fā)生,基地組織作為一種極端力量,對美國全球霸權(quán)以及背后的新自由主義政治秩序進行了全球性的挑戰(zhàn)。這在美國保守主義觀察家看來,代表了“宗教的東方”(religious East)對“世俗的西方”(secular West)進行的挑戰(zhàn)。這種文明沖突式的表述預(yù)設(shè)了西方語境下的“文明”概念的普遍性,將這種暴力對抗簡化成了對現(xiàn)實“美國利益”的挑戰(zhàn),[6]將暴力本身歸結(jié)于伊斯蘭作為“前現(xiàn)代”(pre-modern)宗教與“現(xiàn)代”秩序之間矛盾的結(jié)果。這樣一來,這種暴力“圣戰(zhàn)”(?????, jihad)得以在伊斯蘭世界中生長發(fā)展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基礎(chǔ)便被忽略。進而造成諸如9·11一類的暴力恐怖襲擊事件被看做是一群人主導下的“突發(fā)事件”(an event of surprising disproportion)。[7]
世界政治的碎片化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jié)束,以歐洲為中心的殖民世界秩序衰退。美國的興起及其建立的世界秩序繼承了歐洲19世紀國際法體系構(gòu)建的民族國家秩序,并試圖將其邊界延伸到歐洲之外的世界中去。一次世界大戰(zhàn)歷史性地挑戰(zhàn)了維也納體系的合法性及其效率,其殘酷性也動搖了這種歐洲的世界秩序的道德普遍性。在歐洲國家大戰(zhàn)正酣之際,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Woodrow Wilson)卻在公共信息委員會(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CPI)的積極宣傳下,漸漸成為一個新的“普世道德權(quán)威”(universal moral authority)繼承人。[8]他用“權(quán)力的社群”(community of power)替代維也納體系強調(diào)的“權(quán)力的平衡”。這種世界秩序的基礎(chǔ)來自于對民族自決的支持,以及在此基礎(chǔ)上的全球自由貿(mào)易(free trade)。威爾遜認為,通過民族自決而獨立建國的政府,其正義性必須建立在人民共識基礎(chǔ)上(governments derive all their just powers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如此形成的國際秩序不單單符合自由和平的人類道德目標,也符合美國利益(American interest)[9]。作為美國挑戰(zhàn)歐洲殖民秩序貿(mào)易壟斷的普世性話語,“民族自決”在一戰(zhàn)時期成為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許多非西方國家想象平等政治的有效途徑。然而,作為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民族自決背后的支撐力量則是軍事干涉主義。威爾遜時期,1914年美國干涉墨西哥獨立戰(zhàn)爭,通過武力向韋爾塔將軍(General Victoriano Huerta)施壓,迫使其下臺。1915年,威爾遜又授權(quán)美國武裝入侵海地。這種在槍炮下推行的民族自決自由主義激起了拉丁美洲民族主義者們的反抗。而在亞洲,在CPI的不懈宣傳努力下,中國知識分子中那種對威爾遜新國際秩序的樂觀主義,在巴黎和會的失敗之后,很快也被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所替代。endprint
從本質(zhì)看來,20世紀初期美國興起時被作為全球戰(zhàn)略提出的“民族自決”觀念,并未真正走出19世紀歐洲維也納體系中那種建立在軍事力量基礎(chǔ)上的貿(mào)易差序霸權(quán)。其對世界問題的認識仍舊停留在歐洲民族國家興起時,在絕對主權(quán)觀念與自由貿(mào)易基礎(chǔ)上形成的對“國家利益”的認識。這種認識框架下的“國家利益”本質(zhì)上是一種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property right)。從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出發(fā)的西方自由主義(Liberalism)政治,實際上是基于現(xiàn)實主義(Realism)結(jié)構(gòu)框架下的。這種實際上的現(xiàn)實主義政治也使得自由和平等從一種真正具有普遍性的話語蛻變?yōu)橐环N世界范圍內(nèi)對所有權(quán)的爭奪,以及對于政治體制排他性的認同方法。在此基礎(chǔ)上實踐的“民族自決”最終必然無法承擔平等政治的大同任務(wù),反而會進一步造成世界政治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危機。在意識形態(tài)政治方面,這種危機的表現(xiàn)便是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以“9·11”為里程碑,成為美國新自由主義政治的軍事威脅,并進而對全球新自由主義政治及治理提出挑戰(zhàn)。美國“反恐戰(zhàn)爭” 這種冷戰(zhàn)式的觀念,便是這種意識形態(tài)沖突的具體化表現(xiàn),2008年的金融危機,則更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模式內(nèi)部所蘊藏的結(jié)構(gòu)性問題的直接體現(xiàn)。民粹主義(populism)在全球的迅速崛起,種族意識復燃,成為新自由主義全球一體化市場努力的阻撓力量,也直接對新自由主義的精英政治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這種碎片化的傾向體現(xiàn)為一種在種族主義話語遮蔽下的階級沖突,進一步展現(xiàn)了“后冷戰(zhàn)”時期希望政治消亡的深層次影響。
正是當代國際政治普遍主義話語中存在的這種邏輯困境,使其無法對當前國際社會已有的主權(quán)體及制度形式作出有包容性的合理闡述,也無法對諸如“伊斯蘭國”這類“反現(xiàn)代化”的政治方式作出有效批評,更無法對由私有企業(yè)、國家或各類經(jīng)濟貿(mào)易體壟斷形成的霸權(quán)及不平等作出回應(yīng)。這種差序且排他的普遍主義話語一方面把“邊疆”僵化為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的邊緣,另一方面,又將其視為霸權(quán)擴張的暫時邊界。而發(fā)生在這種“邊疆”內(nèi)的種種問題,被冠以“文明沖突”的標簽,人為的將其與“中心”發(fā)生的不平等政治下的對抗區(qū)別開來。不可否認,伊斯蘭成為一個問題是伴隨著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而興起的。今天的文明沖突論述,企圖將新自由主義霸權(quán)及其在全球范圍內(nèi)促生的對抗合理化為本質(zhì)性的差異。正如“新疆問題”一樣,更廣大的中亞第三世界國家在今天重新走回了世界全球化的視野當中,只是這次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三世界不再是全球政治想象的可能性空間,而成為需要被治理的全球安全漏洞。這種安全在反恐戰(zhàn)爭的話語中,成為美國政治意識形態(tài)霸權(quán)的武器。而通過對反抗問題的反思,本文希望提出一個更為基本的問題:為什么20世紀后半葉第三世界解放浪潮中反抗霸權(quán)的平等政治大同關(guān)懷,到了今天卻被原教旨主義及民粹主義這種分裂的政治所替代?
今天阿拉伯地區(qū)的問題,來源于二戰(zhàn)后去殖民建國運動及強人政府的崛起。在這一時期,絕大多數(shù)阿拉伯國家完成了國家機構(gòu)層面的現(xiàn)代化改造。然而,這種體制上的現(xiàn)代化運動并未真正伴隨中國式的社會革命現(xiàn)代化過程。其中重要的一點,是作為傳統(tǒng)主義基礎(chǔ)的伊斯蘭教并未能經(jīng)歷徹底的現(xiàn)代化改造,這是所有發(fā)生徹底內(nèi)亂的阿拉伯國家中所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在海灣君主制國家里,這一現(xiàn)代化過程僅僅發(fā)生于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的物質(zhì)層面。意識形態(tài)上,它們?nèi)耘f停留在建立于部族習俗基礎(chǔ)上的伊斯蘭教。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伊斯蘭教派的沖突,與部族認同密不可分,2010年末出現(xiàn)的阿拉伯動亂實際上存在幾個重要前提。首先,是強人政府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經(jīng)濟主權(quán)的喪失,以及海灣君主制國家在石油美元支持下的迅速強大;其次,是奧巴馬政府中東戰(zhàn)略的收縮與向亞洲的轉(zhuǎn)向;再次,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造成的區(qū)域階層不平等,以及作為其對抗力量的伊斯蘭主義的擴張;最后,則是海合會國家針對地區(qū)與伊斯蘭事務(wù)領(lǐng)導權(quán)問題的爭奪。
現(xiàn)代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形成
現(xiàn)代意義上的阿拉伯國家大多出現(xiàn)于20世紀初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解體之后。在這以前,該地區(qū)的政治基礎(chǔ)來源于部落或松散的部落聯(lián)盟,以及在此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帝國。19世紀,又在歐洲殖民秩序中,誕生了一批殖民托管國家。[10]在20世紀后半葉西方的政治表述中,這一過程被簡單化為一個線性的過程,現(xiàn)代化被看做是阿拉伯世界脫離宗教的蒙昧,走向世俗社會的簡單過程。[11]然而,這類對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現(xiàn)代化的線性闡釋卻無法對今天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復興作出合理解釋。新一代學者重新從殖民主義對奧斯曼帝國的影響歷史出發(fā),對這個問題進行有價值的反思。他們超出了一般性西方中心現(xiàn)代化敘述的單一視角,以伊斯蘭律法與西方式的現(xiàn)代法律體系之間的沖突為基礎(chǔ),對伊斯蘭內(nèi)部的變革話語進行了梳理。[12]但是,這類從土耳其現(xiàn)代化進程出發(fā)的討論卻忽略了一個基本的現(xiàn)實,即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實際上來自于奧斯曼帝國的邊疆。
今天影響世界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絕非是文明沖突與西方基督教中心眼光下的“伊斯蘭化”或者是“伊斯蘭極端化”,很大程度上今天的問題應(yīng)當被看做一場伊斯蘭的“瓦哈比化”,即一場以阿拉伯半島沙漠地區(qū)游牧民族貝都因人習慣法為核心的對世界伊斯蘭信仰的改造。瓦哈比主義出現(xiàn)于18世紀的內(nèi)志省,[13]這種基于貝都因部族習俗的伊斯蘭教法宗派是今天ISIS的理論基礎(chǔ),其創(chuàng)始人穆罕穆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比(Muhammad ibn Abd al-Wahhab,1703~1792)明確希望通過這樣的教法改革,清除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給伊斯蘭教內(nèi)部帶來的神秘主義、求智主義傾向。1744年,穆罕穆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比與穆罕穆德·本·沙特(Muhammad bin Saud)結(jié)盟,沙特家族為瓦哈比派提供武力保護及經(jīng)濟支持,而瓦哈比信眾則為沙特家族對抗奧斯曼統(tǒng)治、統(tǒng)一阿拉伯部族及穆斯林信仰、行使政治權(quán)利、清除基督徒猶太教徒、進行領(lǐng)土擴張等“圣戰(zhàn)”行動提供意識形態(tài)論證。在約翰·伯克哈德(Johann Ludwig Burckhardt)看來,瓦哈比教派信眾類似于基督教中新教清教(Puritanism)。他記錄到自己在敘利亞境內(nèi)遇到的貝都因瓦哈比教徒無一對伊斯蘭教有任何“真正”的理解(true knowledge)。他們依照村落部族為單位,聽從教長的指示,嚴格遵守伊斯蘭教形式上的規(guī)定。在這種瓦哈比主義的社會結(jié)構(gòu)里,個人與教權(quán)最重要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在繳納天課(?????,Zakat)的義務(wù)上[14]。與奧斯曼帝國的官方伊斯蘭信仰相比,他們一方面拒絕承認奧斯曼“哈里發(fā)”(khilāfa)的宗教權(quán)威,另一方面,卻嚴格遵循分散各部族教長的權(quán)威,以《古蘭經(jīng)》為唯一真理,進而形成了一種多中心的教權(quán)結(jié)構(gòu)。endprint
直至今天,沙特,特別是來自沙特境內(nèi)的個人,仍舊是這類瓦哈比主義組織重要的資金來源[15]。然而這種看似極端排外的原教旨主義到了今天,特別是在ISIS的進一步詮釋下,卻被裝扮成了全球穆斯林的新希望。據(jù)西方媒體報道,至今為止有超過500名的ISIS成員來自法國、英國。[16]另有消息說,ISIS戰(zhàn)士里先后有超過2000名歐洲人及100多名美國人。[17]越來越多的證據(jù)顯示,ISIS迅速興起得益于伊拉克及敘利亞的內(nèi)亂,[18]前者主要是以反對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行動為核心,后者則表現(xiàn)為對阿薩德政府的武裝對抗,ISIS在敘利亞的活動借助了西方政治話語中“反專制”、“反極權(quán)”,以及“人權(quán)”等普遍主義概念,成功地吸引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特別是西方社會的成員。[19]ISIS意識形態(tài)話語非常強調(diào)通過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生活方式的推廣來對抗西方影響下的物質(zhì)主義。
除了瓦哈比本人之外,ISIS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重要資源還有其他兩名古典伊斯蘭教法學者:伊本·塔米亞(Taq? ad-D?n A?mad ibn Taymiyyah)和其弟子伊本·卡亞米(Ibn Qayyim al-Jawziyyah,即Muhammad ibn Abu Bakr)。兩人均屬保守主義罕百里教法學派(Hanbali School)的信徒。伊本·塔米亞出生于13世紀蒙古入侵時期的哈蘭(Harran),在他看來,積極對抗蒙古人對阿拉伯的入侵是伊斯蘭的一種圣戰(zhàn)。這種“圣戰(zhàn)”是穆斯林得以獲得最終幸福的道路[20]。在伊本·塔米亞看來,伊斯蘭的本真理解僅體現(xiàn)在所謂“伊斯蘭原初三代”(Salaf)中。當然,即便是對“原初三代”的教法解釋在薩拉菲派內(nèi)部也并不統(tǒng)一[21]。今天以沙特為主導的瓦哈比主義,其作為意識形態(tài)政治的特色,是希望通過對瓦哈比主義團體的支持,進而達到統(tǒng)一教法解釋權(quán)的目的,而ISIS的活動,從武裝上為這一教法統(tǒng)一的努力提供了幫助。這一點,從ISIS所謂的“哈里發(fā)” Abu Bakr al-baghdadi的名字中便有很明確的體現(xiàn),用地名而非家族名作姓體現(xiàn)了罕百里學派及瓦哈比主義的重要特點。而Abu Bakr則是薩拉菲主義者強調(diào)的正統(tǒng)四大哈里發(fā)時期第一位哈里發(fā)、先知穆罕穆德的岳父阿卜杜拉·伊本·阿比·庫哈法的通俗稱謂。這種認主獨一、反對奢侈生活的原教旨主義教法訴求實際上成為了今天ISIS對抗新自由主義普遍話語的有效武器。
ISIS的政治想象
仔細分析ISIS及其重要前身組織如基地組織伊拉克分部(Tanzim Qaidat al-Jihad fi Bilad al-Rafidayn,即Organization of Jihad's Base in Mesopotamia),和伊拉克圣戰(zhàn)舒拉議會(Majlis Shura al-Mujahideen fi al-Iraq,即Mujahedeen Shura Council Iraq)的政治話語,我們便能發(fā)現(xiàn)它展現(xiàn)的是一套完全與現(xiàn)代西方新自由主義政治話語不同的普遍主義邏輯。首先,與當代觀察家們描述的不同,ISIS宣告成立的“哈里發(fā)國”實際上是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哈里發(fā)”制度的反叛而非繼承[22]。1299年成立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雖然繼承了伊斯蘭教傳統(tǒng)里的哈里發(fā)制度,然而在其邊疆省份的阿拉伯人看來,這一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實際上是對阿拉伯人的入侵。因此,ISIS建立的“伊斯蘭哈里發(fā)國”從其形式上,極大地模仿了公元13世紀滅亡的最后一個阿拉伯帝國王朝[23]——阿巴斯王朝。其黑底白字的標志性旗幟便直接讓人聯(lián)想到阿巴斯王朝的純黑色軍旗,黑旗是阿巴斯王朝時期重要的戰(zhàn)爭隱喻,通過對中世紀教法學者伊本·馬賈(Ibn Majah)整理的《圣訓》(Hadith)中一段神秘主義表述的重新闡釋,阿巴斯王朝借此賦予其領(lǐng)土擴張戰(zhàn)爭以神圣意味[24]。這段圣訓中最被今天原教旨武裝圣戰(zhàn)支持者引用最頻繁的一段話是:“從東方會升起黑旗,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殺死你。……如果你看到了從呼羅珊來的黑旗,要排除萬難加入那支軍隊,因為這是馬赫迪(????? ,mahdī即救世主)哈里發(fā)的軍隊,它會長驅(qū)直入到耶路撒冷,無人可擋?!盵25]在這段隱喻中所指的呼羅珊(Khorasan)含混地指代今天阿富汗及周圍廣大的中亞地區(qū)。 近來愈發(fā)受到美國反恐戰(zhàn)略重視的敘利亞內(nèi)戰(zhàn)武裝組織“呼羅珊集團”(Khorasan Group),其成員據(jù)稱也大量來自于該地區(qū)的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境內(nèi)。[26]
在ISIS公布的其領(lǐng)土范圍內(nèi),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東方世界”則統(tǒng)一被稱作“呼羅珊”[27]。正是在這種基于瓦哈比主義的原教旨版圖想象,而非簡單的對中國穆斯林群體的認同,“伊斯蘭國”才得以將中國納入其建國宣言中。從其假想的行政區(qū)域來看,ISIS構(gòu)想的新阿拉伯世界帝國是以阿拉伯半島,特別是瓦哈比主義誕生的內(nèi)志地區(qū)為中心的。然而,這種地緣政治上的差序結(jié)構(gòu)卻被一種暫時的穆斯林統(tǒng)一想象及在此基礎(chǔ)上的“民主”話語所掩蓋。2006年,ISIS前身伊拉克圣戰(zhàn)舒拉議會發(fā)布了一則視頻,視頻中6名武裝分子發(fā)表了一段被稱作“沐香者誓詞”(?ilf al-Mu?ayyabīn,Oath of the Scented Ones)誓言。誓詞表示,要“團結(jié)一切受什葉派和十字軍壓迫的遜尼派兄弟,幫助所有受壓迫者(the oppressed)重新獲得他們的權(quán)利,即便付出我們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將安拉的語言在世上重奉為至上,復興(restore)伊斯蘭的榮光?!盵28]而再看2004年1月本拉登在半島電視臺上發(fā)表的講話,也非常明確地批評了猶太--西方聯(lián)盟的十字軍(Zinoist-crusader chain of evil)對伊拉克的占領(lǐng),將西方對穆斯林世界的戰(zhàn)爭稱為“宗教經(jīng)濟戰(zhàn)爭”(religious-economic war),并將對這種占領(lǐng)的武裝反抗稱為“圣戰(zhàn)”(jihad)[29]。這份宣言與其說是宗教的,不如說是一份調(diào)動伊斯蘭傳統(tǒng)資源反對西方普遍主義的政治宣言。宣言中充滿了對各類標簽的感情式使用與對伊斯蘭教法詞匯的策略性含混。他聲稱,穆斯林兄弟們當前苦難的境遇,源自于“我們……缺少對伊斯蘭宗教系統(tǒng)與正確的認識”,他批評了阿拉伯世俗政府受到西方影響,而將矛頭對準了他們的穆斯林兄弟。這些人實際上與西方執(zhí)政者們(ruler)一樣,均在議會政治與民主話語的掩蓋下(use the guise of parliaments and democracy)謀求個人利益。本拉登號召,解決這種困境的根源來自于伊斯蘭本身,他遵循傳統(tǒng)的瓦哈比主義,號召一種多中心的對抗模式,在他看來,各個群體都應(yīng)當有一個他們所支持的領(lǐng)袖,而這些領(lǐng)袖主要來自于教法精英(Ulama)。這種多中心的組織模式在意識形態(tài)層面又是統(tǒng)一的,其目的通過精英組成的議會(Majilis)來實現(xiàn),他們不但是教法權(quán)威,更是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的伊斯蘭政治權(quán)威。這一結(jié)構(gòu),構(gòu)成了今天ISIS基本的政治系統(tǒng),而哈里發(fā)的存在,無非是在其之上添加了一個象征性的神圣權(quán)威,回應(yīng)了那種延續(xù)阿巴斯王朝阿拉伯哈里發(fā)帝國的歷史想象。endprint
(作者單位:英國??怂固卮髮W)
1.Department of Defense 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s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Defense, April 2001). 428
2.Franz Rosenthal, "Dawla," in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Leiden: Brill, 1991). 177-8.
3.關(guān)于對這段歷史的敘述以及對“dawla”作為“革命”含義的闡釋,參見Chase F. Robinson, ed. 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slam: The Formation of the Islamic World Sixth to Eleventh Centuries, 6 vols., vol. 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55-64.
4.Nazih N. Ayubi, Over-Stating the Arab State: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the Middle East (London and New York: I. B. Tauris, 1995). 21-2.
5.關(guān)于伊斯蘭教法在伊斯蘭極端主義運動中的重要作用,請參見筆者另文:《伊斯蘭律法語境下的瓦哈比主義——“反恐戰(zhàn)爭”與當代伊斯蘭教法的失衡》,《區(qū)域:亞洲研究論叢》第3輯(即出)。
6.Bernard Lewis, "The Roots of Muslim Rage," The Atlantic (September 1990). 10.
7.The 9/11 Commission Report: Final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rrorist Attacks Upo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W. W. Norton, 2004). 339-40.
8.Erez Manela, The Wilsonian Moment: Self-Determin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igins of Anticolonial Nation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1.
9.Ibid. 35.
10.關(guān)于在威爾遜提倡的“民族自決”訴求與英國殖民秩序壓力下出現(xiàn)的阿拉伯世界建國希望浪潮,請參看Aaron S. Klieman, Foundations of British Policy in the Arab World: The Cairo Conference of 1921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70).關(guān)于英國殖民秩序在阿拉伯半島退潮之季對海灣國家建國的影響,參見J. B. Kelly, Arabia, the Gulf and the West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80). 105-63.
11.這類論述集中在對奧斯曼帝國解體和土耳其共和國建立的歷史分析上。這類討論比較有影響的包括Niyazi Berkes, The Development of Secularism in Turkey, Reissued e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以及初版于1969年的Bernard Lewis,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Turkey, 3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參見Carter Vaughn Findley, Turkey, Islam, Nationalism, and Modernity: A History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2.關(guān)于瓦哈比主義的起源問題,參見筆者另文《伊斯蘭律法語境下的瓦哈比主義——“反恐戰(zhàn)爭”與當代伊斯蘭教法的失衡》,或Michael Cook, "On the Origins of Wahhābism,"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Third Series 3, no. 3 (July 1992). 關(guān)于瓦哈比主義教法內(nèi)容與貝都因人部族習慣及生活方式之間的社會關(guān)聯(lián),請參看在19世紀瑞士人類學家、東方學學者Johann Ludwig Burckhardt對阿拉伯半島西北部貝都因社群的考察報告整理成的文獻,John Lewis Burckhardt, Notes on the Bedouins and Wahabys (London: Henry Colburn And Richard Bentley, 1831).
13.Notes on the Bedouins and Wahabys. 101-6.
14.參看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報告。"Combating Terrorism: U.S. Agencies Report Progress Countering Terrorism and Its Financing in Saudi Arabia, but Continued Focus on Counter Terrorism Financing Efforts Needed,"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2011). http://archive.org/details/242250-combating-terrorism-u-s-agencies-report-progress.endprint
15."Two Arab Countries Fall Apart," The EconomistJun 14 2014.
16.Michael S. Schmidt, "U. S. Pushes Back against Warnings That Isis Plans to Enter from Mexico," The New York Times 15 September 2014.或參見有關(guān)報道,如Elizabeth Dickinson, "The Case against Qatar," Foreign Policy (September 30 2014).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4/09/30/the_case_against_qatar_funding_extremists_salafi_syria_uae_jihad_muslim_brotherhood_taliban
17.具體請參見美國國務(wù)院反恐局2013年報告。"Country Reports on Terrorism 2013," (Bureau of Counterterrorism,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4). 7-8.
18.Ibid. 73.
19.Rudolph Peters, Jihad in Classical and Modern Islam: A Reader (Princeton: Marcus Wiener, 1996). 254.
20.關(guān)于薩拉菲派的教法傳統(tǒng)及其分裂的特色,參考楊桂萍:《當代賽萊菲耶及其對中國穆斯林的影響》,《回族研究》2013年第1期。
21.關(guān)于這類西方觀察,可以參看Ghaffar Hussain, "Iraq Crisis: What Does the Isis Caliphate Mean for Global Jihadism?," The Independent 30 June 2014. http://www.independent.co.uk/voices/comment/iraq-crisis-what-does-the-isis-caliphate-mean-for-global-jihadism-9573951.html.以及Nick Danforth, "The Myth of the Caliphate," Foreign Affairs (19 Nov. 2014).
22.當然,從10世紀開始,阿巴斯王朝開始漸漸分裂,至13世紀隨著蒙古人的入侵,阿巴斯王朝退至北非地區(qū)。其王朝仍延續(xù)至16世紀,最后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吞并。但是,隨著其政治與文化中心巴格達的淪陷,作為阿拉伯帝國的阿巴斯王朝也在13世紀終結(jié)了。P. M. Holt,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bbasid Caliphate of Cairo,"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47, no. 3 (1984). 501-7.
23.這段話《圣訓》的英譯為:The Prophet Sallallahu ‘Alaihi Wa Sallam said: "Before your treasure, three will kill each other -- all of them are sons of a different caliph but none will be the recipient. Then the Black Banners will appear from the East and they will kill you in a way that has never before been done by a nation." Thawban, a companion said: 'Then he said something that I do not remember by heart' then continued to say that the Prophet, praise and peace be upon him, said: "If you see him give him your allegiance, even if you have to crawl over ice, because surely he is the Caliph of Allah, the Mahdi. If you see the black (meaning war) flags coming from Khurasan (Afghanistan), join that army, even if you have to crawl over ice, for this is the army of the Caliph, the Mahdi and no one can stop that army until it reaches Jerusalem."
24.(Son of Majah, Al Busiri, Al Hakim, Ahmad Nuaym, Ad-Daylami, Hasan, son of Sufyaan, and Abu Nuaym.)引自:http://www.islamformankind.net/Islamic%20Prophecies/Black%20Banners%20from%20Khurasan%20Afghanistan%20to%20Jerusalem.html。黑體為筆者所加。endprint
25.中文為筆者根據(jù)上引英文翻譯。
26.Kate Brannen, "Exclusive: U.S. Renews Air Campaign against Khorasan Group," Foreign Policy Nov. 5 2014. http://thecable.foreignpolicy.com/posts/2014/11/05/exclusive_us_renews_air_campaign_against_khorasan_group。
27.參見John Hall, "The Isis Map of the World: Militants Outline Chilling Five-Year Plan for Global Domination as They Declare Formation of Caliphate - and Change Their Name to the Islamic State," The Daily Mail 30 June 2014.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674736/ISIS-militants-declare-formation-caliphate-Syria-Iraq-demand-Muslims-world-swear-allegiance.html。
28.這段誓詞的英文翻譯為:We swear by Allah…that we will strive to free the prisoners of their shackles, to end the oppression to which the Sunnis are being subjected by the malicious Shi'ites and by the occupying Crusaders, to assist the oppressed and restore their rights even at the price of our own lives… to make Allah's word supreme in the world, and to restore the glory of Islam… 引自“Islamist Websites Monitor No. 8”, The Middle East Media Research Institute, http://www.memri.org/report/en/0/0/0/0/0/0/1910.htm。
29.Camron Michael Amin, Benjamin C. Fortna, and Elizabeth Frierson, eds., The Modern Middle East, a Sourcebook for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9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