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凱袁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論述了周期訓練理論的概念、研究現(xiàn)狀、影響籃球運動訓練年度周期劃分的因素分析、籃球運動訓練貫徹周期性原則的特點和要求、以及籃球運動訓練周期理論的未來動態(tài)走向。
關鍵詞 籃球 運動訓練 訓練周期理論
20世紀90年代末期,以俄羅斯運動訓練理論家維爾霍山斯基教授為代表的俄羅斯及前蘇聯(lián)的一些學者,對世界著名運動訓練理論家馬特維耶夫的訓練周期理論提出了質疑和挑戰(zhàn),繼而在世界范圍內(nèi)掀起了一場有關訓練周期理論的論戰(zhàn),我國諸多學者也對此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一、訓練周期理論簡介
從“訓練周期”理論的產(chǎn)生來看,最早應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在1950年和1959年,前蘇聯(lián)的萊圖諾夫和普洛考普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對訓練過程進行階段劃分,提出了運動員競技狀態(tài)形成過程需要經(jīng)過三個階段,并具有周期性的特點,這是“訓練周期”理論提出的基礎。1964年,馬特維耶夫出版了《運動訓練的分期問題》,這標志著“運動訓練周期理論”的初步形成。
二、訓練周期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
(一)項群訓練學下的訓練大周期劃分
在項群訓練理論的帶動下,訓練大周期的劃分是否恰當?shù)囊粋€重要標準,就是看能不能使運動員競技狀態(tài)的周期性變化,適應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賽的參賽需要。不同項群運動員競技狀態(tài)的重要表現(xiàn)特征是不同的,其訓練大周期的劃分也應該有著明顯的區(qū)別。而經(jīng)典的馬特維耶夫的周期學說的主題內(nèi)容,是在體能主導類項目訓練實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很少顧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戰(zhàn)能主導類項目的運動員競技狀態(tài)的變化和表現(xiàn)的特點。田麥久關注到這一問題,并專題研究了訓練大周期劃分的項群特點。根據(jù)田麥久教授對不同類型的訓練周期及時間構成的描述,運動周期的類型見表1。
表1 不同類型的訓練周期及時間構成(田麥久1999年)
周期類型 時間構成
多年周期 2~20年
年度訓練 1~3個大周期
大周期 準備、比賽、恢復期各一
每個大周期10~30 周
中周期 4~15周
小周期 4~10天
日周期 1~3次訓練課
(二)“板塊結構”下的訓練周期理論
相對于傳統(tǒng)訓練周期理論在準備期中平行發(fā)展多種身體素質,“板塊結構”則集中在3-4周內(nèi)有選擇性地確定較少的需要達到的訓練發(fā)展目標(不超過2個),使高水平運動員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nèi),接受單一的或是兩個比較大的訓練刺激,并且便于在每個訓練板塊中通過身體素質、比賽結果和生理、生化醫(yī)學指標檢驗訓練效果。3-4個這樣的板塊構成了單個訓練階段,同時在年訓練周期中通過較高的訓練負荷完成訓練目標的轉換,完成基礎訓練和專項訓練的準備,完成各項賽事的檢驗,而這就是“板塊結構”的核心思想。在“板塊結構”理論中,各個訓練階段都安排比賽。在高水平運動訓練中,經(jīng)常是訓練刺激達不到對運動員的強度要求和興奮點,這就必須通過比賽來實現(xiàn),因此“以賽代練”“以賽促練”逐漸成為高水平運動員的一種重要訓練方式。準備比賽時也安排主要的基礎訓練(如最大力量訓練),而這種方式也屬于“板塊結構”理論的重要內(nèi)容[1]。
(三)訓練周期理論下的“以賽代練”
一直以來,中國運動員講究“以賽代練”,就是以比賽來促進訓練,比賽可以作為訓練的鏡子[2]“以賽代練”,看似可以理解為采用比賽手段來代替訓練的訓練方法。但實際上“以賽代練”,不是不練,而是通過高水平的比賽來完成訓練不能完成的任務,如比賽經(jīng)驗、比賽的心理和運動員的自信心等方面[3]。因此,在我國部分競技體育項目取得一定突破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從運動訓練學的角度認真總結訓練方法的科學性問題,正確處理好“比賽”與“訓練”的關系。這不僅是競技體育的科學理論問題,更是競技體育技術實踐與管理的指導性問題[4]。
三、運動訓練理論展望
運動訓練實踐證明,訓練理論是訓練過程系統(tǒng)化和科學化的基礎,是快速提高運動水平的保障,未來運動競技能力的增長主要依賴于運動訓練科學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在先進的訓練理念和思路的指導下,使訓練設計更有針對性,并采用更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和手段解決具體的籃球訓練問題,提升每個高水平運動員的賽場發(fā)揮水平,最終贏得比賽,則是擺在我國廣大體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艱巨的任務。
參考文獻:
[1] 倪俊嶸,楊威.從運動訓練周期的“板塊結構”理論看劉翔的訓練特點[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6.25(2):60-63.
[2] 邰峰.淺析“周期訓練”和“以賽代練”理論的沖突[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25(2):65-66.
[3] 陶于.“以賽代練”:我國運動訓練界需要科學認識的問題[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7):1-3.
[4] 陳小平.對馬特維耶夫“訓練周期”理論的審視[J].中國體育科技.200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