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
摘 要:《正義論》被譽為“二次大戰(zhàn)后倫理學、政治哲學領域中最重要的著作”,其研究的內容涵蓋了涉及社會正義的廣泛的領域,研究的社會正義問題更是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羅爾斯從道德的視角來研究社會的基本結構,也就是說在研究社會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過程中來探討怎么樣合理地劃分社會利益和社會擔當的問題。羅爾斯的這一思想引發(fā)了西方政治學、哲學、倫理學界對于“公共理性”與社會行為、個人權利與社會共同體要求、個人價值與社會正義、社會多元與社會統(tǒng)一、自由與平等、民主與秩序等重大理論問題的廣泛討論。因此,西方政治哲學界認為羅爾斯的《正義論》開啟了“羅爾斯時代”。
關鍵詞:羅爾斯;正義觀;和諧社會
中圖分類號:B51/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3-0050-03
正義,不僅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而且也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主題。從階級社會以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正義的追求。和諧社會與社會正義的關系更是關系我們人類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根本性問題。在正義問題上,西方學者的研究起步較早,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學者約翰·羅爾斯,其名著《正義論》在1971年問世之后,轟動西方學術界,有諸多書刊和學者將他同密爾、洛克相提并論,并把他的《正義論》與另外兩人的《論自由》《政府論》一同稱為自由民主傳統(tǒng)的經典著作。
一、自由和平等結合的普遍的平等
有關“正義”的話題是人類哲學和現(xiàn)實社會討論的永久主題,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近代的洛克、盧梭再到羅爾斯,關于正義的探討不曾停止。它廣泛地滲透在哲學、政治學、倫理學、經濟學等學科中。正義在倫理方面來說是構建道德體系的一個理論基礎,在政治哲學層面來說就是構建合法合理的社會制度的一個理論基礎。
羅爾斯關于“正義”的界定,是通過契約主義并同時對功利主義進行批評而形成的。羅爾斯正義的核心是平等,他認為“正義總是意味著平等”,而關于正義的兩個原則就是體現(xiàn)了“平等”的觀點。這兩個原則一是對自由權利的平等分配,二是對機會和利益的平等分配。羅爾斯對正義的論證是一種從起點的平等到結果的平等,試圖通過正義原則把自由和平等結合起來,從而達到一種普遍的平等。
二、以社會秩序為中心的正義
“古代人的中心問題是善的問題,現(xiàn)代人的中心是觀念的問題”。因此,同樣是講正義,羅爾斯的正義思想能從古希臘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正義思想找到源流,但是卻又不同。古希臘哲學思想家們關于正義的探討更多的是強調一種社會秩序,是城邦層面的“善”。但是羅爾斯強調的正義是人的自由和平等,認為“人的自由是正義的核心”。柏拉圖認為一個理想的城邦是不同的人能夠在城邦中找到最適合他的一種安排,使所有的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整個城邦社會都是協(xié)調一致有秩序的。社會中統(tǒng)治者、武士和生產者三個階層各司其職,各守其位,社會秩序和諧有序,協(xié)調一致,城邦就實現(xiàn)了正義。亞里士多德認為人天生就是政治動物,是理性的,也正因為如此,人才有參與社會政治生活的愿望,那么也就自然存在于人與人之間這種社會關系中。正義就是一種符合公共利益的“善”。法律是代表城邦的共同利益的,因此,服從法律就是服從公共利益,就是服從正義。柏拉圖的人治和亞里士多德的法治其實是殊途同歸,都是強調通過一種和諧的社會秩序和社會行為來實現(xiàn)正義,即以社會秩序為中心的正義。
三、以自由權利為中心的正義
羅爾斯的正義是以人的自由權利為中心的正義,是對近代資產階級啟蒙主義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近代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繼承了古希臘的優(yōu)秀思想,宣揚人性,批判神學,其中以霍布斯、洛克為代表的自由主義理性精神最為著名。近代資產階級以天賦人權為理論依據,闡明了一系列的自然狀態(tài)理論和社會契約理論,進而推演出正義理論。在這些著名的思想家中,最早提出自然狀態(tài)理論的是霍布斯,霍布斯的自然狀態(tài)是“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zhàn)爭狀態(tài),人們?yōu)榱藢崿F(xiàn)自我保存,相互訂立契約,把所有的權利交給一個人或由一些人組成的社會組織,建立一個強大的社會公共權利來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國家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人們服從國家權力就是服從正義。洛克關于國家起源也是以自然狀態(tài)和社會契約論為基礎的,但是,洛克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狀態(tài)是自由平等和平的狀態(tài)”,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才導致了戰(zhàn)爭,“人們將保衛(wèi)和平的權力交給公共權力”。在洛克那里,人們交出的并不是所有的權力,而只是保衛(wèi)自己生命財產不被侵犯的那部分權利,國家也只是契約主體中的一部分。如果國家不能夠保護人民的權力,那么人民有權通過革命推翻統(tǒng)治者,建立新的政府。因而,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洛克認為是否能夠保護人民的自由權利才能決定政府是否是正義的政府。霍布斯和洛克代表著近代政治哲學的主流和方向,也就是自由主義。
“我一直試圖要做的就是要進一步概括洛克、盧梭和康德所代表的傳統(tǒng)的社會契約論,使之上升到一種更高的抽象水平。其次,我希望能把這種理論發(fā)展得能經受住那些常常認為對它是致命的明顯的攻擊。而且,這一理論看來提供了一種對正義的系統(tǒng)解釋。”也就是說,羅爾斯的正義論是對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近代霍布斯、洛克思想的修正和發(fā)展,他從人處于“無知之幕”和“原初狀態(tài)”中出發(fā),推演出正義的兩個根本原則?!霸鯛顟B(tài)”只是幫助羅爾斯理解正義原則而抽象創(chuàng)造的一個假設的正義環(huán)境,是一種可以邏輯上能夠成立的假設,但是在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中是并不存在的,因為現(xiàn)實的社會中缺乏能夠使“原初狀態(tài)”和“無知之幕”真正能夠存在的基礎。但是,這種假設方式能夠讓人們更清晰明了地把正義的兩個原則看作是有理性的人們做出的選擇來理解。
正義的第一條原則:“每個人都在最大程度上平等地享有和其他人相當的基本的自由權利?!钡诙l原則:“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被調解,使得人們有理由指望它們對每個人都有利,并且它們所設置的職務和崗位對所有人開放?!绷_爾斯的第一條原則簡稱為自由原則,這一原則保證了人們享有平等的自由權利。羅爾斯認為正義的核心就是平等,在他看來“正義即公平”。具體來說,“公平”是指社會權利、利益的公平分配。羅爾斯把社會成員所承擔的責任、義務和享有的權利統(tǒng)稱為基本利益??梢姡降鹊叵碛凶杂蓹嗬?,是羅爾斯正義論的首要原則。第二條原則簡稱為差別原則,它規(guī)定了經濟和社會福利領域的不平等權利的適用范圍和條件,要求社會利益和經濟利益的不平等分配應該對處于社會最不利地位的人最有利。這條原則實質是要求國家應對社會成員的社會經濟差別予以調節(jié),使之最大限度地改善最差者的地位。在這兩條原則中,自由原則是首要原則,差別原則是建立在自由原則基礎上的、從屬于自由原則的。只有在貫徹自由原則的前提下,才能貫徹差別原則,決不能以犧牲前者來滿足后者。在這一點上,羅爾斯是對古典自由主義的突破。正義二原則體現(xiàn)了羅爾斯的“正義論”主要論述的就是如何正確處理國家和個人關系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是對古希臘和近代資產階級關于正義思想的一個超越和升華。endprint
古希臘思想家們強調的是整體主義價值觀,是個人對城邦的服從,以城邦利益代替公民個人利益。近代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們強調個人和國家的對立,國家要保護公民個人權利,強調個人自由,反對國家對個人自由的過度干涉。再看以邊沁和密爾為代表的功利主義思想家們,則是強調個人利益的真實與社會利益虛構的對立,強調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社會利益是個人利益的總和,只有最大限度地追求個人利益才能使社會繁榮,因此強調“最小限度國家”,反對國家對個人的干預。再看羅爾斯,他不但看到了個人與社會的對立的一面,也看到了個人和社會統(tǒng)一的一面。如果人們一旦充分享有了自由權利,就會由于人自身的缺陷而導致人們?yōu)榱藸帄Z利益產生沖突,使人與人之間產生了事實上的不平等,反過來又影響和限制了人的自由權利不能充分得以享有。面對這樣的矛盾,羅爾斯提出了同時實施自由原則和差別原則,國家要對個人利益進行調節(jié)來緩和和解決社會矛盾沖突。羅爾斯的這種思想可以被概括為是“沒有自由的平等是專斷的,沒有平等的自由是形式的”。羅爾斯的正義觀一方面強調對原則的堅持是實現(xiàn)平等的前提,另一方面也強調了社會的發(fā)展是公平與正義的兼顧。在這一點上來說,羅爾斯的正義理論是以社會最少受惠者的利益為正義選擇的參照點,批判了功利主義的個人追求功利的思想,解決了一直以來如何實現(xiàn)平等的問題,實現(xiàn)了自由主義由自由向平等的轉變。
四、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借鑒意義
羅爾斯這種自由與平等的思想和解決社會矛盾問題的正義原則,對于我們現(xiàn)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和啟蒙價值。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深推進,經濟生活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政治生活民主化進程不斷推進,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凸顯。如何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怎么樣處理好效率與公平,建立一個什么樣的政府,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民主的公民個人權利,怎么樣能使社會長治久安,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國家,成為一大主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底是什么樣的呢?當然,肯定不是啟蒙思想家的那種霍布斯式的專制政府,也不是邊沁那種極端放任的自由政府,而是羅爾斯正義論中的那種有條件下政府對社會的干預,是一種政府和個人兩者比較合理和諧的模式,既能使個人權利得到充分發(fā)展,又能保證社會公平公正;既能使社會主義的民主充分發(fā)展,又能使社會主義的法治更加完善。羅爾斯強調公平是正義的第一要義、首要原則,是能夠使每個人能平等地享有社會提供的各種機會,政府應該保證每個人都能平等地享有權利,享受社會中的福利保障和各種機會。政府的作用在于縮小社會經濟差距,但是不能違背機會均等原則。在強調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要提供各種條件,使得大家機會均等,形成的是開放公平的競爭,能夠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競爭機制,推進社會的深層次發(fā)展。
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就需要縮小社會成員的收入差距水平。政府不僅需要對高收入者進行調節(jié),更需要對低收入的社會弱勢群體進行保障,在這一點上就體現(xiàn)出了羅爾斯的差別原則了。差別原則雖然是跟在自由原則之后的,但是在作用意義上來說,自由原則離開差別原則就將失效。因此,保障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的利益,保證每一個公民在人民民主專政下充分享有自由平等權利方面,政府的作用是義不容辭、勢在必行的。
讓每一個人都能自由地享有平等權利的自由原則和照顧最少受惠者以保持公平公正的差別原則是羅爾斯正義理論的核心,將個人和社會有機結合起來,實現(xiàn)自由、平等、和諧的理想社會值得我們研究。盡管羅爾斯的理論有一部分是不合理的,但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我們必須辯證地分析,拋棄其理論不足的成分,汲取他的理論的精華部分,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用。
參考文獻:
〔1〕羅爾斯.正義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
〔3〕盧梭.社會契約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4〕王軍杰.羅爾斯正義觀研究[D].西南大學,2013.
〔5〕賀來.個人責任、社會正義與價值虛無主義的克服[J].哲學動態(tài),2009(8).
〔6〕曾湘泉.價值理念、收入分配差距與社會保障制度構建[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3).
(責任編輯 張海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