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來了豬都會飛”,但是,搭乘風口是好容易的么?
今年2月14日,西方情人節(jié),打車軟件市場上,一直火拼的滴滴和快的卻宣布甜蜜牽手。兩三年時間,兩家企業(yè)從起步到猛烈交火到最終合并,在行業(yè)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搶風口”故事。
你能想像這個風口的“烈度”嗎?從企業(yè)的爆發(fā)性成長可見一斑:滴滴由王剛和程維于2012年5月創(chuàng)辦,啟動資金80萬,至2015年初已市值上百億美金。去年5月雙方開始補貼大戰(zhàn),也呈現(xiàn)了市場的火爆與火藥味。
但是,一場風口大戰(zhàn),為何能勝出的只是極少數(shù)?
在媒體的采訪中,金沙江創(chuàng)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透露了些端倪。金沙江創(chuàng)投是滴滴的A輪投資機構,2010年時就非??春帽镜爻鲂校诮佑|滴滴之前已接觸過易到和搖搖招車,但都沒有投。究其原因:易到當時想給司機送手機以拓展這個群體,這樣做會成本高、效率低,且當時智能手機普及率低,打車軟件時間點還沒到;搖搖招車團隊太弱而且互聯(lián)網思維也不對,當時用搖搖招車必須先注冊還要充值。滴滴團隊思路很清楚,團隊士氣和程維過去的BD和地推經驗正好匹配這個業(yè)務,所以談了半個小時就基本定下來了。
不過,滴滴打車雖然由此接通了資本的康莊大道,極速發(fā)展,但給團隊帶來的工作狀態(tài)是“來不及喘氣,天天都是高潮”。王剛說,“滴滴的團隊沒有一天是平靜的,滴滴的董事會沒有超過一個禮拜是平靜的——不是競爭出狀況,政策有風險,就是開打價格戰(zhàn),兩三年來沒消停過?!倍叹S“已經迅速地從一個BD經理成長為眼光獨到,能納賢用人,能應對復雜局面的年輕CEO?!?/p>
這就是搶風口的節(jié)奏,不僅產品要好、思路要對、時間點要準,還需決策者給力,而團隊要有士氣更要跟得上企業(yè)發(fā)展節(jié)奏。
風口來了,看似有天時地利人和的便宜可占,但搶吃這份“軟飯”,也需要你夠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