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校服,幾代人的夢想整齊劃一:再不穿那不合身的口袋校服!
70后的Dream校服:如同電影里的?;?,美成一抹記憶!
80后的Dream校服:可以像韓劇里的歐巴,帥成一道閃電!
90后的Dream校服:必須釋放我們的青春顏值!
00后的Dream校服:要像國外的名校生們,隨便一站都那么傲嬌!
現實是,不管你愛或者不愛,校服就在那里,不增不減。
中國真的沒有值得驕傲的校服嗎?
校服歷史由來已久,中國漢代太學的學生就統(tǒng)一穿青色衣服,于是有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美句;宋元時期學士文人用巾裹頭,程子巾、東坡巾、逍遙巾等頭飾也可以看做是學士文人的身份標志;明朝更是出現了進士服、儒士服。
我們仿佛還能看到一個畫面:淡青色的寬袖上衣,一對麻花小辮,明眸善睞。旁邊一位身著深色帥氣的中山學生裝男生……這正是五四時期的校服,那個時代的美麗成為永恒。
可見中國不是沒有值得驕傲的校服,只是近百年來,有變化,無進化。為什么無論時尚科技如何發(fā)展,校服仍長成這個模樣?
我看過教育部組織的全國校服設計征集作品,看過中學生們自發(fā)組織設計的校服,也看過國內頂級設計師設計的校服……于是發(fā)現校服里有很多基本問題,躲也躲不過。比如:校服潛在影響的是什么?校服款式誰說了算?誰能影響校服的商業(yè)環(huán)境?設計之外是什么?如何平衡孩子們貧富差距?校服安不安全?
這些躲也躲不過的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做這個話題實屬自虐,問孩子家長們,回答是一致的罵聲;問企業(yè)家們,回答也出奇的一致:水太深!也許我們賦予校服太多的含義,讓它沒了性格。但校服擁有一種力量,那不是校服本身擁有的力量,而是它折射出的各種引發(fā)人們去思考的力量。
不奢侈的校服,就一定要犧牲美感嗎?有規(guī)矩的校服,就一定要無視驕傲嗎?校服不僅僅關乎著美與丑,還鏈接著中國和世界,讓我們的下一代帶著對本民族的驕傲和認同感去交朋友、去理解世界,關心世界不是更好嗎?
也許,只有簡單,才能拯救復雜。對于孩子們來說,校服并不需要太多的理念,就是自然而然地展現青春的狀態(tài)。
所以我想,如果,決策者懷有敬畏之心,就不怕創(chuàng)造力和行動力無處釋放:如果,設計者不忘文化,就不怕不出經典之作:如果,經營者視孩子的健康成長高于一切,就不怕讓校服達到身體和精神一同健康。
體制和世風未改變之前,你有更好的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