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明芳
提高數學活動的教學質量是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數學活動中老師的提問是老師在教學時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教師教學的基本手段。所提問題的作用在于疏導幼兒的思路,指引探索方向,通過提問引起幼兒思維的積極探索活動。提問要問到點子上才能啟發(fā)到關鍵。提問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正面提問和反面提問,一般提問和具體提問等。好的教學提問有利于師幼互動、交流信息;有利于喚起幼兒的注意,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引起幼兒的興趣,從而提高活動中的教學效率。那么怎樣的提問才是好的、有效的?下面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情景性的提問。幼兒的思維還是具體形象的,借助具體情景(通過故事、游戲活動等)來設計問題、貫穿活動,借助具體事物(實物、圖片、卡片等)來引導幼兒參與活動、設計提問,讓幼兒來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是像數學這樣抽象的內容,這會讓幼兒覺得這更像是游戲,而不是規(guī)定性的作業(yè),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啟發(fā)性的提問。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就是說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巧妙提問。因為教師選擇的活動內容和幼兒之間的求知心理之間有一種不協調,就必須把幼兒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景中,使幼兒產生一種迫切的求知狀態(tài),然后進行提問,使其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這時幼兒的思維處于最佳狀態(tài),能積極投入。例如:中班認識數字“7”,可通過貓媽媽(師)帶小貓(幼兒)坐汽車的游戲為主導入活動,以先坐汽車、再釣魚來復習鞏固6以內的數。為使幼兒掌握數量7,此時提問:1.剛才我們釣了6條魚,再釣一條,數一數,一共是幾條?2.(出示6只小鴨與魚對應排列)小鴨來吃魚,看看來了幾只?3.鴨和魚一樣多嗎?誰多誰少?4.為使幼兒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擾,進一步感知“7”的數量,送小鴨禮物,數數哪些(實物)卡片上的禮物數量是7,就送給它,比比誰最能干?這幾個問題逐漸提出,幼兒活躍起來,紛紛主動闡述,展開討論,在這過程中,幼兒主動與材料互動、探索獲得新經驗,進一步自然地訓練幼兒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擾,感知數量“7”,為發(fā)展目測數群的能力奠定基礎。
挑戰(zhàn)性的提問?!疤魬?zhàn)性”的提問是指幼兒在教學活動中要完成的一項學習任務或碰到難題時它能引起幼兒深入思考,激發(fā)幼兒強烈的思維活動,通過思維活動促進外部知識與內部認知結構間產生實質性的互動,建構和加深所學的新知,從而促進認知結構和認知能力的不斷發(fā)展。它不僅是教學活動中所提出的一個問句,還包括產生問句的整個學習內容。因此“挑戰(zhàn)性”應具備以下條件:1.非常規(guī)性,幼兒以前沒有解決過相同性質的問題。2.能引發(fā)認知沖突,與幼兒已有認知結構之間產生矛盾。3.結果不具有直接的可預見性。如在鞋子分類中,在幼兒對鞋子有了一定的感知后,我這樣提問:請小朋友看看鞋子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將鞋子分放在兩個架子上,并把所有鞋子分完,兩個架子上都要有鞋子,還要想想自己為什么這樣分。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幼兒要將鞋子分開,這是一個肯定與否定的判斷分類,需要依據對鞋子的特征進行分類,且要說得出分的理由,所以幼兒必須整合自己的知識轉化為能力,當然教師也要適時指導。
層次性的提問。教師所提的問題,必須具有層次性,必須符合幼兒的思維形式與規(guī)律,設計一系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問題,而問題之間也應有嚴密的邏輯性、巧妙性,然后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地提問,從而使幼兒認識逐步深化。如鞋的分類中,分成兩類的鞋子后分別對幼兒的講述進行展示,并驗證分類方法是否正確,展示到大黑板上的分類表,再要求進行第二次操作和提問:1.如果把鞋子分在三個架上怎么分?并且也要全部分完。2.營業(yè)員很傷腦筋,想一想能不能分得更整齊、美觀,還有什么辦法能讓顧客一看就知道你賣哪些鞋子?以上一步一步提問,難度逐漸加深,既明確又問在關鍵處,有助于幼兒理解分類并順利完成任務。
全面性的提問。在此處所講的全面性是指:提問要注意面向全體幼兒,活動中要使全體幼兒學有所得,也必須啟動能力差的幼兒的思維,給他們創(chuàng)造回答問題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具體的活動中,教師應當根據活動內容、本班幼兒的特點、問題的難易來設計提問,把握他們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提問內容、層次、范圍適合他們的特點,講究提問的形式和調整提問的方法。并且為了引導幼兒積極思維,促進每個幼兒都能得到全面發(fā)展,教師應當根據問題的性質、難易程度考慮請一個幼兒回答、幾個幼兒回答或一組幼兒齊答等,對他們的回答做出相應的應答動作或追問,以起到共同探索、啟迪思維的作用。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動力。在教學活動尤其是數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提問藝術,提問時要把握好適時的“度”,使“問”真正起到牽線、搭橋和引領的作用,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的教學情景,同時注重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