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萍
[內容摘要]2013年福建省教育廳首次將“會計手工技能”列入全省中職院校的技能比賽項目。為了更好地貫徹大賽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中職院校應加快會計手工實訓課程建設,將會計手工軟件應用到實訓中,編寫實訓指導書,在企業(yè)專家的指導下提高實訓效果。
[關鍵詞]會計技能大賽;實訓課程改革;會計手工軟件;實訓指導書;企業(yè)專家
2013年福建省教育廳首次將“會計手工技能”列入全省中職院校的技能比賽項目。會計手工技能大賽以“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改”為宗旨,分為會計手工團體賽和會計手工個人賽,賽題均以原始憑證形式呈現業(yè)務內容,參賽學生分崗位協作,共同完成企業(yè)經濟業(yè)務的會計處理任務。會計手工技能大賽的形式和內容充分體現了信息化時代對會計實訓課程的新要求。
而今的會計手工比賽,多是運用會計軟件,切實模擬企業(yè)財務情況,將經濟業(yè)務通過相關電子憑證呈現給學生。由此可見,會計手工已經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手工做賬,而是需要符合信息化要求,通過分崗協作、傳遞電子憑證,共同完成企業(yè)賬務處理。這種手工大賽形式也體現了當前中職院校會計專業(yè)實訓的趨勢,即充分應用會計手工軟件操作系統(tǒng),讓基礎的書面教學以仿真形式呈現出來,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一、傳統(tǒng)模式下的會計手工實訓
目前的會計手工模擬實驗,都是先準備好紙質的憑證、賬簿和報表,然后學生根據書本上印刷的原始憑證或單純的文字解釋來進行賬套練習。這種實訓模式存在如下問題:
1.實訓原始憑證難以獲得。在準備實訓資料時,教師往往難以獲得企業(yè)中格式繁多的原始憑證,于是采用實訓教材上印刷的票據圖片,致使各種票據缺乏真實感,而且這些票據也無法模擬出真實票據的完整聯次。雖然學生在就業(yè)前都經過了實訓模擬訓練,但真正進入不同的財會崗位后,面對各種不同的會計憑證,往往會顯得手足無措。
2.忽視建賬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會計模擬實訓基本上都是以某個企業(yè)一個月的經濟業(yè)務為實訓資料,其中不涉及建賬工作,總賬和明細賬期初余額直接給定。這就導致學生不看期初金額,不了解企業(yè)財務制度,直接填制記賬憑證,等遇到問題時,才想到返回來看看期初數據,了解一下整個業(yè)務的來龍去脈,之后再繼續(xù)做題,有的學生干脆憑空臆想,不按企業(yè)財務制度要求隨意設置科目,隨意亂用會計核算方法。這樣的實訓,既浪費時間,也不利于學生整個財務知識的構建。
3.缺少憑證審核訓練。真實性、合法性是進行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在確保憑證真實合法的前提下,才能進行賬務處理。在目前的會計實訓中都是提供正確的原始憑證,缺少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而且實訓內容僅有會計記錄和會計核算,而無會計審核和會計監(jiān)督,這不利于培養(yǎng)財會專業(yè)學生審核憑證的能力。
4.實訓方式單一。實訓中每一個學生都要扮演總攬所有崗位的角色,包括出納、會計、主管等,這種單人流程式不符合實際,也無法體現分崗協作的要求。會計崗位包括出納崗位、往來核算崗位、存貨崗位、薪酬崗位、成本崗位等,每個崗位都有其各自的特點,若想一人總攬所有崗位,就需要全面掌握財務知識,這對于初學的學生來說要求偏高。此外,一人總崗雖然有利于了解整個賬套處理流程,但不利于學生學習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今后實際工作中的團體協作能力。
由此看來,傳統(tǒng)手工實訓模式已經適應不了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我們應該運用計算機技術,選擇適合會計手工的應用軟件,提高整個實訓質量。
二、應用會計軟件的手工實訓
1.便于學生掌握業(yè)務流程
學生實訓時,可以借助會計實訓教學軟件提供的幫助,進行憑證之間的傳遞。如支票業(yè)務,首先應該由出納填制,然后交主管審核蓋章,最后由會計做賬。這里涉及三個財務崗位傳遞,在電子軟件操作下,每一項任務必須完成后才能輪到下一個財務崗位操作。軟件中操作流程清晰明了,學生很快就能了解每一個處理流程,并了解支票的種類,掌握填制方法。
2.便于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教師不必像以往那樣,花費大量時間逐一查看學生的手工賬套,而是可以進入手工實訓軟件后臺,查詢學生的做題情況,并根據出現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這樣的教學,一方面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訓情況將所學的知識重新梳理;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知識反饋情況 ,及時調整授課任務和目標。
3.模擬仿真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會計實訓手工軟件還有一大優(yōu)勢,就是所有業(yè)務都以原始憑證出現,單據的仿真性極強。各種票據的具體式樣、顏色、文字、票據聯次都是根據實際單據模型制作的,在實訓中學生通過計算機校對相應票據的填制情況,計算機馬上就能準確辨別填制是否正確,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4.實訓形式多樣
傳統(tǒng)的會計手工實訓,學生都是先做賬套練習,然后教師根據進度進行點評,實訓形式單一,師生缺乏交流。而應用手工軟件的實訓模式能夠打破這種沉悶的實訓氣氛,提高實訓的有效性。應用軟件系統(tǒng)將實訓分成競賽模式和練習模式,練習模式中可以設置一人多崗練習,也可以設置一人一崗練習。每種練習模式中都提供了答案供學生參考。此外,教師可以在學生練習結束后,設置一人一崗的競賽模塊,讓每個學生扮演特定的角色,模擬實際業(yè)務傳遞,發(fā)揮團體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實訓目標。
三、會計手工模擬實訓的改革設想
1.將純手工模擬實訓與應用會計軟件實訓相結合
手工軟件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實訓效果,但不代表可以完全摒棄紙質手工制賬練習,學習中應將手工與計算機軟件結合起來。實訓可以分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先通過會計軟件導出一套業(yè)務量小的賬套,讓學生進行純手工實訓;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應用會計軟件進行相同賬套的一人多崗的練習,因為兩項模擬實驗的內容相同、結果相同,學生就可以通過互相比對,及時發(fā)現手工模擬和會計軟件模擬中存在的問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競賽環(huán)節(jié),可以應用會計軟件設置一人一崗,分組對抗,因為有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學生對制賬有了初步掌握,此時的分崗實訓可以使用業(yè)務量多的賬套。這樣的實訓,既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充分模擬了實際工作中分崗協作的情形。
2.加強會計手工實訓的校本教材建設
中職院校應從“就業(yè)為導向、技能為本位 ”的理念出發(fā),參考學校現有的會計手工軟件,編寫實訓指導書。指導書可以以軟件中提供的賬套為基礎進行編寫,而且提供給學生實訓練習的經濟業(yè)務要類型齊全,避免重復,也可以設計一些有問題的會計憑證,諸如假發(fā)票、簽章有問題的票據等,以此配合教學中會計審核能力的實訓。會計指導書與會計軟件配合使用,也是會計實訓模擬教學改革中的一個亮點。
3.邀請企業(yè)專家走進實訓課堂
目前,職業(yè)院校的年輕教師較多,而且大多數教師都是畢業(yè)后直接進入學校,加之平時接受能力培訓、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又很少,因此教師普遍缺乏在企業(yè)的實踐經驗。所以,邀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yè)專家來校講學,或作為兼職教師參與到實訓教學中,是職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
職業(yè)教育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崗位能力,為學生將來就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開展技能大賽正是為了檢驗職業(yè)院校對實訓課程的投入力度和教學成果。為了培養(yǎng)會計專業(yè)的技能型人才,學校應加大對會計手工實訓課程的投入,努力提高實訓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孫蓮香.大賽引領完善會計綜合實訓教材與課程建設[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0).
[2]周姣.會計手工模擬實訓的教學改革探討——以南京曉莊學院為例[J].《經濟師》,2012,(11).
[3]歐陽湘紅,朱允華.關于會計手工模擬實驗的探討[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0,(10).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