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麗
(山西廣播電視臺,山西太原030001)
隨著傳媒業(yè)市場化進程的加快,高科技在大眾傳播中廣泛運用,大眾傳播手段日益先進,新聞媒體的社會影響日益深刻,大眾傳播媒介更加容易在媒體報道的過程中對個人隱私等人格權進行侵害,其侵犯人格權所造成的影響也更為嚴重。人格權作為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權,是個人能夠真正作為個人的存在,并同他人協調地生存在一起所必須的權利,也是個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起來并與社會發(fā)生各種聯系和交往的前提。媒體從業(yè)人員熟知媒體侵權的含義,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了解媒體侵權的抗辯事由,既能提升新聞界的專業(yè)水準,有效開展輿論監(jiān)督,又能從根本上預防媒體侵權糾紛的發(fā)生。
媒體侵權是指新聞單位或個人以報紙、刊物、廣播電視等為工具,以故意捏造事實或過失報道的方式向公眾傳播有損公民法人及其他單位合法權益的不當內容或法律禁止的內容,從而破壞了公民或社會組織的真實形象,降低了對他們的社會評價,影響了公民個人寧靜生活和尊嚴的違法行為。[1]
簡言之是新聞媒體刊播了含有侵害他人權利內容的新聞作品,諸如新聞報道失實、新聞評論不客觀不公正,從而歪曲了事實損害了他人人格,或在新聞作品中公開他人隱私而使他人隱私權受到侵害的行為等。按照民法理論,媒體侵權屬于民事侵權中的一般行為,但有其特殊性。在構成要件上,媒體侵權首先應具備一般侵權行為四方面的構成,即:行為人實施了侵害他人合法權利和利益的行為;損害事實的存在;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要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媒體侵權,在構成上還應考慮下列特殊因素:(1)侵權行為體現在新聞作品中,這是構成媒體侵權的第一個要件,也是媒體侵權和其他一般侵權的重要區(qū)別。如果加害人是通過在受害人居住生活區(qū)域通過語言文字散布貶損性的內容,即使有損害性事實的存在,也只能認定為普通的民事侵權行為,而不構成新聞侵權。(2)有侵權內容的新聞作品已公開發(fā)表,這是構成媒體侵權的又一重要條件,也是區(qū)別損害事實是否存在的關鍵,只有有侵權內容的新聞作品已經正式發(fā)表,才能認定新聞侵權事實的客觀真實性和確定性,如果新聞作品沒有發(fā)表,這種損害事實就不能被確認。(3)新聞侵權作品有可指認的對象,受害人可以被指認,媒體侵權作品具有指向性。如果新聞作品僅僅是針對某一類人或者某一類行為發(fā)表了不當的評論,而沒有將矛頭直接指向哪一個人,就不能認為其構成侵權。(4)新聞媒體具有合法性并在新聞活動中有過錯,這是媒體侵權中對新聞機構的要求。這里所說的新聞機構,是指通過合法程序成立的報社、期刊雜志社、通訊社、電視臺、廣播電臺、新聞圖片社以及新聞電影制片廠等。非法成立的機構因其不能從事新聞活動,其侵權行為只能視為一般侵權行為而不能作為媒體侵權。另外,新聞機構在新聞活動中要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情況是構成侵權的條件之一。
媒體侵權糾紛,又稱新聞官司,是指以普通公民或者法人單位為原告,以新聞媒體或者記者為被告,以新聞媒體侵犯了公民或者法人的人格權利為訴訟理由的官司。正如王利明、楊立新教授所言:“侵權行為就是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法律特別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損害行為。”[2]
媒體侵權因其手段和工具不同于一般侵權行為,這類侵權行為有如下特點:
1.加害行為的間接性。新聞侵權行為往往并非由侵權行為人直接作用于受害人,而是通過新聞媒體的廣泛傳播以及社會大眾的輿論等手段侵犯受害人的權利的。
2.加害行為的高科技性??萍嫉陌l(fā)展使得新聞傳播業(yè)發(fā)展迅速,許多新聞也正是通過高科技手段進行傳播的,如:許多媒體會將新聞報道掛到自己的網站或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擴大宣傳,借助了高科技的力量擴大其影響。
3.損害范圍的廣泛性。新聞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影響覆蓋的地域也比較廣泛,新聞內容一旦侵權,則會給公民及其家庭成員和法人造成極大傷害,此種影響也是非常難以消除的。
4.影響的深刻性。由于大眾傳播是代表黨和政府,通過形象、聲音、圖片等形式反復傳播,極易使受眾信賴傳播內容。各種媒介傳播意見的持續(xù)性,能夠起到制造輿論、引導輿論的作用,從而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
5.傳播速度的迅速性。大眾傳播射程遠,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人們通過廣播、電視、報紙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可以迅速地了解各地發(fā)生的事情;如果是現場直播的方式出現,一旦構成侵權行為,更是在第一時間內迅速將侵權行為傳播出去。
媒體從業(yè)人員應對我國目前現行的媒體侵權法律規(guī)定和相關判例進行深入的研究,通過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和采取規(guī)避手段等方式預防媒體侵權情況的發(fā)生,不能在不懂法上遭受損失。
“媒體及從業(yè)人員應當了解媒體侵權的相關抗辯事由,以此了解新聞報道的抗辯范圍,規(guī)范媒體的新聞報道行為。根據我國法律,一般侵權行為的抗辯事由主要包括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自助行為、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受害人同意、不可抗力、受害人過錯和第三人過錯?!保?]媒體侵權的抗辯事由是指新聞媒體在其新聞報道涉及侵害他人人格權并引發(fā)侵權之訴后所提出的維護自身利益,努力免除相關責任的事實和理由??罐q事由是維護人格權和新聞自由兩者平衡的重要手段。根據一般侵權的相關規(guī)定,媒體侵權也應當是由《侵權責任法》的基本規(guī)則和媒體侵權的特殊規(guī)則來具體調整的,但在我國《侵權責任法》中并未出現有關新聞侵權的特殊規(guī)定,我國也沒有頒布單行的《新聞侵權法》,因此,在我國現有法律環(huán)境下,有關媒體侵權的抗辯事由制度的具體內容,多是由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司法解釋的方式來完成的。歸納總結不同的學者觀點與司法實踐中關于媒體侵權抗辯事由的定義,媒體侵權的抗辯事由主要包含以下七項:權威消息來源、公正評論、公共利益目的、受害人同意、事實基本真實、合理使用和滿足公眾知情權。
權威來源是指新聞報道的內容來自于政府機關、司法部門、黨政團體等權威職能部門公布的事實,新聞媒體進行報道,不必進行調查、審查,即使出現事實錯誤及損害性后果,也不是新聞媒體的責任。這一抗辯事由在西方國家被稱為“新聞特許權報道”。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依據職權制作的公開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務行為所制作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其行為侵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務行為已經公開糾正而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權等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權。當然權威來源的抗辯事由也是相對的,一旦職能部門對其文書或行為做出變更或糾正,新聞媒體也必須更正報道,否則仍構成侵權。
新聞評論是新聞媒體結合重要的新聞事實,針對普遍性關注的實際問題發(fā)表的論說性意見,如:社論、評論員文章、點評、編者按語、專欄評論、述評等。評論不是事實,僅僅是一種意見看法的表述。公正評論是指新聞媒體在傳遞信息、表達看法的過程中,立場客觀,評論內容出于善意、沒有侮辱性言辭,評論公正?!跋M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是借此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這說明即使評論文章立足公正,還是有可能對評論對象造成不利后果,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評論是客觀公正的,就無需承擔侵權責任。
公共利益目的是指新聞報道關系到不特定多數人利益的目的。公眾利益目的,能夠全面對抗新聞侵權請求權,是完全抗辯;特別是在批評性的新聞報道中,可以免除新聞媒體的侵權責任。在關于偷拍、偷錄的新聞報道是否構成新聞侵權的問題上,公共利益目的也是一個可以成立的抗辯事由,不能認為是新聞侵權。
受害人同意是指當事人對將來發(fā)生的損害作出的自愿承擔的意思表示。在新聞信息的采集過程中,涉及特定人的新聞作品的創(chuàng)作,往往要采訪特定人本人或由其提供材料。如果新聞媒介或記者根據特定人自己的陳述或提供發(fā)表的材料寫成文章發(fā)表,以及作品寫作完成后、文章發(fā)表前由特定人審閱并沒有異議的,應視為特定人同意。即使文章中有損害名譽的內容,也不能主張侵權。
事實基本真實要求新聞媒體揭示的事實的主要經過、主要內容和客觀后果基本屬實,不是虛構、傳言或者謠言等,在主要問題上不存在虛偽不實;新聞媒體確有證據證明,可以合理相信這個事實是真實的以及新聞媒體進行的報道和批評具有善良目的,不具有侵害他人人格權的惡意和重大過失。例如:《北京晚報》曾經報道“蒼蠅聚車間,污水遍地流,某醬菜廠衛(wèi)生不合格受處罰”,該醬菜廠起訴報社構成新聞侵權責任,理由之一是記者在一同檢查衛(wèi)生時在現場僅僅捉到五只蒼蠅,就批評為“蒼蠅聚車間”,顯然與事實不符。報社答辯,三者即為聚,因此批評“蒼蠅聚車間”的事實基本真實。法院支持了報社的合法抗辯。
根據我國的《著作權法》,合理使用也是媒體侵權的一項重要抗辯事由。“所謂合理使用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不經過著作權人同意無償使用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應尊重作者的精神權利?!痹谙率鰩追N情況下,新聞媒介或記者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視臺刊登、播放或者引用已經發(fā)表的作品;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已經發(fā)表的社論、評論員文章;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fā)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但是,新聞媒介或記者在使用作品時,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法律享有的其他權利。
公眾知情權,是指公民享有的對社會發(fā)生的感興趣的事情及其發(fā)生、發(fā)展、變化予以了解和知悉的權利。[3]該權利屬于公權利,其相對的義務人就是公共媒體。滿足公眾知情權,是一個完全的新聞侵權抗辯事由。理由是:“公眾人物、新聞事件等具有公共利益或正當的公眾興趣的領域,視為自然人私生活領域的例外?!保?]滿足公眾知情權需要報道的新聞是正在發(fā)生、發(fā)展的事件或者與新聞事件有關的背景;所報道的事項為不特定的多數人有興趣知曉;報道符合媒體的職責要求,不違反公共利益和善良風俗,不具有侵權的惡意。
除了利用上述的抗辯事由來避免媒體侵權的發(fā)生,媒體還應該從源頭防范媒體侵權,可以采取提升業(yè)務素質、避免報道內容失實、健全新聞法律制度等措施。
新聞媒體是人類與不斷發(fā)展的世界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提高整個行業(yè)從業(yè)人員的素質是保證減少媒體侵權事情發(fā)生的關鍵。媒體從業(yè)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是孤立的,而是各方面素質綜合起來的,首先,要豐富媒體從業(yè)人員的知識和閱歷,培養(yǎng)新聞敏感度,以提高業(yè)務素質;其次,要培養(yǎng)和提高從業(yè)人員的法律素養(yǎng),避免在不懂法律上遭受損失;第三,要培養(yǎng)和提高媒體從業(yè)人員的責任心和責任意識,每一個步驟都做到位,記者、編輯、總編要各司其守,嚴格把關;第四,要不斷參與社會活動,提高社會活動能力,從而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道德素養(yǎng)。
新聞報道涉及的內容小到具體的時間、地點,大到整個事件或人物發(fā)展趨勢,引述的新聞材料、記者的評論等等都不得有誤。如果記者采訪倉促未經核實而疏漏,編輯編稿加工時出現了差錯,或者排版錯誤未能校出改正等等,都會使報道產生侵權的隱患。因此,新聞媒介及從業(yè)記者要盡可能準確全面地掌握新聞事實,認真查證新聞事實,不對新聞事實作主觀的文學化的加工,掌握評論的分寸,考慮遣詞造句可能出現的漏洞;及時發(fā)現問題,善于對新聞報道中不準確乃至完全錯誤的內容進行改正;新聞侵權糾紛發(fā)生后,力求和解;尊重法律,知法執(zhí)法守法,這既是新聞工作的需要,也是自我保護的需要。
新聞媒體在工作中,如果自己發(fā)表的報道確有失實或存在失誤,或者他人對報道提出質疑,媒體和記者應認真對待,不失時機及時有效的更正錯誤,有效化解訴訟風波。即使被侵權人提起訴訟,也應做好與原告的溝通工作,在不違背大局利益的前提下,盡可能爭取庭外和解。
[1]王利明.人格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王利明.侵權行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3]張新寶.中國侵權行為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
[4]楊立新.人身權法論:第三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