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用戶;不良閱讀心理;對策
摘要:文章對河南若干高校圖書館用戶的不良閱讀心理進行調查和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以期提高圖書館界對用戶不良閱讀心理的重視。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5)03-0028-03
收稿日期:2015-02-03
作者簡介:王佩(1981—),中原工學院圖書館館員。1引言
高校圖書館用戶的不良閱讀心理行為,又可以稱為非正常心理行為。通過對高校圖書館用戶違章行為現(xiàn)象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他們的違規(guī)行為都是基于一定的動機而發(fā)生的。由于學識及素質的差異,高校圖書館中產生違規(guī)行為的用戶多是學生。
2高校圖書館用戶不良閱讀心理及調查
筆者對河南部分高校圖書館的用戶進行調查,以了解各種不良閱讀心理所占的比例,并提出相關對策。筆者通過問卷星網站發(fā)布問卷,并邀請相關高校學生及教師填寫問卷。問卷內容以用戶在使用圖書館服務時可能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不良閱讀現(xiàn)象為重點。調查時間從2014年4月25日到2014年6月5日,共回收652份,剔除無效答卷8份,得到有效答卷644份。其中本科生291份,??粕?79份,在數(shù)量上基本持平;研究生69份,數(shù)量較少,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高校教師5份,由于數(shù)量過少,不具代表性,不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本文沒有將調查對象按學歷進行分別的對比研究,而是進行整體研究。調查顯示,高校圖書館用戶不良心理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2.1僥幸心理
經筆者觀察,僥幸心理表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在圖書館很常見,主要是指用戶使用圖書館的資源及各項服務時,違反了圖書館紀律或破壞了圖書館公共設施而躲過懲罰時引起的僥幸心理。如某位同學在使用圖書館自修室時不小心將自修室的椅子碰壞了,沒有館員看見或走過來處理,這位同學就在被懲罰之前將椅子放到旁邊再找一把去坐,并且會暗自慶幸。所以圖書館內公共設備特別是供學生使用的家具類設備如桌椅,遭到人為破壞的現(xiàn)象特別多。
僥幸心理調查分析的問題為:你在閱覽室看報紙不小心將報紙撕破了,會怎么辦?調查結果為:115人選擇“趁沒人看見趕緊放回原處”,161人選擇“主動找館員承認錯誤并認罰”,183人選擇“找來膠帶粘上繼續(xù)讀”,185人選擇“當什么都沒發(fā)生,繼續(xù)讀”。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只有247%的高校圖書館用戶會主動找館員承認錯誤,而其他幾種結果大多都是由僥幸心理引起的。有2807%的用戶會主動承擔一些責任,如“找來膠帶粘上”,4601%的用戶明顯有種要躲過懲罰的心理。
2.2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采取與對方的要求和期望相反的態(tài)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高校圖書館用戶絕大多數(shù)是20歲左右的青少年,他們大都具有逆反心理,因此在圖書館服務中常見“對著干”“故意不聽話”等現(xiàn)象。如圖書館的椅子是不能亂挪亂動的,但是有的同學就喜歡自己搬動椅子并坐在窗戶前看書,當圖書館工作人員走過來要求其將椅子放回原處時,如果館員態(tài)度不好,就會引起學生更強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調查分析的問題為:假如你違反圖書館紀律被館員見到并批評了你,你會怎么做?調查結果為:506人選擇“當場認錯并立馬改正”, 115人選擇“知道錯了,以后改正”,23人選擇“當面認錯,背后繼續(xù)做”,沒有人選擇“傷了自尊,偏要那樣做”。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高校圖書館用戶的認錯態(tài)度整體上很好,但是也會有極少部分用戶可能因為不服館員的教育或批評,而和館員對著干。
2.3獨占心理
獨占心理也可稱為壟斷心理,是指高校圖書館一些用戶將對自己有用的資料長時間借出,甚至將資料故意放錯位置以致別的用戶不易找到或干脆偷偷將某些書頁撕掉帶走[1]。
獨占心理調查分析的問題為:你在書架上發(fā)現(xiàn)一本你很喜歡的書,當時由于其他原因沒法當日借出,你會怎么做?調查結果為:276人選擇“把書放回原處,下次早點來借”,163人選擇“把書藏起來,下次來借”,159人選擇“把書放回原處,下次看情況”,46人選擇“看完再走”。從結果可以看出,選擇“把書藏起來”“看完再走”的分別占了25%、7.1%,這兩種情況都是由獨占心理引起的,選擇“把書放回原處,下次早點來借”也是擔心別人把書借走了自己就無法再借。只有2439%的用戶選擇“把書放回原處,下次看情況”。
2.4茫然心理
茫然心理即社會環(huán)境秩序的混亂或者突變而導致個體產生的一種不知所措的心理。這一心理現(xiàn)象在高校圖書館低年級學生用戶中表現(xiàn)最為明顯。尤其是大一新生,進入一個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圖書館對于他們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面對圖書館書海、海量數(shù)字資源,先進的檢索工具、閱讀工具,難免會產生茫然心理[2]。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信息量的劇增,信息的質量也存在一些問題,圖書館用戶與其他網絡用戶一樣,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不能很清楚地判斷信息的正誤,以至于在選用網絡信息的時候出現(xiàn)迷茫心理。
茫然心理調查分析的問題為:面對數(shù)量極大的網絡信息資源,你在選擇使用時的心理狀態(tài)是以下的哪一種?調查結果顯示:298人選擇“能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判斷一下”,254人選擇“多數(shù)時候能夠判斷正誤”,67人選擇“往往不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25人選擇“多數(shù)時候不能判斷正誤”。 “往往不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與“多數(shù)時候不能判斷正誤”都表現(xiàn)出高校圖書館用戶的茫然心理,這兩部分用戶所占比例之和雖僅為14.11%,但仍是圖書館服務特別是導讀工作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2.5發(fā)泄心理
發(fā)泄心理往往同時伴有報復心理,由此而產生的行為可能會演變?yōu)樾睦碜儜B(tài)的行為。高校圖書館用戶產生這種心理,可能是由于與圖書館無關的自身失誤或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太大,或是情感方面遇到問題,也可能是與圖書館有關的如與館員發(fā)生爭執(zhí)、對圖書館服務或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不滿而產生的發(fā)泄心理,并以圖書館桌椅或文獻資源為發(fā)泄對象。表現(xiàn)形式有撕書、用力點擊電子設備、在衛(wèi)生間門上亂寫亂畫等。發(fā)泄心理調查分析問題為:在圖書館學習時遇到煩心事想發(fā)泄的時候,你的做法是以下的哪一種?調查結果為: 598人選擇“堅決不會拿公共物品出氣”,24人選擇“破壞圖書館裝飾物品”,22人選擇“撕爛書”, 沒有人選擇“破壞桌椅”。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高校圖書館用戶整體素質較高,只有極個別用戶會以圖書館公共物品為發(fā)泄對象。但是他們的做法對圖書館的影響非常嚴重,因為圖書館公共物品的損壞都需要一定的物力、財力、人力來彌補。
2.6圖書館焦慮心理
圖書館焦慮心理,指高校圖書館用戶在使用圖書館服務時,因為時間上需要等待或查不到信息而顯得不耐煩或出現(xiàn)抱怨情緒[3]。高校用戶多數(shù)是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在使用圖書館過程中往往會缺少耐心。同時,一些科研人員由于平時都很忙,在圖書館查閱資料或使用其他服務時也會出現(xiàn)緊迫感,因此常產生焦慮情緒。
圖書館焦慮心理調查分析問題為:當您向館員尋求幫助,而他一直沒明白你表達的意思,你的做法是?調查結果為:252人選擇“會一直耐心地和他交流、解釋”,209人選擇“算了,不問了” ,136人選擇“著急,尋找其他解決辦法自己解決”,47人選擇“非常著急,甚至焦慮”。從結果可以看出,只有38.65%的高校圖書館用戶會繼續(xù)耐心地和館員交流、解釋,其他都表現(xiàn)出一定的著急、焦慮心理,說明高校圖書館用戶在遇到某些問題與館員溝通不暢時,常會產生焦慮心理。
3各種不良閱讀心理結果分析
以上所談到的各種不良閱讀心理在圖書館日常工作中是非常常見的現(xiàn)象,各種不良心理可能會產生以下結果。①僥幸心理有時能助長違紀行為、阻礙個人身心健康成長甚至影響圖書館的管理,導致圖書館公共設施遭到嚴重破壞,圖書館必須要加強監(jiān)督和教育以預防僥幸心理行為現(xiàn)象的多發(fā)[4]。②圖書館服務中用戶的逆反心理如果不加以及時制止或正確引導,可能導致圖書館學生用戶更加無視圖書館紀律,從而導致圖書館紀律混亂,嚴重影響圖書館秩序。③持有獨占心理的用戶不僅違反了圖書館的規(guī)定,也會造成其他用戶使用圖書館的不方便,還可能會造成別的同學因找不到資料而耽誤考試。④用戶如果在迷茫的心理狀態(tài)下使用圖書館資源及各種服務,不僅使用戶在查找資料時摸不清方向,效率低下,很多時候還會被一些模糊的信息迷惑,造成信息的錯誤使用。有時也會造成館員和用戶之間的溝通不通暢。⑤用戶的發(fā)泄心理及行為產生的負面影響更大,而且對于用戶自身來說也是有較大負面作用的,如果不及時引導和教育,會向更壞的方向發(fā)展。⑥用戶的焦慮心理不僅極大地破壞了用戶使用圖書館資源時候的心情,而且這些引起焦慮的因素在多數(shù)人中同時出現(xiàn)時,焦慮的情緒還可能會產生傳染,使更多的人產生焦慮情緒,造成不良影響。
4高校圖書館用戶不良心理矯正對策
4.1提供高質量的導讀服務
圖書館導讀是指圖書館適應時代需求,利用各種手段干預,影響用戶的閱讀內容、閱讀能力、閱讀性質的過程,其目的在于加強用戶的社會教育并使圖書館的館藏得到充分的利用[5],這里的干預和影響都是正面的。圖書用戶信息素養(yǎng)是指用戶獲取、利用、評價信息資源的能力和素質[6]。圖書館導讀服務應該加深層次,在現(xiàn)有的服務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他們能夠知道自己讀什么書、怎樣讀書、怎樣辨別信息的真?zhèn)魏涂尚哦龋⒛茉谕瑢W間形成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的良好氛圍[7]。以圖書推薦為例,首先,圖書館通過網絡的方式,在圖書館網頁設置專門的圖書推薦欄目,便于讀者推薦和將所需要的圖書實時反饋給圖書館。其次,定期集中對用戶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用戶的閱讀需求,進而向用戶推薦。最后,由于學生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某一方面的知識感興趣,所以可以由任課教師向學生推薦。特別是一些選修課,學生會在選書方面有一定的迷茫性,任課教師向對某一學科感興趣的學生推薦圖書,能滿足學生對這一學科的需求。
4.2建立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
高校圖書館是一個人流量很大的場所,每天到館借書、還書、自修、查詢、聽報告的學生、教職工非常多。嚴格的制度是最基本的秩序維護手段。館員對圖書館的規(guī)章制度最熟悉并具有執(zhí)行權,因此在執(zhí)行過程中要做好對不良現(xiàn)象的監(jiān)督、檢查,并對不良現(xiàn)象及時進行批評和教育,以培養(yǎng)用戶的責任感。圖書館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和館員的厲行檢查固然重要,人性化的管理有時可以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發(fā)現(xiàn)違規(guī)違紀現(xiàn)象時,大可不必見到違紀同學就大聲呵斥或張貼布告予以警告等,相反,如果在不影響圖書館整體環(huán)境美觀的前提下,在用戶經常出入、使用的地方,粘貼一些溫馨的警示語,進行提醒,這樣既能讓用戶印象深刻,又不會傷害用戶的自尊或使用戶反感[8]。
4.3加強與讀者的溝通
高校圖書館用戶中易產生不良情緒的主要是學生用戶?,F(xiàn)在高校圖書館學生用戶以“90后”為主,由于他們自身的特點,作為學習者,被約束會不服氣,被服務會有不滿意的地方,因此會產生較多的不良心理引起不良情緒。加強與用戶的溝通,館員首先要進行心理學方面的專業(yè)培訓,特別是溝通語言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9]。館員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來面對用戶,而應該以平等的身份為用戶提供服務,以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嫻熟的業(yè)務水平迎接用戶提出的問題,只有拉近與用戶的距離,改善與用戶的關系,才能更順利地與用戶進行溝通和交流。當然,單靠圖書館工作人員是遠遠不夠的,圖書館應該和學校心理咨詢部門合作,或者聘請專門的心理專家專門服務于圖書館,心理專業(yè)的工作人員能夠更加合理有度地幫助用戶解決不良心理問題 [10]。
5結語
在高校圖書館中,學生用戶占絕大多數(shù),他們在年齡、生活環(huán)境、價值取向等方面的共同點更多,因此他們在使用圖書館資源時產生的不良閱讀心理往往也會有較多的共通性,圖書館工作人員和心理專家只有在仔細觀察用戶的不良行為的基礎上,分析原因,才能采取更好的解決辦法,完善圖書館管理,為用戶營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魯黎明.圖書館服務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152.
[2]潘伯善,王香君.圖書館心理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69.
[3]汪斌.試析高校圖書館讀者心理現(xiàn)象及對策[J].圖書館界,1989(3):19-22.
[4]周敏.淺析僥幸心理的危害及預防[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2):318-319.
[5]梁鉅霄.讀圖時代的圖書館導讀創(chuàng)新[J].圖書館建設,2012(7):51-54.
[6]黃梅林.試析高校圖書館用戶參與行為的影響因素[J].圖書館論壇,2012(6):24-27.
[7]丁玲.大學生閱讀現(xiàn)狀與高校圖書館導讀策略[J].圖書館學刊,2013(11):80-81.
[8]唐嫦燕.圖書館讀者投訴與服務心理效應的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07(9):113-116.
[9]王英杰.圖書館心理學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運用藝術[J].蘭臺世界,2011(12):58-59.
[10]李和順.面對讀者心理危機的思考[J].圖書館建設,2009(11):62-65.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