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倩 唐澤永 孫升云
暨南大學醫(yī)學院 (廣州510632)
?
疏肝法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思路
楊倩唐澤永孫升云△
暨南大學醫(yī)學院 (廣州510632)
目的: 開拓從肝論治慢性腎炎的思路, 以提高臨床療效。方法: 通過分析肝腎的生理病理、疏泄與封藏的關系, 進一步論證了用疏肝法治慢性腎炎的可行性,總結出疏肝理氣、解郁祛瘀之法,著重條暢氣機來治療慢性腎炎。結論:運用疏肝法論治慢性腎炎??扇〉幂^好療效。
慢性腎小球腎炎(CGN)簡稱慢性腎炎,是由多種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所導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蛋白尿、血尿、水腫及高血壓為臨床特征[1]。慢性腎炎是引起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中醫(yī)理論認為肝腎同源,肝、腎的結構和功能雖有差異,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關,在“肝腎同治”的原則下,從肝論治慢性腎炎切實可行[2]。肝屬木,主疏泄喜條達,采用疏肝之法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應具有積極臨床意義。
1.1肝腎同源的生理基礎中醫(yī)理論中,肝屬木腎屬水,根據(jù)天干配屬五行法,甲乙屬木,乙癸屬水,故肝腎同源亦稱“乙癸同源”。明代醫(yī)家李中梓在《醫(yī)宗必讀·乙癸同源論》中云:“東方之木,無虛不可補,補腎即所以補肝;北方之水,無實不可瀉,瀉肝即所以瀉腎”明確提出益腎水即補肝血,瀉肝氣即驅腎邪的理論,說明“乙癸同源”是肝腎在精血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響、治療上同取補瀉的關系[3]。肝腎同源,可看作是一個整體,而肝腎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即疏泄與封藏,則是一個整體中的兩個方面:疏泄趨動屬陽,封藏趨靜屬陰,二者亦是對立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它們的對立統(tǒng)一體現(xiàn)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具體指的是疏泄與封藏對氣化的調控功能。中醫(yī)學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依靠氣的升降出入,人體得以完成氣血津液的輸布、代謝濁物的排泄。通過肝之疏泄和腎之封藏功能,藏泄互用,調控了氣機升降出入,保證了氣化的協(xié)調平衡,在相互對立中達到統(tǒng)一。
1.2肝腎同治的病理關系肝木、腎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堆C論》載:“肝之清陽不升, 則不能疏泄水谷,滲泄中溺之證,在所不免?!?子母之臟病理上相互影響,由此肝腎同病極為常見。所以肝之輸泄與否直接影響到腎,肝氣疏泄太過,腎虛封藏失職, 精微外泄可見蛋白尿。腎臟病水濕內停,氣機不暢,且久病纏綿患者心情抑郁,肝郁益甚,氣滯而血行不暢、脈絡瘀滯,長此終使腎絡損傷,氣化封藏失職,使腎病更加纏綿難愈。可見肝主疏泄與腎主封藏,是對立統(tǒng)一的整體,二者互為陰陽,共同作用于人體。故若治腎,行于肝確為之良策。
清代醫(yī)學家周學海在《讀醫(yī)隨筆》中說:“醫(yī)者善于調肝,乃善治百病”。在五臟系統(tǒng)中,作為子系統(tǒng)的肝在功能方面對其母臟腎有調控作用是必然的。肝喜條達惡抑郁,從肝論治即順其“木郁達之”的特性,運用條暢氣機的治法,疏肝理氣,使機體的復雜證候、偏盛偏衰歸于平和,則腎臟功能自復,在降低蛋白尿、血尿,消除水腫,控制高血壓,調整情緒,達到防止或延緩腎功能進行性惡化的作用。近年來,各地醫(yī)家根據(jù)中醫(yī)中藥理論,運用疏肝理氣、解郁祛瘀之法治療慢性腎炎,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有報道臨床學者用小柴胡湯、柴苓湯等調肝方劑加減治療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取得明顯療效。徐良興老中醫(yī)認為腎病可因肝失疏泄致氣機逆亂,濁邪泛逆所引起,擅長用四逆散靈活加減運用,屢收卓效;馬曉燕教授治療難治性腎病,以疏肝理氣為基本治則,兼以宣肺、健脾、補腎、化瘀,采用柴胡疏肝散、五苓散加減辨證施治;葉傳蕙教授認為腎病日久多郁,應責之于肝郁氣滯之故,治療從肝著手,采用疏肝之法,兼以或泄熱或養(yǎng)血或利水,用葉氏經(jīng)驗方或經(jīng)方四逆散隨證加減,每取良效。
方中柴胡、枳實、芍藥、甘草疏肝解郁、暢行氣血,疏肝而不傷陰;或用白術、茯苓助土以升木,當歸、白芍榮血以養(yǎng)肝,或用桂枝通陽化氣,傷寒大家陳慎吾老中醫(yī)認為桂枝溫通、辛散,最能疏肝解郁。小柴胡湯中柴胡、黃芩、半夏、生姜、黨參、大棗、甘草同用,則是有升降協(xié)調、疏利三焦、宣通內外、和暢氣機之功,是解郁結、和樞機、暢三焦的代表方?!蹲x醫(yī)隨筆》云:“故凡治暴疾、痼疾,皆必以和肝之法參之。和肝者,伸其郁、開其結也;或化血,或疏痰,兼升兼降,肝和而三焦之氣化理矣,百病有不就理者乎”。這些方劑可顯著消除水腫、蛋白尿,同時改善高脂血癥和低蛋白血癥,對促進腎病的穩(wěn)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某,女,38歲,2014年9月初診?;颊咴?年前體檢中發(fā)現(xiàn)尿中有蛋白,未予重視。今年下半年起出現(xiàn)浮腫,加重半月。診見:顏面及雙下肢浮腫,小便量少,伴有頭暈、腰膝酸軟、脘腹脹滿,舌質紅苔白膩,脈弦細。尿常規(guī)顯示:尿蛋白(++),潛血(++)。癥屬肝氣郁結不能制土故脘腹脹滿;脾胃受困,氣血生化乏源,使肝藏血不足,肝體失養(yǎng)而亢致"木橫乘土"出現(xiàn)頭暈;疏泄不及,腎精不能固藏,精微下泄而見蛋白尿。治當行疏肝解郁、健脾利濕、補腎益肝之法。逍遙散加減組方:白芍、茯苓各15g,柴胡、白術、當歸、枳實、陳皮、黨參、豬苓、澤瀉各10g、甘草6g。7劑,水煎服,日一劑。二診時,浮腫消退,小便增加,仍有頭暈目眩、腰酸癥狀,上方去豬苓、澤瀉,加女貞子15g、生地15g、益母草10g。三診時化驗尿蛋白(+),潛血(-),守原方續(xù)服7劑,浮腫消失,余癥狀均有改善。予疏肝之劑調整月余,囑防感冒,暢情志,勿勞累。 隨訪3個月未復發(fā)。
按:方中柴胡、當歸、枳殼疏肝理氣解郁,茯苓、白術、黨參益氣健脾,豬苓、澤瀉利水消腫。二診時以滋補肝腎為主,生地涼血養(yǎng)陰,益母草化瘀活血,芍藥、女貞子滋陰養(yǎng)血,即可疏理肝經(jīng)之郁熱,又可柔肝滋腎以養(yǎng)熱傷之陰液,肝脾腎同治、治肝為主。
慢性腎炎的病位在腎,而病機與肝脾腎有關,肝氣郁結、疏泄失常,在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人體氣的活動,以升降出入為基本形式,并且肝的疏泄功能涉及到物質代謝、血液運行,故從肝著手,以疏肝法論治慢性腎炎,臨床上為辨證施治提供了更寬的思路與方法。
[1] 丁世永,鄭平東,何立群,等. 小柴胡湯改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炎癥及減輕蛋白尿的作用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33(1):75-76.
[2] 王 霞,孫東云,王香婷,等. 柴苓湯對慢性環(huán)孢素A腎損傷的防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32(8):53-54.
[3] 李福生,馬曉燕.馬曉燕教授從肝論治腎病[J].吉林中醫(yī)藥,2013,33(7):656-657.
(收稿2015-03-26;修回2015-04-19)
R256.5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5.09.059
主題詞腎炎/中醫(yī)藥療法從肝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