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燕 趙柏慶
(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僑立中醫(yī)院·519125)
糖尿病是一種因胰島素相對或者絕對缺乏與不同程度胰島素抵抗,致使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發(fā)病率占90%,早期患者多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有學者指出[1],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中,胰島素抵抗是一種早期表現(xiàn),且參與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為此,對胰島素抵抗進行改善,可有效延緩或者控制糖尿病病情發(fā)展,達到控制血糖的作用。本文結(jié)合筆者多年臨床經(jīng)驗,通過給予2型糖尿病中藥干預,觀察其對胰島素抵抗的影響效果?,F(xiàn)將有關(guān)情況報道如下。
本研究病例均來自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08月門診接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滿足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所擬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以《胰島素抵抗綜合征》[2]中關(guān)于胰島素抵抗的相關(guān)描述。選取54例作為本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排列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27例,女性15例,男性12例,患者年齡為(54.7±9.2)歲,病程為(6.0±3.1)年;觀察組患者27例,女性12例,男性15例,患者年齡為(55.1±8.0)歲,病程為(6.1±2.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逐項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實施基礎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根據(jù)患者個體情況給予格列酮類、雙胍類以及胰島素促泌劑等降糖藥物治療,使血糖能夠維持在理想水平;同時觀察患者血壓情況,若血壓偏高的情況,則還需要為患者提供利尿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等降壓藥物。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給予患者六味地黃軟膠囊與銀杏酮脂滴丸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六味地黃軟膠囊(江蘇康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03012,0.38g),每日2次,每次3粒,溫水送服;銀杏酮脂滴丸(山西千匯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220,25mg),每日3次,每次5粒,溫水送服。以6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xù)給予患者3個療程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漿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空腹胰島素測定(FNS)以及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ISI)變化。
觀察組治療后FPG、HbAlC、FNS、ISI水平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下降(P<0.05);對照組治療后FPG、HbAlC、FNS、ISI水平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下降(P<0.05);觀察組HbAlC、FNS、ISI水平與對照組比較,改善效果更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變化(±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變化(±s)
注:*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5;#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指標 觀察組(n=27) 對照組(n=27)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FPG(mmol/L)10.21±2.86 8.53±2.43*10.33±2.54 8.76±2.92*HbAlC(%) 8.88±1.76 6.92±1.44*#8.93±1.45 7.01±1.57*FINS(mU/L)18.89±6.00 15.86±4.75*#19.11±6.33 17.22±4.54*ISI -5.01±0.38-4.96±0.32*#-5.44±0.41-5.00±0.40*
胰島素抵抗主要是指胰島素作用的組織、靶器官,肌肉、肝臟等出現(xiàn)Ins生物效應的反應性喪失或者下降,簡單來說,就是Ins生物效應在葡萄糖清除和周圍組織的攝取上,作用下降。有研究者表示[3],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95%的患者均表現(xiàn)出胰島素抵抗,甚至可以說在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前的15-20年的時間里,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胰島素抵抗的情況出現(xiàn)。為此,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改善胰島素抵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醫(yī)認為糖尿病應歸屬于“消渴”的范疇,表現(xiàn)為非常明顯的多食、多飲、消瘦、多尿等癥狀。糖尿病病機為燥熱偏盛、陰津虧損,且以燥熱為標,以陰虛為本;病變主要集中在胃、肺、腎,且以腎為主要病變部位。中醫(yī)在糖尿病治療中,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這方面的經(jīng)驗非常豐富,且形成了系統(tǒng)性的治療方法和理論體系[4]。本研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治療中,通過為患者提供六味地黃軟膠囊與銀杏酮脂滴丸聯(lián)合干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HbAlC、FNS、ISI水平改善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這主要是由于六味地黃丸是一種具有降血糖血脂、調(diào)節(jié)免疫力、保護肝臟等功效的藥物,其被譽為“補陰之祖”,可達到非常顯著的滋補肝腎的作用。銀杏酮脂滴丸是一種從銀杏葉中提取的藥用成分銀杏葉提取物,多用于血瘀型胸痹及血瘀型輕度腦動脈硬化引起的眩暈,冠心病,心絞痛,具有活血化瘀通絡的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為24%黃酮類和6%銀杏萜內(nèi)酯。銀杏酮脂滴丸中含有的銀杏內(nèi)酯和黃銅等在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上有顯著效果。通過為觀察組患者提供銀杏酮脂滴丸干預,兩者之間相互作用,可發(fā)揮較好的血糖控制和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臨床對比研究證實,在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治療中,采用六味地黃軟膠囊與銀杏酮脂滴丸行中藥干預,更利于改善血糖,促進胰島素分泌,從而達到治療胰島素抵抗的效果,故值得推廣。
[1]王玉中,王海成,李成宏,等.中藥聯(lián)合胰島素泵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51(2):134-137.
[2]李秀鈞.胰島素抵抗綜合征[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8.
[3]李杏英,張松林,袁學進,等.中藥飲片黃芪對2型糖尿病胰島分泌功能和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1(14):85,104.
[4]徐邦杰,符德玉,周訓杰,等.活血潛陽方對高血壓血瘀陽亢痰濁型患者胰島素抵抗及頸動脈斑塊的干預作用[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