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澄澄 龐 穎
(東北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 哈爾濱 150040)
竹子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的應用
臧澄澄龐穎
(東北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 哈爾濱 150040)
竹子以其獨有的材質魅力和高貴品格吸引著歷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的喜愛,成為中國古典園林造景中的重要組成。我國西周時期就有記載竹子在園林中的應用,到了元明清時期已經(jīng)發(fā)展成熟并且取得了較高的世界地位。梳理、學習中國古代造園中竹景觀的應用對于打造現(xiàn)代竹景觀尤為重要。
古典園林;造景;竹子;應用
竹有1 200余種,主要分布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qū)。中國是竹子的故鄉(xiāng),是世界上竹類品種最多的國家,共有40余屬、500多種,分布地域廣泛,南自海南島,北至遼東半島,東自臺灣,西起西藏的錯那和雅魯藏布江下游。竹子具有稈型挺拔、形態(tài)多樣、四季常青等特點,其形態(tài)、意境等美學方面對于中國古典園林造景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園林植物中不可缺少的造景元素。中國古典園林總體特點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與自然美的融合;詩畫的情趣;意境的涵蘊。其中,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則是說自然風景以山、水為地貌基礎,以植被作裝點[1]。竹子因其獨有的美感和自然物性,常運用在園林中,竹景也是園林造景中主要意境景觀之一。中國古典園林造園以植物之綠為主體,而竹子更是常以寄托園主品格志向之物點綴在園林之中,可以說竹子造景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倍受喜愛的植物景致之一[2]。竹子在我國古代園林中的應用,從西周時期開始已經(jīng)有所記載,其運用情況大體經(jīng)歷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唐宋時期和元明清時期,最終在元明時期就已經(jīng)取得了世界獨有而又崇高的地位。
竹子造園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中國最早的園林形式是“囿”,古典園林產(chǎn)生于“囿”與“臺”的結合。公元前11世紀周文王“筑靈臺、靈沼、靈囿”,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皇家園林。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建造“上林苑”,將竹子從山西引種到咸陽,在《拾遺記》中有載:“始皇起虛明臺,窮四方之珍,得云岡素竹”,這是我國古人將竹子運用于帝王園林中的最早記錄[3]。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文化發(fā)展受到長期的割據(jù)戰(zhàn)爭嚴重影響,玄學的興起、佛教的傳入、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羼入。這一時期也是中國古典園林發(fā)展史上承前啟后的轉折期,園林形式逐步從雄偉規(guī)整、皇權至上的皇家園林向自然山水園發(fā)展,這一時期描寫贊揚自然之物、田園風光的詩文以及處于萌芽期的山水畫都對中國古典園林起到了極大的影響作用,竹景也隨之融入其中?!堵尻栙に{記》記載了北魏洛陽貴族私家園林和洛陽60 余所寺觀園林大量運用竹景的實例,如永明寺“庭列修竹”、景明寺“竹松蘭芷”等[4]。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全盛時期,盛唐之世人們普遍追求園林享受,這一時期追求富有趣味性園林的文人們直接參與到園林設計中,憑借對大自然無限風光的獨到見解和對自然之美獨特且具有高度的鑒賞力,形成了摻入文人構思的寫意山水園,文人園林由此出現(xiàn),竹子造景也進入了大發(fā)展時期。
這一時期最常見的竹子造景形式是多數(shù)量的同種竹子群植或多種竹子混植。唐代詩人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陽履道里,購置私家宅院,園內就種植竹樹千竿。柳宗元調任柳州刺史,在城南柳江邊修筑堂亭,四周種植大量竹樹[4]。詩圣杜甫雖一生貧窮潦倒,財力不及建造大型私家園林,但詩圣對竹子卻深深喜愛,杜甫住處種植竹子講求“竹景”、“竹聲”、“竹色”和“竹影”,這些都在他的詩句中有明顯的體現(xiàn)。杜甫同其他文人一樣,利用竹子造園講求竹子與水的結合,竹聲水聲相互呼應,竹影在月下緩緩搖擺。
宋代寫意山水園的發(fā)展進入全盛時期,文人畫家經(jīng)營的園林藝術達到了雖有人造、宛自天開的意境,深受竹文化的熏陶,竹子造景也進入了全盛時期。以“艮岳”為代表,“艮岳”由宋徽宗親自主持建造,內容上更多地接近于私家園林。宋徽宗所著《艮岳記》中記錄了以竹造景的典型,北岸種植萬竹,大片竹林蒼翠郁郁蔥蔥,仰不見天。葉夢得所造的葉氏園和盤洲園林在運用竹子造景方面有很多相同點,都是運用多種竹子大面積的種植,營造大規(guī)模自然式竹景,使園主人及來訪者切身領略自然竹景之美。值得一提的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巧用松竹梅“歲寒三友”和梅蘭竹菊“四君子”,將這幾種帶有贊美君子品格含義的植物種植在一起,形成特具詩情畫意的意境私家園林景觀,使整個宅院更有韻味[3]。
唐宋時期文人園林的盛行,竹景的大量應用,都充分體現(xiàn)了文人們借竹抒發(fā)自己堅強不屈的精神和品格,以及遇風不折、清幽靜默、與世無爭、遇雨不濁、經(jīng)霜雪不凋的精神,同時也把他們對人生哲理的體驗、宦海浮沉的感懷融注于造園藝術當中。
獅子林為蘇州 4 大名園之一,是元代園林的代表。因園內“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而出名。獅子林內的竹景是作為配景存在的,獅子林以落葉樹種為主要觀賞樹,竹子、芭蕉以及一些藤蔓類植物作為輔助景觀點綴,園內“修竹閣”,竹林茂密[5]。竹林在私家園林中多被應用,私家園林面積雖遠小于皇家園林,但是萬竿竹林造景亦使精練的私家宅院多了一份氣魄。
明清時期的園林繼承了唐宋園林遺韻,但亦有所不同。明代皇權高度統(tǒng)一,明代的理學推崇三綱五常,封建禮制等級森嚴,這種政治體質和社會思想嚴重影響皇家宮苑的建造形式,宮苑規(guī)模宏大,突出皇家氣派,但同時開始逐漸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林形式,其中以蘇州的私家園林為突出代表。竹子因其生長地域,深刻的寓意以及良好的景觀效果,自然成為蘇州私家園林植物種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蘇州名園網(wǎng)師園,取自蘇軾名句“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的“竹外一枝軒”。蔥翠的竹子于松梅構成“歲寒三友圖”與“小山叢桂軒”一水相隔,一靠水一離岸,與四處之景相互組合,又特色分明,使宅院具有多變的藝術效果[6]。
譽有“天下園林之典范”的名園拙政園,其布局以山島、竹塢、松崗、曲水為趣。以竹命名的“梧竹幽居”是一座方亭,方亭外側為廊,粉墻黛瓦,面對水池,有梧桐樹遮陰,翠竹掩映。
江南私家園林最具特色的竹子造景手法當屬“畫題式”。粉墻竹影是常見的藝術手法,粉墻為“紙”,叢植的竹子、湖石石筍等為“畫”,給人以清新、寧靜、雅致的效果。漏窗竹景,運用借景、框景、漏景和遠景等藝術手法,使竹子的竹影透過漏窗、門洞,生動真實的畫面為私家園林增添了一份和諧美好的景致。
清朝時期,官僚貴族富商等多集中在物資豐富、文化發(fā)達的城市,在園林藝術特色上形成了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嶺南園林 3 大園林體系[6]。
清初康熙至乾隆時期,江南私家園林多集中在交通發(fā)達、經(jīng)濟繁盛的揚州地區(qū)。江南園林中名字源于“竹”字當屬揚州“個園”,園主人黃至筠性愛竹。“個園”因四季假山而著名,而竹更為“個園”的靈魂。個園內竹石蘭桂之景令人不禁感嘆個園竹景算得上是最佳。初入個園,萬竿竹林便拔地而起迎接訪客,園林道路的設定講求“曲徑通幽”,方可使游覽路線更具趣味性,也更有詩意蘊含其中[7]。個園的竹林中通曲折小徑,小徑倏忽可見,竹影橫斜,陣陣竹香,小徑盡頭的匾額“竹西佳處”將園主人對竹子喜愛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滄浪亭,蘇州最古老的園林。始建于北宋慶歷年間,清同治十二年重建,遂成今天之貌,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園林的風格。主景區(qū)以山林為主,四周環(huán)列建筑,山林中喬木比例較小,僅存幾株百年老樹,主要種植地被植物造景,山間多種植竹樹表現(xiàn)起伏的地勢。竹子是滄浪亭植物造景中的傳統(tǒng)植物,共有各類竹子20余種。竹柏交翠,前后配以芭蕉,寬窄枝葉的變化,植物高低錯落有致,層次分明,起風時,萬竹迎風搖曳,“翠玲瓏”館在這樣的自然屏障中時隱時現(xiàn)。滄浪亭雖是人為造景,但也因竹景所致,另有一番文人的淡雅神韻,沁人心脾。
中國古典園林是人類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化遺產(chǎn),是世界園林之母。傳統(tǒng)的中國園林不僅僅是一種滿足視覺的藝術,更是貫穿了整個民族的歷史,傳承了民族內在精神品格的民族真實寫照。竹子,作為中華民族自古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資源,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竹景也被廣泛運用到中國古典園林之中,可以觀賞,可以明志。中國古典園林中竹景的應用方法存在異同,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不可否認,中國古典園林竹子造景的手法對中國現(xiàn)代園林中竹子的應用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吸收我國傳統(tǒng)園林中竹景精華,傳統(tǒng)美與現(xiàn)代美相結合,并不斷推陳出新,將竹景有機的傳承在中國園林藝術之中,對于現(xiàn)代的園林設計有著重要的借鑒價值。
[1]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9.
[2]李德君,孫巍巍.中國明清竹家具藝術分析[J]. 世界竹藤通訊, 2013, 11(3): 42-45.
[3]李世東,段華.中國竹韻[M].北京: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 1999.
[4]關傳友.中華竹文化[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2000.
[5]邵忠.蘇州古典園林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05.
[6]劉管平.嶺南園林[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
[7]張培新.竹子園林[M].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 2006.
Application of Bamboos in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Zang ChengchengPang Ying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Bamboo, winning favorites of emperors and literati with its unique texture charms and noble characters,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ting part of China’s classical garden landscaping.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bamboo was used in garden landscaping as early as in Zhou Dynasty. In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use of bamboo in garden landscaping had become quite mature and reached a high level in the global scale. Collating and learning bamboo landscaping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amboo landscaping in modern landscapes,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using bamboos in modern garden design in China.
classical gardens, landscape, bamboo, application
10.13640/j.cnki.wbr.2015.02.010
臧澄澄(1993-),女,黑龍江佳木斯人,東北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風景園林專業(yè)2012級本科生。
龐穎(1973-),女,河北易縣人,副教授,東北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