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mechanical properties中文名演變過程及定義

2015-04-02 09:34趙中平等
中國科技術語 2015年1期
關鍵詞:機械性能金屬材料術語

趙中平等

摘要:文章闡述了mechanical properties中譯名由“機械性能”到“力學性能”的演變過程,認為mechanical properties譯為“力學性能”并不合適,應譯為“機械性能”。指出了這種變更存在的問題,進一步說明了mechanical properties一詞的定義。

關鍵詞:術語,金屬材料,機械性能,力學性能

中圖分類號:N04;H059;TH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578(2015)01-0042-05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l(fā)ixue xingnen”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urther illustrate that the definition on the term “mechanical properties”.

Keywords: term,metal material,mechanical properties

對于金屬材料的重要的術語mechanical properties(以下簡稱MP),20世紀80年代前中國大陸稱為“機械性能”,以后改稱為“力學性能”,并成了固定的術語。在資料[1]~[4]中,筆者認為“力學性能”的譯法并不合適,闡明了MP正確的定名應是國際通用、概念確切的“機械性能”,并認為所謂的“力學性能”并不存在。下面通過歷史回顧和事實分析,敘述“機械性能”怎樣被引導成“力學性能”,指出MP等同于“力學性能”的觀點是由不恰當?shù)姆g形成的誤解,進一步闡明MP的定義就是“機械性能”。

一MP的定義就是機械性能

文獻[5]和[6]將MP對照成“力學性能”,定義為“材料在力作用下顯示的與彈性和非彈性反應相關或包含應力—應變關系的性能”。該定義譯自ISO23718:2007[7],而后者又來自ASTM E6 [8]。乍看該定義,好像容易理解為“力學性能”。

但是在ASTM E6各個版本中,MP的后面都有一注解:Discussion—These properties often been referred to as “physical properties”, but the term “mechanical properties”is preferred.(由于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如果存在“力學性能”也應歸入物理性能。)這正說明E6中的這些性能稱為“機械性能”更確切,即根據(jù)力學原理得到的這些性能就是機械性能。下面簡要說明。

1.MP在廣義上的含義是機械性能

工藝性能不屬于“力學性能”是周知的共識,而實際上MP包括工藝性能,如彎曲、壓扁、頂鍛和成形性等等,更包括液壓和潤滑性能。力學中的力具有三要素,而這些性能(包括伸長率)試驗絕大多數(shù)始終都與力的大小無關,用千斤頂也能做試驗。MP中的頂鍛等試驗,可由用戶根據(jù)是否出現(xiàn)裂紋、裂紋的性質(zhì)和大小決定是否合格,它們用肉眼判斷,差異大,更沒有明確的指標。因此,這些工藝性能不構成力學判據(jù),也不是力學性能。

2.MP在狹義上的含義也宜表述為機械性能

狹義上,機械性能是指各種強度、塑性和韌性等。事實上,改稱后的力學性能或很多人認為的MP也僅指這些性能。在強度這一點上,狹義的機械性能與力學性能有點接近,但力學性能強調(diào)“性能必須參量化”和物理意義,由于塑性和韌性與服役行為沒有直接聯(lián)系,其伸長率按定義是不定量化的,實際是多量化的;沖擊韌性值 “缺乏明確的物理意義,不能作為表征抵抗沖擊載荷的韌性判據(jù)”[9],它們與力學并無關系,主要用于檢驗材料的質(zhì)量,因此不宜歸入“力學性能”。

日本也把所謂的“力學性能”的五大指標定名為“機械性能”。如日本工業(yè)標準JIS G0203—2000《鐵鋼用語》[10]中“機械的性質(zhì)”定義為:“包括拉伸強度、伸長率、硬度、沖擊值、疲勞強度、蠕變強度等,與機械的變形和破壞有關的性質(zhì),對應為MP?!睂嶋H就是ASTM E6中與應力應變有關的性質(zhì)。

上述分析同樣印證了ASTM E6中的注解。MP在狹義上的含義也表述為機械性能更為恰當。

3.“力學性能”用詞是否正確

懷疑“力學性能”是否正確的理由[4]簡述如下:

(1)并不存在“力學性能”。材料具有物理和化學性能,但力學是研究物體運動規(guī)律的,力學有原理、定律、判據(jù)和行為,也可以稱自由落體具有力學的性質(zhì),但并不研究物體本身的性能,例如并沒有“牛頓力學性能”。材料力學研究構件在外力作用下的變形、破壞或失效的規(guī)律。既是研究“規(guī)律”,就無“規(guī)律”的性能,即并不存在“力學性能”之說。

(2)歐美沒有“力學性能”之說。從上述分析可知,在歐美,MP詞義是機械性能,不是所謂的“力學性能”。同時查找詞典也可佐證這一觀點,很多權威的英語詞典[11-13]中mechanical都只有“機械的”解釋,沒有“力學的”。雖然其他英語詞典,尤其是國內(nèi)編寫的詞典中加入了“力學的”解釋,但還是著重解釋為“機械的”,特別在形容工科名詞時,更應是“機械的”。在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詞典》[14]中雖然加入了“力學的”解釋,但緊接著舉例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lids”,解釋為“固體物質(zhì)的機械屬性”。由此可見,事實上在歐美并不使用名詞“力學性能”。

(3)日文沒有名詞“力學性能”。JIS G0416—2006[15]也是依據(jù)ISO377翻譯而來的,mechanical testing譯為日文是“機械試験”。日本將包括伸長率、硬度、沖擊值等有關性能是定義為機械的性質(zhì)。日文中沒有名詞“力學性能”。 一些日英漢辭典[16-17]都寫明:機械的性質(zhì)—mechanical property—機械性能。endprint

(4)我國臺灣地區(qū)一直使用名詞“機械性能”,臺資企業(yè)也仍用名詞“機械性能”。

綜上所述,國際上和我國臺灣地區(qū)使用的名詞都是“機械性能”。因此,有理由懷疑僅我國大陸使用的“力學性能”名詞是否有不妥之處。

追溯“力學性能”怎樣會在中國大陸流行的原因和過程,也可說明上述觀點。

二 從“機械性能”到“力學性能”的演變

20世紀60年代始,無論是歐美還是蘇聯(lián)歸來的大多數(shù)學者和專家都將MP定義為機械性能。1961年原交通大學西安和上海部分的周惠久、黃明志和蔡澤高編著的教材書名為《金屬機械性能》,1978年山東工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等18所院校編寫的教材書名仍然為《金屬機械性能》,冶金部出版的標準也稱機械性能。有的單位也有用“力學性能”名詞的,但直至1987年該單位出版的譯文集仍大量使用“機械性能”[18]。

20世紀80年代以后,我國大陸開始將其改稱“力學性能”,追根溯源,較早的影響較大的資料是1982年改版的國標GB/T 2975—1982《鋼材力學及工藝性能試驗取樣規(guī)定》[19]。正是該重要國標在國內(nèi)外沒有發(fā)生變化或事件的情況下,將原標準YB15-64《鋼的機械及工藝試驗取樣法》[20]中的“機械性能”改成了“力學性能”,并且沒有說明必須更改的原因。當時強調(diào)提高質(zhì)量,向國外先進標準靠攏,其參考的標準必然包括ASTM A370 Standard Test Methods and Definitions for Mechanical Testing of Steel Products[21]和ASTM E6 Standard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Methods of Mechanical Testing。因此,可以看出GB/T 2975—1982的標題是由mechanical testing(以下簡稱MT)翻譯過來的。當時起草者概念清晰,認識到“力學性能”不包括工藝性能,所以特地把ASTM標題中單一的“MT”一分為二,譯成了“力學和工藝性能試驗”。這首先就不符合命名簡要的原則,但可理解為意譯。而在標出英文名稱時,按理說只需恢復成MT就行了,但卻只把前半部分力學性能翻譯成MT,造成了力學性能試驗等同MT的誤解。同時標題變成 “MT+ technological testing”,成了“力學性能+工藝性能+工藝性能”;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這里忽略了、以后也從沒有公布過ASTM E6中的重要注釋:MP稱為“機械性能”較確切。因此顯然將“力學性能”翻譯成MT并不恰當,但這樣的誤解卻具有很大影響力。1989年,一部更重要的國標GB/T 10623《金屬力學性能試驗術語》[6]出版,這次進一步將標題中的MT直接翻譯成“力學性能試驗”,去除了工藝試驗(但內(nèi)容中還有此條款)。由于該標準的影響,“力學性能”在業(yè)內(nèi)使用得更多了。

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開始等效或參照采用國際標準,此時如果認真研究相應的ISO和ASTM等標準中MP的正確含義,以及國內(nèi)外主流詞典的解釋,在GB/T 2975—1998和GB/T 10623—2008修訂前仍有機會校正這些問題,但實際修標時又在內(nèi)容中取消了“工藝性能”的條款,把極廣泛的內(nèi)容都擠入“力學性能”之中。這種合二而一的做法并不合適。但由此產(chǎn)生的MP等同力學性能的概念也就根深蒂固,被大多數(shù)人普遍接受。

三演變過程存在的問題和觀點探討

上述分析可清楚地說明“機械性能”之所以演變成“力學性能”,首先是忽略稱為“機械性能”比較確切的重要說明,并通過不正確的翻譯,造成了“力學性能”與MP兩者等同的誤解。目前有下述問題和觀點需要討論:

1.“力學性能”等同MP的觀點已約定俗成

其實不然,原因如下:

(1)事實上,相當部分人一直不認同這名稱,同是國家標準GB/T 3098.1—2010[22]堅持使用機械性能就是代表之一。又如2010年出版的匯編仍為《金屬力學及工藝性能試驗方法標準匯編》;Committee ISO/TC164“Mechanical testing of metals”對口中國的TC183/SC4名稱也仍為金屬力學及工藝性能試驗委員會,即都不認同MP是單一的力學性能試驗。(2)流傳已久的觀點僅是 “力學性能”等表示強度的性能,不包括工藝性能。(3)幾乎所有高校的“力學性能”教材中都沒有工藝性能,有的還說明“力學性能”也稱“機械性能”[23]。而且無論昔今中外,無一例外地把MP這一學科設置在機械系。(4)多數(shù)人并不知道ASTM E6中的注解。

因此,這個“約定俗成”并不存在。

2.MP更改成“力學性能”后產(chǎn)生的問題

文獻[2]和[3]已述及一些問題,下再舉幾例。(1)按ISO377翻譯的JIS G0416—2006[10],mechanical testing翻成日文是“機械試験”。而中國又將該日文標準翻譯成中文時,卻把日文“機械試験”譯成“力學性能試驗”。這在任何日漢詞典都找不到。(2)國家標準編寫不一致,有的稱“力學性能”,有的稱“機械性能”。(3)名詞說明有矛盾,如文獻[5]中有關mechanical的有九條,幾乎都對應“機械的”,其中有機械強度,唯有修飾性能時變成“力學的”。這些被修飾的名詞屬同一類型,特別是強度就是性能之一,此唯一顯得很不協(xié)調(diào)。(4)與英美的相關詞義不一致。(5)與臺灣的命名(機械性能)不統(tǒng)一。

對上述問題,如果將MP定名為“機械性能”都可迎刃而解。

3.材料的MP、“機械性能”和“力學性能”之間的關系

MP在廣義上包括服役性能和工藝性能,還有液壓檢驗,這些性能總稱“機械性能”。但“力學性能”則不包括工藝性能,這已有詳細說明。MP包含強度、塑性、韌性、彎曲、擴口、制耳、頂鍛和液壓等性能,與機械的設計、制造和運行有著密切和直接的關系,稱作機械性能順理順章。而除強度(實際力學并不涉及材料本身的強度,選擇何種性能配合,如何達到和檢驗這些性能,能否以鑄代鍛是機械材料的研究范疇)外MP的其他性能都與力學并無直接的關系,力學從來沒有應用這些性能。endprint

4.MP定義機械性能是國際共識

文獻[2]和[3]以完整的證據(jù)鏈證明MP等同“機械性能”。僅以詞典為例,在中國大陸“力學性能”流行至今,一些英漢、英日漢詞典中對mechanical仍沒有 “力學的”解釋,有的直接寫明MP是機械屬性,顯示并不認同MP等同力學性能的觀點。其中,由金岫峰主編的《日英漢機電技術大詞典》[16]和以師昌緒院士為顧問的中日合編的《英日漢工業(yè)大辭典》[17]中都反復明確:mechanical property—機械的性質(zhì)—機械性能,這代表國際共識。我們不能無視或否定它。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金屬材料的mechanical properties(MP)在廣義上、狹義上都應稱為“機械性能”。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演變成“力學性能”,是由于不正確的翻譯造成的誤解。改回“機械性能”,有利于對概念的正確理解和科技交流,也有利于與國際學界保持一致。

參考文獻

[1] 趙中平. 工藝性能是否屬于力學性能[J].發(fā)電設備, 2013(4):258.

[2] 趙中平, 王博, 卜夢婕. 金屬材料機械性能辨析[J]. 機械工業(yè)標準化和質(zhì)量, 2013(10):32-34.

[3] 趙中平, 王博, 卜夢婕.力學性能還是機械性能[J]. 標準科學, 2013(12):77-80.

[4] 趙中平, 卜夢婕, 王博. 質(zhì)疑力學性能[J]. 標準科學, 2014(2):66-77.

[5]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材料科學技術名詞[M].北京:科學出版社出版,2011.

[6] 高怡裴,梁新邦,張海龍,等. GB/T10623—2008 金屬材料力學性能試驗術語[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8.

[7] ISO/TC164委員會. ISO 23718:2007 Steel and steel products. Loc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samples and test pieces for mechanical test(S).日內(nèi)瓦:ISO,2007:2.

[8] ASTM E28委員會. ASTM E6—2009 Standard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Methods of Mechanical Testing(S).費城:ASTM International,2009:3.

[9] 時海芳, 任鑫. 材料力學性能[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0] 日本工業(yè)標準調(diào)査會. JIS G0203—2000 鐵鋼用語(製品及び品質(zhì))[S].東京:日本標準協(xié)會出版,2000:56.

[11] Homby A S .牛津現(xiàn)代高級英漢雙解辭典[M]. 李振華,楊廣育,編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12] Procter P. 朗文當代英漢雙解詞典[M].香港:Longman Group(Far East) Ltd,1988:862.

[13] 斯圖爾特 B. 韋氏英漢大學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美國藍登書屋,1997:1425.

{14} 培生·朗文. 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 英英·英漢雙解 [M]. 4版.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9:1419.

[15] 日本工業(yè)標準調(diào)査會. JIS G0416—2006 《鋼及び鋼製品—機械試験用供試材及試験片の採取位置及び并に調(diào)製》[S].東京:日本標準協(xié)會,2006.

[16] 金岫峰. 日英漢機電技術大詞典[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1991:435.

[17] 英日漢工業(yè)大辭典編寫組.英日漢工業(yè)大辭典[M].北京:新時代出版社(中),東京:(株)工業(yè)調(diào)查會(日),1993:1713.

[18] 冶金部情報標準研究總所.鋼鐵產(chǎn)品國際標準(ISO)譯文集[M].北京:冶金工業(yè)部情報標準研究總所,1987.

[19] 李久林, 梁新邦. GB/T 2975—1982 鋼材力學及工藝性能試驗取樣規(guī)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1982.

[20] 鋼鐵研究院. YB15-64 鋼的機械及工藝試驗取樣(樣坯法) [S].北京:技術標準出版社,1964.

[21] ASTM E28委員會. ASTM A370—1980 Standard Test Methods and Definitions for Mechanical Testing of Steel Products[S]. 費城:ASTM International, 1980.

[22] 中機生產(chǎn)力促進中心 .GB/T 3098.1—2010 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栓、螺釘和螺柱[S].北京:技術標準出版社,2011.

[23] 陽王玥,強文江.材料力學行為[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歡
機械性能金屬材料術語
把握考查角度 學好金屬材料
高壓電纜大截面分割導體焊接后的機械性能及緩沖阻水層設計
硫化溫度對硅橡膠絕緣線機械性能的影響
負載型納米金屬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
γ射線輻照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片材機械性能和結(jié)晶度的影響
為金屬材料披上“防護衣”——金屬材料的腐蝕與防護研究
沈陽宇金屬材料研究所
亞臨界電站鍋爐高溫過熱器管屏機械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