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鄒圣嬰
(大連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遼寧 大連 116622)
中國近30年來甲午戰(zhàn)爭研究綜述
張曉剛,鄒圣嬰
(大連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遼寧 大連 116622)
對于甲午戰(zhàn)爭本身及相關問題的研究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焦點,近30年來,中國的甲午戰(zhàn)爭研究視野不斷拓寬,研究逐漸深入,在不同時期形成了數個研究較為集中的領域,無論從研究方法、研究視野,還是從史料發(fā)掘,觀點創(chuàng)新,都涌現出一大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今天的甲午戰(zhàn)爭研究不僅僅限于中國近代史研究抑或中日關系史研究,已延伸、擴展到地區(qū)史乃至世界史研究領域:一方面,在傳統(tǒng)上以中日關系史為切入點的研究基礎上又增加、涵蓋了近代東北亞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等諸多層面,從而使甲午戰(zhàn)爭研究多維化;另一方面,研究理論與方法呈多樣化,除使用傳統(tǒng)實證史學、比較史學的方法外,還多運用現代化理論、國際關系學、地緣政治學等相關專業(yè)的理論方法進行了交叉研究。
甲午戰(zhàn)爭;中日關系;東北亞地區(qū);學術動態(tài);研究綜論
1894年爆發(fā)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以及隨后簽訂的中日《馬關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極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不僅意味著由清朝發(fā)起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同時也成為中華民族真正開始自行探索救國之路的契機。但是上述的影響只是從中國歷史的角度得出的結論,從世界史或地區(qū)史的角度來看,甲午戰(zhàn)爭還改變了當時東亞的國際政治勢力格局。近30年來,我國對于甲午戰(zhàn)爭的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80-90年代;第二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2000年;第三階段是21世紀的前10年;第四階段是2010年至今。
此一時期關于甲午戰(zhàn)爭的研究呈現一種集中發(fā)展態(tài)勢。在研究隊伍初步建立、影響不斷擴大的同時,也逐漸開始形成甲午戰(zhàn)爭研究體系的幾大分野,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方向和基礎。一大批研究者將研究的重點集中在戰(zhàn)爭史、外交史、政治史等幾個方面。其中,戚其章先生著文指出,應該在史學界傳統(tǒng)觀點的基礎上,重新認識“豐島海戰(zhàn)”對于“甲午戰(zhàn)爭”的影響及意義。從戰(zhàn)爭的整體態(tài)勢而言,“豐島海戰(zhàn)”的失利對清軍的“成歡之戰(zhàn)”的失敗有重要的影響。同時,“豐島海戰(zhàn)”的失利也迫使李鴻章命令北洋水師采取消極防御的方針,在甲午戰(zhàn)爭之初將朝鮮海域的制海權拱手讓出,日本得以肆無忌憚的增援其在朝鮮的兵力,在朝鮮的清日雙方實力對比朝向對日本有利的方向發(fā)展[1]。對于“豐島海戰(zhàn)”,除了對其在甲午戰(zhàn)爭中的地位提出探討之外,學界的另一個爭論焦點集中在“豐島海戰(zhàn)”濟遠艦管帶方伯謙的評價和認識上。關捷,孫可復等學者認為方伯謙應當為“豐島海戰(zhàn)”的失利承擔責任,而季平子等學者則認為應當重新認識方伯謙在“豐島海戰(zhàn)”中的表現,傳統(tǒng)認識中對其臨陣脫逃,貪生怕死的評價應當被糾正,要肯定其在“豐島海戰(zhàn)”中的功績[2]。這一時期形成的對于方伯謙的兩種不同認識在其后的近30年間對學界影響深遠,而方伯謙研究也由此成為了甲午戰(zhàn)爭研究著力的重點之一。
在戰(zhàn)史研究之外,人物評價是這一時期研究的另一個重點。對于葉志超、丁汝昌以及李鴻章等人的研究在這一時期也成果頗豐。曾明的《評葉志超甲午平壤潰敗》探討了葉志超個人性格對于清軍平壤之戰(zhàn)失利的影響[3]。關捷先生則對劉坤一在甲午戰(zhàn)爭中的功過進行了研究,認為其在普遍腐敗的湘軍官僚中顯得有些“獨特”,并對其反對割臺,支持臺灣軍民抗日斗爭的行為給予了積極的評價[4]。這一時期對于李鴻章的研究也呈現出多角度多側面的傾向,對于李鴻章作為主和派的“定論”也出現了不同的解讀。夏冬將甲午戰(zhàn)爭中的李鴻章與翁同和進行了比較研究,認為李鴻章在甲午戰(zhàn)爭中的行為是立足于其身為后黨核心的立場的,其“或戰(zhàn)”、“或和”無不是從這一立場出發(fā)以維護后黨的政治利益[5]。吳民貴的《“帝黨主戰(zhàn),后黨主和”說質疑》[6]等文章從清廷核心人物的政治立場出發(fā)探討了清政府內部派系與朋黨斗爭對甲午戰(zhàn)爭的影響。
另外,這一時期研究重點集中在對于甲午戰(zhàn)爭本身及其直接相關問題進行研究的同時,研究視域的不斷延伸趨勢也值得關注。一些學者在大量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嘗試探討甲午戰(zhàn)爭時期清國各階層對于包括洋務運動在內的、對西方文化的認知以及甲午戰(zhàn)爭后,國人的思索和反省。例如華東師大歷史系教授劉學照提出了“洋務思潮”的概念,指出在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初,“洋務”是中國社會新思潮中較有號召力的“旗幟”[7]。戚其章先生也從甲午戰(zhàn)爭的角度總結了洋務運動,對洋務運動進行了總結,也對甲午戰(zhàn)爭時期反洋教運動的發(fā)展進行了論述[8]。但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時期學術界已經開始出現從其他角度研究、分析甲午戰(zhàn)爭以及甲午戰(zhàn)爭的社會背景及社會傾向。
20世紀90年代以后,對于甲午戰(zhàn)爭的研究呈現向更深層次發(fā)展的傾向。對于甲午戰(zhàn)爭研究不再局限于甲午戰(zhàn)爭本身,導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的深層次原因,以及甲午戰(zhàn)爭在東北亞近代史乃至世界歷史中的地位的新認識等一系列問題成為了此一時期甲午戰(zhàn)爭研究的重點。成體系的,以多角度、在多層面分析當時整個中國社會發(fā)展道路的研究方法開始逐漸形成,涌現出一大批深具開創(chuàng)意義的研究成果。這一時期值得關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對于洋務運動以及洋務派與甲午戰(zhàn)爭關系的探析與評價
這一時期洋務運動研究的主要特點是,不再把洋務運動作為一個單一事件進行考察,而是將洋務運動作為近代發(fā)展的道路和方向,將甲午戰(zhàn)爭與后來的戊戌變法以及辛亥革命等歷史事件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從不同時段內的不同事件之間彼此的因應與關聯來探索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意義,并在此思想的指導下,從更高的視角分析甲午戰(zhàn)爭對近代中國發(fā)展道路的影響。戚其章先生的《甲午戰(zhàn)爭與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的發(fā)展》就是此類研究的典型。戚其章認為,近代的幾大社會思潮,海防思潮、洋務思潮等都與甲午戰(zhàn)爭息息相關。甲午戰(zhàn)爭也對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有著重大影響[9]。
洋務運動作為中華民族自上而下的民族自救與復興運動,其產生、發(fā)展及衰退的走向與洋務派的思想變化與權力更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洋務派的主要人物也大多經歷或參與了甲午戰(zhàn)爭。研究洋務派在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前、戰(zhàn)中、戰(zhàn)后的思想與行為,無疑是更深入了結甲午戰(zhàn)爭與洋務運動關系的重要手段。這一時期對于洋務派人物如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的研究也從單純的“主戰(zhàn)”還是“主和”向更深入的領域發(fā)展,人物評價也更強調人在歷史潮流中的復雜境遇,以及不同立場對其行為的影響。比較典型的如劉學照關于李鴻章在甲午戰(zhàn)爭中的研究,在論及李鴻章的日本認識之余[10],又通過對其甲午戰(zhàn)爭之后與伊藤博文的會談的研究,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對李鴻章的政治觀念進行了探討[11]。對于張之洞的研究則囊括了其發(fā)展近代工業(yè)、創(chuàng)建海軍、洋務思想形成等多個方面。相關研究有姜鐸的《后來居上的新洋務派張之洞》[12],以及馮天瑜、何曉明的《張之洞從清流派到洋務派的思想轉變》[13]和《張之洞評傳》等文章[14]。焦?jié)櫭鞯奈恼聞t對梁啟超的日本觀進行了研究[15],戚其章研究了甲午戰(zhàn)爭時期近代中國人如何認識世界的問題[16],同時也論述了甲午戰(zhàn)爭之后,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的發(fā)展[17]。
(二)甲午戰(zhàn)爭前后清政府在社會、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及問題
學界傳統(tǒng)觀點大都認為甲午戰(zhàn)爭是對清政府洋務運動成果的一次檢驗,由于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使得清政府內部與外部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從而導致洋務運動以失敗而告終。然而,洋務運動給中國社會帶來的變化與影響是巨大的,涉及社會的很多方面。從積極的方面說,它促進中國近代化工業(yè)的發(fā)展,并由此初步建立了近代化教育體系。而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刺激國人開始主動了解世界,也刺激了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其消極的一面則是甲午戰(zhàn)爭之后國內外矛盾再次激化,直接動搖清政府的統(tǒng)治。從社會史的角度出發(fā)研究甲午戰(zhàn)爭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與意義,是這一時期甲午戰(zhàn)爭研究的另一個重點。
從整個社會相關的方面來看,比較研究依然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研究方法。曾景忠對于甲午戰(zhàn)爭時期的國內矛盾與國外矛盾進行了對比[18]。焦?jié)櫭鞯摹墩撝袊褡逯髁x》則針從近代民族主義意識形成方面肯定了甲午戰(zhàn)爭的作用[19]。馬勇也強調了甲午戰(zhàn)爭對于民族主義的形成以及其在后來的戊戌變法中發(fā)揮的作用[20]。近代教育文化方面,黎仁凱對于甲午戰(zhàn)爭之后,民族意識覺醒了的知識分子們的憂患意識進行了分析研究[21];李喜所對甲午戰(zhàn)后50年間中國留日學生的日本觀形成與變化及其影響進行了研究[22];史革新就洋務運動時期有關傳統(tǒng)理學作了研究和介紹[23]。
(三)對甲午戰(zhàn)爭前后中國世界觀念變化的研究
甲午戰(zhàn)爭不啻為近代的東北亞歷史的轉折點,這一時期,許多學者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甲午戰(zhàn)爭對東北亞格局的沖擊及影響上。王春良在《甲午戰(zhàn)爭前后的遠東國際關系——為甲午戰(zhàn)爭100周年而作》一文中指出,在甲午戰(zhàn)爭前后,遠東國際關系的主軸是帝國主義對遠東霸權的爭奪。這種爭奪主要體現在處于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的日俄兩國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朝鮮和中國的爭奪上[24]。石志新也在 《甲午戰(zhàn)爭對中國政治及遠東局勢的重大影響》一文中強調了甲午戰(zhàn)爭對遠東地區(qū)近代史走向的意義。認為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不僅對中國和日本造成了巨大且深遠的影響,對于遠東地區(qū)的各種力量消長來說,中國的戰(zhàn)敗不但刺激了日本軍國主義的迅速膨脹,同時也助長了歐美列強瓜分東北劃分其在中國的勢力范圍的氣焰[25]。這一時期,陳景彥對關于中日近代關系史的分期研究[26],張海鵬對于中日近代關系發(fā)展的回顧[27],以及歐陽躍峰關于晚清民間中日文化交流的論述等文章也極具價值[28]。除中日關系之外,有關甲午時期清國與英國、俄國等列強的外交關系,戚其章做了深入的研究[29],并在海上權益以及海防思想方面,針對制海權和晚清時期海防思想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作出了相關論述[30]。
進入2000年,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及繼續(xù)加快改革開放步伐,我國與世界的接觸更加頻繁密切,互聯網的普及使國際間的交流變得更加快捷和便利。此一時期,國家對人文社會科學也給予了更加高度的重視和支持。在學術研究領域,隨著國際間學術交流的普及與發(fā)展,中國學者紛紛走向世界,研究視野被大幅拓寬。隨著新的歷史資料的發(fā)現和新研究方法的導入,對甲午戰(zhàn)爭的研究也更趨向細致化和多樣化;研究的角度不再局限于國別史的框架,從更宏觀的視角出發(fā),探討甲午戰(zhàn)爭對于東北亞地區(qū)以及世界歷史走向的研究日益增多。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開始擴大,為適應新的時代要求,對于甲午時期國際關系的研究以及對于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國家進行比較研究也被更多地納入研究范疇。這個時期值得注意的研究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處于不同歷史發(fā)展階段的東北亞諸國與甲午戰(zhàn)爭之間的交互關系
甲午戰(zhàn)爭之前,中日兩國同處于早期現代化的探索階段。朝鮮雖然較晚開放,但也艱難開始了向近代的過渡。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推遲了中國早期現代化的發(fā)展步伐,而作為戰(zhàn)勝國的日本則加快了向軍國主義發(fā)展的步伐。謝俊美就甲午戰(zhàn)爭前后日本在東亞的侵略活動,詳細地介紹了日本有計劃地相繼吞并周邊國家的進程。對于日本來說包括甲午戰(zhàn)爭以及后來的日俄戰(zhàn)爭是日本步入列強之列的關鍵,日本脫亞入歐的這一過程是建立在給中國及朝鮮帶來了沉重災難的基礎之上的[31]。劉學照則認為甲午之役是日本脫亞入歐歷程的起點,而甲辰之役則鞏固了日本脫亞入歐的地位。其后日本與歐美列強為伍,朝向強化攻勢,以獨立并吞中國的方向發(fā)展[32]。
此一時期,隨著中日兩國之間學術來往的增多,彼此分享對方的史料便為甲午戰(zhàn)爭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幫助。如孔祥吉與村田雄二郎通過分析兩國史料檔案的方法,對甲午戰(zhàn)爭之后創(chuàng)刊的《國聞報》的內幕進行了研究[33]。有關當時清國以及日本以外國家的研究也非常豐富,權赫秀針對19世紀80年代,直到被日本吞并為止的朝鮮的政治情況作了研究論述[34]。彭平一和夏明濤則分析了甲午時期的英俄等列強的遠東政策[35]。
盡管洋務運動最終以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而告終,但是經濟產業(yè)的近代化必然沖擊了中國傳統(tǒng)的自給自足的農業(yè)經濟。蘇全有對于晚清時期國家經濟從內陸走向海洋的過程作了解析[36]。隨著《馬關條約》的簽訂,臺灣被割讓給日本。謝俊美介紹了清政府在臺灣建省到臺灣被割讓為止如何經營管理臺灣,以及在確定“防日”后在管理臺灣上出現的問題[37]。
甲午戰(zhàn)爭激發(fā)中國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和民族意識,而相比之下日本的知識分子對于中國的認識也隨著戰(zhàn)爭發(fā)生了變化。陳景彥針對19世紀中日知識分子關于本國以及對對方國家的認知的演變進行比較[38]。再有,甲午戰(zhàn)爭中體現出政治制度上兩國的差距,林和生則從政治的角度出發(fā),對甲午戰(zhàn)爭前夕中日兩國政局的情況進行了比較研究[39]。
(二)對甲午戰(zhàn)爭前后東北亞格局變化的研究
甲午戰(zhàn)爭打破了之前在東亞維持的朝貢政治體系,而且對鴉片戰(zhàn)爭以來確立的、由西方列強主導的殖民地體系也產生了影響。高強的《甲午戰(zhàn)前清韓宗藩關系的強化及其后果》[40]、寶成關,田毅鵬的《從“甲午”到“庚子”——論晚清華夷觀念的崩潰》[41]等文章都對此進行探討,指出甲午戰(zhàn)爭之前,清政府為強化對朝鮮的宗主權在朝鮮采取的多項措施未能有效遏制日本在朝鮮勢力的膨脹。清政府在朝鮮執(zhí)行的政策歸于失敗。甲午戰(zhàn)爭之后,清政府失去了最后一個藩屬國,朝鮮逐漸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并最終為日本所吞并。華夷秩序也走向了崩潰。此外,謝俊美就《馬關條約》后日本對朝鮮的殖民吞并和對中國臺灣進行的殖民統(tǒng)治論述[42];戚其章分析闡述近代日本興亞主義的產生與形成,并論述興亞會背后對其產生影響的日本政界和軍界的存在[43];同時還就甲午戰(zhàn)爭期間清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44];關捷則一方面從歷史人物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奕訢在甲午戰(zhàn)爭期間外交活動的考察[45],另一方面從宏觀的國際關系角度論述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至甲辰日俄戰(zhàn)爭期間東北亞局勢[46]。
2010年以后,由于中日圍繞釣魚島問題矛盾的表面化,以及日本政界否認侵略歷史,安倍政權加緊修改憲法等問題的影響,中日關系急劇緊張??陀^而言,中日之間的釣魚島(日方稱“尖閣列島”)之爭與韓日之間的獨島之爭(日方稱“竹島”)均與甲午戰(zhàn)爭有著密切關系。進而言之,中日韓之間諸多歷史與現實政治問題也都與甲午戰(zhàn)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鑒于此,這一時期似可稱為甲午戰(zhàn)爭研究與現實問題結合期。幾年來,圍繞釣魚島的歸屬以及海上權益的研究開始增加,并且從國際法、國際關系以及社會輿論等角度出發(fā),對甲午戰(zhàn)爭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試圖從中尋找解決當前問題的鑰匙。
(一)國際法與國際關系視角下的甲午戰(zhàn)爭
早在本世紀初,戚其章先生就極有針對性地從國際法視角著手,出版了專著《國際法視角下的甲午戰(zhàn)爭》,系統(tǒng)地闡述了甲午戰(zhàn)爭涉及的諸多國際法問題[47]。戚著在這一領域的開拓在其后的10余年間,引領了一批學者從國際法和國際關系角度研究甲午戰(zhàn)爭的相關問題。崔志海在《美國政府與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一文中探討了甲午戰(zhàn)爭中的“美國中立”問題,認為美國一方面為日本繼續(xù)發(fā)動戰(zhàn)爭減輕壓力;另一方面又單方面勸說清政府接受日本的侵略要求,幫助日本實現戰(zhàn)爭目的。而這背后,是美國希望借日本之手破壞中朝宗藩關系,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削弱英俄等歐洲國家在東亞影響力的圖謀[48]。劉艷、安成日則進一步闡述了東亞國際體系從傳統(tǒng)宗藩朝貢體系向近代殖民條約體系轉型過程中,甲午戰(zhàn)爭的作用。認為在甲午戰(zhàn)爭之后,東亞地區(qū)以宗藩朝貢體系為核心的傳統(tǒng)國家關系徹底解體,近代殖民條約體系成了調整東亞地區(qū)國家關系的主要手段[49]。馬勇就甲午戰(zhàn)爭時期其他列強的外交態(tài)度進行了相關論述[50];蘇全有和常城對中國海洋史進行了研究并發(fā)表了觀點看法[51]。
(二)基于社會輿論視角的甲午戰(zhàn)爭研究
新聞報刊作為社會輿論的主要載體,反映了一定社會時期內民眾的普遍心理和價值取向。同時,報刊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是社會思潮的方向標。田雪梅認為甲午戰(zhàn)爭是日本進入近代以來第一次大規(guī)模對外戰(zhàn)爭,同時期“印刷資本主義”的出現和發(fā)展為日本形成民族共同體提供了輿論條件。戰(zhàn)爭與媒體交互影響,強化了“日本”作為民族國家認同的存在意義[52]。王美平則比較甲午戰(zhàn)爭前后日本報刊輿論中的“中國”認識,認為甲午戰(zhàn)爭前夕日本精英階層的對華優(yōu)越感是日本敢于發(fā)動戰(zhàn)爭的精神驅動力。對于戰(zhàn)爭結果的污蔑性報道,則使得民眾的主流對華觀完成了從“仰慕”中華到“蔑視”中華的逆轉,從而為日本繼續(xù)制定侵華政策提供了觀念基礎,培養(yǎng)了社會土壤[53]。
(三)甲午戰(zhàn)爭與現當代中日關系研究
聯系當前的國際局勢,盡管日本政界右翼政客制造事端,阻礙中日關系正?;l(fā)展,但是日本學術界的有識之士仍然對歷史抱有正確的態(tài)度。例如謝俊美談及了日本學者井上清關于釣魚島的歸屬問題的見解[54]。劉江永就當前日本政府修改憲法到擴充軍隊以及強硬的對外態(tài)度,指出現在的日本與甲午戰(zhàn)爭時期的日本有許多相似之處,并且分析比較了安倍晉三與伊藤博文在對華政策上的異同。而對于釣魚島問題日本人普遍持何態(tài)度的問題,關捷和關偉分別針對日本人關于釣魚島的歷史觀和認知進行了分析。
2014年距離甲午戰(zhàn)爭已過去120年,中日關系正?;惨?0余年。中日關系的發(fā)展道路并未因時間的積淀而自動朝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現實中的中日關系與歷史問題交織在一起,為中日關系的良性發(fā)展蒙上了一層陰影。為此,總結甲午戰(zhàn)爭的研究成果,梳理甲午戰(zhàn)爭發(fā)展脈絡,開拓甲午戰(zhàn)爭研究的新領域尤顯急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在北京、大連、青島、威海等地紛紛舉辦了以甲午戰(zhàn)爭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或座談會,各界學者踴躍參會,積極發(fā)表研究成果。其中以大連會議和威海會議因其規(guī)模大、參會人員多,成果豐碩而引人矚目。以大連會議為例,這是2014年8月由中華日本學會、全國日本經濟學會、中國日本史學會三個國家級學會與大連大學聯合主辦的,以“甲午戰(zhàn)爭以來的中日關系”學術研討會為題的,有200余專家學者參加的大型學術會議。與會學者主要就“甲午戰(zhàn)爭的背景、過程與性質”、“甲午戰(zhàn)爭對近代中國、日本及東亞的影響”、“甲午戰(zhàn)爭對當代中日關系的影響”等議題展開了廣泛深入的學術研討。同年9月,在威海舉辦了“甲午戰(zhàn)爭與東亞歷史進程——紀念甲午戰(zhàn)爭12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qū)以及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15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會議主要探討了甲午戰(zhàn)爭的歷史背景和起因、甲午戰(zhàn)爭前后的國際關系、馬關條約談判、東亞海權問題、中日海軍戰(zhàn)略、甲午戰(zhàn)爭對中日關系及東亞格局的影響以及與甲午戰(zhàn)爭史相關的其他議題。在某種意義上,這兩次會議對甲午戰(zhàn)爭進行了深入探討和深刻反思,并從中獲取了處理當代中日關系的有益啟示,不僅具有學術價值,同時也為今后的甲午戰(zhàn)爭研究指出了重點和目標。
甲午戰(zhàn)爭給19世紀末的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它不僅改變了之前的朝貢政治體系,同時也加快了列強對東亞,特別是對中國的瓜分步伐。另一方面,它也刺激了有識之士的憂患意識與民族意識的覺醒,救亡圖存并尋求強國之路成為百余年來中國人的夙愿。盡管我們目前仍然面臨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嚴峻挑戰(zhàn),但也應該看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在一步步走向實現?;仡?0年來關于甲午戰(zhàn)爭的研究,從總結改革開放之前的研究成果,經過逐步細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到拓寬視野,再加上導入新的研究方法至今,我國關于甲午戰(zhàn)爭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不同國家不同的社會發(fā)展階段在共時性與歷時性中不斷織就起一張經緯分明的時空幕布,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也不再只是一場戰(zhàn)爭,而是圍繞這場戰(zhàn)爭的整個立體的國際歷史環(huán)境。適逢中日關系再次出現緊張局面,對甲午戰(zhàn)爭進行深度反思,要求我們不斷擴大和拓寬研究視野,從中日兩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諸多方面選取新的研究視角,將研究向更深領域延伸。所謂以史為鑒正是讓我們在充分認識歷史的基礎上,通過研究歷史而關照現實,進而思考和把握未來,這或許就是甲午戰(zhàn)爭120周年帶給我們的有益啟示。
[1]戚其章.論甲午豐島海戰(zhàn)的幾個問題[J].江海學刊,1985,(6).
[2]季平子.豐島海戰(zhàn)[J].歷史研究,1981,(4).
[3]曾明.評葉志超甲午平壤潰敗[J].近代史研究,1989,(3).
[4]關捷.劉坤一與甲午中日戰(zhàn)爭[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84,(4).
[5]夏冬.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的李鴻章與翁同和 [J].北方論叢, 1984,(1).
[6]吳民貴.“帝黨主戰(zhàn),后黨主和”說質疑[J].學術月刊,1984, (8).
[7]劉學照.論洋務思潮[J].歷史研究,1986,(3).
[8]戚其章.反洋教運動發(fā)展論[J].近代史研究,1990,(6).
[9]戚其章.甲午戰(zhàn)爭與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的發(fā)展[J].東岳論叢,1994,(4).
[10]劉學照.略論李鴻章的對日觀[J].歷史研究,1990,(6).
[11]劉學照.論李鴻章同伊藤博文的三次會晤[J].近代中國, 1995,(6).
[12]姜鐸.后來居上的新洋務派張之洞[J].學術月刊,1992,(11). [13]馮天瑜,何曉明.張之洞從清流派到洋務派的思想轉變[J].歷史研究,1991,(6).
[14]馮天瑜,何曉明.張之洞評傳[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15]焦?jié)櫭?梁啟超的日本觀[J].近代史研究,1996,(1).
[16]戚其章.甲午戰(zhàn)爭與近代中國人認識世界[J].東岳論叢, 1995,(9).
[17]戚其章.甲午戰(zhàn)爭與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的發(fā)展[J].東岳論叢,1994,(7).
[18]曾景忠.對民族矛盾為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說的質疑[J].貴州社會科學,1994,(10).
[19]焦?jié)櫭?論中國近代民族主義[J].社會科學輯刊,1996,(4).
[20]馬勇.甲午戰(zhàn)敗與中國精英階層的激進與困厄[J].戰(zhàn)略與管理,1994,(12).
[21]黎仁凱.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J].歷史教學,1994,(9). [22]李喜所.甲午戰(zhàn)后50年間留日學生的日本觀機器影響[J].社會科學研究,1997,(1).
[23]史革新.晚清理學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1992,(6).
[24]王春良.甲午戰(zhàn)爭前后的遠東國際關系——為甲午戰(zhàn)爭100周年而作[J].煙臺大學學報,1994,(4).
[25]石志新.甲午戰(zhàn)爭對中國政治及遠東局勢的重大影響[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1994,(4).
[26]陳景彥.淺論近代中日關系史分期問題[J].東北亞論壇, 1994,(11).
[27]張海鵬.近代中日關系的歷史回顧[J].日本學刊,1995,(9).
[28]歐陽躍峰.晚清中日文化交流概論[J].日本學刊,1994,(5).
[29]戚其章.論甲午戰(zhàn)爭期間的中外關系[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7).
[30]戚其章.晚清海防思想的發(fā)展及其歷史地位[J].東岳論叢, 1998,(9).
[31]謝俊美.甲午戰(zhàn)爭前后日本在東亞的侵略活動——寫在《馬關條約》簽訂110周年之際 [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5,(4).
[32]劉學照.日本的“脫亞入歐”與中國的“三甲紀念”[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5,(1).
[33]孔祥吉,村田雄二郎.從中日兩國檔案看《國聞報》之內幕(上)——兼論嚴復、夏曾佑、王修植在天津的新聞實踐[J].學術研究,2008,(7).
[34]權赫秀.唐紹儀在近代朝鮮十六年活動考述[J].韓國元就論叢,2009,(11).
[35]彭平一,夏明濤.論甲午戰(zhàn)爭與英俄遠東政策[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8).
[36]蘇全有.從內陸走向海洋:晚清國人經濟觀念的轉型[J].天府新論,2004,(11).
[37]謝俊美.從臺灣建省到臺灣割讓的歷史反思[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6,(2).
[38]陳景彥.19世紀中日知識分子危機意識比較研究[J].東北亞論壇,2004,(7).
[39]林和生.甲午戰(zhàn)爭前夕中日兩國政局之比較[J].山西師大學報,2006,(7).
[40]高強.甲午戰(zhàn)前清韓宗藩關系的強化及其后果[J].寶雞文理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
[41]寶成關,田毅鵬.從“甲午”到“庚子”——論晚清華夷觀念的崩潰[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1).
[42]謝俊美.甲午戰(zhàn)爭前后日本在東亞的侵略活動——寫在《馬關條約》簽訂110周年之際 [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5,(8).
[43]戚其章.近代日本的興亞主義思潮與興亞會[J].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08,(6).
[44]戚其章.論甲午戰(zhàn)爭期間的中外關系[J].煙臺大學學報, 1992,(7).
[45]關捷.奕訢在甲午戰(zhàn)爭期間外交活動的考察[J].滿族研究, 2009,(3).
[46]關捷.甲午中日戰(zhàn)爭至甲辰日俄戰(zhàn)爭期間東北亞局勢[A].“近代中國、東亞與世界”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8).
[47]戚其章.國際法視角下的甲午戰(zhàn)爭[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48]崔志海.美國政府與中日甲午戰(zhàn)爭[J].歷史研究,2011,(2).
[49]劉艷,安成日.試論中日甲午戰(zhàn)爭與東亞宗藩朝貢體系的解體[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二輯[C].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12,(3).
[50]馬勇.甲午戰(zhàn)爭中的西方列強[J].紅旗文稿,2014,(6).
[51]蘇全有,常城.對近代中國海洋史研究的反思[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1,(12).
[52]田雪梅.甲午戰(zhàn)爭與近代日本國民的形成——近代媒體的發(fā)展與作用[J].外國問題研究,2010,(3).
[53]王美平.甲午戰(zhàn)爭前后日本對華觀的變遷——以報刊輿論為中心[J].歷史研究,2012,(1).
[54]謝俊美.井上清:釣魚列島屬于中國[J].世紀,2012,(9).
【責任編輯:陳紅】
【】【】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the Sino-Japanese War in the Last 30 Years
ZHANG Xiao-gang,ZOU Sheng-ying
(Institute of Northeast Asia,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
The Sino-Japanese War is a turning point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and other Northeast Asian countries.Therefore,the stud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has been a focus of academic attention. In recent 30 years,scholars in this field have been widening their visions and the stud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ive.Especially in recent 10 years,a large number of valuable researches have emerged.In brief,nowadays the research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is no longer limited into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or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It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field of regional history and even world history.At the time of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we try to sort out and summarize the important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last 30 years,in order to reflect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scholars’studies of the Sino-Japanese War,and als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the Sino-Japanese War;Sino-Japanese Relations;Northeast Asia;Research Review;Academic Trends
K 256.3
A
1000-260X(2015)02-0145-06
2014-10-17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日韓開港與城市社會變遷(1840-1900)”(12BSS016);遼寧省社科聯項目“鎖國時期中日兩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比較研究”(2014lslktzilsx-06)
張曉剛,歷史學博士,大連大學教授,從事日本史、東北亞國際關系史及比較城市史研究;鄒圣嬰,大連大學東北亞研究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