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玲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7)
利用互聯網進行商品交易的模式正在改變傳統(tǒng)的商業(yè)經營模式。由于互聯網商品交易模式沒有時間和空間限制,消費者選擇商品方便、直觀,加之支付方式的多樣性,如:貨到付款、網銀支付、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等多種支付形式,使網購這一消費形式擁有了較大的發(fā)展空間。而從商家角度,從事網絡經營注冊開店程序簡便,可以節(jié)省商品成本,使網絡商品的價格低于實體店同類商品的價格,因此網絡商品銷售越來越多被青睞。但是網絡商品經營監(jiān)管法律制度不完善,違法經營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時有發(fā)生,擾亂了正常的經營秩序。為了保護網絡商品交易秩序,網絡商品交易監(jiān)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促進網絡商品交易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舉措,明確監(jiān)管機構及其職責,加大對網絡經營主體行為監(jiān)管,倡導誠信守法經營的同時打擊違法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消費者網絡交易的安全。
隨著1990年互聯網應用于商業(yè)領域,網絡商品交易行為發(fā)展起來。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里,網絡商品交易模式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而逐步形成。其中美國亞馬遜書店最具代表性,該公司先后在多國建立分公司,營銷對象大大擴充,不再是圖書一種,其網絡交易模式有別于以往營銷模式,是商品交易的革新。1994年互聯網進入中國就呈現高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網絡商品交易發(fā)展相對較晚,但發(fā)展迅猛。據統(tǒng)計,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4.85 億,互聯網普及率36.2%,網購已成為網民的主要行為。著名的王府井商場年平均營業(yè)額接近140 億,而淘寶網一天成交額將近10億,僅需15 天淘寶網的交易額就可超過王府井商場一年的營業(yè)額。很多購物網站像當當、京東、天貓、唯品會等已成為眾多中國網民青睞的大型購物平臺。網絡銷售額也隨著網絡銷售業(yè)的發(fā)展得到了大幅提升。近年來我國網購民眾平均每年的增幅是68%,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僅唯品會一家購物網站的注冊用戶就突破了1 億。
網絡商品交易發(fā)展迅猛取決于它的諸多優(yōu)勢: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通過網絡在節(jié)約時間和精力的前提下買到價格實惠的商品。對于經營者而言只要經過合法注冊即可,而且與普通商品交易相比可以減少或避免雇工和租房的費用,通過節(jié)約成本降低價格。雖然我國已出臺法律為網絡商品交易保駕護航,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由于網絡商品的市場準入制度仍然寬松,尤其是今年以來,微商,這一新型網絡商品交易平臺也進入我們的視野,其注冊和認證更加輕松。微商是基于微信“連接一切”的能力,實現商品的社交分享、熟人推薦于朋友圈展示。不論哪種網絡商品交易行為,市場準入制度過于寬松都會導致監(jiān)管難以到位,出現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某些不真實、不規(guī)范的經營行為就不足為奇。尤其是微商,在單純的朋友圈賣貨,在產品的質量、品類的選擇,物流、維權等方面幾乎為零,充斥著大量三無產品。幾乎所有的網上交易消費者都有過買到假貨的經歷。不論哪種網絡商品交易形式,其非法行為主要有四種表現形式:一是在產品中摻假的行為;二是出售假貨的行為;三是以次充好;四是出售不合格產品的行為。雖然我國的《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了有關銷售偽劣產品行為的處罰規(guī)定,如果觸犯刑法并構成犯罪的,還會對其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明知偽劣產品而銷售,銷售金額在5 萬元以上的,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犯本罪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以嚴苛的罰金;銷售金額在50 萬元、200 萬元以上的刑罰會相應加重。而作為普通消費者無法辨別商品的真?zhèn)?,或即便知道真?zhèn)?,因辨別真?zhèn)纬杀靖?,維權之路太過艱辛,出于對訴訟成本的考慮往往選擇無奈放棄。我國今年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重新修訂,增加了有關侵權行為責任承擔方式和對網絡經營行為的規(guī)范性規(guī)定,但由于法律真空的客觀存在,此次修訂并沒有連帶責任的追究制度;沒有聯動執(zhí)法的有效機制。
只有找到適應網絡經營監(jiān)管的有效方法,網絡商品交易才能健康發(fā)展。這就必須從完善我國現有的監(jiān)管法律制度入手,明確網絡經營的監(jiān)管機構及職責,加強制度建設,預防和打擊非法網絡經營行為。完善對網絡經營者的“黑名單”制度,并通過社會監(jiān)督職能來發(fā)揮作用。促進經營者合法經營,并對有多次違法記錄、有較高投訴率的經營者取締其網絡經營的資質。從構建適合經濟發(fā)展和網絡交易,監(jiān)管的法律制度入手,促進網絡經營行為合法有序發(fā)展。
今年1月28 日,國家工商總局對《關于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進行了披露。這份2014年下發(fā)給阿里巴巴的白皮書指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存在特殊的市場主體,阿里作為網絡交易平臺,存在對主體準入過于寬松把關不嚴、對商品基本信息核查不力、對商家銷售行為缺乏管理、對商家的信用評級制度存在缺陷以及對內部工作人員缺乏嚴格管控等五個突出問題?!栋灼吠瑫r指出,阿里的主要高管應有起碼的底線意識和思維。要對經營主體一視同仁,加大對違法網絡經營行為的查處力度,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網絡經營秩序得到進一步好轉。
白皮書的披露,雖然淘寶后期予以激烈的回應,但是其與國家工商總局的“對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僅對淘寶,消費者幾乎對所有網站所售的所有商品都存有制假售假的質疑,而存在著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市場準入制度寬松,導致一些不法經營者向相關登記和網絡管理機構提供虛假身份信息,以違反經營規(guī)則或者逃避法律責任為目的,一旦發(fā)生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工商管理部門或無法查找或人去樓空。這與市場經濟要求經營者誠實、信用、守法經營的前提背道而馳。即便被查出,逃脫方式也非常簡便。而且,有些商家從內心深處拒絕工商登記,尤其是在今年,我國將出臺新的登記制度,要大力推廣實名登記制度,工商登記過后是實名制,工商登記是在為納稅開路,使店主擔心自己的利潤空間會縮水。致使更多不法經營者想盡辦法逃脫實名登記。從2015年起我國將逐步推行“三證合一”制度,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的改革,我省也將于10月1 日起施行這一制度,這標志著我國的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應用工作正式啟動。然而遺憾的是,網絡經營者卻不在此列,即從注冊登記到納稅一路走來一路空白,毫無監(jiān)管可言。
工商部門專業(yè)人才匱乏在網絡交易監(jiān)管中存在很多困難。
首先是執(zhí)法人員在年齡結構、學歷水平、專業(yè)構成方面都比較老化,而網絡商品交易作為一種新興卻又發(fā)展速度奇快的產業(yè),主體多,交易量大,現在急需網絡技術過硬并且熟知工商法律法規(guī)的人才。監(jiān)管能力的不足必然導致商品質量監(jiān)管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問題日益凸現,面對每天進入上萬家的網店和幾百家網絡營銷主體,網絡監(jiān)管中心等監(jiān)管職權部門的投訴電話從未間斷,主要問題有兩個方面:
1.侵犯消費者知情權,對商品的介紹只注重好的宣傳,且過于簡略,對消費者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只字不提,大大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2.侵犯消費者的隱私權,將用戶的信息轉手倒賣謀取利益,給消費者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干擾。
其次,缺乏聯動執(zhí)法機制。盡管去年我國工商總局發(fā)布了《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履行社會責任指引》,但因其沒有上升至法律層面,所以基層工商機關在網絡市場監(jiān)管過程中至今尚未形成溝通協作的有效運行機制。網絡監(jiān)管是一個復雜的監(jiān)管領域,涉及多個管理主體如:網絡經營、工商、行政、公安等,這就需要各個相關部門的統(tǒng)一配合,由于我國至今仍缺乏一套成熟的部門相互處置應急機制,所以至今未形成監(jiān)督合力。而且違法證據獲取難度大?;ヂ摼W上可以保存經營者交易的證據,但是網頁上的交易記錄極易被竄改或毀滅,交易證據一旦被竄改,由于電子證據的不可再生性,證據就會隨著網頁的變樣而滅失。即便不滅失,消費者也須按照《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相關規(guī)定提供書證、物證等證據,而對于網絡商品交易而言,這些證據的提供本身就是對消費者設置的重重障礙。因此,如何在網絡環(huán)境不見面、電子支付的環(huán)境下保障交易商品的質量,維護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建立商品交易的可追溯機制和產品“三包”制度是網絡市場健康發(fā)展的當務之急。
目前,有關網絡商品交易的相關法律建設緩慢,現有的實體法和程序法都無法適應高速發(fā)展的網絡經濟市場,更無法適應新型監(jiān)管的要求。迄今為止,我國依然是通過《廣告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產品質量保護法》等來解決網絡購物中的法律糾紛,但網絡購物存在特殊性,使得這些法律、法規(guī)調整對象不夠明確、沒有聯動機制,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因此,我國急需建立一部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筆者以為該法的調整范圍應當包括網絡商品交易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對監(jiān)管機構的職責及其執(zhí)法流程予以規(guī)定,從立法、執(zhí)法、責任三方面入手明確職責,保護網絡交易健康發(fā)展。在沒有專門性規(guī)范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guī)出臺的這段時間里,我們應該就網絡商品交易賠償責任承擔主體、糾紛處理機制以及賠付途徑等均應予以明確的規(guī)定。筆者以為,尤其我國應當對《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修改和完善,明確在網絡商品交易中的某些非法行為如:搶注域名、非法鏈接、冒用他人商標、虛假宣傳行為等。并將“禁止以其他方式從事不正當競爭”作為兜底條款,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和網絡合法商家的利益。同時加強國際上網絡交易行為監(jiān)管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國際合作執(zhí)法制度的建設。
將“三證合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同樣引入網絡銷售主體。促進經營主體誠信合法經營??梢杂行ьA防和改善消費者在網絡銷售市場中受到侵害的境況,國家管理部門應從網絡經營者的市場資格、網絡信息內容的真實性、貨源組織等方面進行審查,對不接受審查或審查不合格者均不得進入網絡市場,并對網絡設置自動退出系統(tǒng),保證非法、不審查的經營主體不能進入網絡市場,建立“網絡營運檔案”進行程序化管理。
由于我國目前尚未建立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雙方權利義務規(guī)定不明確,這也是我國網絡銷售行業(yè)為什么一旦產生糾紛,就會出現雙方扯皮的混亂場景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最終的受害者還是消費者。究其根源,是法律制度不夠完備,只有權利義務關系明晰,才能明確職責。網絡營運商對銷售商應負監(jiān)督之責,并對其發(fā)布的虛假網絡信息及網絡詐騙犯罪行為加大打擊力度,網絡平臺監(jiān)管與國家行政監(jiān)管齊抓共管,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網絡購物環(huán)境。
對網絡商品銷售者要加大誠信經營理念宣傳,為經營者構建誠信經營檔案。逐年進行考評,對誠信經營的網絡經營主體由工商管理部門予以獎勵和評價。完善2013年國家工商總局在網絡經營中引入的“黑名單”制度。對投訴率較高的經營者停止其從業(yè)資格。筆者以為,構建保證金制度,有助于消費者方便快捷的解決糾紛。保證金除了可以及時賠償權益受損的消費者,還可以有效約束和鼓勵網上經營主體誠信經營行為。至于繳納保證金的數量要以經營者的營業(yè)范圍和注冊資本為前提。具體時間可以由經營者和工商管理部門進行協商,但不能晚于銷售行為開始之時。有些經營者的違法經營行為可能無法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因此就很有必要構建網絡簡易糾紛訴訟解決機制。簡易程序適用于案件簡單、事實證據明晰的案件,如果可以由法院或仲裁機構在互聯網上設立專門的網上交易糾紛處理簡易法庭,受理事實簡單清楚,證據確鑿,以協商不成和賠償數額為主的簡易案件,可以縮短結案時間,降低訴訟成本。
由于網站的經營主體隱蔽性很強,有的網站即使工商部門在網上發(fā)現其有違法行為也無法從其經營場所、域名或IP 地址等線索鎖定經營主體,因此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現行法規(guī)對不同企業(yè)設立的規(guī)定條件與程序做好資料核實和登記管理工作,同時工商部門要加強與各相關職能部門的通力配合,通過信息互通的方式,對網絡虛假信息加大查處力度。引進工商執(zhí)法高素質人才對網絡經營者和經營信息進行動態(tài)巡查,對網絡商品信息進行人工分類搜索。積極解決糾紛,依法保護網絡市場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監(jiān)管市場準入、合法經營的綜合性執(zhí)法機構,實踐中負責協調、指揮。因此,要加強與公安、稅務等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形成綜合協調處理機制。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協會、技術聯盟、行業(yè)協會等各種非官方組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發(fā)揮其技術、人力、資源作用。整合監(jiān)管職能,提高監(jiān)管效能。
[1]葉亞杰.新形勢下企業(yè)刑事法律風險防控若干疑難問題研究[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3(2).
[2]李玉成(導師:曹博).網絡市場準入法律規(guī)制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1.
[3]馬龍.試論依法加強網絡商品交易監(jiān)管的對策[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 (4).
[4]李濤.網上購物電子商務中消費者的主要權利分析[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