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
(鄭州市華電鄭州機械設(shè)計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12)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
趙瑩
(鄭州市華電鄭州機械設(shè)計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12)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為 “官”者必須以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tài)度,不斷提高道德修養(yǎng),時刻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在道德修養(yǎng)方面成為民眾的表率。黨員干部要在人民公仆的角色上定好位,必須見賢思齊,以君子為榜樣,借助群眾這面鏡子,常檢自身之過錯,常查自身之缺點,常修思想之品德、常立為民務(wù)實清廉之要求,才能真正做一個新形勢下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人民公仆。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這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 “君子”,指的是一種理想的人格狀態(tài),或者說,是對掌權(quán)者的一種期許。任何人都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君子,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罪人。君子之所以 “俊”,圣賢之所以 “勝”,是因為他們注重改其過的精神歷練,勤于修身養(yǎng)性,不斷打造完美的自己、創(chuàng)造完美的世界。人最難戰(zhàn)勝的是自己,修身歸根到底是和自己作斗爭,是信念操守和個人欲望作斗爭,是 “是與非” ‘“美與丑”、 “公與私”的斗爭,是對自己靈魂的拷問,是對 “精神污染”的一種 “積極防御”。 “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的君子之風范,這是對中華民族精神核心內(nèi)涵的最佳概括。 “治國之道,務(wù)在舉賢;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所以倡導(dǎo)黨員干部要以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在于 “君子”之德、之品、之行,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范疇,是數(shù)千年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塑造和推崇的人格范式,是中華民族理想而現(xiàn)實、尊貴而親切、高尚而平凡的人格形象。堅持以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風尚,嚴格要求修為善之德、鑄為公之魂,行為民之政,這本身就是用傳統(tǒng)美德育人、凈化人,要求人、塑造人,是今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接嫁接并開花結(jié)果的老樹新枝,有著遠大的政治意義和現(xiàn)實的時代價值。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關(guān)鍵在于認識自身的“常若己過”。在歷史上之所以出現(xiàn)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的風氣,在于君子之德的凝聚力、感召力、影響力、帶動力。不過,更在于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自我解剖。人能成為君子,最可貴的在于能正確認識自己,一分為二看待自己,有 “常若有過”之悟、之省、之感。君子有微言,無謬言;有辨言,無贅言。源靜則流清,本固則風茂;內(nèi)修則外理,形端則影直。存心
光明正大,言論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謂君子。君子高風,自非圣賢,有所長,必有所短;有其明,必有所蔽。 “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古羅馬人西塞羅曾說: “所有的人都是有錯誤的,但固執(zhí)錯誤者就是蠢貨”。莎士比亞更是明言: “為過失辯解,那么過失就會更醒目”。從這個意義上講,君子不文過飾非,才是真君子,讓人有敬意。 “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傾于修養(yǎng)、改過,有素養(yǎng)的人,都是謹慎持重者;而出問題、成災(zāi)的人,多是那些有錯不認錯,有過不改過,心存僥幸,自我要求良好和約束不嚴的人。 “明者遠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 “弓調(diào)而后求勁,馬服而后求良?!本拥?“過也,人皆有之,見之勸也,其幡然而悔”的品質(zhì),是非常值得今日的黨員干部學習的。 “是非審之于己,得失聽之于人”; “知過不諱,改過不憚”;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黨員干部在緊張的工作,復(fù)雜的頭緒中,要時常停下來,想一想,總結(jié)成敗得失經(jīng)驗教訓;歇一歇,積蓄繼續(xù),就會感到前進中有那么多美妙、韻致的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人際關(guān)系之歌。人之所以為仁,在于能夠以理智約束自己。多一點滿足,少一點貪心;;多一點主見,少一點盲從;多一點冷靜,少一點急躁。這樣,才讓我們回到生活應(yīng)有的軌道上來,深入思考人生的本質(zhì),靜思、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面對身邊的一切。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應(yīng)著眼于修身改過。
道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品格,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陽光還要燦爛、美好。 《周禮·地官》說: “德行,內(nèi)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古人云: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對自我能審之、省之,糾之、改之。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損失,用傷別人的手段來掩蓋自己缺點的人,是最可恥的。 “刀口向內(nèi)”,多一分心力剖析自己,才能看清自己。世界上最難管的是人,人最難管的又是自己。智者用它來理解和寬容別人的短處,愚者用它來掩蓋和開脫自己的過失。 “道德純備,智慧甚明”。認為別人最聰明的人,他才是最聰明的人;認為自己最聰明的人,他才是最愚蠢的人。智者知人,智者知己。先自治而后治人謂之大器。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人難免犯錯誤,君子亦如此。子貢總結(jié)說: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社會的變革,很大程度上靠識大體的 “君子”來啟動。占據(jù) “君子的黨員干部,起著指導(dǎo)社會及為民的表率作風,正如孔子所說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所以凡君子,都有著朝有過,夕改,則懷之;夕有過,朝改,則與之。事親,事之本也;守身,守之本也。人格高尚的人不一定不犯錯誤,但錯誤并不能否定人格的高尚。人格低下的人不一定犯錯誤,但不犯錯誤甚至政治上青云直上,經(jīng)濟上腰纏萬貫,并不能抵消人格的低下。知錯而改講德行,就會像水一樣,哺育眾生;有情義,謙下和順;有智慧,動靜轉(zhuǎn)換;有勇氣,無懼無畏;有心胸,包容萬象;有分寸,處事有度;有志向,信念執(zhí)著。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在 《思想錄》中這樣說:“毫不疑問,充滿了缺點乃是一件壞事,但是充滿了缺點而又不肯承認缺點,則是一件更大的壞事;因為它在缺點之外,又增加了一項故意制造幻覺的缺點”。是的,指望從 “制造幻覺”——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 “文過飾非”來掩飾缺點,是于事無補的。
要通過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不斷修身、改過,用 “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政績寫滿、寫好人生的這 “一張紙”,在這張白紙上繪出最新最美的圖畫。
[責任編輯:李成林]
2015-03-10
趙瑩,鄭州市華電鄭州機械設(shè)計研究院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