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健
(皖南醫(yī)學院 臨床醫(yī)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萬物并作
——老子的大生命觀及其當代價值
陳 健
(皖南醫(yī)學院 臨床醫(yī)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老子的生命觀不是僅限于個體生命層面,而是將個體生命與社會、自然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人類唯有去除自身的貪婪、自私、妄為之心,效法天道以天地萬物生命為貴,樹立萬物并作的大生命觀,才能在與天地萬物共生共榮中達到人類生命的長存。在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日益惡化的今天,老子的大生命觀思想無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
萬物并作;老子;生命;道
在談及老子的生命觀時,很多學者都認為老子有“貴生”思想。如李霞認為:“老子具有豐富的重生、珍生思想,體現(xiàn)了一種積極的生命價值觀?!盵1]然而,老子的生命觀絕不是僅僅限于個人生命層面,而是將視野擴大到了人與社會關系以及人與自然天地萬物關系的范圍。他從天道的高度將人的生命緊緊系在大自然的生物鏈上,將人類當做大自然的一分子來看,告誡人們人道要遵從天道,否則不僅會給天地萬物帶來無法挽回的災難,也會危及到人類自身存亡。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盵2]老子將生的本源歸結于“道”, “道”是宇宙大化流行中生生不已的生命力。五千言的《道德經》中總共出現(xiàn)了73次“道”,其中大部分與生命本源相關。正如紅塵老師所說,“道家之[道]=[生],生存,生育,生機,生發(fā),生的方向,為自己生和天下生做的一切事,使生命延續(xù)的力量與法則。違反這些,即不合于[道]?!盵3]
天地萬物本源于“道”,我們都是開天辟地“道”的孩子,都是來自同一次宇宙大爆炸,來自同一個單細胞生命起源,人類和天地萬物有著共同的基因,彼此緊密聯(lián)系,都是大自然生物鏈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天道不會對人特別關愛,他對人和螻蟻沒有差別,不會厚此薄彼。天地萬物在天道中都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萬物之間沒有高低貴賤,沒有該死不該死,借用莊子的話來說:“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著為臭腐;臭腐化為神奇,神奇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圣人故貴一?!盵4](《莊子·知北游》)因而,天道之善在于貴生,天道貴生不是僅僅限于某一個體生命或者人類的生命,而是以整個自然界萬事萬物生命的為貴。
天道之善固然貴生,然而生還需要死來成就,從而達到整個自然界的動態(tài)平衡與和諧。沒有植物長出的葉和果被昆蟲吞食,哪里有昆蟲的生存?沒有昆蟲之死,鳥兒哪里有食物源?沒有了鳥兒的死,哪里有鷹和蛇的生?而當動物的糞便和尸體回歸土壤后,土壤中的微生物會把它們分解成簡單化合物,為植物提供養(yǎng)分,使其長出新的葉和果。如此看來,整個宇宙由生與死聯(lián)系起來。生與死,養(yǎng)與殺,兩者對立共存,但不能認為天道以此為平衡,如果一切達到平衡就會靜止,天地萬物的生生不已不是由平衡產生的,而是由生的意志與本質去推動,又由死與其配合完成。天道猶如陀螺,相對的平衡和靜止的假象是基于高速平穩(wěn)的運動,而這個運動的原生力量就是生。生死的對立是為了生,一切不是為了這個生的這一目標而做的事,都是天道的不善。
老子認為天地沒有特別傾向維護某種生命與利益,施與生同時施與死,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祭祀的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疤斓夭蝗剩匀f物為芻狗。”[2]天道之善正在于平等地對待天地萬物,他讓人類生也讓萬物生,他讓人類死也讓萬物死,但是死又是為了新生命的產生而做出的必要犧牲。天道在平等地對待天地萬物中體現(xiàn)了天道之善,最終了成就一個生生不息、萬物并作的自然界。然而,這種天道之善人類卻無法接受。
毫無疑問,任何生命體都有求生的自私,連森林里的樹木也會為了爭奪陽光與水分而盤根錯節(jié)地相互默默絞殺。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智力最高,自私也最大,人不僅厭惡與己爭奪生存的人,人甚至厭惡平等對待萬物的天道。人認為天道只能貴人,只應該為人服務,如同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認為母親對兄弟姐妹的好都是錯的,只應該對自己好,只應該讓全部人都為“我”而活,否則她就不是一個好母親。
人類在這一“心智模式”下,對自身以外的的一切就懷有基本惡念,從而造就了“強梁者”行為,產生了人道之惡。老子說:“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2]天下萬物有時會因減損而增益,有時會因增益而減損。別人的教訓,我也引以為戒:“強行霸道的人不得好死?!蔽覍⑦@句話作為施教的宗旨。在這里,“強梁者”是指以自私心態(tài)去過度索取收集打擊甚至欺壓侮辱其他生命的人?!皥詮娬咚乐?,柔弱者生之徒?!盵2]一個為滿足個人極度自私欲望而肆意踐踏他者生命“的強梁者”,必然 “不得好死”。
其實,若為求生、為自衛(wèi)、為合理正常利益的索取甚至殺戮是符合天道的。正如狼吃羊并不會使羊滅絕,因為狼不是為了炫耀取樂而殺羊,也不會為了長時間占有過多的私產而獵殺羊,狼吃羊是為了生存,并且如果沒有狼在羊群周圍威脅,羊就會退化和過度繁衍,最終羊也會因生存資源匱乏而滅絕。同理,在山區(qū)里生活的獵人無法開墾田地耕種,就需要為了生存而打獵。但是,當超越了生的標準與要求,超越了個體的需求,為了追求不必要的物欲或者情欲而需要其他生命付出不必要的代價,就變成了“強梁者”,違背了天道之善,必然被天道惡而滅之。
幾十年來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強化了人類“強梁者”的心態(tài)與行為,人類為了滿足日益膨脹的私欲,肆無忌憚地破壞者周邊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然而,“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盵2]老子認為天道之善不會放過作惡之人,但他不是針對一個惡人進行復仇,而是對整個行惡的物種進行報復,而且復仇之手由人類自己扼向自己。
今天你為了一己私利可以生產毒大米、制造死豬肉,明天你或者你的家人就可能受到放射水、蘇丹紅、地溝油、絕育魚、農藥菜、毒奶粉的傷害,最終整個人類會死于自己生產的毒物;今天你可能為了金錢而不顧自然環(huán)境而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和空氣,明天你將找不到一片綠林凈土。在這樣一個“惡”的環(huán)境中,天地萬物都將深受其害,無法獨善其身。人類以為自己在和他人、自然作戰(zhàn),其實在自己和自己作戰(zhàn),輸者輸,贏者也輸。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盵2]圣人之所以沒有缺點,正因為他能正視缺點。只有正視缺點,才能沒有缺點。面對著滿目瘡痍的自然環(huán)境,面對著陷阱重重的人類社會,現(xiàn)代文明就像從懸崖向下墜落的列車,還沒有墜地前人們還以為列車再飛,其實下一秒就可能撞到地面粉身碎骨。人類到了必須冷靜剖析自身缺點的時候,決不能再坐以待斃,亡羊補牢或未為晚也。
天道以關愛天地萬物之生為善,人道之善只關注自己,這種偽善正是天道所惡。人類想一直長存在天地之間,必須放下人道的偽善,遵循天道的大善,像天道那樣愛人類也愛天地萬物,唯有這樣,天道才不忍滅之。
那么人類如何才能放下人道之惡,持起天道之善呢?兩千年前的老子給我們開出了藥方:知足、無私與無為。
一知足。老子說:“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盵2]知足的本義是只取個人所需的資源,不過多攝取。知足的前提是有基本的生存資源,不至于有生存和安全的危機。在此前提下,知足可以讓消耗慢下來,讓大自然和全體生命都有喘息和再生的機會,不知足則會把自己和其他生命的機會一并奪走。知足不是倒退,而是尊重自然的理性;不知足不是進步,而是違反天道的自取滅亡。正所謂:“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2]
二無私。當前社會,人已經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人人都應該為“我”,“我”哪里還顧及他人、社會乃至天地萬物的死活。我們早已忘記天地萬物和我們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系,我們看似在爭奪土地和資源,看似戰(zhàn)勝了其他的物種,看似獲得了利益最大化,其實就像挖自己的肉來吃,放自己血來喝,每得到多一嘴的滿足,就離死亡又近了一步。老子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盵2]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它們的一切運作都是不為了自己的生存,所以能夠長久的存在。因此,人類應該效法天道,忘記一己私利,超越小我,融入大道,與天地萬物共同創(chuàng)生萬物并作的自然界。
三無為。無為的真意是無掉人為的東西,把人為的東西恢復到天然。正如好的園林設計莫過于修造的自然自在,人在其中流年忘返,卻渾然不知什么地方被設計;好的老師會讓孩子們忘記正在學習,在快樂中不知不覺地增長了智慧??梢?,無為不是不干活,無為干的活比有為更難、更累、更有積極意義;無為是在尊重客觀規(guī)律性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無為是對“以人宰天”,“人定勝天”,盲目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否定;無為是對天道遵循,天道也必然佑之。所以老子教導世人:“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盵2]
“反者,道之動?!盵2]人類通過對道的回顧,放下人道之惡,持起天道之善才能把人類帶到長期生存持續(xù)發(fā)展的天地。老子說:“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盵2]一個天地萬物蓬勃生長,良性循環(huán)的世界是老子的終極目標。那么“萬物并作”的世界是一個什么樣子的世界?人類又將從中獲益什么呢?
在一個萬物并作的世界里,人類不會因為自私貪婪、短視殘忍而到處生產有毒食品,因為人類知道今天我可以向同類下手,明天同類就會向我的嬰兒和親人下手。
在一個萬物并作的世界里,人類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忽視非人的自然界亦有其內在價值和生存權利,因為我們知道生物品種越多,科學發(fā)展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越大。我們可以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水母耳風暴預測儀;我們可以仿效蜻蜒在飛機的兩翼加上了平衡重錘,解決因高速飛行而引起振動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我們甚至可以模仿螢火蟲的發(fā)光原理,制成冷光源將發(fā)光效率提高十幾倍……我們知道如果肆意傷害本已瀕臨滅絕的物種,我們將在還沒有開始研究更多大量有價值的動物、昆蟲、菌類、無數(shù)的植物品種前,甚至在還沒有來得及給這些物種命名前,就已經把他們殲滅了,同時也殲滅了自己的未來。
在一個萬物并作的世界里,我們不會因為功利和狂妄而無知愚蠢地污染與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江河湖海、天空大地,因為我們知道這樣我們得到只是天天貶值的鈔票,失去卻是永遠無法恢復的山林耕地。若干年后,地球將被全部破壞,即使那些錢還沒有爛掉,我們也無法再買來一片天然之地用于享受。
老子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盵2]對善良的人,我報之以善良,對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去對待,最終會把善意傳偏社會?!叭f物并作”的世界就是充溢著“天道之善”的世界。人類在認真反思了“人道之惡”對自身和萬物帶來的傷害后,意識到必須回歸“天道之善”。人類明白了唯有效法天道之善,愛惜自然、尊重萬物,平等友善地對待一切生命,以天地萬物的生命為貴,自覺的將自我的小生命融入到宇宙的大生命,與天地萬物共生共榮才能達到人類生命的長存。
一直以來,人們往往只在自身或者人類的范圍內思考問題,忽視人與社會、自然的關系,結果導致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間矛盾的日益加重。面對日益惡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人類唯有認真反思人道之惡,根除人類的貪婪、自私與妄為,以知足、無私、無為之心超越小我,效法天道之善以天地萬物為貴,樹立起“萬物并作”的宇宙大生命觀,才能走出現(xiàn)實的困境。當人人都能保持天道的方向,天道也必因人類得此大善而護蔭,人類將會在與天地同壽的共榮共存中得到大長生。
〔1〕 李霞.老子:中國生命哲學之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6):3.
〔2〕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1:120,15,120,193,189-190,186,125,129,21,7,133,39,134.
〔3〕 紅塵注解〈陰符經〉[EB/OL].(2015-04-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8661c0102exnl.html.
〔4〕 方勇 譯注.莊子[M].北京:中華書局,2010.
(責任編輯 吳 星)
On Lao-tzu's Integral Outlook of Life and Its Modern Values
CHEN Jian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Anhui 241000)
Lao-tzu's outlook of life is not limited in the layer of individual life, but connects individual life to the society and nature. Human should get rid of greed, selfness and wrongdoing, follow the natural law being honorable of all kinds of life and establish the integral outlook of life. Then they can achieve the eternal existence in the situation that all kinds of life in the universe are alive and thriving. In the increasingly deteriorating nature and society, it is unquestionable that Lao-tzu's integral outlook of life is in procession of vit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s in reality.
the integration of all kinds of life; Lao-tzu; life; Tao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5.06.022
2015-11-15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5.06.022.html
時間:2015-12-20 15:30
皖南醫(yī)學院中青年科研基金人文社科類項目階段成果(WKS201304)。
陳健(1987—),男,安徽定遠人,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皖南醫(yī)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B223.1
A
1007-6875(2015)06-01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