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泗平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幾點方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是促進學生學習一切科學文化知識的基本前提。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初級階段的重點,不僅關(guān)系到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也關(guān)系到全國人民的綜合素質(zhì)。筆者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際經(jīng)驗,分析了幾點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方法。
一、借助圖畫引導學生識字
我國漢字在結(jié)構(gòu)上可以分為象形、指示、會意、形聲、假借等六種,象形字是漢字的基礎(chǔ)。在早期的漢字中,象形文字的意義比較明顯,文字就像一幅生動的圖畫。隨著漢字的不斷演變,象形漢字也在發(fā)生著改變,但是象形意味仍然沒有改變。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畫引導學生識字,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休”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一個人在樹下休息的圖畫,讓學生正確理解這個字的含義。
二、運用漢字形旁引導學生識字
現(xiàn)代漢字中的很多形聲字都有表示意義的形旁,形旁直接體現(xiàn)了漢字的基本含義,引導學生關(guān)注漢字形旁,可以讓學生明確該漢字的意義,也幫助學生認識了同一形旁的一系列漢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例如,引導學生認識“心”這一形旁,可以促進學生了解“志、忠、念、想、快、懷、慨、恕”等漢字,以后再遇到“心”旁的字,也會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
三、形義結(jié)合引導學生識字
針對某些形體相似,差別甚小的漢字,小學生很難分辨,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從形義結(jié)合的角度來分析理解,強化學生對偏旁部首的理解,促進學生以后少寫錯別字。如,在學習“衤”和“礻”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衤”理解成“衣”,進而理解“衫”“裙”“襖”“袖”“被”“襪”等字,將“礻”理解成“示”,然后理解“神”“祥”“禱”“禮”等字,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有效地學習一系列相似又容易混淆的漢字了。
四、正確理解某些偏旁讀法與意義的區(qū)別
針對很多偏旁部首,很多學生都知道他們的讀法,但是讀法與意義卻大相徑庭,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防止學生對漢字的理解發(fā)生誤差。例如,在學習“阝”的時候,很多學生都練“包耳旁”,但是這個偏旁的意義與耳朵卻沒有多大關(guān)系,“彳”練做“雙人旁”,但是與人也沒有多大關(guān)系,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引導,避免學生犯錯。
參考文獻: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3.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