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書 夏
(天津音樂學院 音樂學系,天津 300171)
?
《苔依絲》文學原作與歌劇腳本的跨文本比較
鄧 書 夏
(天津音樂學院 音樂學系,天津 300171)
以法國作品《苔依絲》為例,通過對文學原作與歌劇腳本間的跨文本比較,解析敘事方式的差異和結構細部的取舍;運用敘事學與詮釋學等西方文藝理論分析法,探究跨文本體裁間的共同點與差異性,實現(xiàn)兩種文本間的“互文性”闡釋,并分析不同文本的特征。
《苔依絲》;文學原著;歌劇腳本;互文性;跨文本研究
網(wǎng)絡出版時間:2015-10-09 10:06
縱觀文化發(fā)展史,古今中外,不少同一題材的故事經(jīng)過不同藝術領域的創(chuàng)作加工,以不同的文本形式呈現(xiàn)給人們,展示出不同的魅力,也為研究者比較研究文本間的特點和差異提供了空間。以文學文本為主導,其他文本形式根據(jù)體裁需要進行再創(chuàng)作,成為主要的文本轉換形式。文本轉化過程時所產(chǎn)生的跨文本比較,讓研究者不僅需要清楚每種文本自身的特點,也要比較出不同文本間存在的異同,有時,不同文本間甚至會產(chǎn)生“互文性”效應,需要研究者作進一步的深入探究。
無論中外,以文學文本為主導,將其轉化為音樂演出腳本,都是一種重要的跨文本轉化形式:在中國,戲劇《目蓮救母》源于東漢《佛說盂蘭盆景》中的佛經(jīng)故事,最初以文學文本的形式出現(xiàn),到唐朝轉化為音樂表現(xiàn)形式,成為唐代法曲①的著名選段[1]294-300;廣為人知的《西游記》,最初也是由民間流傳的“西游故事”逐步演變,從百回體《西游記》的文學形式轉化為各地的戲曲與說唱形式[2]。在西方,小仲馬的《茶花女》被威爾第以歌劇的形式搬上舞臺,成為不朽的經(jīng)典;法國作曲家最成功的歌劇《卡門》,藍本同樣來源于梅里美的文學原著,成功的演繹甚至讓不少人忽略了作家的文學原作,此類例子不勝枚舉。
該文選擇法國19世紀作家法郎士的代表作《苔依絲》與法國歌劇腳本作家路易斯·賈烈創(chuàng)作的《苔依絲》腳本做文本比較,以兩種不同文本的敘事方式為“經(jīng)”,文本間產(chǎn)生的“互文性”闡釋為“緯”,試圖在“經(jīng)緯交叉”的研究范式下比較其異同,全面看待不同文本間的特點與差異。
《苔依絲》講述了公元四、五世紀的埃及,沙漠隱士巴福尼斯奔赴亞歷山大城中,試圖通過授道救贖那里的名妓苔依絲,但在救贖的過程中,自己不禁為苔依絲的魅力傾倒,陷入“靈與肉”的掙扎,最終,苔依絲接受了巴福尼斯的救贖,一心向道,皈依宗教,而巴福尼斯卻掙扎其中不能自拔。
在法郎士的文學原著中,小說被分為4“篇”
——蓮花篇、紙草篇、宴會和大戟篇。敘事方式較為獨特:前兩篇以對男女主角的身份特征做比喻來命名,“蓮花”比喻巴福尼斯作為沙漠隱士,“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內心,他謹遵教義,為尋求真理極力凈化自己;“紙草”一詞道出了苔依絲的卑微出身,猶如紙草一般低賤,命運也如紙草一般漂浮不定;“宴會”一篇是整部小說的轉折,情景設置較為單一,內容卻十分豐富,講述了在亞歷山大城中,富豪尼西亞斯(巴福尼斯出家前的好友,一心想占有苔依絲)在家里設下晚宴,表面是一幫不同職業(yè)與秉持不同思想的人為一睹苔依絲風采而來,實則描述了這幫人在宴會上進行的針鋒相對的思想辯論,主題圍繞的正是靈魂與肉體的思想掙扎;第四章“大戟篇”是小說的高潮部分,“戟”指中國古代戰(zhàn)場上的一種戈、矛合體的長柄兵器,譯者用這件兵器的名稱來為這一章命名,深刻強調了男主角救贖苔依絲的決心,也道出了在帶走苔依絲后,其內心如戟刺般掙扎的痛苦。另外,小說的標題雖為“苔依絲”,實則卻把更多的筆墨用在對男主角巴福尼斯的內心刻畫上。對巴福尼斯最終傾向于“靈魂”還是“肉體”給讀者設置了一個懸念;苔依絲最終靈魂超脫和一心向道的結局,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于女性主義問題的思考[3]64-103。
歌劇《苔依絲》1892年由法國歌劇腳本作家路易斯·賈烈創(chuàng)作腳本,朱爾·馬斯內作曲,1894年公演于巴黎歌劇院。賈烈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戲劇腳本作家,曾為圣·桑、比才和馬斯內等作曲家創(chuàng)作腳本,《苔依絲》便是他創(chuàng)作的重要作品之一。相比于小說的創(chuàng)作,劇本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要將故事搬上舞臺呈現(xiàn)給觀眾,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在將故事本身敘述清楚的基礎上闡發(fā)戲劇意涵;其次,將小說中對于人物內心的描寫轉化為演員在舞臺上的動作表演與演唱表演,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夸張與轉化才會吸引觀眾的注意。
《苔依絲》的腳本被設置為3幕,共7場。其中,第一幕共兩場,第二幕共兩場,第三幕共3場。第一場講述苦行僧巴福尼斯被自己夢境中的苔依絲所擾,認定是上帝指引他返回亞歷山大城對苔依絲進行救贖;第二場敘述巴福尼斯在亞歷山大城中見到苔依絲的情境;第三場的故事發(fā)生在苔依絲房間中,夾雜了苔依絲的獨白與巴福尼斯和她的對話,成為整部腳本的轉折;第四場中一群愛慕苔依絲的烏合之眾無休止的吵嚷與苔依絲的平靜出現(xiàn)形成對比,她接受了巴福尼斯對他的救贖,決定前往修道院;第五場巴福尼斯送苔依絲進入修道院的途中,在對苔依絲照料和幫助的同時,也對她產(chǎn)生了深深的愛慕;第六場表現(xiàn)了離開苔依絲后的巴福尼斯萬分痛苦;第七場是在終日的懺悔與救贖中,苔依絲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靈魂升入天堂,留給巴福尼斯不能掙脫的痛苦與糾結,靈與肉的選擇依然困擾著巴福尼斯,也留給觀眾無盡的思考!
從以上敘述不難看出,文本特征的不同使敘事方式有著很大的差別,側重點也不盡相同。不同的敘事手法必須合理地運用在不同的文本體裁中,使其吻合讀者和觀眾的需求。
“互文性”的概念由法國批評家克里斯特瓦首創(chuàng),定義為任何文本的構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對另一文本的吸收和轉換?;ノ男愿拍钫紦?jù)了互主體性概念的位置,詩性語言至少是作為雙重語言被閱讀的,這指明了文本之間的一種特殊關系。克里斯特瓦的丈夫索萊爾斯評價“互文性”時說:“任何文本都處在若干文本的交匯處,都是對這些文本的重讀、更新、濃縮、移位和深化。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文本的價值在于它對其他文本的整合和摧毀作用?!焙髞恚瑪⑹聦W奠基人熱奈特將“互文性”定義為5種“跨文本關系“之一,為這一定義的發(fā)展提供了充實的理論來源。下文將從文本間的內容取舍及意涵內的表達重心來體現(xiàn)文本間的關系[4]。
首先,從內容取舍的角度上看,歌劇腳本大都舍棄了小說中不適宜在舞臺上展現(xiàn)的情節(jié)和人物,因為歌劇體裁需要有一條明確的敘事主線推動情節(jié)進行,以一個內核思想作為主導貫穿歌劇發(fā)展。例如小說第三篇“宴會”中的“辯論”部分,涉及大段的配角人物的對話和爭辯,雖體現(xiàn)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觀點,充實了文學著作的思想內涵,卻無益搬上歌劇舞臺,冗雜的演員會讓觀眾覺得關系錯亂不清,主題混雜不明。再譬如小說中詳細描寫了巴福尼斯在離開苔依絲后通過各種方式懲罰自己,以擺脫內心的魔障,而歌劇中只通過一段情緒糾結的宣敘調便將這種情感狀態(tài)顯現(xiàn)出來。兩種文本的表達方式雖迥然相異,但卻都是以“靈與肉”為核心觀念,表達主要人物內心的變化與掙扎。兩種文本在“互文”的過程中,達到了思想內核上的統(tǒng)一。
其次,在意涵的表達上,由于外部條件的局限性,歌劇必需在有限時間內演繹完整的故事并表達出其內涵。因此,腳本創(chuàng)作必須根據(jù)舞臺演繹來進行角色和情節(jié)上的設置?!短σ澜z》歌劇腳本的主線十分清晰,即巴福尼斯對苔依絲的救贖;角色設置也十分合理,以兩位主角為核心,有限的配角襯托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而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由于沒有具體的演出時間和演出地點這些外部環(huán)境的限制,小說家可自由采用各種方式展示自己的思想,用不同的情節(jié)描述支撐自己的觀點與傾向。例如,巴福尼斯在去往亞歷山大城的路途中遇到與他不同信仰的人,與之發(fā)生辯論;在尼西亞斯家中,巴福尼斯與其他哲人發(fā)生辯論等,作者通過小說中人物的對話體現(xiàn)了自己的思想觀念。從這一角度看,小說可發(fā)揮空間相對自由,且涵蓋思想更為廣泛,腳本的意涵表述則更專一深入。
由此可見,兩種文本雖敘事方式大相徑庭,但內部邏輯、核心思想和主題闡述等方面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看到文本間差異的同時,亦要透視兩者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才能全面把握文本內容,深入挖掘體裁特征。
文學原著與歌劇腳本《苔依絲》表達了同一個主題,即“靈與肉“的掙扎這一西方古老的宗教母題,但根據(jù)不同文本的體裁特征,框架、情節(jié)和人物的設置都有了很大的不同。通過跨文本的比較,不僅可以認清文本間“不及的不同”與“不同的不同”②,看清不同文本間的優(yōu)劣,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讀者更深入理解不同文本各自的特點[5]。通過比較,深入挖掘文本特色,使不同的文本能夠在可適用范圍內被更好地創(chuàng)作和演繹。
注 釋:
① 法曲:中國唐代佛教音樂表演形式,又名“法樂”,是中國器樂合奏藝術高度發(fā)展的產(chǎn)物。
② 趙元任在1928年出版《新詩歌集》用“不同的不同”與“不及的不同”說明中西方音樂關系。
[1]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2] 趙毓龍.西游故事跨文本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3] 法郎士.A.苔依絲[M].倫靜,朱春曄,譯.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4] 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J].外國文學評論,2004,(3):21-24.
[5] 魏廷格.“不同的不同”與“不及的不同”[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黃鐘,1991,(1):60.
(責任編輯 白 晨)
Cross-Textual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and the Libretto ofThais
DENG Shu-xia
(Department of Musicology,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Tianjin 300171,China)
Taking the French worksThaisas an example,this paper makes a cross-textual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and the libretto,and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different narrative way and the choice of the detailed structures.By using analytical methods of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such as narratology and hermeneutic,the paper explores the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ross-textual genres,expounds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m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exts.
Thais;original work;libretto;intertextuality;cross-textual research
2015-05-31
鄧書夏(1988-),女,河北張家口人,天津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西方音樂史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音樂史。
J 04
A
2095-462X(2015)05-0074-03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51009.100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