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
龐培的南方小鎮(zhèn)對他來說不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
在他的心里,運河只是小到一條劃過水平面的烏篷船,幾曲波折很快消失,只有他在結(jié)網(wǎng)而漁,這個精神糾結(jié)的地方,是他的胎記:青澀,繞口,纏繞和莫名而起的感懷。他帶著復雜的思緒寫著他的故鄉(xiāng),不用白描,線條,寫意,工筆,像西方油畫雜糅這泥石俱下的實現(xiàn)感,頓挫著我的內(nèi)心。
我想問:他用心何在?
在他的故鄉(xiāng),他不回避任何事物:教堂、修女、烏篷船、少女、運河流、民間藝人和手工業(yè)者、雜貨店、鄉(xiāng)公所、蠶種場、鐵匠店、澡堂、鐘表店、目連戲、黃酒,不同的人,他們走動在龐培描寫的碼頭、小街、青石板的里弄和泥濘的機耕路,消失在逼窄處。我看不見這些人的臉,但我試圖從他們的穿著、姿態(tài)、語言、周邊環(huán)境和具體的事物打量,在流動的時間,他們沉寂下來的是落著灰塵的肖像。
復雜而動人……
龐培沒有告訴我,在那個年代,他的同謀者或同僚,是哪些人?在波瀾不驚的蘇北平原,毫無表情的鄉(xiāng)村生活,他們簡一地活著?龐培夾雜著大量地靜物和環(huán)境描寫,夾雜著憂郁的抒情,直面真實而存在的故鄉(xiāng),眾多的人在隱蔽和被抹去,眾多的人去向不明,無所適從,而龐培在去鄉(xiāng)的路上再出發(fā)。
這一過程對他來說艱難,返和憶是如此大不同,我想說,龐培準備好了嗎?
那些懷舊的文字,無論我們怎樣表達,心中的故國就是現(xiàn)在進行時。參照和對比,失落和懷舊之心必然,寫下現(xiàn)在的故鄉(xiāng),我們都在路上……
故鄉(xiāng)是一個詩人永恒的國度,這個國度我們無法回避。
他是一個眷戀者,試圖窮其所有去熱愛他的去鄉(xiāng),在細致的語言中享受來自故鄉(xiāng)的洗禮。
只是行進中的故鄉(xiāng),不會被定格。
我想文學最迷人的地方是如何表達它的現(xiàn)代性。其實現(xiàn)代文學正在去經(jīng)典和古典性。反和返,兩個不同勢態(tài)的征程,在龐培的筆下區(qū)別而鮮明。
我想說的是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格調(diào)正在消解,格局已經(jīng)破敗,物是人非,我們?nèi)绾涡羞M,如何面對,如何表達我們的困頓,這是一個問題。《童年冊頁》——龐培開始了一個時代的微縮書寫,我從此讀出,他不再迷惑于詞語、修辭、抒情和及物,不再擁躉于遼遠、純凈、遼遠、唯美、圣潔;我從此讀出,他的返——是回溯到生活的日常,生命的理想狀態(tài),出發(fā)點在故鄉(xiāng),時間節(jié)點就在童年。
龐培說:詩的用途恰恰在于某種程度的不知所云——跟一般的散文恰恰相反。我對此的理解是散文要具體而明晰,即使是刺痛也是鋒芒畢露,即使是愛憎也會層次分明,即使是言志也要落到實處。龐培的散文是自由之作,與傳統(tǒng)分道揚鑣。他無論表達、題材、形式,他不狹隘,不做作,去偽藏真,水落石出,我喜歡。表演者的舞臺終究謝幕。
結(jié)尾處,引用散文家祝勇說龐培的幾句話:他對世界的辨別,就令人十分信服。一個不指望從文字中獲得利益的人是干凈的,這份干凈掛在他的臉上,埋伏在文字中,一眼可辨。所有平凡的事物在他的描述中變得讓人眷戀,就連街邊上一字排開的肉墩頭,上面神情悲愁的整豬頭,以及在冬天的風中皺縮著灰白色白膜的豬肝,都令我們倍覺溫柔,想起貧乏而豐盈的舊日時光。
但我去掉了諸如道德審判的話、言而無當?shù)拇笤~,我同意祝勇先生對龐培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