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
這篇文章是關于Dior的,憋了大概兩個月了。
Dior 是1946年成立的,那時候二戰(zhàn)剛剛結束,買布料還需要配額,不是隨便能買的。當Dior推出New Look的時候,整個歐洲還沒有從戰(zhàn)爭的陰影中走出來,女人做衣服的第一考慮是怎么省料子。而Dior從第一季開始就把塑造優(yōu)雅的女性作為設計的第一任務,據說用了當時難以想象之多的料子來塑造經典的Dior輪廓,以至于當時 Harper’s Bazar 時裝編輯驚艷道:“這真是一個New Look?!睆拇?,巴黎再次成為時尚的首都,而Dior也成為法國時尚的第一人。
Dior 為二戰(zhàn)后的巴黎帶來的驚喜,多少有點像上世紀八十年代宋懷桂在北京馬克西姆給剛剛從“文革”走出來的中國人帶來的驚艷。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在崇文門的馬克西姆有一個巴黎 Belle ?Epoche 的旋轉樓梯,宋懷桂穿著一件拖地的黑色夜禮服,背后是一個很深的V,在V的下端有一個巨大的深粉色的蝴蝶結。宋懷桂就穿著這個露背的禮服,像女王一樣慢慢地從旋轉樓梯上走下來,當時我們的感覺就是這個情景太資產階級了,真好。
我想,當Dior的New Look 出現在戰(zhàn)后的巴黎,人們的感覺也是資產階級的回歸。
那么資產階級的審美是什么哪?我認為資產階級審美的關鍵詞是優(yōu)雅。這種優(yōu)雅是只有財富能帶來的美,淡定,不張揚,但非常講究。奢侈品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壽命,每件東西都要好到可以傳承幾代人。這種理念和資產階級的誕生很吻合。
資產階級對物質的眷戀曾讓很多人不開心,二戰(zhàn)時候的法西斯很討厭資產階級,墨索里尼認為資產階級是意大利現代化的障礙,當時他提出的口號是“法西斯人拒絕舒適的生活”。天主教也譴責過資產階級,其保守派認為資產階級對物質的重視,對享受的貪婪,都是墮落的表現。
而Dior的核心價值就是展現法國傳統(tǒng)貴族的生活方式,優(yōu)雅的女人、美麗的花園、舒適的客廳,這都是財富給人帶來的讓人羨慕的生活。Dior的情懷是“大資產階級”,法文為Grande Bourgeoisie,也就是“資產階級世家”,已經富裕了幾代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已經成為了習慣。
Dior 的 New Look呼喚二戰(zhàn)后的歐洲人回到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中。這種資產階級情懷和生活方式在戰(zhàn)后的西方生根開花,就拿法國為例,1945-1975被法國人稱為“輝煌三十年”,是法國近代史上的黃金時代。這個時期也是Dior起家的時期。
資產階級雖然是西方的主流價值觀念和審美,但是西方的文人卻時刻都在批判資產階級,在反省,在自嘲。這個叛逆文化流從Emile Zola的小說開始,一直流行到今天的托馬斯·皮卡迪。當然批評資產階級并不說明批評者就不能享受資產階級生活,Dior 牛的地方是能夠把這些純文化的評論變成Dior風格的一部分,以至于使這個品牌永遠引領時尚。
其實這也是迪奧的發(fā)展過程。一邊顛覆,一邊繼承。迪奧先生過世以后,Dior品牌就是這么發(fā)展下來的,第一個繼承者是圣羅蘭,他在Dior做了六季衣服,第一季就得到好評,特別是他在Dior的資產階級審美上添加了一點叛逆的Beat感覺,這小小的變動包括讓Dior的衣服更加容易穿??上チ_蘭做了六季之后就去服兵役了,而其繼承者是很保守的設計師Baron。Dior又回到比較保守的大資產階級風格。
1997年,Galliano 成為Dior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這個任命可能是服裝歷史上最大膽的任命。Galliano接手之后,大膽地把街頭元素植入Dior,怎么看怎么像資產階級大小姐偷跑出來撒歡穿的衣服。雖然Galliano的設計帶來了評論家的爭議,但是20世紀末的時裝已經是設計和市場推廣各一半功勞的眼球經濟的大生意,所以有爭議就是有眼球。
2012年,Raf Simons 被任命為Dior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他的第一季高級訂制好評如潮。Simons 繼承了Dior的經典輪廓,突然間,一種回歸大資產階級的情緒撲面而來。
到2008年,隨著世界經濟的下滑,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念又遭到各種批評,然而今天的主流仍然是資產階級的審美系統(tǒng),也就是說,Dior仍然是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