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國際化趨勢下高校綜合性自然科學類期刊的定位與發(fā)展

2015-03-22 07:29:46鳳,馮
關鍵詞:辦刊科技期刊學報

張 鳳,馮 穎

(1.《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編輯部,遼寧 大連 116023;2.《計算力學學報》編輯部,遼寧 大連 116023)

一、引 言

截至2013年,我國科技期刊共4944 種,數量位于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教育部統計的高??萍计诳?347 種,占科技期刊總數的27%。而在高校科技期刊中,高校綜合性自然科學類期刊,即學報占比25%[1],分量不可謂不重。但在現行的期刊評價體系下,學報的地位有下滑趨勢。1999年10月、2003年1月、2005年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的三屆國家期刊獎獲獎名單中,高校學報獲獎數分別為國家期刊獎7/64、3/30、1/30,國家期刊獎提名獎4/22、8/50、5/50,獲獎數均呈遞減趨勢。只有《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連續(xù)3 屆獲得國家期刊獎。從提名獎構成變化中也可發(fā)現,高校學報漸漸減少,而更為趨于專業(yè)性的如《武漢大學學報》的信息科學版和理學版后來居上。2005年公布的第三屆百種重點科技期刊中,高校學報占17 種。而在2013年,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百種杰出學術期刊中,高校學報僅占8 種,300 種中文出版的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僅有29 種,比例均不到10%。由此可以看出,各類期刊評比有越來越向專業(yè)期刊傾斜的趨勢。

中國主要科研力量分布在高等院校,尤其是教育部所屬的“985”“211”建設的院校,科研力量雄厚,科研水平高。從2014年9月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發(fā)布的2013年SCI 論文所屬機構類型分布統計中可以看出,有82.77%的作者單位為高等院校。2013年,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2013年SCI 收錄我國第一作者論文中)第一作者分布于68 個機構,包括46 所大學(75 篇)和20個研究機構(25 篇)。而作為高校科研水平窗口地位和學術機構一部分的高校學報,與高校的建設和發(fā)展息息相關,隨著高校的蓬勃發(fā)展,依托高等院校的高校學報為何不再具有資源優(yōu)勢?本文通過考察期刊國際化背景下高校學報面臨的種種困境,分析各種制約下其發(fā)展的契機。

二、期刊國際化趨勢加劇對高校學報的影響

期刊的國際化首先是編委會、作者和審稿專家的國際化,其次是指按國際化的標準辦刊。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和數字出版與傳播的迅猛發(fā)展,國外期刊集團集約化和壟斷性越來越強。期刊集團化的優(yōu)勢在于專業(yè)化與規(guī)?;?,如國外的Elsevier 和Springer 出版社,旗下期刊分別為3110 種[2]和3054 種[3],其通過合并和創(chuàng)辦新刊擴大期刊規(guī)模,形成集約化效應,搶占優(yōu)質稿源。國內如中華醫(yī)學會系列期刊,至2015年共有130種,分為中華系列、國際系列和中國系列,遍布醫(yī)學的各個學科,種類齊全,學術水平和編輯出版質量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成為最具權威的醫(yī)學期刊系列,受到了新聞出版署、科技部、中國科協等相關機構的多種獎勵,且大部分期刊是盈利期刊[4]。集約化戰(zhàn)略形成的強大壟斷和競爭優(yōu)勢搶占了大部分市場,對其他單兵作戰(zhàn)的期刊造成了極大的壓倒性威脅。

另外,國際化和集團化的期刊社,在編輯出版流程上也與傳統出版模式形成了極大的區(qū)別[5]。不同于傳統的編輯出版一體化,現代編輯出版流程采用編輯、出版、營銷分離的方式,通過對讀者和市場深入的調查,容易形成期刊品牌特色,保證稿件的學術質量;專人負責的期刊推廣和銷售與其他環(huán)節(jié)相輔相成,進一步提升期刊的地位。數字出版與傳播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的傳播。許多大的出版集團已經完成從印本出版模式向數字出版模式的演變。我國在國際化、產業(yè)化和數字化方面和國際大的出版集團相比具有相當大的差距。

正如尚勇所說,“我國每年產出數百萬篇學術論文,90%以上的高水平論文投向了國外期刊”。為應對國際化挑戰(zhàn),2013年,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開展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項目,“圍繞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開展大聯合、大協作,通過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交流平臺提高學術交流水平和影響力”和“打造具有國際專業(yè)水平的學術期刊等高質量水平交流平臺”重要指示精神,促進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化發(fā)展,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與核心競爭能力,期刊影響力計劃設A、B、C、D 四類支持項目給予一定資助,最后獲得資助的共199 種期刊。2015年又開展了D 類項目資助計劃。對中文期刊則沒有任何資助,中文綜合性高校學報的劣勢更是日趨明顯。

三、現行科研和科技期刊評價體系下高校學報的劣勢

科學技術成果的傳播主要以期刊為載體,但并不是唯一的載體,期刊整體的學術水平不代表所刊發(fā)論文的學術水平,這一點已在業(yè)內達成了共識。目前單一依靠文獻計量學對期刊進行評價,進而成為對所刊載論文的評價已經越來越受詬病,有些學者建議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期刊進行評定。但在現行的科研和科技期刊評價體系下,高校學報由于受其辦刊體制所限和刊載內容的綜合性,處于一定的劣勢,具體分析如下:

1.影響因子等期刊技術指標的制約

目前評價科技期刊的主要指標是影響因子。影響因子是該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與該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數的比值。期刊的影響因子與其專業(yè)化程度關聯非常大。據中國情報信息研究所統計[6],2013年綜合大學學報平均核心影響因子為0.335,師范大學學報、農業(yè)大學學報、醫(yī)藥大學學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工程技術大學學報影響因子分別為0. 272、0. 548、0.439、0.435、0.356,除了農業(yè)大學學報外都低于平均值0.523。為消除影響因子這一單一指標對期刊評定的非客觀性,一些評價機構增加了其他一些評價指標的權重。在中國情報信息研究所按照核心總被引頻次、核心影響因子、核心他引率、基金論文比、引文率統計的綜合評價總分排名前100 位中,只有偏重于專業(yè)化的《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位列其中。綜合性自然科學學報的領軍刊物,《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僅位于109 位。高校學報由于其綜合性,專業(yè)繁多,重點學科不突出,各高校主辦的學報同質化現象嚴重,期刊訂閱數量和讀者忠誠度逐年下降,因此影響因子大大低于優(yōu)秀的專業(yè)期刊,導致其在期刊評定中處于劣勢地位。與專業(yè)性期刊越來越受青睞的現狀相比,綜合性導致的高校學報技術指標的制約短期內難以克服。

2.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評價機制的制約

2013年,國際發(fā)表SCI 論文較多的10 個學科中化學、物理、數學分別占第1、3、7 位。SCI 收錄中國作為第一作者論文20.41 萬篇,位于世界第二位。這是因為目前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評價科研水平的首要指標是發(fā)表在高影響因子的SCI 源刊上的論文數量。這對于因為綜合性難于進入SCI源刊的高校綜合性自然科學類期刊來說是個巨大的沖擊。在各高校的職稱評定中,本校學報的權重分通常低于其他同類的專業(yè)期刊,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論文流失,辦刊的資源優(yōu)勢越來越微弱。

3.辦刊體制的制約

高校學報的主辦單位為高等院校,期刊社或者期刊編輯部為學校內設機構,通常不是法人單位,辦刊經費為學校撥款。因此與經營性期刊相比,編輯不具有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等靠要思想嚴重,大大制約了辦刊積極性,阻礙了學術期刊國際化進程。另外,高校學報編輯在編制上大部分被定位為教輔人員,在職業(yè)規(guī)劃和工資待遇上處于不受重視的地位,年輕編輯流動性較大,導致期刊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受到阻礙。而隨著數字出版與傳播的普及,稿源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與高校學報一校一刊的現狀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國際一流學術期刊通過集團化和擴大規(guī)模等,越來越占據業(yè)態(tài)領先地位。

四、高校綜合性自然科學類期刊的出路

存在即合理。高校學報雖然因為其綜合性、辦刊體制所限各項技術指標偏低,影響了其在科技期刊中的地位,但其不同于其他科技學術期刊的特點,使其在當前時期仍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高校學報既是高??蒲薪涣鞯钠脚_,又具有期刊的基本屬性[7]。當務之急是要找準定位,堅定辦刊信念,辦出刊物特色。

1.高校科研交流的平臺地位不動搖

高校學報辦刊歷史悠久,期刊的連續(xù)性使得學報能夠成為記載高??蒲邪l(fā)展歷程的重要載體,翻開學報,能看到高??蒲兴匠砷L的整個脈絡,高校學報名副其實地應該成為反映學??蒲兴降囊粋€重要窗口。但受目前科研評價體系的影響,許多優(yōu)秀論文外流,學報這個學??蒲写翱诘牡匚挥兴鶆訐u。在內憂外患的處境中,一些高校學報在期刊的技術指標上做起了文章,雖然短期內影響因子等指標有了較大幅度提升,但治標不治本,短期效應下難以形成競爭優(yōu)勢。

為此,高校學報應該重視期刊的技術指標,但不唯技術指標是從。如,基金和論文的相生關系。盲目追求高的基金論文比,可能扼殺成長期的優(yōu)秀研究項目,失去科技創(chuàng)新孵化器的作用。高校學報還是應該以本校師生的論文為主,發(fā)揮本校的科研優(yōu)勢,才能真正成為本校師生科技交流的平臺,進而擴大國內外交流。各高校應該在科研政策的制定上給予學報一定的傾斜,如要求縱向科研項目結題和博士生畢業(yè)時在學報上發(fā)表一篇論文。另外,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優(yōu)勢,抓住重點學科和重點項目,先期給予培育,積極跟蹤其進展,結集集中出版,形成品牌效應;對學校新建學科,或者交叉學科,給予較大力度扶持;對于優(yōu)秀的有創(chuàng)新性的科研成果,開通快速發(fā)表通道,搶先占有優(yōu)先發(fā)表權。在專欄建設上,也要多下些工夫,多邀約本校代表一個學科發(fā)展水平的教授專家,撰寫綜述性論文,充分反映學校的科研水平。

2.高校教育功能的深化和延伸

作者隊伍的培育和發(fā)展是期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源泉,發(fā)現和培育人才是高校學報的一個重要職責。高校學報植根于高校的科研沃土,自然不能為單純提高刊物學術質量、擴大刊物影響力而忽視其教育和服務功能。廣義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進人們知識、技能、身體健康以及形成或改變人們思想意識的活動。高校學報的教育功能,是對碩、博士研究生課堂教育外的深化和延伸,是對他們走向科研道路所上的非常重要的一課。主要教育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術道德建設。碩、博士研究生在投稿之初,經過編輯初審,要求作者提供保密和原創(chuàng)等方面的承諾,并經論文內容重復性檢測,幫助作者樹立嚴謹的科研作風。二是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初審和編輯加工過程中要耐心細致地輔導作者構建正確的篇章結構、嚴謹的數據和圖表、準確的參考文獻著錄。

在各高校學報網站上應設置一些知識性和互動性的板塊,宣傳重要數據庫、期刊和論文的學術評價指標,以及國內外論文投稿指南和寫作指南等,幫助作者了解從文獻檢索到論文寫作的全過程。目前大多數高校學報成為中文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會員,一些學者申請了學者唯一標識符。將其與高校的學者介紹等倉儲性數據鏈接,將會出現擴大高校、高校學報、學者的影響力的三贏的結果。

3.加快網絡化出版步伐

世界上最早的電子版是1976年的“電子信息交換系統(ELES)”項目和國際聯機電子期刊機讀磁帶版,如美國的《工程索引》等書目數據庫,通過DIALOG 等大型聯機系統提供文獻檢索服務。經過幾十年的積累,電子期刊已從軟盤期刊、CDROM 期刊、聯機期刊發(fā)展到網絡化電子期刊。中華醫(yī)學會2004年開始創(chuàng)辦電子版系列,充分體現了多媒體的優(yōu)勢。目前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有三種形式:印刷版與網絡電子版同時發(fā)行、光盤出版、網絡版期刊在線發(fā)行。網絡化出版打破了編、印、發(fā)各自獨立、各成系統的出版模式,給期刊發(fā)行量不大、綜合性太強、讀者受眾面窄小的高校綜合性自然科學類期刊拓展了新的出路。最近十幾年發(fā)展得如火如荼的開放獲取(open access,OA)出版更是加快了網絡化出版的步伐。OA 期刊內容具有片段化、知識化、語義化、可視化,一次編輯、多渠道出版的特點。OA 出版指通過互聯網自由獲取或再利用學術作品,是為應對經濟利益為先的商業(yè)出版集團對出版資源的壟斷日益加劇應運而生的,逐漸成為研究論文的重要傳播方式,目前幾千家期刊參與了OA 出版,一些研究基金機構制定了OA 出版的強制性政策。OA 期刊有各種免費方式,通常為特定機構財政支持,因此更適合高校全額撥款的高校學報。OA 出版首先要求期刊有自己的獨立網站,目前大多數高校學報已有自己的網站,但多把網站作為紙質版的推薦平臺,沒有對其進行深度挖掘。高校學報應該利用好發(fā)展契機,加快OA 出版步伐,擴大影響力。

4.充分利用海內外校友資源

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各高校都形成了龐大的校友資源。高校學報應該積極利用各地校友會,借助微信平臺等,推薦高校學報,讓校友實時關注學報的發(fā)展,形成歸屬感,既拓展了稿源,又擴大了刊物的影響。

五、結 語

在期刊國際化的趨勢和期刊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學報應該堅持其既具有期刊的一般屬性,又具有其特殊性的辦刊宗旨,正確對待當前的期刊評價指標體系,不妄自菲薄,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優(yōu)勢,堅持學??蒲薪涣鞯钠脚_和窗口地位不動搖,繼續(xù)成為高??蒲谐砷L的承載體。

[1]亢小玉,宋軼文,姚遠.中國高校自然科學類期刊現狀調查與分析[J].編輯學報,2014(5):409-411.

[2]Elsevier. Journals[EB/OL]. [2015-05-11].http://www.elsevier.com/journals/title/a.

[3]Springer. Journals[EB/OL].[2015-05-11]. http://link. springer. com/search/page/4?facet-content-type=%22Journal%22.

[4]蔡麗楓,游蘇寧,王旌,等. 傳承經典 再創(chuàng)輝煌——中華醫(yī)學會系列期刊的發(fā)展歷程[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1):1-7.

[5]任勝利.國際學術期刊出版動態(tài)及相關思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5):701-704.

[6]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4.

[7]彥帥,鄭進保,佟建國,等. 論高??萍计诳? 種屬性[J].編輯學報,2009(2):97-98.

猜你喜歡
辦刊科技期刊學報
科技期刊的分類
科技期刊的分類
科技期刊”
《糧油食品科技》辦刊理念視覺表達
致敬學報40年
科技期刊的分類
論蒙古語內部期刊辦刊難題及解決方法
堅持開門辦刊,講好行業(yè)故事
學報簡介
學報簡介
拜城县| 宜川县| 绍兴县| 南漳县| 常熟市| 读书| 孟州市| 正蓝旗| 凭祥市| 沙湾县| 博罗县| 司法| 巴东县| 阳曲县| 宜昌市| 钟山县| 普兰县| 汉中市| 耿马| 阳曲县| 杭锦后旗| 左云县| 高碑店市| 巴彦淖尔市| 本溪市| 元朗区| 松潘县| 汉川市| 襄垣县| 汶川县| 长兴县| 隆子县| 台安县| 湟中县| 景德镇市| 库车县| 无锡市| 济宁市| 三明市| 阿拉善右旗|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