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軍
(中共貴陽市委黨校 生態(tài)文明研究所,貴州·貴陽 550005)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共存的省份,存在許多佛教與少數(shù)民族文化交融的典型事象。早在唐代,佛教就傳入黔東北土家族地區(qū)。[1]元代,佛教已經在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產生了較深的影響。當時,印度僧人指空在黔西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傳播佛教,就有“苗蠻、瑤、僮、青紅、花竹、打牙仡佬諸洞蠻,俱以異菜來請受戒”之說。[2]明清以來,佛教不斷調適自身以適應貴州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貴州少數(shù)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
在佛道儒傳入之前,貴州少數(shù)民族民眾普遍信仰的是自然宗教,主要是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農業(yè)祭祀,都發(fā)端于原始的信仰。佛教傳入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后,主動適應當?shù)孛癖姷男叛鲂枨?,少?shù)民族民眾宗教信仰中普遍添加了佛教元素。
佛教傳入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以后,對當?shù)?7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1939年,中國著名民族學家吳澤霖在考察貴州苗族時就記述道:短裙黑苗所信仰的神靈中,第一類有玉皇大帝保家菩薩、本己祖宗、閻王、士地城隍、財神、觀音菩薩、岳武穆、神農、關圣帝君、娘娘菩薩等。[3]從這個描述來看,所供奉信仰的神邸中,除了當?shù)厣贁?shù)民族原始宗教信仰的神祇而外,還添加了道教和佛教神祇。觀音菩薩就是佛教中的神祇,也是我國佛教信眾中最崇奉的菩薩。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苗族民眾宗教信仰中的神祇狀況,現(xiàn)在也是如此。再如,荔波縣播堯鄉(xiāng)覺鞏村,有一個當?shù)刂牟家雷鍍畨?,信奉的壇神依次是如來、五位祖師、左佛、中佛、右佛、文殊菩薩、右十王、普賢菩薩、左十王、左諸天、左司炎魔帝、王元帥、右司西濟王、右諸天、馬元帥、左壇法主龍樹醫(yī)王祖師、右壇法主真武玄元仁威上帝、本縣城隍輔德忠政大王、釋天門下鑒齋大士營灶天神等。[4]這些神祇中,許多都是佛教中的神祇,尤其把佛教神邸如來排第一位,說明佛教在當?shù)夭家雷逯幸延猩钊氲挠绊憽H缃?,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仍然可以見到許多侗族家庭里安放著神龕,神龕上方左書“某氏祖宗之位”,右書“某氏家譜”,有的在神龕上供奉著佛教神祇釋迦摩尼佛祖和觀音菩薩塑像。
佛教傳入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以后,少數(shù)民族信眾為了保存本民族宗教信仰的同時也信仰佛教,便在本民族宗教經典中添加佛教經典內容。例如,在布依族摩教儀式中,摩公使用的經書中就有《觀音經》 《本命經》等佛教經典內容。同時,貴州各地摩教在對亡靈所歸的極樂世界的構想上,大多認為人死后靈魂通過布摩超度,進入“旁仙”“旁拜”,“旁仙”意為“仙界”,“旁拜”意為“佛界”。極樂世界以“仙界”“佛界”并稱,可見是受道教與佛教思想的影響。摩經中還有諸如“娑婆世界”“南贍部洲”之類的概念,也來自佛教。摩教中出現(xiàn)的佛教神靈還有“三寶”“救苦”等。又如,佛教傳入侗族地區(qū)后,佛教中的輪回觀念、因果報應、修陰積德等廣為人們信奉。侗族中有不少在家中吃長齋或吃花齋(初一、十五)者。
總體來看,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民眾的宗教信仰普遍受到佛教的影響,無論是所信奉的神祇和宗教儀式,都形成了“佛道儒與自然宗教混雜共存”的狀況。
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它與藝術在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體驗和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是相近和相通的。佛教有時候需要通過藝術來表現(xiàn)佛教的思想,使人們在腦海里對佛有深刻的印象,來加深佛教的影響力。藝術有時也需要佛教來宣傳自己,提升自己的美感與想象力。佛教認為,事物存在因果報應關系。這種思想對貴州少數(shù)民族民眾影響很深,在貴州少數(shù)民族民間神話傳說等文學作品和建筑繪畫中均有體現(xiàn)。
在貴州苗族民間廣泛傳說的《害人害己》《善報和惡報》 《虐待婆婆的媳婦》等文學作品,受佛教因果報應思想的影響,其內容主要是弘揚善良、鞭撻丑惡、詛咒魍魎。再如,貴州彝族文獻《夜郎史籍譯稿》中有《建造高廟宇貢賦》和《老和尚有形象》,均是彝族弘揚佛教思想的文學作品?!督ㄔ旄邚R宇貢賦》中描述“在烏蒙高原一帶,山頭建廟宇,皇宮在大山間,建君主廟宇;堂瑯山頂上,建臣王廟宇……國威在于建廟教化,尚建高廟的工藝者,擬取乾陽規(guī)儀而造作,所塑的偶像,批取信仰的星辰形象,有兵有傭。夭折女神不進堂。建廟福壽來,建廟祿位生,拜廟供佛,祈求福祿平安,成了習俗”。 《老和尚有形象》 中描述“在烏蒙山一帶地方,一天三床氈,一日三件事,牧地換四場,羊羔尾起電,就這么一些……布篤布舉師,來到朝廷說,局索朝俄呀,那三個年輕和尚,綾羅綢緞的衣著,男不男,女不女,一身同般盛裝,手持黑漆角,口含金銀花,看守著佛像,在那里寫畫……他們就是這地方的佛廟文化創(chuàng)造者。布篤布舉他,是這樣說的,歷史無可斷,是用言語傳,后人思古而傳授。小和尚們呀,我給你們講,古克國王的后裔,阿糯魯歹他,如神又如仙,曾一度盛世喲”。[5]除了苗族、彝族民間傳說及文學作品中弘揚佛教思想而外,在貴州其他少數(shù)民族民間傳說及文學作品中也廣泛存在。
貴州少數(shù)民族戲曲中添加佛教元素比較常見。比如,德江土家族儺戲中的《三元和會》,敘述了釋迦佛、李老君和孔夫子的出生和三者間的關系,以及儺堂戲的來歷。戲中唱道:鑼鼓打得響沉沉,上元和會上儺廳,霧露有影話有把,水有源頭樹有根……上三教釋迦佛、李老君、孔夫圣人三尊神;中三教觀音菩薩、興武、梓潼帝君三尊神;下三教川主菩薩、土主、藥王三尊神……老君化為什么佛,佛主化為什么神?元世化為燃燈佛,燃燈化為彌勒尊,尊尊化為阿難佛,尊尊化為舍利尊,尊尊化為釋迦佛,尊尊化為壽利尊,尊尊化為普庵佛,尊尊化為觀世音,觀音化為至世佛,尊尊化為文殊尊,尊尊化為普賢佛,尊尊化為萬億尊。佛開八萬四千門,自古留在我壇門。[6]如上所述,在貴州少數(shù)民族民間“佛道儒與自然宗教混雜共存”,正是這種廣泛、寬容、兼收并蓄的民間宗教信仰,孕育和催化了貴州少數(shù)民族民間戲曲藝術。
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建筑繪畫中,均有對佛教文化的表現(xiàn)。鼓樓和風雨橋是貴州侗族的標志性建筑,貴州侗寨鼓樓檐翹的外部通常繪有表現(xiàn)侗族民眾日常生活及風俗習慣的圖畫。侗寨風雨橋長廊廊檐兩邊的木板上,也不乏雕刻或描繪著佛道儒三教的人物或故事。比如,肇興侗寨的智團風雨橋,其廊檐內就描繪有表現(xiàn)佛教文化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故事。另外,侗族的服飾和銀器也有一些佛教元素,肇興侗寨一家木質手工藝品制作作坊,除了雕刻侗族標志性建筑鼓樓、風雨橋等,也雕刻佛教神衹,尤其以彌勒佛最多。[7]
佛教傳入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以后,除了對少數(shù)民族宗教信仰、文藝思想等有直接間接的影響外,對社會風尚習慣,卻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固有的習俗也影響了佛教。佛教宣揚因果報應、輪回轉世等等思想,由此在貴州少數(shù)民族文化中出現(xiàn)了陰司、閻王、超度、拜佛、燒香、還愿等說法和活動,極大地開闊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民間習俗。比如,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歲時民俗中的四月八、觀音會(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七月半(盂蘭盆會)等,都與佛教緊密關聯(lián)。
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佛教的影響。比如,在印江縣少數(shù)民族民眾的日常生活中,習慣于喝佛茶、禪茶,這就源起于梵凈山佛教活動。梵凈山山清水秀,適宜茶樹生長。因此,梵凈山僧眾經常栽種茶葉,由于茶葉所泡出的茶水味美清新,世人認為皆因佛緣,便美其名曰佛茶、禪茶。喝佛茶、禪茶逐漸在當?shù)孛耖g興起,當?shù)孛癖姞幭确N茶,梵凈山茶由此聞名天下。再如,梵凈山山體古老,植被良好,山里生長著許多珍稀藥材,自古以來,許多信眾來梵凈山,除了朝山拜佛,還為了采集中草藥。據(jù)說,其中一些中草藥能醫(yī)治多種病,世人美其名曰梵凈山佛藥。除了以上方面,佛教對貴州少數(shù)民族民眾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都有所體現(xiàn)。比如,直到現(xiàn)在,在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苗族中,人生病尤其是小孩生病,都要祈求觀音祛病消災。苗族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巫術咒語有的也與佛教有關,如出行或走夜路咒:出門經,出門碰到觀世音,觀音老母在前進,四大天王隨后跟,金燈千盞來開路,妖魔神怪盡躲開,摩呵般若波羅密。這個出門咒融進了佛教的內容,最后的密咒還保留梵音。[8]
綜上所述,佛教傳入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以后,不斷充實和改變自己的內容和形式,對當?shù)厣贁?shù)民族文化產生了深入的影響,形成“相互交融、融而不合”的文化格局。從宗教學角度來看,佛教對少數(shù)民族宗教的適應或讓步,僅僅在一定層面上對其神祇、咒術、禮儀的吸納,以便擴展佛教在少數(shù)民族中的影響。反之,少數(shù)民族宗教亦未將佛教的思想和教義消化吸收,合而為一。因此,這種交融是融而不合,可能導致信眾失去信仰的核心要素而形成模糊信仰,脫離原宗教的本質,潛在世俗化、功利化、商業(yè)化、政治化的危機,甚至導致信仰的異化。從文化發(fā)展來看,不同文化間相互溝通、交流、理解、融合是文化發(fā)展的主流。佛教與貴州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這種交融,文化之間互有交流,相互吸收、融洽,但又“融而不合”,都保持各自的文化特征。這種特征,使得貴州少數(shù)民族文化具有明顯的民族性、地域性、原生性,是文化中的一塊瑰寶,在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方面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1]嚴天華. 土家族文化大觀[M]. 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4:118.
[2](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五十一,史傳部(三)“游方記抄”[M].
[3]吳澤霖. 吳澤霖民族研究文集[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10- 11.
[4]吳秋林. 眾神之域——貴州當代民族民間信仰文化調查與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27- 128.
[5]赫章縣民族古籍辦公室. 夜郎史籍譯稿[G]. 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7:441、600- 601.
[6]貴州省德江縣民族事務委員會. 德江縣土家族文藝資料[Z]. 1986:50- 53.
[7]趙玉嬌. 圣俗之間——淺談佛教與貴州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互動融合[J]. 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10,(4).
[8]游建西. 近代貴州苗族社會的文化變遷[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