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晨 樊葳葳
(1.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系,湖北·武漢 430074;2.武漢科技大學 國際學院,湖北·武漢 430081;3.華中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 430074)
恩格斯指出:“沒有一條國家的分界線是與民族的自然分界線,即語言的分界線相吻合的?!比祟惿鐣l(fā)展涵蓋社會形態(tài)、經濟程度、政治制度、國家政體、民族成分等多個方面,其諸多構成不是有序共進,而是交互重疊,民族與政治國家的發(fā)展也并不總是在同一時間線上,于是地理概念的國家劃分成為跨境民族的產生的前提。[1]地理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是跨境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前提,我國邊界線在陸地上共有30多個少數民族跨境而居,他們的民族身份認同對邊界和睦與鄰國交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現代語境下,跨境民族、跨界民族、跨國民族三個概念內涵大致等同,不過其區(qū)分在學術界仍然存在一定爭議,三者概念指向側重點不同,本文采用空間意義更濃厚的跨境民族概念。首先,“跨”所指的是居住在兩個以上(含兩個)國家,具有共同民族性,彼此相互認同的民族群體;其次,受居住地主體民族影響較大,但在語言、服飾、信仰、習俗等都體現出對他國相似民族群體的認同;再次,在地理概念上,現在或曾經有緊密的地緣聯系。
在現代語境下,跨文化視角常被用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類群體的文化互動??缇趁褡宓目缥幕瘜Ρ热后w為境內民族群體和境外民族群體。社會學角色定義認為人或群體在同一時刻扮演多個角色,故為角色集??缇趁褡迳矸菀膊皇菃我坏?,是民族身份、宗教身份、國家身份的角色集合。
傳統跨境而居的少數民族一般以本民族母語為主要社交語言,兼顧使用與其混居民族的語言。我國大部分跨境而居的少數民族屬于有語言而無文字的情況,但語言習得的傳承須以活態(tài)傳遞,必須通過社會實踐和相互交往來完成,這就增強了跨境民族語言身份認同的交往基礎。隨著我國國境邊界的確立和民族識別的完成,跨境而居的少數民族同時完成了民族身份和國家身份的客觀劃定,語言作為溝通工具和民族劃分標志之一推動著跨境民族身份認同。[2]首先,跨境民族存在著語言跨境的現實。我國有28個少數民族語言是跨境的,例如,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哈薩克族、苗族、瑤族、壯族、傣族、哈尼族、景頗族、怒族、獨龍族、佤族、京族等。換言之,跨境民族和境外民族的語言是同宗的,可以互相毫無障礙地溝通。其次,跨境民族存在雙語或多語使用的情況。我國跨境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語言,也會使用混居或相鄰民族語言,例如跨境景頗族會使用傣語或者阿昌語。此外,受境外同宗民族的影響,部分少數民族使用境外主體民族的語言。再次,跨境民族漢語使用水平逐年提升。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投入的增加和邊疆民族地區(qū)義務教育政策的執(zhí)行,如今邊疆跨境少數民族民眾的漢語水平逐年提高??傊?,作為跨境民族認同重要構成的語言身份認同在現階段體現為求同取向,這更加利于我國邊境穩(wěn)定和交流便利。
作為信仰重要表現形式的宗教交往是宗教社會化的重要過程。我國跨境少數民族一直以來有較高的宗教信仰熱情,共同的宗教信仰成為跨境民族身份認同的基礎。隨著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我國跨境民族的宗教信仰身份認同呈現出新的特點。第一,跨境宗教信仰社區(qū)的形成。信仰社區(qū)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沒有絕對的地理區(qū)域,特指跨境而居的少數民族因為共同的信仰,不局限于地緣,而同時涵蓋血緣(親緣)、物緣、神緣、語緣的信仰空間。信仰表達可以通過共同節(jié)日、共同祭祀、共同儀式等來完成。第二,跨境民族信仰體系多元化。[3]我國跨境民族都有獨特的原始宗教、圖騰崇拜,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和邊界交往,信仰體系中也出現信仰融合和嬗變的因素,這成為我國現階段跨境民族文化建設重點疏導的隱患??傊缇趁褡宓男叛錾矸菡J同現狀奠定了跨境民族內聚的基礎,有利于民族團結,但跨境民族信仰的多元融合則需要成為我國跨境民族文化建設重點疏導的部分。
政治身份認同在國家語境下特指對國家身份的認同??缇趁褡宓恼紊矸菡J同由客觀認同和主觀認同構成,客觀認同是由國家劃定的身份歸屬,主觀認同則是由于客觀身份的刺激,對所系屬國家身份的歸屬感。當前,我國跨境民族的政治參與涉及兩方面因素,一是跨境民族的政治參與意愿,二是國家為跨境民族政治參與提供的途徑和機會。國家歸屬認同的實質為對政治權利的認可與權威服從,在一定程度上,民族身份認同與國家身份認同之間存在著矛盾性,民族身份認同的強化往往意味著國家身份認同削弱,反之,民族身份認同削弱,同樣意味著國家身份認同的加強。[4]政治參與度是衡量跨境民族身份認同和國家認同的重要標準,國家身份認同較低時,政治參與度也較低,反之亦然。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國際地位的不斷上升,跨境民族都具有越來越強的政治身份認同感,從其政治參與熱情不斷高漲就可以看出。
跨境民族的身份認同相對于其他民族身份認同的困難根源于其地理區(qū)位和發(fā)展現狀,我國跨境民族歷史上雖然與主體民族有聯系,但也多偏安于邊疆,與國外的同宗民族卻有著血緣、地緣、信仰文化等多重的聯系。
多元文化已經成為民族融合與交流的動力,于該場域中分析跨境民族身份認同,不僅著重本族文化的自然情感歸屬認同,更契合主流文化即中華文化的外力內化認同和其他民族文化的選擇性認同。此種認同基礎不僅可以縱向跨越歷史,也可以橫向跨越民族和國界,形成多元文化認同體系。一般而言,跨境少數民族的文化同主流社會有較大差異,在整合過程之中會成為文化共感的主要障礙,形成共感缺失現象。[5]共感缺失在一定程度可稱為國家離心力的擴大,文化共感缺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跨境少數民族的文化立場、視角不同;另一方面,是主流文化顯示優(yōu)越性的溝通態(tài)度,同時也有兩個文化群體持有者對于對方文化沒有進行深層次了解而導致的刻板印象。世界各多民族國家都在努力消解由文化基礎差異所致的跨境少數民族與主流社會文化認同差異摩擦,以成就跨境少數民族融入主流文化的民族認同共感。
跨境而居的少數民族長期與境外民族有著諸多聯系,共同的宗教信仰身份認同甚至超越了民族和國家認同,以強烈的精神信仰認同成為其民族凝聚力。在跨境民族信仰的掩護下,民族情緒和不合理訴求對民族包容性形成挑戰(zhàn),造成地緣政治的不穩(wěn)定性。在我國推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大環(huán)境下,區(qū)別于正常宗教宣傳與宗教交流,以宗教為幌子的非常規(guī)邊境政治文化滲透時有發(fā)生[6]。借用宗教促進友誼、加深理解的文化功能,宗教滲透試圖通過信仰體系來消融異質性的思想和文化基礎,其針對的對象非個人,而是政治制度、主流價值、社會整體、政權組織。[7]宗教信仰問題的背后往往是跨境民族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問題的存在,這也是跨境民族問題發(fā)展惡化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夠處理好跨境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問題,則無論泛民族主義還是民族分裂主義必然失去生存的土壤,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反之,一國如果長期漠視甚至有意限制跨境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治理,也意味著該國在將跨境民族逐步推離自身,在波詭云譎的國際形勢下,甚至會引發(fā)國家和民族的巨大動蕩。
如今,以報紙、雜志、書籍、廣播、電視、網絡為載體的大眾傳媒,基本覆蓋了我國所有疆界。大眾傳媒對邊界跨境地區(qū)的影響也非常明顯,已然成為邊境地區(qū)民族接收外來文化、交流溝通信息的重要媒介渠道。大眾傳媒具有信息傳遞、功能監(jiān)督、輿論導向的作用,作為受眾的跨境民族群體不可置身世外,新大眾傳媒情境下,意識形態(tài)與文化構建對其身份認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世界范圍內大眾傳媒進入到新媒體時代,以電視、電腦、手機等作為終端的新媒介在方便跨境民族群體的同時,也帶來了身份識別的困惑。[8]國內媒體利用現代技術對跨境民族的民族身份意識進行宣傳,同時境外宣傳媒體也利用地域優(yōu)勢搶占宣傳平臺。例如,在中緬邊界,可以收聽、收看多個緬甸語節(jié)目。在跨境民族居住地,一些外媒利用邊民的語言習慣制作具有特殊目的的節(jié)目,以達到模糊聽眾公民意識和國家身份的目的。在特殊邊境環(huán)境中,大眾媒體成為跨境民族政治身份認同的直接影響因素,如何有效減弱和消除境內外媒體宣傳對跨境民族的消極作用成為我國跨境民族地區(qū)工作的重點。
跨境民族既是文化實體,也是政治實體,跨境民族的身份認同不僅是理論問題,也是重大實踐問題。面對新時期新情況,為了更好地加強跨境民族身份認同應該從政府主導、跨境民族參與、社會力量支持著手,促進國家內部族群團結和社會秩序穩(wěn)定,以達成我國跨境少數民族與其他各民族共同發(fā)展。
主流價值觀是指社會之中多數人認可的價值取向和標準。主流價值觀的構建之于跨境民族是其身份認同向心力之源。首先,在國家制度中,教育體系、大眾傳媒等可以作為制度路徑,將主流價值觀的引導和培養(yǎng)與宣傳教化相結合,其核心是價值觀的調整與社會秩序相協調。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族政策逐步將包括跨境民族在內的各邊緣族群納入國家一體化建設之中,共同構建同一個標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通過制度建設服務跨境民族,使其真正感受制度的優(yōu)越性,從內心接受和認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度服務的核心在于政治上對跨境民族實行村民基層組織自治,經濟上給予政策傾斜和適當幫扶。我國多數跨境民族居住地相對偏遠,經濟相對落后,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應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發(fā)展跨境民族區(qū)域經濟,并為建立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提供物質基礎。再次,通過增強跨境民族參與主流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強化其對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在經濟全球化、區(qū)域化的雙重背景下,我國跨境民族所處邊境已逐漸全方位開放,社會經濟發(fā)展突破原來的邊境區(qū)域,融入到我國經濟大潮之中??缇趁褡逶诮洕诤线^程中信息、技術落后成為阻礙其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從國家和政府的角度,對跨境民族的問題進行深層次改造,將其身份認同意識融入主流社會。
語言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跨境民族群體語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語言反映民族交流、記憶歷史與文化傳承。共同的語言是民族身份認同的基礎,在保證少數民族語言使用自由的前提下,促進漢語的廣泛使用,發(fā)揮語言文化的跨文化交流功能。一方面,以學校教育為主要手段,促進漢語在跨境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普及。例如,在云南跨境而居的阿昌族,越來越多地使用漢語,接受漢文化和生活方式,對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也越來越強烈。另一方面,漢語與本民族語言同時使用的雙語模式,保留跨境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吸收外來文化,進而增強跨境民族的自我身份認同感和認同意識。
傳媒的本質功能是國家控制和信息傳播,而新媒體又使得大眾傳媒更貼近普通大眾,恰當使用新媒體,發(fā)揮其統一化的影響力,可以很好地提升跨境民族的身份認同傳播力。首先,形成新媒體主流價值觀宣傳機制。在跨境民族社區(qū),社會成員通過接受媒體宣傳信息,了解和參與國家與社會各領域活動,認可社會主流價值觀。其次,針對跨境民族地區(qū)使用跨境民族語言網站、微博、移動傳媒等新媒體過少的現狀,開發(fā)和制作一些好的新媒體節(jié)目,適應跨境民族地區(qū)受眾需求。以跨境民族地區(qū)傳統大眾傳媒原有部分為基礎,拓展多種跨境民族語言使用的新媒介,貼近居民實際生活,從真正意義上提高新媒體的影響力??缇趁褡鍏^(qū)域特殊的地理與政治環(huán)境,將會成為逐年倚重新媒體對身份認同的塑造作用。
跨文化視角下的跨境民族是一個特殊群體,對他們而言,跨文化傳播應基于地域的、民族的基因和同宗同族、語言相通、習俗相近的歷史遺傳。兼?zhèn)溥吘壭耘c融合性、民族性與國際性、地域性與多樣性、日常性與功利性的跨境民族識別多重特征,在文化全球化交流中必然會產生文化碰撞與沖突。當前多元文化下的多民族共存,其民族認同的實質是文化認同和政治認同,對于保持跨境地區(qū)長期穩(wěn)定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要通過實踐探索構建跨境民族身份認同的路徑,確保兼顧跨界民族的同時享有民族特殊政策和國家一體化進程政策。
[1]趙廷光.中國跨界民族問題研究[C].中國世界民族學會,云南省民族理論學會,1999.
[2]Gladney,Dru C.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The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98.
[3]楊得志.中緬跨境民族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博士畢業(yè)論文,2014.
[4]栗獻忠.跨境民族問題與邊疆安全芻議[J].學術論壇,2009,(3).
[5]張興堂.跨界民族與我國周邊外交[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
[6]何 躍,高 紅.文化安全視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問題[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
[7]楊得志.跨境民族問題類型化分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4,(8).
[8]谷 禾.大眾傳媒與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認同塑造[J].云南社會科學,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