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鄭天挺隋唐史研究的成就與特色

2015-03-20 03:47:15段曉亮
關鍵詞:陳寅恪武則天史料

段曉亮

(石家莊鐵道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石家莊050043)

鄭天挺(1899-1981)以明清史研究享譽史壇,在隋唐史研究領域也造詣精深。由于其公開發(fā)表的隋唐史研究成果不多,因此近些年回顧20世紀隋唐史研究的論著,較少提到鄭天挺及其研究。①在回顧20世紀隋唐史研究成就的論著里,除胡戟等編著的 《二十世紀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提及鄭天挺的吐蕃族源研究外,其他如張國剛 《二十世紀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歷史研究》2001年第2期)、吳宗國 《我看隋唐史研究》(《文史研究》2006年第4-5期)等文章均未提及鄭天挺隋唐史研究的成就。實際上早在1931年鄭天挺就已涉足隋唐史研究。1937年鄭天挺開始在西南聯(lián)大講授隋唐五代史。②《鄭天挺日記》(未刊)也有1938年初講授隋唐五代史的記錄:“年四十歲,任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教授,授隋唐五代史。本職國立北京大學教授兼秘書長,寓長沙小吳門外韭菜園一號,湖南圣經學院第三宿舍?!?942年日記中也有“四十四歲(依陽歷),任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教授兼總務長,本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兼秘書長文科研究所副主任,兼任云南大學文法學院講師。在聯(lián)大開隋唐五代史、明清史兩課,在云大開隋唐史一課”的記載。抗戰(zhàn)時期,鄭天挺兼任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副所長,曾與陳寅恪共同指導汪篯和王永興等隋唐史研究生。鄭天挺奉調南開后也曾開設隋唐史課程。在長期教學與研究中,鄭天挺積累了大量隋唐史研究卡片,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人物、制度、文化以及邊疆民族關系等方面,凝結著他很多真知灼見。更為可貴的是,當時學術界尚無隋唐五代史方面的著作,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后,楊志玖 《隋唐五代史綱要》、岑仲勉 《隋唐史》、吳楓 《隋唐五代史》、呂思勉 《隋唐五代史》等著作才陸續(xù)出版,而在此之前,鄭天挺對隋唐史已經有相當深入的研究,遺憾的是這部分講義直到2011年才經南開大學王力平教授及其學生整理出版。①《鄭天挺隋唐五代史講義》,王力平等整理,中華書局2011年12月出版。鄭天挺隋唐史研究成就理應得到學界關注,本文即以《鄭天挺隋唐五代史講義》及其相關論述為基礎,在總結鄭天挺隋唐史研究成就與創(chuàng)見基礎上,探討其價值和特色,以就正于方家。

一、對隋唐政治史和唐史分期的研究

清末民初有關隋唐史研究或延續(xù)注補傳統(tǒng)史籍的路徑,如沈炳震 《新舊唐書合鈔》、唐景崇《唐書注》、張鵬一 《隋書·經籍志補》,或就隋唐史某項專題進行零散的考證,如勞經原勞格父子考證唐代折沖府、丁謙考證隋唐時期域外地理等。1930年代以后,陳寅恪在隋唐政治制度史研究領域取得諸多開創(chuàng)性成果,將隋唐史研究推向新高度。鄭天挺治學始于??睂W和古地理學,后逐漸轉向魏晉南北朝史和明清史。1937年鄭天挺為在西南聯(lián)大授課需要,開始系統(tǒng)地研究隋唐史。除精讀 《隋書》《舊唐書》《新唐書》等史籍外,他最關注的當屬陳寅恪有關隋唐史的論述。

1938年鄭天挺與陳寅恪同在蒙自西南聯(lián)大史學系任教,兩人往來比較頻繁,鄭天挺經常就隋唐史問題與陳寅恪進行探討。陳寅恪的研究對鄭天挺影響很大,陳寅恪所注意的問題亦為鄭天挺關注。鄭天挺的研究多是在陳寅恪研究基礎上的深化。比如其講義在“隋襲齊制”條目下,他首先引述陳寅恪說法“唐初用隋禮,而隋禮則承齊而非承周”,接著從宮室、山陵、服色、儀禮、五禮、刑、音樂等七方面歸納了隋朝禮儀對前代的沿革損益情況。對于日本學者那波利貞以為隋唐宮室制度源于突厥的說法,鄭天挺予以駁斥,認為此說“證據不足”,“唐代蓋用隋代之宮,隋宮修于開皇,劉龍齊人,謂其齊式則可,謂其胡式則不可。北齊雖有胡人嫌疑,固難證其胡化也。北魏孝文帝之宮殿取魏、晉、宋、齊之式而建,北周、北齊皆仿北魏而隋、唐亦因襲之”[1]6。在“五禮”條目下,鄭天挺先引述 《隋書》相關史料,接著下按語道:“北魏孝文帝所取南朝禮至南齊為止,隋則取梁以后者”“薛道衡、王劭采北齊儀注,許善心、虞世基采南朝儀注?!保?]7

鄭天挺對玄武門之變的考察,也是以陳寅恪所作研究為基礎。陳寅恪以為:隋唐軍力集中長安(玄宗后不然),而在長安之軍事成敗,則系于玄武門。太宗政變之成功,全在占有玄武門。陳寅恪復以巴黎圖書館藏敦煌本 《常何墓志銘》證實,玄武門之變發(fā)生時常何屯守玄武門,且常何“舊曾隸屬建成,而為太宗所利誘”,“故建成不以致疑,而太宗因之竊發(fā)”[2]54。陳寅恪還提出:未殺建成、元吉以前,太宗嘗欲出保洛陽,以其形勝故也,實則□得洛陽,亦未必能成功也,亦難與長安爭勝等觀點。鄭天挺贊同陳寅恪“長安軍事成敗系于玄武門”的說法,以為“以當時雙方間有□爭□,建成、元吉亦賄尉遲敬德,故太宗當時不得玄武門必敗”。[1]46鄭天挺以為玄武門之變是唐太宗蓄謀已久的政變,且提出四條線索:

一、太宗與東宮僚佑早有勾結。楊文幹之變,太子中允王珪、左衛(wèi)率韋挺得罪流雟州,太宗殺建成,召之還,以為諫議大夫,此以非用仇,或酬庸也。率更丞王晊,為東宮僚佐,而亦以東宮之謀告太宗,其勾結亦可知。二、天策府武士漸踰入宮,尉遲敬德語,太宗之言可證。三、玄武門護衛(wèi),早為太宗所收,故太宗與長孫無忌,可預伏玄武門。又 《常何墓志》亦可證。四、太宗求洛陽,蓋為敗退之計,兼以掩人耳目也。[1]47

鄭天挺“太宗求洛陽,蓋為敗退之計,兼以掩人耳目”之說,明顯是對陳寅恪說法的回應。上述線索邏輯清楚、史料扎實,使太宗蓄謀玄武門政變說更加細化,其結論也被后續(xù)研究所印證。②鄭寶琦的 《“玄武門之變”起因新探》(《文史哲》1988年第4期)、程宗才的 《“玄武門之變”新探》,(《人文雜志》1991年第3期)、李英祥、尹春明的 《唐玄武門之變真相初探》(《河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葛劍雄、周筱赟的《玄武門之變真相推測》(《領導文粹》2002年第10期)等文均認為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蓄謀已久的政變。鄭天挺還搜集史料,制作“義兵初起與建成、元吉”“楊文幹之反”“玄武門之變與文德皇后”“唐太宗論武德時功高不賞之懼”等卡片,欲就此“詳考作一文”[1]48,可惜未成。盡管如此,鄭天挺這些研究是1941年做出的,當時學界除陳寅恪外,尚無對玄武門政變有如此細致的研究。

鄭天挺對隋唐政治史的研究非常細致,糾正了不少傳統(tǒng)文獻的錯謬。據 《隋書·鄭譯傳》載周宣帝生病,鄭譯、劉昉謀劃請楊堅總攬朝政,但御史中大夫顏之儀卻與宦官密謀,想讓大將軍宇文仲輔理朝政,后來顏之儀和宇文仲都被楊堅抓獲。但據 《資治通鑒》記載,僅有鄭譯、劉昉偽造詔書引薦楊堅控制朝政,顏之儀對此抗拒不愿服從,但從未提及宇文仲輔政的事情。鄭天挺仔細比較 《周書·宣帝紀》《隋書·高祖紀》,發(fā)現兩書均無宇文仲輔政一事,再據 《周書》宇文仲本傳,周宣帝殂時宇文仲已去世。鄭天挺比較諸說,以為宇文仲輔政說不可信,顏之儀請以輔政宗王當別有其人。[1]9這種建立在史料批判基礎上的微觀考證是鄭天挺治學特色,凝結著他對隋初復雜政治斗爭精確的認識。遺憾的是鄭天挺這些論述僅保存在卡片中,未能及時發(fā)表,也少為學界所知。20世紀90年代以后胡如雷等學者繼續(xù)圍繞楊堅篡周時新舊勢力消長做了深入的探討,可惜 《隋書·鄭譯傳》的謬誤并未及時更正,顏之儀引宇文仲輔政的說法仍然存在。[4]

對于唐代宦官專權問題,鄭天挺以為宦官掌握軍權使其地位日益顯赫,終成禍患。鄭天挺詳細考察了唐代宦官逐漸掌握兵權進程,提出高宗龍朔二年(662)設置左右羽林軍為宦官監(jiān)軍權的開始;肅宗時任命魚朝恩為觀軍容使,這是宦官初次獲得統(tǒng)軍權;代宗廣德元年(763)魚朝恩親自掌控神策軍,兩年后魚朝恩借口吐蕃入侵,增擴神策軍,勢力大增,為宦官將兵的開始。[1]152這就使唐朝宦官掌握兵的脈絡清晰可尋。他還細致地歸納出唐代宦官統(tǒng)率軍隊有東軍、西軍、北司和都等種類。鄭天挺通過對宦官漸掌兵權的考察,揭示出唐代宦官專權的制度根源,有開創(chuàng)性。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張國剛 《唐代監(jiān)軍制度考論》才以此為線索,考察了唐代宦官監(jiān)軍的組織與職能,及其對唐代政治生活的微妙影響。[5]此外,鄭天挺還梳理唐代重大制度沿革狀況,系統(tǒng)地考察了唐代職官制,涉及唐代選官標準、升遷習慣、品階官勛等,并以“唐俗輕外任”“唐官俸京外不同”“開元后鄙常侍”等概括唐代官制特點,既精煉又有說服力,頗有乾嘉學者余風,這些概括至今仍有重要啟發(fā)意義。

鄭天挺對唐史分期問題的認識亦頗有見地。他認為就軍事和政治而言,755年安祿山叛亂為唐代歷史一大關鍵;就經濟和財政而言,780年兩稅法實行是唐代歷史的轉折點。依此可分別將唐史劃為前后兩期。學界通常劃分法以開元(741)前為盛唐,黃王叛亂(874)后為末世,分為前中后三期。1941年鄭天挺對三期說提出自己看法,以為應將穆宗元年(820)作為唐代中后期分界點,因為唐代自穆宗后“三鎮(zhèn)復叛,勝唐之世不復能取”,“憲宗以后,無一君非宦官所立,且外重之勢,愈重矣”[1]28。值得一提的是鄭天挺以穆宗元年(820)為中后期界限的看法,與范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中唐史三期說暗合,兩人都是在1941年各自做出的論斷。鄭天挺并未最終對唐史分期給出定論,只是在前人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實際上兩期說和三期說均各有道理。鄭天挺提出穆宗元年為唐代政治演變的關節(jié)點,凝聚著他對唐代歷史的精確把握。除此以外,鄭天挺還以“文學上唐之分代”為題,介紹了元代楊士弘 《唐音》的四期說和清代王士禎 《漁洋答問》的三期說。

二、對唐代府兵制和田賦制度的研究

府兵制是中國古代最有特色的軍事制度,其存廢對唐代興衰影響至深。清末民初以來,勞經原勞格父子和羅振玉對唐代府兵制研究多集中于對折沖府數量、名稱和分布等問題的考辨,陳寅恪首先對府兵淵源、流變、運作提出系列開創(chuàng)性見解,極大地推動了唐代府兵制研究的開展。鄭天挺早在1931年就開始系統(tǒng)研究唐代府兵制問題。他對唐代府兵制的研究或延續(xù)了考證折沖府數量的傳統(tǒng)路徑,或深化了陳寅恪相關研究。陳寅恪以為隋唐興盛與當時奉行的“關中本位政策”有極大關系,府兵制為“關中本位政策”的關鍵。鄭天挺詳細列舉 《通鑒》 《新唐書·兵志》、陸贄 《論關中事宜狀》對唐初府兵部署記載,提出“關中兵力之盛與兵之多。當兵者亦多,蓋府兵制之根本也”[1]113-114的論斷。早在1932年鄭天挺就系統(tǒng)總結了唐代府兵番上制度,歸納出武散官與文散官番上、三衛(wèi)五府番上、資蔭番上、翊衛(wèi)及豹騎番上等不同分類,且對“番”的含意做出具體解釋:“‘番’,謂 ‘分班’也。十二番,謂分十二班,即每年輪班一次。五番,謂分五班,五個月輪班一次。每次一個月,故曰 ‘一月上’,‘上’者,‘值班’之謂?!保?]117

鄭天挺對唐代府兵編制和數量的考證尤值得稱道。他以 《新唐書·兵志》為基礎,參考王應麟 《困學紀聞》、杜牧 《原十六衛(wèi)》、李繁 《鄴侯家傳》、陸贄 《論關中事宜狀》、《唐六典》、杜佑《通典》等史料,以及清人勞經原 《唐折沖府考》(子格增輯)和近人羅振玉 《唐折沖府考補》《增訂唐折沖府考補》等對唐代折沖府數量考察成果,系統(tǒng)總結了自宋代以來關于唐代府兵制數量研究狀況。對于唐代府兵制編制和規(guī)模,他依據《新唐書》和 《資治通鑒》對唐代府兵制編制概述,以為唐代府兵制最小編制為“火”,“十人為火,火有火長”;其次為“隊”,“五火為隊,五十人為隊,隊有隊正”;再次為“團”,“六隊為團。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但另 《新唐書·兵志》記載,唐代府兵共分為三個等級,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其中又有上府校尉六人的說法。若以每府六校尉的說法,則上府的兵數總數可達1800人,明顯超過了1200人。鄭天挺懷疑“三百人為團”中的“三”字為“二”字之訛誤,實際上應該是“二百人為團”,那么六校尉正好是六團共1200人。據此,鄭天挺重新將唐代府兵編制歸納如下:

十人為火,火有火長,五火為隊5×10,五十人為隊,隊有隊正,四隊為團4×50,二百人為團,團有校尉,六團為上府6×200,五團為中府5×200,四團為下府4×200,一千二百人為上府,府有折沖校尉,一千人為中府,八百人為下府。[1]119

土木工程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國民經濟增長與發(fā)展有重要作用。隨著當前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化發(fā)展速度的加快,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實現網絡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對土木工程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揮著積極作用。通過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同時為土木工程建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時代的發(fā)展對土木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木工程技術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與增加,這些都給管理提出來新的挑戰(zhàn)。實現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勢在必行。

這樣就糾正了 《新唐書》和 《資治通鑒》對唐代府兵制記載的謬誤,將唐代府兵制研究推向深入。

對唐代兵制演變一般多承襲 《新唐書》舊說,認為府兵制浸壞于高宗武后時期,至玄宗開元初始以募兵取代府兵制。鄭天挺考察得更為詳細,他指出自武則天通天元年(696)令山東近邊諸州設置武騎團兵,為唐代軍制轉變之始,“武騎團兵與其后之地方鎮(zhèn)防團結兵同,皆選編戶內丁多身壯者,免其征賦。而予以糧食,使之秋冬農隙受訓練,警備地方”,“開元初,延長軍鎮(zhèn)兵士在鎮(zhèn)年限,改為六年,軍鎮(zhèn)募兵亦隨之以起……遂成為募兵、職業(yè)兵之濫觴”[1]129。鄭天挺以為武則天時期是唐代府兵制盛衰演變的關鍵,武騎團兵即為地方藩鎮(zhèn)團結兵興起的源頭,開元以后軍鎮(zhèn)募兵在鎮(zhèn)年限延長,職業(yè)兵由此濫觴,這是他細致考察有關府兵制第一手史料所得出的判斷,極大地深化了對府兵制的認識。對于府兵制破壞的原因,鄭天挺歸納為四點:

一、唐代府兵內重外輕,強干弱枝,關內道人民兵役義務重于他處,人民分田既不足,又多兵投,不免逃亡;二、府兵之番上制,太頻繁,太勞碌,妨礙生產;三、府兵待遇不能滿足人民服兵役、免租庸調的要求;四、兵投負擔過重,府兵制基于均田,均田的精神在自耕,人人勞動,人人生產,一切軍隊的兵器、食糧皆自辦。均田既不徹底,因而造成了兼并,人民負擔不了軍食等項負擔。[1]128

鄭天挺將府兵制崩潰原因歸納為府兵制度本身弊端、吏治敗壞、均田制瓦解等方面,特別是認識到均田制和府兵制內在的聯(lián)系,這張卡片完成于1952年,當時鄭天挺已明顯受到唯物史觀影響,更注重分析府兵制崩潰的經濟根源,其見解是非常精確的。除此以外,鄭天挺對唐代府兵制研究還涉及府兵制緣起、番上制度運行、府兵來源、折沖府編制和數量、府兵制演變和破壞的原因等諸多方面。這些研究很多都集中在20世紀30年代初,當時除勞經原、勞格、羅振玉和陳寅恪以外,學界尚無人對府兵制有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更談不上專門研究府兵制的著述,①當時岑仲勉 《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唐長孺 《魏周府兵制辯疑》(《魏晉南北朝史論叢》中華書局1955年版)、谷霽光 《府兵制度考釋》(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等有關府兵制研究的重要論著均未出版。鄭天挺的研究成果雖未公開發(fā)表,但其觀點多凝結于教學中,影響也很深遠。當時鄭天挺并未有機會利用最新發(fā)掘的敦煌史料,單憑其深厚的文字學和??睂W功底,僅利用最常見的文獻典籍就能做出如此多的創(chuàng)見,令人贊嘆。

鄭天挺對唐代田賦制度的研究,也多以陳寅恪說法為基礎予以細化和深化。他認為“唐代經濟的基礎所反映的財政政策和制度,就是均田制租庸調法,它包括了人口政策、土地政策和賦役政策,三者是分不開的。而唐代的軍隊制度——府兵,亦是與這三者分不開的”,唐初均田原則為:“貧民先授田,富民后授。課役者先授,不課役者后授。多丁之戶先分,少丁之戶后分”[1]135,但實授數往往少于規(guī)定數。陳寅恪曾提出唐代牛僧孺黨及新興階級自稱之門閥不可信。鄭天挺對陳說深以為然,但他以 《樊川集·牛僧孺墓志銘》和 《白氏長慶集·襄州別駕府君事狀》等史料指出,牛僧孺以及白居易祖上唐初田地“必為事實,不過不一定是賜田而已,此可見唐初未動勛戚舊業(yè)”[1]138。20世紀50年代后,鄭天挺學習唯物史觀,更加重視經濟田賦因素在社會制度演變中的作用。陳寅恪提出武則天主政后漸打破關中本位政策,以科舉制提拔新興階級鞏固統(tǒng)治,鄭天挺表示贊同,但認為更應從經濟角度予以解釋:

蓋唐初行均田法而不徹底,初期雖緩和了一些階級矛盾,而天下土地又為豪強所兼并。府兵之兵農合一,既不能收以農養(yǎng)兵之效,而人民失田,流浪四方,成為游民,自然走向募兵制度。貴族兼并結果,為人民所痛恨,又不能不改弦更張,以圖緩和,于是將考試選拔之法加以利用。[1]163

鄭天挺不僅深刻地揭示出均田制破壞與府兵制瓦解的關系,而且從全新視角歸納了武則天興科舉制的原因,其觀點是符合歷史實際的。唐中葉兩稅法是我國古代稅賦制度重大變革,學界對兩稅法也多有褒獎。鄭天挺肯定了兩稅法的關鍵意義,但也客觀指出“唐制兩稅外不得擅收,而事實上亦不如此,‘三度赦文’欲寬赦以前,嚴禁以后,均未作到”[1]140。鄭天挺還梳理了唐代對外貿易路徑和所到范圍,提出:“唐代國勢之飛躍,經濟之發(fā)展,政治之鞏固,商業(yè)之發(fā)達,有賴于漕運、驛傳、關門,三者之完備?!保?]145

三、對武則天諸問題的研究

武則天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唐代最關鍵的歷史人物,舊史家對其多持貶損態(tài)度,20世紀初一些學者從女權立場出發(fā),從新視角對武則天進行新評價。②如 《我國女權運動者——武曌》(《婦女雜志》1929年第15卷第12期)、《偉大的革命政治家武則天》(《婦女月刊》1943年第3卷第1期)、《武則天新論》(《婦女月刊》第6卷第5期)等。1935年,陳寅恪發(fā)表 《武曌與佛教》,從家世信仰和政治角度,客觀地剖析了武則天與佛教關系,提供武則天研究的新角度,但文章“僅以武曌與佛教之關系為范圍,即其母氏家族信仰之薰習及其本身政治特殊地位之證明二點。其他政治文化等問題與武曌有關者,俱不涉及”[6],所涉及范圍相對狹窄。鄭天挺早在1940年代初便有系統(tǒng)研究武則天的計劃,制作“武則天革命卡片及長編”等卡片,其后數年間他繼續(xù)致力于武則天研究,積累了大量史料,其隋唐五代史卡片與武則天有關的將近90張,[1]220-221,230-231其中有諸多創(chuàng)見。盡管這些成果直到最近幾年才為學界熟知,但不可否認鄭天挺是20世紀最早系統(tǒng)研究武則天的學者之一。

鄭天挺致力于考證武則天家世以及其稱帝與《大云經》的關系。陳寅恪在 《武曌與佛教》中據薛懷義注 《大云經》,認為武則天年幼時已嘗為尼,其父母族均為佛教家庭可能性很大。道宣之 《集古今佛道論衡》、彥悰 《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志磐 《佛祖統(tǒng)記》等史料提及隋文帝和隋煬帝對佛教非常重視。鄭天挺再據敦煌新發(fā)現之佛經所著錄的年代和地域,發(fā)現以隋文帝、武則天兩代的佛經亦最多,因此表示“于此可證《隋書·經籍志》佛經類及 《通鑒·文帝紀》所載之不虛,益可證兩代之信佛”[1]62。鄭天挺未直接回答武則天是否出身佛教家庭,僅間接證實武則天與佛教關系密切,其謹慎求真的態(tài)度可見一斑。

陳寅恪提出:武則天為鼓吹女子可作皇帝意識,命天下普設大云寺,讀 《大云經》。 《大云經》是否為薛懷義偽造,薛懷義注 《大云經》是否與武則天稱帝有關,鄭天挺對這些問題亦作深入剖析。《舊唐書》《新唐書》和 《資治通鑒》均以薛懷義等故意造 《大云經》為武則天稱帝造勢。但宋敏求 《長安志》只說是“沙門宣政進《大云經》,經中有女王之符”,未提及 《大云經》是否偽造。北宋贊寧 《僧史略》則說:“此經(《大云經》)晉代已譯,舊本便曰女主,于時豈有天后”。敦煌新出土 《大云經》殘卷后,《大云經》是否偽造以及 《大云經》與武則天稱帝關系問題,重新引起學界關注。王國維 《跋沙洲文略》以為薛懷義等不過就 《大云經》原文稍加緣飾,不盡偽記。陳寅恪也以為薛懷義是在舊文注以新解,未動原文。鄭天挺詳細歸納有關 《大云經》與武則天稱帝關系的史料,包括近代以來日人矢吹慶輝 《三階教之研究》和王國維、陳寅恪的最新成果。[1]66《大云經》是否為薛懷義偽造,由于各種史料說法出入較大,鄭天挺出于謹慎考慮,最終未予定論。但他接著引述武則天稱帝前兩則史料:其一,《資治通鑒》記載俞文俊曾批評女主處陽位易導致地氣塞隔;其二,《新唐書》記載:李思文詭言“《周書·武成》為篇,辭有‘垂拱天下治’,為受命符。”后喜,皆班示天下,稍圖革命。據此鄭天挺確認武則天授意薛懷義宣傳 《大云經》為其稱帝造勢并非虛言。

鄭天挺對武則天功過是非問題也予以客觀細致地研究。西漢初年呂后與武則天較類似,亦屬女主制政。這種情況在男權社會多受詬病,史書對其稱謂和評論也不同。鄭天挺歸納比較了 《史記》《漢書》 《資治通鑒》對呂后書法的差異和《資治通鑒》《新唐書》《舊唐書》對武則天書法的不同,客觀地分析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史家對女主臨政的態(tài)度。對武則天的功過是非,古代史家多以貶損為主,近代以來陳寅恪、范文瀾等史家傾向于以客觀求實的態(tài)度重新評價武則天。鄭天挺以“武則天時制度”[1]71-72為題,詳細地梳理武則天時期政治制度狀況。他并未就武則天擅權亂政和人品是非予以批評,僅歸納排比 《新唐書》和 《資治通鑒》所有涉及武則天時期制度的史料,把關注點放在其執(zhí)政時制度和對唐代政治影響等方面。雖然他也摘錄較多記載武則天濫用酷刑、府兵制浸壞等史料,但也抄錄不少武則天時期制度建設諸多積極方面,而且這些都以著重號標明,如創(chuàng)設武舉、舉人試官、始記 《時政記》等??梢娫谠u價武則天問題上,鄭天挺不盲從過往史家偏見,也避免夸大武則天功績,而是從唐代政治制度建設和演變趨勢的角度,實事求是地爬梳史料予以分析。這些卡片僅摘錄史料未加一字按語,但我們可了解武則天的功過是非以及鄭天挺對武則天的總體認識。這批卡片撰寫時間是1942年。1950年以后武則天評價問題成為學界熱點,很多學者或蓄意抬高武則天歷史地位、作翻案文章,或套用階級斗爭理論分析武則天背后的利益集團。相比較而言,鄭天挺的武則天研究立足于扎實史料,這種客觀求真的樸素風格顯得更加可貴。1980年代黃永年等學者重新檢討以往武則天研究的不足。[7]1997年王雙懷撰文反思五六十年代學界有關武則天研究只重教條理論不注意事實考證,評價武則天文章雖多但有突破性的不多見等弊病,認為有必要重新把武則天放到特定時代范圍內,用豐富而精確的史料實事求是地進行考證研究。[8]相比而言,鄭天挺的武則天研究無疑更能禁得起時間檢驗。此外,鄭天挺對武則天稱帝原因也有精彩的評述:

武氏之稱帝蓋由當時各方面之情形所造成,不由于一因。武后稱制已成女主,群下 論之,不見有稱帝之勸,承嗣贊之,以成一己之私,則天女子誘于虛榮,遂底于成。此事與唐宗室之誅戮相關,謂誅戮之始即為稱帝之圖,斯未必然,大約初時宗室以太后專政不無怒言,武后日疾之,遂加誅戮,承嗣及酷吏輩,扇構其間,遂成大難,迨宗室誅戮殆盡而皇太子之問題發(fā)生。[1]78

鄭天挺從多個角度歸納武則天稱帝的原因,對武則天誅戮李唐宗室也能從歷史的角度看待,顯示了其卓越的史識??傮w而言,鄭天挺對武則天研究既細致又全面,除上述成果外,還涉及武則天與李唐宗室的關系、武李兩家之糾結、武氏世系等方面。當時學界的武則天研究尚處起步階段,鄭天挺的研究成果雖未及時發(fā)表,但也通過課堂講授傳播開來。重新審視20世紀的武則天研究,鄭天挺所作研究的意義和價值應予以認可。

四、對隋唐時期西南邊疆史的考釋

鄭天挺在隋唐時期西南邊疆史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成就。1938年鄭天挺隨西南聯(lián)大文學院遷至云南蒙自,鄭天挺由此開始關注西南史地問題,先后發(fā)表 《發(fā)羌之地望與對音》《〈隋書·西域傳〉附國之地望與對音》《〈隋書· 西域傳〉薄緣夷之地望與對音》①鄭天挺在抗戰(zhàn)時期發(fā)表的 《發(fā)羌之地望與對音》,原載 《史語所集刊》第八本,第一分冊;《〈隋書·西域傳〉附國之地望與對音》,原載 《國學季刊》第六卷第四號;《〈隋書·西域傳〉薄緣夷之地望與對音》,原載 《國學季刊》第六卷第四號。這三篇文章可參見 《探微集》,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256-279頁。等三篇考釋性的文章。這是鄭天挺隋唐史研究唯一公開發(fā)表的三篇文章?!缎绿茣ね罗瑐鳌分^吐蕃本羌屬,有百五十余種,有發(fā)羌唐旄等,未始與中國通,居析支水西,“蕃發(fā)音近,故其子孫曰吐蕃”。但 《通典》《舊唐書》《唐會要》《通考》《太平寰宇記》以及 《宋史》有關吐蕃條目均不見類似記載。鄭天挺發(fā)現發(fā)羌的稱謂最早見于 《后漢書·西羌滇良傳》,據 《西羌滇良傳》記載,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后據大榆中,其后世迷唐起初受東漢招撫,居大小榆谷,復叛于允川,被擊敗后遠逾賜支河首,依發(fā)羌居。經考證,鄭天挺以為“賜支”即為析支,地處青海東南部,迷唐遷徙之跡,皆自北而南,且“析支河首在金城郡之南,其西北為西域鄯善車師諸國,其東為河關,其東南為蜀漢,皆非發(fā)羌”,“可知迷唐所逾而遠依者,必在其南或西南,而析支河首之南及西南皆今日西康西藏之地也”,“據此可證發(fā)羌之地望實與吐蕃舊居相當”[9]。藏人自稱為Bod-Yul,Bod謂其民族,Yul則指其國家,西方學者以為吐蕃的“蕃”讀“波”以期與Bod之音相對,但鄭天挺懷疑發(fā)羌即為Bod的對音。他以其深厚的古文音韻知識詳加辨析,提出“發(fā)羌之稱蓋源于西藏土名Bod之對音,似亦無可疑”。他不僅考證出發(fā)羌地望為吐蕃舊居,而且從音韻學角度得出發(fā)羌為Bod對音,由此可知發(fā)羌乃是西藏吐蕃之祖先,早在東漢時就與中原民族有間接或直接往來?!丁此鍟の饔騻鳌蹈絿赝c對音》以為 《隋書·西域傳》所提及的附國源于Bod之對音,從地望看附國處于康藏之地,而且附國之風土習俗與康藏為近,因此得出西藏地區(qū)在隋唐時期與中央政權即有密切往來?!丁此鍟の饔騻鳌当【壱闹赝c對音》謂 《隋書·西域附國傳》有“附國南有薄緣夷”,從對音和地理位置看,薄緣夷即為西藏南界山國不丹。不丹或譯布坦,蓋Bhutan,Bhotan之對音,名稱源于梵文之Bhotanta,我國舊籍或譯布魯克巴。

這組文章考證出東漢時期的發(fā)羌即為隋唐時期吐蕃祖先,自古以來就與中原王朝有密切往來,特別是以薄緣夷為不丹的研究等填補了隋唐史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開創(chuàng)性意義。鄭天挺的研究是在繁忙行政事務間隙完成的,《發(fā)羌之地望與對音》寫作時曾多次就正于陳寅恪、羅常培、陳雪屏、魏建功、姚從吾、邵循正、邱大年等人,據其日記記載:

此文原題曰:發(fā)羌釋,繼改今名,遵莘田、雪屏之教也。余初以失花延與帆延為古今地名之異。心恒據伊蘭語為正之譯文以d對t,從吾舉佛陀為證稿中朱筆皆莘田所改,其反切及聲類所屬皆傅君懋績所查,此文繕寫后寅恪又為訂正梵文對音及佛經名稱多處,此稿不能見也。寅恪對此說深贊,尤增余興趣與努力,并識之。②《鄭天挺日記》(未刊),1939年7月16日。

鄭天挺對吐蕃歷史的研究,脈絡清晰、考證精詳,并且運用文字音韻知識和歷史地理學考證方法,其研究與陳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胡厚宣 《甲骨學商史論叢》等均獲得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獎勵,被公認為抗戰(zhàn)時最重要的學術論著。這些研究不僅凝聚著他個人艱苦卓絕的努力,也承載著西南聯(lián)大諸學友互相砥礪的友誼,是抗戰(zhàn)學術史的一段佳話。

五、鄭天挺隋唐史研究的特色

鄭天挺對隋唐史的研究,既繼承中國傳統(tǒng)治學理念的精髓,又吸收近代新的科學理論和方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治學特點。其研究隋唐史的特色,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精研原始文獻史料

鄭天挺治史最大特點是重視精研原始文獻資料。這種注重歸納、排比和分析原始文獻資料并間下按語的治學特點,在其隋唐史研究中幾乎隨處可見。他的每張教學卡片的標題,也都很清晰地記錄著所抄錄史料的類別、朝代和具體內容,比如標題為“事、唐、軍 唐府兵緣起”“事、唐、軍 府兵制”“事、唐、軍 唐府兵制編制表”“事、唐、軍唐兵制三變”等卡片,不僅歸納了《資治通鑒》《新唐書》《舊唐書》《唐會要》有關府兵制的記載,而且還參考了陸贄 《論關中事宜狀》、王應麟 《困學紀聞》、李繁 《鄴侯家傳》、杜佑 《通典》、《原十六衛(wèi)》《理道要訣》等文獻資料的觀點。他的 《隋唐五代史講義》等斷代史講義便是在這些教學卡片的基礎上整理出版的。王曉欣以為這種特殊的講義體裁,“其條目、資料選擇和評述實際上蘊涵著編錄者對一代歷史的理解和詮釋,體現著編錄者的史觀”,既不同于通論性章節(jié)體著述,也與普通的史料匯編有本質區(qū)別,可歸納為“史徵類”[10]171。鄭天挺這種治學方法既受乾嘉學風影響,也體現了近代“整理國故”理念和方法。在授課時鄭天挺也很重視講述和介紹原始文獻史料,將歷史事實和原始史料結合起來,這樣有利于學生正確看待史料和史實關系,使他們掌握由分析比較史料入手,探尋歷史真相的研究方法。

鄭天挺的日記也清晰地記錄著他重視閱讀文獻史料的治學特點。比如:1938年1月3日記載:“上午讀 《隋書》《唐書》《通鑒紀事本末》諸書,備授課之需”;1942年6月14日載:“讀《通鑒》《舊唐書》摘當時戰(zhàn)爭及行旅經行之途”等等,類似記載在他日記里幾乎隨處可見。雖然中國傳統(tǒng)史籍有諸多缺點,由此引發(fā)近代以來中國學者不少批評,但必須承認這些文獻史料是認識中國古代史實和脈絡的最基本、最系統(tǒng)的史料。鄭天挺這種看似保守、正統(tǒng)的史料觀,與近代極端重視新發(fā)掘史料的趨勢似乎并不契合。1928年,圍繞中國傳統(tǒng)文獻史料優(yōu)缺點,他曾與好友朱謙之有一場激烈的辯論,據其日記記載:

晚與謙之談中國史料問題,競辯不已,謙之謂中國史料無一可信,余謂新史料發(fā)見前只能勉強用之。謙之謂舊史以本紀為綱,視皇帝過重,余謂此是古人無法編列年代之故,如古人知以黃帝為紀元或某時代為紀元,必可不以本紀為綱。謙之謂甲骨文字可為史料,余謂其材料甚富,但時代難斷,相持甚力,直至夜深。事后思之仍是不善養(yǎng)氣。①《鄭天挺日記》(未刊),1928年9月7日。

從鄭天挺日記內容來看,這場辯論持續(xù)的時間很長,而且兩人爭論得相當激烈,以致于事后鄭天挺也反思自己太易激動,不善養(yǎng)氣。兩人的爭論主要集中在三點:其一,中國史料是否可以盡信。其二,舊史以本紀為綱,是否由于皇權太盛。其三,甲骨文字價值如何評判。對于前兩個問題,朱謙之的主張類似梁啟超闡述其“新史學”時的觀點,痛陳中國傳統(tǒng)史學弊病,但言辭過激,未免有失公允。鄭天挺并不否認傳統(tǒng)文獻史料的弊端,但以為在可靠的新史料發(fā)見之前,只能姑且用之。對于舊史普遍以本紀為綱,鄭天挺也更多地從易于紀年的角度看待。對于第三點爭執(zhí),如何評判甲骨文史料的問題,因鄭天挺日記所載過于簡略,兩人爭執(zhí)詳細情況不得而知,當時董作賓有關甲骨文斷代的研究尚未發(fā)表②董作賓 《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到1933年代才正式發(fā)表。,鄭天挺對于甲骨文史料的運用,與朱謙之相比態(tài)度相對謹慎。由這場爭論可知,當時鄭天挺對中國傳統(tǒng)文獻史料價值的認識,已經非常精確。

鄭天挺精讀原始文獻史料研究歷史,有不得已之苦衷。當時除陳寅恪有關隋唐史的論著以外,還沒有成熟講義和專著可供參考,敦煌史料等考古發(fā)掘和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實際上,以精讀原始文獻史料研究隋唐歷史,并非鄭天挺所獨有的治學方法,陳寅恪作為現代隋唐史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以精讀原始文獻史料為治學根基。陳寅恪和鄭天挺這種看似保守的治學特色,確實能為歷史研究奠定最純正最扎實的基礎。鄭天挺重視運用原始文獻資料并不意味著否定新史料的價值。在講述史料學課程時,他也很詳細地闡述了中國歷史上新史料發(fā)掘,對推動史學研究的意義,認為孔子舊宅古文經發(fā)掘、汲冢竹書的發(fā)現,以及近代甲骨文、敦煌卷子、居延木簡、內閣檔案和文物考古發(fā)現,都極大地推動了學術發(fā)展。1943年在與湯用彤談及敦煌新史料的發(fā)掘時,鄭天挺也認為“若歷史考證此后惟敦煌一路,其未廣布未研究者甚多,且其地為國際學術界所注意關涉甚多,影響甚大,此后北大文研之發(fā)展舍此莫由,今覺明開拓于前,吾輩正宜追蹤邁進”①《鄭天挺日記》(未刊),1943年1月17日。。可見,鄭天挺并非否定新史料的價值,而是認為不宜過分夸大新史料發(fā)掘的意義,傳統(tǒng)文獻史料并非盡善盡美,但仍然是研究隋唐史最基本的立足點。

(二)注重闡明歷史淵源和發(fā)展脈絡

鄭天挺隋唐史研究另一顯著特色是注重闡明重大歷史事件的起源和發(fā)展脈絡,這在他已公開發(fā)表的論著和教學卡片中都有體現。比如他講述北齊制度對隋代影響時,從宮室、山陵、服色、儀禮、五禮、刑、音樂等七方面縱向展開論述。在考察唐代重大官制時,也特別注意前后歷史沿革。在“隋唐辟屬制度之廢”條目下,他著重考察了辟屬制演變歷程,指出南北朝時期地方州郡僚佐多為刺史、太守自辟,其后隨著中央集權的發(fā)展,才漸將辟屬權收回朝廷。這種探析隋唐時期政治制度淵源和演變歷程的治學路徑,與陳寅恪治史的方法極為相似,既能把握住隋唐史研究的關鍵性問題,又體現了其宏通的學術視野。鄭天挺在研究唐代宦官專權問題時,也極為關注宦官逐漸掌握軍權的歷程,將其劃分為宦官監(jiān)軍、宦官統(tǒng)軍、宦官將兵三個階段。他在考察唐代兵制時,同樣很注意梳理由府兵制、彍騎兵制再到方鎮(zhèn)兵制的演變歷程。鄭天挺還特別強調以“歷史的看法”考察唐代與邊疆外族的關系,認為“南詔與吐蕃在今全入版圖,全無隔閡,而在唐代(西618-907年,七世紀至九世紀)則認之為外族外患,今日不必為之曲諱曲解”[1]170。

鄭天挺注重梳理重大歷史事件發(fā)展歷程的特色,還體現在其對制作史表的重視。早在1936年講授魏晉南北朝史時,他便以魏晉南北朝史內容復雜,頭緒繁多,在沒有成熟講義的條件下編輯 《魏晉南北朝史大事年表》,年經事緯,縱橫連貫,系統(tǒng)分明,深受學生歡迎。[8]74隋末唐初之際,群雄輩出,重要人物關系和事跡不易把握,鄭天挺特制作“隋唐之際諸人年齡”表和“唐初功臣表”,前者詳細列舉了楊廣和李淵以下35位重要人物的生卒年月,以及他們在楊玄感之反、義兵之起和玄武門之變時的年齡;后者記錄裴寂、劉文靜等唐初56位功臣,在武德元年、武德九年、貞觀十一年以及貞觀十七年的封爵和排名情況,且均注明所引用文獻史料的出處。其“隋唐五代史講義”中還有“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之歸一”表、“隋文帝世系”表、“隋與北周之關系”表、“隋末起兵建號簡表”、“歷史上唐代之分代”表、“唐高祖事跡編年及表”、“李唐帝系”表、“李唐與周隋之關系”表、“唐太宗系年”表、“唐太宗父子”表、“武則天系年”表、“武氏世系”表、“唐府兵制編制表”、“唐府兵數諸書不同”表、“開元時節(jié)度之兵力及邊費”表、“東突厥世系”表、“西突厥世系”表等史表。撰寫史表并非易事,不僅需要廣泛爬梳各種原始史料,勾稽排比、闡幽發(fā)微,還必須有足夠的概括和提煉能力,看似簡單的史表往往需要耗費極大時間和精力,但對嘉惠后學是非常有益的。

在談及治史和學習方法時,鄭天挺也經常強調弄清歷史脈絡的重要意義。正因為如此,他的課很受學生歡迎。據成慶華回憶,“鄭師講課,注意講清楚基本問題,每講到關鍵處,輒結合史源及有關研究,闡述自己看法;每講完一章,做小結,聯(lián)系前后發(fā)展源流,介紹史料及參考書?!保?1]73在 《漫談治史》中,鄭天挺提出研究歷史要做到:“一、因果關系不能顛倒;二、時間先后不能錯亂;三、歷史是向前發(fā)展的,不能用后來的發(fā)展附會當時?!保?2]462他還曾以制墨業(yè)在不同歷史時期演變進程為例,認為研究歷史除“橫面的研究以外,還要作縱面的研究”,“從一種情況深入鉆研說明它的特點,是必要的,從另一種情況的先后發(fā)展作廣泛探討,比較它的異同,也是必要的,二者不可偏廢”①鄭天挺 《關于中國社會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史料處理的初步學習》的報告,1956年10月20日?!班嵦焱﹄s存”(未刊)。按:這些雜存來自鄭天挺筆記本的記載,沒有標注頁碼,而且這部分雜存也還沒有系統(tǒng)整理。,所謂“縱面的研究”就是從歷史演變的角度探求真相。

(三)治學細致精微,不輕易下定論

治學細致精微,不輕易下定論是鄭天挺研究隋唐史另一顯著特點。粗翻其 《隋唐五代史講義》就會發(fā)現,精微細致地歸納和考證無處不在。比如在“隋與高麗”標題下,鄭天挺很細致地歸納隋朝四次征討高麗的時間、統(tǒng)帥、軍隊數、班師原因甚至每次出征高麗的前后具體天數。在“隋唐之際諸人年齡”條目下,他用列表的形式詳細歸納隋煬帝、李淵等35位隋末唐初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卒年月以及他們在楊玄感之反、隋末義兵之起、玄武門之變時的年齡。表格所用資料都來源于 《隋書》《舊唐書》等原始史籍,非常有助于厘清當時紛繁復雜的人物關系,掌握隋末唐初重要人物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表現和作用??梢娻嵦焱鹘y(tǒng)史籍的挖掘到達相當精微細致的境界。鄭天挺在精研文獻史料基礎上,也謹慎地做出很多精微細致的考證,糾正不少正史史籍的謬誤。如前所述鄭天挺糾謬 《隋書·鄭譯傳》所載御史大夫顏之儀引大將軍宇文仲輔政記載不可信,就是其考證精微的典型例子。鄭天挺仔細比讀 《隋書》《周書》以及 《資治通鑒》相關記載,以為 《隋書》所載顏之儀引宇文仲輔政不可信,但顏之儀請以宗王輔政當另有其人。他再詳細考察當時留在京師的宗室諸王,最終以為顏之儀請以輔政的宗王很可能是漢王贊。再如其比讀 《舊唐書·高祖紀》《新唐書·高祖紀》《舊唐書·太宗紀》以及 《資治通鑒》有關記載,糾正 《舊唐書》“高祖之守太原,太宗時年十八”的錯誤,辯證其時太宗應為20歲。前文所述鄭天挺糾正 《新唐書》和 《資治通鑒》對唐代府兵制記載的謬誤,也是其治學精微細致的表現。

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鄭天挺從不輕易下定論。比如鄭天挺考察隋文帝和隋初政治,僅依據 《隋書》《資治通鑒》等原始資料,依類別羅列排比,幾乎未加按語。陳寅恪以為武則天出身佛教家庭,很可能自幼便嘗為尼。對此鄭天挺參引各種史料,再參照敦煌佛經所著錄年代以隋文帝、武則天兩代最多的現象,只謹慎地表示武則天與佛教有著密切關系,并未斷語武則天是否出于佛教家庭。對武則天為稱帝偽造 《大云經》的說法,因無可靠證據,鄭天挺僅依據現有史料肯定了武則天以 《大云經》為稱帝造勢的說法,但對 《大云經》是否為偽造未下定論。

綜上所述,鄭天挺有關隋唐史的研究涉及范圍非常廣泛,而且很多觀點都具開創(chuàng)性意義,但由于他不輕易發(fā)表論著,除考察吐蕃先世數篇文章外幾乎沒發(fā)表文章。鄭天挺很多創(chuàng)見也都凝結在教學講義中,長期不為人知。隨著 《鄭天挺隋唐五代史講義》整理出版,相信鄭天挺隋唐史研究成果會逐漸為學界所了解。在重新審視20世紀隋唐史研究成就時,鄭天挺隋唐史研究的價值和意義是不容忽視的。

[1] 鄭天挺.鄭天挺隋唐五代史講義[M].王力平等,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11.

[2] 陳寅?。拼问肥稣摳澹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 榮新江.安祿山的種族和宗教信仰[M]∥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222-237.

[4] 韓昇.隋文帝弒君與被試說考證[J].學術研究,2000,(2):98.

[5] 張國剛.唐代監(jiān)軍制度考論[J].中國史研究,1981,(2).

[6] 陳寅?。鋾着c佛教[M]∥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37-138.

[7] 黃永年.評郭沫若同志的武則天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3).

[8] 王雙懷.本世紀以來的武則天研究[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1997,(3).

[9] 鄭天挺.發(fā)羌之地望與對音[M]∥探微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259-260.

[10] 鄭天挺.鄭天挺元史講義[M].王曉欣等,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9.

[11] 封越健,孫衛(wèi)國.鄭天挺先生學行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9.

[12] 鄭天挺.及時學人談叢[M].北京:中華書局,2002.

猜你喜歡
陳寅恪武則天史料
MYTH AND MECHAS
漢語世界(2021年6期)2021-12-17 10:53:30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武則天的遺囑
公民與法治(2020年9期)2020-05-30 12:45:20
陳寅恪的哀而不怨
中外文摘(2019年16期)2019-11-12 20:34:26
史料二則
郭沫若學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10:00
郭沫若、陳寅恪致沈兼士——關于《“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的通信
郭沫若學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09:28
陳寅恪與唐筼的愛情故事
海峽姐妹(2019年4期)2019-06-18 10:39:04
例談數據史料的辨?zhèn)闻c解讀
史料教學,史從何來
大學的精魂——重溫《陳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黄梅县| 巴彦淖尔市| 同心县| 新建县| 皮山县| 电白县| 彩票| 东兰县| 吉木乃县| 贵港市| 昆明市| 康马县| 渭南市| 靖远县| 金湖县| 桐乡市| 大名县| 卓资县| 东海县| 岱山县| 新绛县| 明水县| 东辽县| 乌什县| 平度市| 东乡| 普格县| 苗栗县| 凭祥市| 民丰县| 安远县| 德江县| 仪征市| 元阳县| 临汾市| 巢湖市| 上饶县| 阳东县| 江油市| 米易县|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