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冉
“讓我們策劃一次和遠方的少先隊員‘手拉手的活動……以一個人或小組的名義,給遠方的小伙伴寫信。挑幾張漂亮的信紙,寫滿知心話投入郵筒,然后滿懷期待等待回信……”這對廣大“70后”、“80后”來說,關(guān)于小時候上學時的記憶中一定有這樣的一幕。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短信、聊天工具、電郵已經(jīng)充斥人們生活的今天,用信紙寫信似乎已成了很遙遠的事。
我們第一單元習作建議學生和遠方的同齡人建立手拉手書信交流活動,這真是個好主意!我在輔導員論壇上表達出尋求“手拉手”中隊的愿望,有幾位遠方的老師立刻熱情地和我聯(lián)系,由于我們中隊人數(shù)較多,其他省份尤其是西部地區(qū)的學生較少,經(jīng)過協(xié)調(diào),內(nèi)蒙古、浙江、江西的中隊與我中隊結(jié)對成功。我們還相約把書信活動的主題定為“手拉手,傳遞正能量”。
當我把這件事告訴中隊們的時候,他們是那么興奮!這群孩子當中有絕大部分還沒出過省呢,如今聽說可以和其他省市的同學交朋友,還有來自草原的蒙古族朋友,他們更是急不可耐了。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寫信,而且是“實戰(zhàn)”,所以我們花了較多的時間復習寫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填寫。
接著是寫信。陌生的朋友、新奇的方式,讓孩子們對這次習作非常期待。打草稿和修改花了很多時間。大家對這封信都很認真,有的一改再改,謄抄的時候,不小心寫錯了字或是弄壞了信紙,他們便又重寫。正因為是第一次,因為太激動,許多隊員對自己寫的信并不滿意。有些隊員則表示出擔心:“老師,我的字寫得不好,他們會不會笑話我?”“老師,我寫得比較短,能行嗎?”看來,他們終于知道自己在習作中的缺點了。我抓住這個機會對隊員進行教育:“你們現(xiàn)在知道自己字寫得不好,又有了想把字寫好的想法,這說明在認識上有了進步。但是,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寫好的,可見平時的練習是多重要……”
“寫得不好沒關(guān)系,只要是心里話,就可以了?!贝蠹业念檻]又打消了。是啊,有什么東西比心里話更能打動人的心?孩子們的信雖然寫得短,寫得還有些亂,肯定還會有些錯別字,但從他們信的字里行間,流露出童真的純情。
為了表示對陌生朋友的尊重,我還為他們在格式和語句方面修改了幾次,最后在課堂上用稿紙工整地謄寫,教室里那份安靜,讓每個隊員都在享受筆和紙摩擦的“沙沙”響,我想,那是友誼之河的流水聲吧,從他們專注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真誠的光彩。
從書寫、貼郵票、封信、郵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那么讓人感動。有的隊員在信紙上畫上了美麗的圖案點綴,有的把自己的美術(shù)作品也放進了信封,有的還親手制作了寫滿祝福的小卡片……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同是大地上盛開的鮮花,同是藍天里搏擊長空的飛鷹,孩子們從一封封信件這個小窗口看到了一個大世界。
跨入信息時代,網(wǎng)絡(luò)、電話、手機的世界的確豐富多彩,但紙質(zhì)書信依舊有獨特的魅力和無法取代的情感地位。那精美的信封、精致的郵票和清晰的戳記,還有那寫信時的專注,寄信時的熱情和收信時的欣喜,是電子溝通所無法給予的。書信交流讓孩子們重新認識了“信”這個幾乎被遺忘了的文體。岱廟新年廟會、泰山煎餅、皮影戲等地方特色躍然紙上,家鄉(xiāng)、校園在孩子們的筆下變得鮮活起來。信不再是陌生的,作文不再是艱澀的。這些書信時代打下的情感烙印和植入的文化魅力,恐怕是任何高端科技都無法替代的。
鴻雁素箋寄溫情。相互激勵,攜手成長,孩子們用真誠澆灌著友誼之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