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臨汾分公司 張斌
煤層氣采出作業(yè)也叫煤層氣排采,是利用機械舉升設備將井筒內的水舉升到地面,逐步降低井底流壓。隨著井底流壓降低,逐步降低煤層的儲層壓力,迫使吸附在煤基質孔隙內表面的煤層氣被解吸,然后煤層氣再從天然或儲層改造產生的裂隙中滲流到井筒,從而被采出。煤層氣的采出方式決定了煤層氣生產需要經歷前期的不斷抽水的排采過程,直至達到煤層氣解吸條件,煤層氣井才開始產氣。根據(jù)地質條件的不同,這個過程短則半年,多則兩三年,是一項較大的支出。
隨著井底壓力降低、達到解吸臨界值,煤層氣井開始慢慢產氣,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這時候就需要更換成燃氣發(fā)電設備,使用自產的煤層氣發(fā)電來驅動抽采設備。相比于燃油發(fā)電,使用自產的煤層氣發(fā)電的成本低,僅相當于燃油發(fā)電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在煤層氣生產過程中,消耗一定量的自產煤層氣用于排采生產,這是煤層氣生產方式和生產成本控制的需要。對于這部分自用氣的會計核算和稅務問題,企業(yè)和稅務部門對是否屬于視同銷售、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的問題上有不同的理解,需要進行深入研究,提出解決方法,確保企業(yè)的合法經營。
根據(jù)以上幾種行為,企業(yè)自產自用的貨物用于在建工程(非應稅項目)時屬于視同銷售的第四項,作為視同銷售處理,征收增值稅銷項稅。在會計處理上,自產自用的貨物用于在建工程(非應稅項目),并沒有真正銷售,不確認收入。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企業(yè)自產自用的貨物用于在建工程(應稅項目)或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產品,不符合視同銷售的八種情形,不征收銷項稅。在會計處理上,自產自用的貨物用于在建工程,并沒有真正銷售,不確認收入。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
貸:庫存商品
對于煤層氣排采支出,需要區(qū)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根據(jù)劃分權益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會計原則,凡支出的效益僅及于本會計期間(或一個營業(yè)周期)的,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幾個會計期間(或幾個營業(yè)周期)的,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由于前期的排采作業(yè)是煤層氣生產的必經階段,支出的效益應及于整個后續(xù)生產期間,因此在會計核算時,應劃分核算標準,在開始排采到開始產氣階段作為資本性支出列支,不作為成本列支,從開始產氣開始,發(fā)生的成本應作為收益性支出核算。因此,自用氣用于排采井發(fā)電時,如果在煤層氣井大批量產氣之前或通過管網(wǎng)利用反輸?shù)拿簩託獍l(fā)電的情況下,會計核算是應作為資本性支出階段,在這一階段,屬于連續(xù)生產應稅的在建工程,不作為視同銷售,不用納稅。
在煤層氣井大批量產氣之后,會計核算是應作為收益性支出階段,屬于連續(xù)生產應稅的產品,不作為視同銷售,不用納稅。
對于煤層氣生產企業(yè),在煤層氣井大批量產氣之前的資本性支出階段,當自用氣用于排采井的燃氣發(fā)電時,將有一部分成本轉化為排采費投資,進入在建工程支出,增加當期投資,因為當期生產成本降低,提高了當期利潤;在煤層氣井大批量產氣的收益性支出階段,通過生產成本科目核算成本。當自用氣用于排采井的燃氣發(fā)電時,耗用的自產氣從庫存商品再次計入生產成本,而庫存商品是由生產成本結轉的,最后相當于所有的生產成本都轉為外銷氣的成本。這一自用氣用于連續(xù)的應稅產品生產過程,可以將自用氣類比為產品生產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或者各道工序的半成品。該半成品(自用氣)將用于連續(xù)生產煤層氣公司的最終產品--煤層氣,從而在使用該自產半成品(自用氣)時,無須按照視同銷售的標準繳納增值稅。
因此,在煤層氣井大批量產氣的收益性支出階段,自產氣的使用由于不涉及收入和稅金問題(煤層氣資源稅也是免稅的),生產成本與不核算自用氣的成本是一樣的,經營效果也是一樣的,建議這部分自用氣在與地方稅務部門溝通后,不予核算與計稅。
但是,不論是否進行核算和繳納增值稅,對于自用氣進行核算時,都需要準確計量,以符合獲得煤層氣財政補貼的要求。根據(jù)國家現(xiàn)行的對煤層氣產業(yè)的支持政策,對煤層氣(瓦斯)開發(fā)利用進行財政資金補貼,中央財政的補貼標準是按煤層氣(折純)每立方米0.2元進行補貼,享受補貼的數(shù)量是按照可以準確計量的煤層氣自用量和銷售量之和。前提是煤層氣開采企業(yè)已安裝可以準確計量煤層氣抽采、銷售和自用的計量設備,并能準確提供煤層氣開發(fā)利用量,才可以可享受中央的財政補貼。雖然需要安裝計量設備準確計量,但這筆營業(yè)外收入遠大于安裝計量設備的成本支出,因此企業(yè)需要重視對自用氣的計量工作。
[1] 劉亞彬.貴州煤田地質構造與瓦斯分布淺析[J]大科技,2012
[2] 李志偉.關于視同銷售的會計處理[J].中華會計學習,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