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智勇
50歲的金堂人羅世長有一個工廠。他的這間“工廠”里,只有一個車間,一個廠長,一個技術人員,一個工人——都是他自己。車間不大,里面安裝著7臺車床。其中最大的是磨床,另有三臺線切割,一臺刨床。
羅世長初中畢業(yè)就來到成都,進了一家私人辦的機械加工廠,學習模具加工。他用了4年時間,把刨床、銑床、鏜床等設備的操作技術弄得滾瓜爛熟。后來他回到金堂,進了一家校辦工廠。上世紀90年代初,他萌生了自己辦工廠的想法?;I錢租了一間幾十平米的舊房子,買了兩臺二手設備,開始了機械加工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他的業(yè)務來自附近的工廠。這些工廠的零部件受損,需要更換或維修,有些零部件在市面上很難買到,只好“私人定制”。技術好、距離近的就只有他一家,所以找他的人很多,效益也還過得去。好在他自己管自己,雖然累一點,卻自由自在。他也想找?guī)讉€工人,自己真正當廠長,但這活兒又臟又累,帶過的幾個徒弟后來都跑到大城市打工去了,年輕人不愿意留下來。
雖然工廠沒有什么大發(fā)展。不過他說不后悔,在一個人的工廠中,他得到了另一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