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昆明 劉 英 張 芮 郭世杰 (吉林大學(xué)第一醫(yī)院新生兒科,長春 130021)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迄今仍是造成新生兒死亡和導(dǎo)致永久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遺癥的主要原因[1]。HIE 發(fā)病機制極其復(fù)雜,有關(guān)腦損傷的機理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過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動物模型,在不同時間點取腦組織,觀察神經(jīng)細胞凋亡、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表達、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變化,旨在對HIBD 后細胞凋亡基因及自由基損傷的機制作進一步的探討,為臨床治療HIBD 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主要試劑和儀器 兔抗大鼠caspase-3 抗體(1∶100)、HRP-多聚體抗兔、DAB 顯色試劑盒及TUNEL 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SOD、MDA 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自制常壓缺氧艙,30 cm ×40 cm ×50 cm 有機玻璃艙,兩側(cè)各有一直徑1 cm 小孔,一側(cè)通氮氧混合氣,另一側(cè)與測氧儀相通,底層鋪有鈉石灰以吸收CO2及濕氣;CY212C 型便攜式數(shù)字測氧儀(杭州電化分析儀器廠);Olympus AX 70 顯微鏡及全自動相機系統(tǒng);HPIAS-100 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圖文分析系統(tǒng)。
1.2 實驗動物及分組 選取新生7 d 齡健康Wistar大鼠共240 只,體質(zhì)量12~17 g,雌雄不限(由吉林大學(xué)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隨機分為假手術(shù)組120只:大鼠乙醚麻醉后作頸部正中切口,分離左側(cè)頸總動脈后,不予結(jié)扎,直接縫合皮膚,放回母鼠籠中喂養(yǎng)。HIBD 組120 只:采用經(jīng)典的Ricec 法[2]建立新生大鼠HIBD 模型,乙醚麻醉下,頸正中切口,游離左側(cè)頸總動脈,用4-0 絲線結(jié)扎,縫合切口后回窩1 h,后將大鼠置濕度為70%±5%,37℃恒溫的自制常壓缺氧艙中,以2 L/min 速度輸入含8% 氧氣、92%氮氣的混合氣體,持續(xù)2 h,放回母鼠籠中喂養(yǎng)。每組根據(jù)不同時間點又分為6 個亞組:6 h 組、12 h組、24 h 組、48 h 組、72 h 組、96 h 組。每亞組20 只。
1.3 腦組織病理檢測(HE 染色) 每一時間點,每組大鼠各5 只,斷頭取左腦,保存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72 h 以上。腦組織經(jīng)脫水,石蠟包埋,以視交叉和乳頭體中部為切面行冠狀切片,片厚5 μm,HE 染色,光鏡觀察病理改變。
1.4 脫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轉(zhuǎn)移酶介導(dǎo)的原位末端標記(TUNEL)細胞凋亡檢測 切片做HE 染色,光鏡觀察后,鄰近處的石蠟切片定為標記組織,并取假手術(shù)組相對應(yīng)組織,作為陰性對照。按TUNEL 檢測試劑盒操作。TUNEL 標記陽性凋亡細胞為胞核呈棕黃色,胞漿不著色。采用HPIAS-100 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圖文分析系統(tǒng),在TUNEL 染色切片相鄰兩個層面,分別于皮質(zhì)、紋狀體、海馬各取10 個視野,計數(shù)平均1.0 mm2內(nèi)凋亡細胞數(shù)[3]。
1.5 caspase-3 蛋白的檢測 石蠟切片進行免疫組化染色,具體步驟按照免疫組化試劑盒說明書操作。caspase-3 陽性細胞為胞漿出現(xiàn)黃色顆粒。所有切片均在同一光強度下,400 倍光鏡下進行分析。每只大鼠取兩張腦組織切片,取皮質(zhì)、紋狀體和海馬各5 個視野,經(jīng)數(shù)碼相機采樣,輸入HPIAS-100 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圖文分析系統(tǒng),計算免疫陽性細胞的平均光密度(OD)。
1.6 MDA 和SOD 檢測 每一時間點,每組大鼠各15 只,斷頭取左側(cè)腦組織稱重,按重量體積比1∶9生理鹽水制成10%腦組織勻漿,4℃4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液,-40℃保存待測MDA 和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MDA 含量,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SOD 含量,具體操作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7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采用SPSS13.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計量資料以±s 表示,多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齊者采用LSD 法,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Pearson 法,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兩組大鼠腦組織光鏡檢查 假手術(shù)組各時間點腦組織結(jié)構(gòu)層次清晰。神經(jīng)細胞排列整齊,形態(tài)正常,核仁清楚(圖1A)。與假手術(shù)組比較,HIBD組左側(cè)腦組織明顯膨出、腫脹、腦回增寬、腦溝變淺。光學(xué)顯微鏡下,HIBD 組6~24 h 可見少量神經(jīng)元胞體腫脹、膠質(zhì)細胞增生、細胞間隙增寬,48~72 h 上述病變加重,細胞排列紊亂、結(jié)構(gòu)不清、神經(jīng)元變性,部分神經(jīng)細胞核固縮變圓呈強嗜堿性、胞漿紅染加深、核濃縮、膠質(zhì)細胞增生活躍(圖1B)。72、96 h可見到明顯的梗死灶。
2.2 兩組大鼠神經(jīng)細胞凋亡數(shù)量的比較 假手術(shù)組偶見陽性細胞,各時間點陽性細胞數(shù)無顯著差異(圖2A)。HIBD 組6 h 陽性凋亡細胞開始增多,24 h 較為明顯,48 h 達高峰,陽性信號最著,顏色深棕色,范圍廣及皮質(zhì)、紋狀體、海馬(圖2B),其后陽性細胞漸減少,6~96 h 各時間點陽性細胞數(shù)顯著高于假手術(shù)組(P <0.05)。見表1。
2.3 兩組大鼠腦組織caspase-3 蛋白表達的比較
假手術(shù)組各時間點偶見caspase-3 陽性細胞(圖3A)。HIBD 組caspase-3 的表達6 h 后開始增強,12 h 時逐漸上升,48 h 達高峰(圖3B),隨著時間推移逐漸降低,6~96 h caspase-3 的表達較假手術(shù)組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見表2。
2.4 兩組大鼠腦組織MDA 含量的比較 HIBD 組MDA 含量6 h 增高,24 h 達高峰,6~96 h MDA 含量較假手術(shù)組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見表3。
2.5 兩組大鼠腦組織SOD 含量的比較 HIBD 組SOD 含量6 h 下降,24 h 降至最低,6~96 h SOD 含量較假手術(shù)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見表4)。
2.6 相關(guān)性分析 HIBD 組大鼠以神經(jīng)細胞凋亡數(shù)量為應(yīng)變量,caspase-3 蛋白表達量、MDA 和SOD含量為自變量進行相關(guān)分析發(fā)現(xiàn),凋亡細胞數(shù)量與caspase-3 蛋白表達量和MDA 含量均呈正相關(guān)(r=0.748、0.654,P 均<0.05),與SOD 含量呈負相關(guān)(r=-0.576,P <0.05)。以caspase-3 蛋白表達量為應(yīng)變量,MDA 和SOD 含量為自變量進行相關(guān)分析發(fā)現(xiàn),caspase-3蛋白表達量與MAD含量呈正相關(guān)(r=0.603,P <0.05),與SOD 含量呈負相關(guān)(r=-0.538,P <0.05)。以MDA 含量為應(yīng)變量,SOD含量為自變量進行相關(guān)分析發(fā)現(xiàn),MAD 含量與SOD含量呈負相關(guān)(r=-0.675,P <0.05)。
圖1 假手術(shù)組和HIBD 組72 h 皮質(zhì)(HE,×200)Fig.1 Cortex of sham operation group and HIBD group in 72 hours (HE,×200)
圖2 假手術(shù)組和HIBD 組48 h 海馬(TUNEL,×400)Fig.2 Hippocampus of sham operation group and HIBD group in 48 hours (TUNEL,×400)
圖3 假手術(shù)組和HIBD 組48 h 皮質(zhì)caspase-3 表達(免疫組織化學(xué),×400)Fig.3 Expression of caspase-3 in cortex of sham operation group and HIBD group in 48 hours (immunohistochemistry,×400)
表1 兩組大鼠不同時間點TUNEL 陽性細胞數(shù)比較(±s,/mm2,n=5)Tab.1 Positive cell counts of TUNEL at different time in two groups(±s,/mm2,n=5)
表1 兩組大鼠不同時間點TUNEL 陽性細胞數(shù)比較(±s,/mm2,n=5)Tab.1 Positive cell counts of TUNEL at different time in two groups(±s,/mm2,n=5)
Note:Compared with sham operation group,1)P <0.05.
表2 兩組大鼠不同時間點caspase-3 蛋白表達量的比較(±s,OD,n=5)Tab.2 Level of caspase-3 expression at different time in two groups(±s,OD,n=5)
表2 兩組大鼠不同時間點caspase-3 蛋白表達量的比較(±s,OD,n=5)Tab.2 Level of caspase-3 expression at different time in two groups(±s,OD,n=5)
Note:Compared with sham operation group,1)P <0.05.
表3 兩組大鼠不同時間點腦組織MDA 含量的比較(±s,nmol/mg 蛋白,n=15)Tab.3 Level of MDA in brain at different time in two groups(±s,nmol/mg pro,n=15)
表3 兩組大鼠不同時間點腦組織MDA 含量的比較(±s,nmol/mg 蛋白,n=15)Tab.3 Level of MDA in brain at different time in two groups(±s,nmol/mg pro,n=15)
Note:Compared with sham operation group,1)P <0.05.
表4 兩組大鼠不同時間點腦組織SOD 含量的比較(±s,U/mg 蛋白,n=15)Tab.4 Level of SOD in brain at different time in two groups(±s,U/mg pro,n=15)
表4 兩組大鼠不同時間點腦組織SOD 含量的比較(±s,U/mg 蛋白,n=15)Tab.4 Level of SOD in brain at different time in two groups(±s,U/mg pro,n=15)
Note:Compared with sham operation group,1)P <0.05.
HIBD 是一個多因素、多機制的級聯(lián)損傷過程,這個級聯(lián)過程包括許多環(huán)節(jié),如能量代謝障礙、興奮性氨基酸釋放、炎性反應(yīng)、細胞內(nèi)鈣超載、再灌注及自由基損傷、凋亡基因激活等[4,5]。這些環(huán)節(jié)互為因果并相互聯(lián)系,最終導(dǎo)致細胞損傷凋亡。
研究表明,自由基在HIBD 的病理生理機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正常情況下,機體存在著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產(chǎn)生的系統(tǒng),SOD 是體內(nèi)主要自由基清除劑,保護生物體免受自由基的攻擊。當(dāng)機體遭受到HI 損傷,產(chǎn)生和清除自由基系統(tǒng)失去正常平衡,造成自由基增多。引起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yīng),形成一系列脂質(zhì)自由基及其降解產(chǎn)物MDA,從而引起細胞損傷,導(dǎo)致細胞及細胞屏障損害,神經(jīng)元壞死或凋亡,引起和加重缺血腦組織水腫。神經(jīng)組織可能由于以下幾個原因?qū)ψ杂苫鸬膿p傷特別敏感:(1)神經(jīng)組織含有大量的磷脂易被氧自由基破壞。(2)腦內(nèi)過氧化氫酶活性較低,且SOD 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也不高。(3)神經(jīng)組織內(nèi)含有大量溶酶體,當(dāng)溶酶體膜破壞后,其內(nèi)的水解酶釋放使神經(jīng)元本身進一步損傷。(4)腦組織內(nèi)含鐵較多,鐵離子是缺血缺氧時自由基形成的一種重要的催化劑[6]。
MDA 水平反映體內(nèi)氧自由基的生成水平,其產(chǎn)生量與氧自由基的量及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yīng)相平行,間接地反映氧自由基水平的變化和細胞膜損傷的程度。SOD 通過歧化方式將O2-轉(zhuǎn)化為毒性較低的H2O2,H2O2又被過氧化氫酶或谷胱甘肽氧化酶清除,因此,SOD 在組織中的活性常作為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主要指標[7]。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假手術(shù)組大鼠腦組織MDA水平較低,HIBD 組大鼠腦組織于HI 后6 h 增高,24 h 達高峰,后逐漸下降。而SOD 水平在假手術(shù)組大鼠腦組織中含量較高,HIBD 組大鼠腦組織于HI 后各時間點均較假手術(shù)組降低,其中HI 后24 h 降到最低點,說明腦組織缺氧缺血后氧自由基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yīng)增強,抗氧化酶大量消耗。提示缺氧缺血后腦組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明顯減弱,腦組織中堆積的氧自由基對腦細胞必然產(chǎn)生進一步的損傷。
自由基也是一種重要的信號分子,參與細胞凋亡的調(diào)節(jié)[8]。當(dāng)HI 后,由于氧化應(yīng)激的刺激,引起線粒體內(nèi)膜的跨膜壓減低,線粒體內(nèi)膜的通透轉(zhuǎn)換孔開放,導(dǎo)致線粒體外膜破裂,線粒體膜通透性的改變導(dǎo)致細胞色素C 和線粒體源caspase 的第二個激活因子釋放入胞漿,通過caspase 途徑啟動凋亡的發(fā)生。caspase-9 參與線粒體通路的細胞凋亡,為誘導(dǎo)凋亡的啟動基因,caspase-9 活化后,即開啟細胞內(nèi)的死亡程序,通過異源活化方式水解激活下游的caspase-3,最終導(dǎo)致細胞凋亡[9]。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HIBD 組大鼠腦組織各時間點caspase-3 的表達量與神經(jīng)細胞凋亡數(shù)量均明顯增加,48 h 達高峰,然后逐漸減少,兩者變化趨勢一致,呈正相關(guān)。同時兩者與MDA 含量呈正相關(guān),與SOD 含量呈負相關(guān)。提示氧自由基損傷促進caspase-3 的激活及神經(jīng)細胞的凋亡。
HIBD 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24~72 h 為腦損傷高峰期,這種動態(tài)變化為HIBD 的防治提供了一個時間窗,因此在此期間通過應(yīng)用抑制自由基生成的藥物以阻止細胞凋亡,為臨床進行抗凋亡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1]Perlman JM.Summary proceedings from the neurology group on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Pediatrics,2006,117(3 Pt 2):S28-S33.
[2]Rice JE,Vannucci RC,Brierley JB.The influence of immaturity on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in the rat[J].Ann Neura1,1981,9(2):131-141.
[3]Wijesman JH,Jonker RR,Keijzer R,et al.A new method to detect apoptosis in paraffin sections:in situ end-labeling of fragmented DNA[J].J Histochem Cytochem,1993,41(1):7-12.
[4]龍 梅,王 瓊,閆玉仙,等.三七總皂苷對缺血再灌注損傷后大鼠腦組織的MDA、GSH-PX 表達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xué)進展,2013,13(12):2257-2260,2272.
[5]Northington FJ,Chavez-Valdez R,Martin LJ.Neuronal cell death in neonatal hypoxia-ischemia[J].Ann Neurol,2011,69 (5):743-758.
[6]姜春明,于 暢,米 延.亞低溫對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自由基影響的研究[J].小兒急救醫(yī)學(xué),200l,8(4):217-218.
[7]蔡宏斌,葛朝明,張?zhí)m芳,等.不同壓力高壓氧預(yù)處理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康復(fù)醫(yī)學(xué)雜志,2011,26(9):803-806.
[8]Chandel NS,McClintock DS,F(xiàn)eliciano CE,et al.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ed at mitochondrial complex Ⅲstabilize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 during hypoxia:a mechanism of O2sensing[J].J Biol Chem,2000,275(33):25130-25138.
[9]Raha S,Robinson BH.Mitochondria,oxygen free radicals,and apoptosis[J].Am J Med Genet,2001,106(1):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