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梅 常紅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在脊柱結核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對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護理,實驗組進行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95%護理效果理想,高于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對我院療效總體滿意,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脊柱結核患者多采用手術治療,在患者手術前后加強其護理干預效果理想,能夠緩解患者手術前后的恐懼、害怕心理,提高護理效果,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脊柱結核;圍手術期;護理效果
脊柱結核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機制復雜,誘因也比較多,屬于常見的具有一定破壞性的慢性疾病,患者發(fā)病時臨床癥狀較多,且對患者脊柱穩(wěn)定性影響較大,對患者存在較大的潛在危險,可導致患者突然癱瘓,嚴重患者甚至威脅其生命。因此,臨床上探討積極有效的護理方法顯得至關重要。近年來,護理干預在脊柱結核患者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1]。為了探討護理干預在脊柱結核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效果。對2013年4月~2014年4月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病歷資料等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有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齡11~71歲,平均年齡(49.3±1.2)歲,病程在3~26月,平均病程為(5.5±2.4)月;對照組有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齡為13~69歲,平均年齡為(46.7±0.8)歲,病程在3.2~24.5月,平均病程(6.2±3.1)月。研究中,兩組對其治療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權,實驗均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治療期間,醫(yī)護人員告知患者相關疾病知識,并讓患者注意日常飲食等。②讓患者平躺在病床上,如果需要翻身,可協(xié)助患者完成。③對患者手術前進行常規(guī)檢查,評價手術風險等。④飲食及運動相關護理,讓患者知道該如何進行護理。實驗組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疏導。患者入院后,心理難免會出現(xiàn)緊張、害怕等恐懼心理,此時,醫(yī)護人員要加強患者護理,和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從而樹立治療、護理信心。②術前適應性鍛煉。為了提高患者手術后臨床效果,醫(yī)護人員應該加強患者適應性鍛煉,內(nèi)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即:俯臥位鍛煉和同軸翻身鍛煉、手術完成后的病床生活鍛煉、呼吸系統(tǒng)的鍛煉。③術后護理?;颊呤中g后要加強患者術后常規(guī)護理、切口護理、導尿管護理等,提高患者手術成功率,降低患者術后感染。④飲食護理?;颊呤中g前讓患者8h禁食,部分患者可飲食流食。手術后,要加強患者飲食管理,讓患者盡可能飲食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食物(避免蛋白質(zhì)過高造成傷口過快愈合),提高自身免疫力,滿足機體需要[2]。
1.3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實驗中,對患者治療時的數(shù)據(jù)進行搜集,利用SPSS16軟件進行分析,并進行χ2檢驗,實驗結果采用(x±s)表示,P<0.05表示統(tǒng)計學差異顯著。
2 結果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95%治療效果理想,高于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對我院療效總體滿意,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脊柱結核在臨床上比較常見,這種疾病機制相對比較復雜,且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近年來,手術在脊柱結核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但是,患者手術后治療用時長、術中出血多、術后創(chuàng)傷大再加上患者手術前后缺乏理想的護理方法,使得患者長期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臨床上探討積極有效的護理方法顯得至關重要。
近年來,護理干預在脊柱結核患者中使用較多,這種護理模式更加突出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能夠有效的提高臨床治愈率,降低患者手術后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對我院療效的滿意度,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術前心理護理。手術前,部分患者由于第一次手術不免會產(chǎn)生恐懼、害怕等心理。因此,患者手術應該加強其心理護理,根據(jù)患者性格、不同心理等進行針對性心理輔導,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手術治療。②術中護理。由于脊柱結核手術治療屬于是一種入侵式操作,手術不可避免的會對患者產(chǎn)生一定影響,手術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加強術前準備。③加強病房管理。患者手術后醫(yī)護人員應該加強病房管理,減少探視次數(shù)及流動人員數(shù)量,盡量縮短住院天數(shù)。手術后要注意患者皮膚和身體的正確護理,防止空氣中的一些病毒、細菌等進入患者體內(nèi)造成患者手術室感染[3]。④并發(fā)癥監(jiān)測。患者手術后醫(yī)護人員要加強患者并發(fā)癥監(jiān)測。由于結核患者患病后多數(shù)患者營養(yǎng)狀況較差,患者需要長期臥床治療,應該加強患者褥瘡等護理,盡可能大每2h讓患者更換體位,不能因為患者行動不便等減少翻身次數(shù)。此外,手術后醫(yī)護人員要鼓勵患者進行肺部運動練習,提高患者肺功能。對于條件允許或患者康復較好可以進行抬頭、擴胸運動等鍛煉;手術后為了降低患者泌尿系統(tǒng)感染應該讓患者多飲水(飲水量最好在2500ml/d以上)。對于留置導尿患者要保持導管暢通,并為患者及時更換尿袋[4]。
此外,手術前后實施護理干預有利于緩解病情,建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本次研究中,實驗組95%治療效果理想,高于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對我院治療總體滿意,高于對照組(P<0.05),這個結果和王瓊芳等人[5]相關研究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脊柱結核患者多采用手術治療,在患者手術前后加強其護理干預效果理想,能夠緩解患者手術前后的恐懼、害怕心理,提高護理效果,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楊碧惠,范秀蘭,楊明嫦,等.脊柱結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內(nèi)固定術的護理[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11,26(2):92-94.
[2]盧春秀,賀茂林,楊梅,等.脊柱結核手術治療64例圍術期護理需求調(diào)查與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8):50-51.
[3]肖玉蘭,郝志芳,耿藏缺,等.前路植骨鋼板內(nèi)固定術治療脊柱結核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河北醫(yī)藥,2010,32(10):1335.
[4]徐淑紅,曾麗雯,李燕容.脊柱結核手術后患者應用軀干支具的護理及康復指導[J].全科護理,2010,8(12):1043-1044.
[5]王瓊芳,林雪君,黃雪娟,等.前路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nèi)固定術治療胸腰椎結核的圍手術期護理[J].現(xiàn)代醫(yī)院,2010,10(3):83-85.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