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庚全
(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海南海口570228)
美國主流媒體對我國南海政策的誤讀分析
——以《華盛頓郵報》為例
謝庚全
(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海南???70228)
西方尤其是美國主流媒體對我國南海政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讀。以《華盛頓郵報》為例,美國主流媒體主要渲染中國威脅論、中國霸權論、中國挑釁論,同時質(zhì)疑中國對南海的主權依據(jù),并鼓吹美國應重返亞太遏制中國。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包括:美國主流媒體堅持國際新聞的報道要與本國外交政策保持一致的原則,以及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的差異導致長期以來對中國認知的偏頗等。為此,建議理性看待美國主流媒體有關南海問題的立場;繼續(xù)堅定維護南海國家主權的信心和決心;努力掌握輿論主動權,以爭取更好的外部理解;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將我國和包括南海周邊國家在內(nèi)的沿線國家打造成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美國;主流媒體;南海政策;誤讀;對策
近年來,隨著南海局勢的持續(xù)升溫,南海問題逐漸成為全球輿論關注的焦點和熱點。而西方尤其是美國主流媒體在報道南海問題的過程中對我國的南海政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讀。本文擬通過對近十年尤其是自2009年美國宣布實施重返亞太戰(zhàn)略以來《華盛頓郵報》對南海問題的報道進行深入研究,全面梳理該報對南海問題的主要觀點,對其觀點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嘗試提出具體的對策和建議。《華盛頓郵報》地處美國首都華盛頓,對美國精英階層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是“美國最具有權威性的報紙之一,其讀者多屬于美國上層社會人士,包括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工商業(yè)主和高級知識分子?!保?]2009年、2010年、2011年該報分別以582 844份、545 345份和507 465份的總發(fā)行量在全美國所有報刊中分別位列第五、第五和第八名。盡管單單以《華盛頓郵報》為載體來研究美國主流媒體對我國南海政策的誤讀肯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以偏概全,但是鑒于該報刊在美國精英階層具有的巨大和廣泛的影響力,以該報為載體仍然是我們研究美國主流媒體對我國南海政策的誤讀的最好選擇之一。
近十年以來,《華盛頓郵報》對南海問題的報道文章達900多篇,報道的內(nèi)容主要圍繞三個爭議展開,即:沿海各國對島、石、礁等的主權爭議;沿海各國對南海海域的爭議;沿海各國對南海自然資源開采的爭議。盡管美國媒體標榜以獨立、自由報道為基本原則,以客觀、公平、公正為目標,但是,筆者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涉及南海問題的報道上,《華盛頓郵報》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對我國南海政策存在嚴重的誤讀。其主要觀點如下:
(一)渲染中國威脅論和中國霸權論
認為隨著國際格局的變化以及中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所帶來的軍事力量的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經(jīng)濟迅速下滑,而中國經(jīng)濟受影響較小,這使中國外交政策更加自信,中國將以經(jīng)濟實力為依托,以軍事實力相威脅,將南海納入其控制范圍,并建立新的亞洲秩序,將美國趕出亞洲?!爸袊谀虾幾h海域進行填海工程是要擴張其在南海的勢力,并且計劃控制整個南?!保?]?!霸诿绹磥?,中國是打算通過軍事威脅來推動其領土要求,最終把美國趕出亞洲,實現(xiàn)在亞洲的霸權”[3]?!爸袊荚诮⒁粋€新的亞洲秩序,在這種秩序中,中國是主要參與者,而不是美國”[3]。甚至將中國牽頭成立的旨在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的亞洲區(qū)域多邊開發(fā)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視為是中國霸權的新證據(jù),“在中國國內(nèi),習近平實現(xiàn)了卓有成就的‘中國夢’。伴隨著中國經(jīng)濟繁榮和新民族主義視野,習下一個遠景是實現(xiàn)‘亞太夢’?!畞喬珘簟敛贿d色于‘中國夢’。但是,亞投行明顯就是中國當‘老板’,奪取亞洲地區(qū)霸主地位”[3]。
(二)渲染中國搶奪自然資源論
認為中國經(jīng)濟的高速增長必然導致巨大的能源資源需求,中國為了保持經(jīng)濟穩(wěn)定快速增長,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將自己的觸角伸向全球資源能源地區(qū),南海地區(qū)也不例外?!澳虾5貐^(qū)蘊藏著豐富的且尚未開發(fā)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氣,中國積極占領此區(qū)域以開發(fā)自然資源來推動經(jīng)濟增長。中國從自己國家利益出發(fā)搶奪自然資源,已經(jīng)與許多國家造成矛盾”[4]?!爸袊I導人的動機是控制中國南海的海上油氣通道,以挑戰(zhàn)美國的主導地位。中國政府甚至企圖通過操縱整個中國南海的海軍力量,在馬六甲海峽行使控制權,為中國的海上輸油線保駕護航”[5]。
(三)渲染中國挑釁論
認為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將海洋強國作為國家發(fā)展的根本目標,已經(jīng)開啟了一個大膽的計劃來控制其周邊的海域,中國的這一系列行為加劇了南海的緊張局勢,并將引發(fā)長達數(shù)十年的地區(qū)緊張局勢與動蕩?!爸袊鴨畏矫嬷鲝垖幾h島嶼擁有更大的管理權,中國的這一行為是給目前南海爭端火上澆油”[6]?!爸袊坪跽谧屑毿什襟E:如占領小島嶼與扣押別國海岸警衛(wèi)船,單方面對有爭議的領土主張更大的管理權限,增強軍事實力、完善軍備設施,在有爭議的海域開采石油等”[7]?!爸袊肛熎渌麌彝ㄟ^增加軍費開支、加強海防兵力、重申南海主權的形式煽動戰(zhàn)爭。但是中國僅僅是以此為借口猛撲,中國傾向于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來改變其不利現(xiàn)狀”[8]。
(四)質(zhì)疑中國對南海的主權依據(jù)
認為中國的主權宣示是無效的。“在中國南海自由航行的合法權利要求只能來自于對領土的合法訴求。中國對整片海域的主權宣示是‘無效的’,因為在宣稱屬于中國的巖石和環(huán)礁上并沒有任何人居住”[9]。“中國表示擁有南海的主權,中國對南海的主權囊括南海90%的海島和海域,但拒將這些主權交予國際仲裁”[10]。
(五)渲染民族主義對中國南海政策的影響
認為民族主義是中國在南海采取咄咄逼人的行為動機之一,并通過進一步激發(fā)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向國際社會施加壓力?!爸袊鴩H地位的增強,不僅體現(xiàn)在對南海地區(qū)能源和漁業(yè)資源的開發(fā),而且還體現(xiàn)在獲得南海深層次歷史糾紛地域的主權,中國如此做的動機部分源于民族主義?!保?0]“中國政府已經(jīng)放開了其民眾對于爭議海域政治事件的國際化認識,進一步激發(fā)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并以此向國際社會施壓。”[11]
(六)鼓吹美國應重返亞太遏制中國
認為中國正處于擴張戰(zhàn)略之際,中國的軍事崛起,使得其對南海海域島、石、礁等的主權爭取更加積極自信,中國軍事力量的快速增長將威脅亞洲地區(qū)的和平,而美國在亞洲的盟友缺少裝備,難以有效保衛(wèi)自身,美國應將軍事力量重心轉(zhuǎn)向亞太,以壓制中國崛起,抗衡中國軍事力量的方式來積極塑造其在南海地區(qū)的重要角色,以維護這一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皝喼薜貐^(qū)政治糾紛愈演愈烈,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必須采取措施,以維護這一關鍵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亞洲其他國家依舊會對中國保持高度警惕,這些國家會繼續(xù)將美國視為盟友并期待美國能在維系亞洲安全與和平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3]。“美菲兩國舉行對話的意圖是增加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其目的在于交流信息。美方將通過對話了解可向菲方提供何種幫助,以加強菲方防衛(wèi)領土領海的能力。菲方缺少裝備,難以有效保衛(wèi)自身。美菲應維持并加固現(xiàn)有的軍事盟友關系,而美國‘重返亞洲’戰(zhàn)略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確保美軍在這一地區(qū)的實力”[12]。
《華盛頓郵報》在有關南海問題的報道中不斷大力渲染中國威脅論、中國霸權論和中國挑釁論的同時,卻在同期有關中國與朝鮮漁業(yè)糾紛的報道中大力渲染中國無為論、中國軟弱論,例如該報在《朝鮮扣押中國漁船,索要120萬贖金》的新聞報道中故意詆毀中國政府,稱:“近幾個月,中國政府愈發(fā)頹敗,對朝鮮扣押漁船事件毫無反應。朝鮮政府也無視中國敦促其放棄核試驗的懇求”[13]。這充分暴露了其觀點的相互矛盾和虛偽。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于美國主流媒體對報道國內(nèi)新聞和國際新聞采用了內(nèi)外有別的原則。在國內(nèi)新聞的報道方面,媒體扮演著“看門人”的角色,對政府和權力機構進行監(jiān)督,在新聞報道方面擁有極大的獨立性和自由,儼然已成為繼行政、司法、立法之后的“第四權力”。而在國際新聞的報道中,美國新聞媒體受到影響的因素則很多,包括本國的外交政策以及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的差異等。多麗絲·戈伯認為“美國新聞記者在報道國際新聞遵從的原則有:(1)站在美國人的立場;(2)與當前政府的外交政策保持一致;(3)符合公眾對世界看法的思維定勢”[14]。具體到《華盛頓郵報》對南海問題的報道,筆者認為影響該報刊立場的因素包括:
(一)從美國的角度和立場出發(fā),服務于美國的重返亞太戰(zhàn)略尤其是南海戰(zhàn)略
在美國,“媒體對國際新聞報道的特性就是與國家的對外政策保持一致”[15]?!度A盛頓郵報》在對南海問題的報道上也不例外。一方面,在新聞消息的來源上,有關南海問題的報道消息主要來源于美國總統(tǒng)、國務卿、主管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以及白宮發(fā)言人和國務院發(fā)言人等渠道。另一方面,在對南海問題的態(tài)度和立場上,基本與美國的南海政策保持一致,服務于美國的重返亞太戰(zhàn)略。所謂重返亞太戰(zhàn)略,是在國際力量格局發(fā)生深刻變化,美國遭受兩場戰(zhàn)爭和金融危機重創(chuàng)不得不進行戰(zhàn)略收縮的大背景下,為維持美國在這一地區(qū)乃至全世界的主導權,以及應對中國的崛起,美國于2009年決定實施的一項重要戰(zhàn)略,其主要策略包括:政治上全面參與東亞現(xiàn)有的國際合作機制,通過參加來主導議題;經(jīng)濟上提出TPP,即跨太平洋經(jīng)濟合作協(xié)議,目的是繞開中國,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中心的泛太平洋經(jīng)濟合作圈;軍事上提升包括日韓和澳洲在內(nèi)的盟友關系,建立與越南、菲律賓、印度等的伙伴關系。其中,南海是美國重返亞太戰(zhàn)略的重點,并于2010年高調(diào)介入南海爭端。時任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2010年7月舉行的東盟地區(qū)論壇上表示:“南海航行自由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美國支持所有國家通過外交會談和平解決領土爭端,反對使用武力和威嚇手段”。美國為尋求國際社會對其重返亞太戰(zhàn)略的支持,一方面,表面上對南海爭端不持立場,但卻在具體事務的處理上或明或暗的拉偏架,發(fā)出互相矛盾的信息,甚至暗中鼓動相關國家采取激化局勢的行動,致使南海爭端日益升溫,日趨復雜。另一方面,大力渲染中國威脅論,通過發(fā)布《中國軍事與安全發(fā)展報告》等,指責中國軍力建設和戰(zhàn)略擴張威脅亞太地區(qū)的穩(wěn)定,并將中國視為主要威脅。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流媒體也緊隨著美國的這一政策轉(zhuǎn)向,大力渲染中國威脅論。據(jù)有關統(tǒng)計,在美國宣布重返亞太戰(zhàn)略的第二年即2010年全年,包括《華盛頓郵報》在內(nèi)的30家西方主流媒體有關中國的報道中,有674篇文章涉及中國威脅論,比2009年增長41%。
(二)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等的差異導致長期以來對中國認知的偏頗
一方面,“美利堅是一個高度重視意識形態(tài)的民族,”[16]中國作為一個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上均與西方存在很大差異的國家,將無可避免地遭到西方媒體有意或無意的負面解讀或錯誤解讀。另一方面,美國又是一個具有高度優(yōu)越感的國家,在一些美國人心目中,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是天經(jīng)地義的,它擁有天賦霸權,無人可替代,任何企圖挑戰(zhàn)和否定美國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奧巴馬于2014年5月28日在西點軍校畢業(yè)典禮上發(fā)表演講時表示“在未來100年內(nèi),美國還要繼續(xù)領導世界”、“美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國家。這就是我的底線:美國必須永遠(處于)領導(地位),如果我們不領導,沒有別人會來領導”便是這種優(yōu)越感的充分流露。因此,對于任何有可能挑戰(zhàn)美國優(yōu)勢的競爭對手,美國上下都會充滿戒備和警惕心理。隨著中國近年來的快速發(fā)展,中國特色的政治、經(jīng)濟道路由于成功而備受關注,中國模式一詞也應運而生,并有可能與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普遍推崇的資本主義發(fā)展模式形成競爭關系,從而使中美之間的意識形態(tài)差異再次被凸顯出來。因此,不難理解,隨著中國社會經(jīng)濟的逐年快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美國民眾和媒體對中國的好感度卻在逐年下降。根據(jù)皮尤2012年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只有40%的美國人對中國有好感,與2011年的51%相比,下降了11個百分點。蓋洛普和中國日報2012年的一項調(diào)查表明,只有42%的美國人喜歡中國;在明確表示密切關注中國新聞的美國人中,54%的人表明對中國的好感度下降。而蓋洛普2012年的另一項調(diào)查顯示,大概60%的美國人認為中國的逐漸強大是件壞事情,關于“誰是美國的頭號敵人”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是伊朗、中國、朝鮮、阿富汗和伊拉克。此外,有學者對美國宣布實施重返亞太戰(zhàn)略后的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美國三大報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今日美國》有關中國的報道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紐約時報》有關中國的報道共566篇,持否定評價態(tài)度的187篇,占總數(shù)33%,持肯定評價態(tài)度的僅12篇,占2%;《華盛頓郵報》有關中國的報道共409篇,持否定評價態(tài)度的165篇,占總數(shù)40.3%,持肯定評價態(tài)度的僅1篇;《今日美國》有關中國的報道共61篇,持否定評價態(tài)度的32篇,占總數(shù)52%,持肯定評價態(tài)度的0篇。這三大報刊的報道總體上對中國的否定評價遠遠超于肯定評價,特別是《華盛頓郵報》和《今日美國》,幾乎就沒有肯定評價。
(一)理性判斷美國主流媒體有關南海問題的立場并不代表大多數(shù)美國人的觀點
根據(jù)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4月份公布的一份有關美國民意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盡管媒體的報道甚囂塵上,但39%的美國人自稱“壓根”沒聽說過中國與鄰國任何的領土糾紛,44%表示聽說過“一點”,僅有16%稱聽說過“很多”。可以說絕大多數(shù)美國民眾并不是很關心所謂的中國與鄰國的領土糾紛問題,更不用說南海問題了。而根據(jù)美國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2012年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超過50%的美國人不相信美國媒體關于中國的報道。因此,在有關中國尤其是中國南海主權和政策的報道方面,美國主流媒體的立場并不代表大多數(shù)美國民眾的觀點。
(二)繼續(xù)堅定維護南海國家主權的信心和決心,對海洋國土做到寸土必爭
中國作為最早發(fā)現(xiàn)和持續(xù)管治南海諸島的國家,對南海諸島主權擁有不可爭辯的歷史和法理依據(jù)。當前,隨著人類進入工業(yè)化和全球化時代,海上力量已經(jīng)成為一國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在國家中的地位和分量將越來越重。尤其是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除了帶來海軍現(xiàn)代化的加速推進之外,在客觀上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海上利益需求的大幅上升,海洋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成為中國經(jīng)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在未來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因此,中國走向海洋成為海洋強國將是必然選擇,對于包括南海在內(nèi)的海洋國土,我們應繼續(xù)通過合法要求主權、歷史法理依據(jù)支撐和軍事力量保衛(wèi)等多種方式和手段堅決予以捍衛(wèi),做到寸土必爭。
(三)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努力掌握輿論主動權,以爭取更好的外部理解和支持
一是對中國威脅論、中國霸權論予以有力反擊。除了積極向國際社會闡明中國和平發(fā)展的戰(zhàn)略之外,還要充分發(fā)揮媒體和民意機構宣傳的強大功能,主動反擊以美國為首的中國威脅論的惡意攻擊。具體到南海問題上,要積極主動向國際社會說明中國一直堅持和平解決南海問題的立場以及為之所做的努力。根據(jù)內(nèi)容逐一系統(tǒng)地制造話題,做好對外宣傳設計,在不同場合努力創(chuàng)造發(fā)言機會,奪回支配性話語權,從而有效抑制中國威脅論在國際上的泛濫。二是積極主動向國際社會充分闡述和展示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的歷史依據(jù)和法理依據(jù)。三是積極主動向國際社會揭露當前南海局勢持續(xù)緊張的真正原因。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得到國際社會及南海周邊國家的廣泛承認。20世紀70年代,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尤其是根據(jù)探測表明南海地區(qū)海域儲藏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后,南海周邊國家對我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的立場開始轉(zhuǎn)變,由公開承認轉(zhuǎn)為質(zhì)疑甚至否定,并公然搶占我南海島礁。尤其是2009年美國宣布實施重返亞太戰(zhàn)略以來,為尋求國際社會對其重返亞太戰(zhàn)略的支持,一方面,大力渲染中國威脅論和中國霸權論,在南海制造和渲染緊張氣氛;另一方面,暗中鼓動相關國家采取激化局勢的行動,致使南海爭端日益升溫。此外,南海部分周邊國家企圖利用美國的力量制衡中國,并達到轉(zhuǎn)移國內(nèi)矛盾的目的,不斷有意制造中美矛盾,對南海局勢的緊張起到了煽風點火的作用。四是對美國以保護南海航行自由為借口介入南海問題堅決予以駁斥和反對。積極主動向國際社會強調(diào)南海航行一直以來都是自由的,并且中國和周邊國家共同為維護南海航行自由和海上航行安全付出了巨大努力等。五是對個別國家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不斷拿南海問題進行惡意炒作和挑釁的行為要予以強烈譴責。長期以來,菲律賓、越南等個別東盟國家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在其非法侵占的中國南沙島礁上大興土木,非法進行大規(guī)模填海造地,修建機場等固定設施,部署導彈等進攻性武器。甚至有個別國家為一己之私,不斷拿南海問題進行惡意炒作和挑釁。對于這類行為,我們要通過外交等途徑予以強烈譴責,并要求有關國家立即停止一切侵犯中國主權和權益的言行。
(四)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將我國和包括南海周邊國家在內(nèi)的沿線國家打造成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為維護南海主權創(chuàng)造良好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
要“跳出南??茨虾栴}”,尤其要在“一帶一路”建設戰(zhàn)略大格局下尋求南海問題的解決之道。“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理念是開放包容、共商共建、互利共贏,其構想順應了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21世紀時代潮流,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fā)展平臺,將“中國夢”與“世界夢”進行有機地銜接。通過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可以充分向國際社會傳遞和展現(xiàn)中國和平發(fā)展的決心,使中國威脅論和中國霸權論不攻自破,還可以全面促進我國與包括南海周邊國家在內(nèi)的全球經(jīng)濟、文化大融合,將我國和包括南海周邊國家在內(nèi)的沿線國家打造成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為我國捍衛(wèi)南海主權、維護南海的和平穩(wěn)定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和氛圍!
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不可爭辯的主權,在南海的主權宣示和維權行動合法、合理、有據(jù)。基于國家戰(zhàn)略和利益的不同以及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的差異,美國主流媒體對我國南海政策的誤讀必然將長期存在。對此,一方面,我們要理性看待,泰然處之;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向國際社會說明我國對南海主權的歷史和法理依據(jù),以及導致南海緊張局勢發(fā)生的真正原因,爭取國際社會的最大理解和支持。同時要通過“一帶一路”等戰(zhàn)略建設加快我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經(jīng)濟和文化融合,打造利益和命運共同體,為實現(xiàn)我國在南海的利益最大化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1]端木義萬.美國傳媒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41-42.
[2]DENYER Simon.Philippines Says China Rushing Construction in Disputed Sea[N].The Washington Post,2015-03-26(A03).
[3]DENYER Simon.China Promotes“Asia-Pacific Dream”to Counter U.S.“Pivot”[N].The Washington Post,2014-11-11(A05).
[4]WAN William.Chinese Military Denies Damaging Vietnamese Boat in Clash[N].The Washington Post,2012-03-27(A05).
[5]ECONOMY Elizabeth,LEVI Michael.Rein in China in Its Dispute with Vietnam over Energy Resources[N].The Washington Post,2014-05 -15(A05).
[6]ROD Mcguirk.Vietnam and Australia Leaders Agree to Closer Defense Ties[N].The Washington Post,2015-03-18(A05).
[7]FLOURNOY Michèle,RATNER Ely.China’s Territorial Advances Must be Kept in Check by the United States[N].The Washington Post,2014-07-04(A05).
[8]DENYER Simon.China’s Rise and Asian Tensions Send U.S.Relations into Downward Spiral[N].The Washington Post,2014-07-07 (A05).
[9]POMFRET John.U.S.Takes a Tougher Tone with China[N].The Washington Post,2010-07-30(A05).
[10]SIMON Denyer.China Withdraws Oil Rig from Waters Disputed with Vietnam,but Warns It Could Return[N].The Washington Post,2014-07-16(A05).
[11]RICHBURG B.Richburg.Kidnapped Fishermen’s Case Angers Chinese Public[N].The Washington Post,2013-05-23(A05).
[12]HARLAN Chico.Philippines Pushes Back against China[N].The Washington Post,2013-07-23(A05).
[13]WAN William.North Koreans Holding Chinese Boat for Ransom[N].The Washington Post,2013-05-20(A05).
[14]GRABER A.Doris.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Seventh Edition[M].Washington,D.C.: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Inc.,2006:345.
[15]BENNETT W Lance.Toward a Theory of Press-State Relations in the U.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0,40(spring):103-125.
[16]杰里爾·A·羅賽蒂.美國對外政策的政治學[M].周啟明,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143.
[責任編輯:吳曉珉]
On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 to China’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and China's Countermeasures: With The Washington Post as an Example
XIE Geng-qu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Different degrees of misinterpretations on China’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exist in the West,especially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With The Washington Post as an example,the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 mainly propagate the China threat theory,the Chinese hegemony theory and the Chinese provocation theory,while questioning the evidence of China’s sovereignt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preaching the return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Asia-Pacific area so as to contain China.The main reasons lie in the principle of unity among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 that the international news reports should adhere to America’s foreign policy,as well as the long-term cognitive prejudices against China that result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ideologies and values.Therefore,it is suggested to rationally treat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s stance 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firmly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of continually safeguarding China’s sovereignt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strive for the initiative of public opinions so as to gain a better external understanding,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Belt,One Road so as to establish a community of common benefit and destiny among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long the South China Sea.
America;mainstream media;South China Sea policy;misinterpretation;countermeasure
G 216.2
A
1004-1710(2015)04-0023-06
2015-04-01
2015年度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HNSK-QN15-116)
謝庚全(1984-),女,湖南益陽人,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英美文學等領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