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濤
(集寧師范學院中文系,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012000)
“宮詞”主要是指描寫宮院生活的詩,它以描寫宮人生活和苑囿風光為主要內(nèi)容,同時兼及特定時代的人文制度、風俗習賞、審美意趣等。五代時“花蕊宮詞”集成都地區(qū)自然地理風光與人文社會風俗之大成。
“花蕊夫人宮詞“中涉及五代蜀宮自然風光的描寫很多,作品中關(guān)涉蜀宮的描寫大都圍繞著皇家御花園“宣華苑”展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花蕊夫人《宮詞》可以稱之為“宣華苑宮詞”。花蕊夫人《宮詞》關(guān)于“宣華苑”中各類宮廷建筑的描寫,為后人研究五代蜀宮的布局構(gòu)造和池園風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參考文獻。
五代時成都“宣華苑”與皇宮連成一片,園林里面的許多樓臺亭榭見之于花蕊夫人《宮詞》。前蜀后主王衍將“宣華苑”修葺一新后,將嬪妃宮人集體遷徙院內(nèi)入住。“宣華苑”中的宮殿建筑名目繁多,據(jù)《蜀梼杌》記載,乾德三年五月“宣華苑成,延袤十里。有重光、太清、延昌、會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宮,降真、蓬萊、丹霞之亭。土木之功,窮極奢巧”[1]。會真殿見之于花蕊夫人《宮詞》,如:“會真廣殿連高閣,樓閣相扶倚太陽。凈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保?]24根據(jù)詩歌的描述,會真殿背靠皇宮面臨池水,整個建筑高大廣闊橫亙水邊。宣徽院作為另一重要建筑,花蕊夫人《宮詞》描寫其“宣徽院約池南岸,粉壁紅窗畫不成”[2]110,詩中明確交待宣徽院位于摩訶池的南邊。此外,“宣華苑”太虛閣和凌波殿“太虛高閣凌波殿,背倚城墻面枕池”[2]43,會仙觀“會仙觀里玉清壇,新點宮人作女冠”[2]136,重光殿“殿庭新立號重光,島上亭臺盡改張”[2]29,酒庫“酒庫新修近水傍,潑醅初熟五云漿”[2]161,翔鸞閣“翔鸞閣外夕陽天,樹影花光遠接連”[2]62,諸多宮廷建筑形狀各異。根據(jù)花蕊夫人《宮詞》的描寫,可以看出蜀地宮苑的建筑特點為皇宮與苑囿之間東西相連,由東面的皇宮出入西邊的“宣華苑”有三條路徑可供選擇。第一條由皇宮獅子門進入,花蕊夫人《宮詞》所謂:“三面宮城盡夾墻,苑中池水白茫茫。亦從獅子門前入,旋見亭臺繞岸傍”。[2]37獅子門即蜀宮南門,原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的衙門,因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而得名,唐末時期,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王建改朝換代即皇帝位后將獅子門改為神獸門。出入皇宮和“宣華苑”第二條路徑,是通過皇宮夾城門進入“宣華苑”,花蕊夫人《宮詞》詩云“東內(nèi)斜將紫氣通,龍池鳳苑夾城中”[2]28。根據(jù)詩意可知,夾城門介于宮苑兩者之間為蜀主白天經(jīng)常出入的地方,所謂“夾城門與內(nèi)門通,朝罷巡游到苑中”[2]36。第三條往返宮城與宣華苑的便捷通道,是經(jīng)由水門乘船往來宮、苑兩者之間,如花蕊夫人《宮詞》詩云“望見內(nèi)家來往處,水門斜過畫樓船”[2]63。五代前蜀時期,蜀主王建曾引郫江水自成都西北角入城,流水經(jīng)由水門進入“宣華苑”,進而流經(jīng)皇宮后出城。傍晚時分,宮人經(jīng)常乘坐小船進出皇宮和內(nèi)苑,如花蕊夫人《宮詞》稱:“半夜搖船載內(nèi)家,水門紅蠟一行斜”[2]100,“近侍婕妤先過水,遙聞隔岸喚船家”[2]131,“掛得彩帆教便放,急風吹過水門邊”[2]134等。
巴蜀西南地區(qū)物產(chǎn)豐富氣候溫潤,為各種花卉植物的生長及飛禽走獸的繁衍棲息提供了愜意的生存環(huán)境。故而,蜀地特有的花卉動植大量走進了文人的創(chuàng)作視野,為他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作素材。巴蜀文人花林步月、錦江行春,過慣了尋芳獵艷醉花醉酒般的冶游生活,使其描寫蜀中自然地理和風光景致的文學作品,整體上呈現(xiàn)出一種香艷明媚的體貌特征。
西蜀成都冬暖春早、花木崢嶸、氣候濕潤,有著非常宜人的氣候環(huán)境?;ㄈ锓蛉嗽谄洹秾m詞》中,為后世讀者真實再現(xiàn)了五代史蜀宮迷人的池苑景致和四季風光。翻開花蕊夫人《宮詞》,我們可以看到沉寂了一冬的皇家御花園“宣華苑”在楊柳風輕的溫暖氣息感召下,消盡了隆冬的寒氣迎來了一季溫暖的春風。此時,苑囿內(nèi)的各類花卉草木臨風怒放爭奇斗艷,也正是宮女們賞春游園的美好時節(jié),所謂“春早尋花入內(nèi)園,競傳宣旨欲黃昏”[2]98,“三月櫻桃乍熟時,內(nèi)人相引看紅枝”[2]89,“立 春 日 進 內(nèi) 園 花,花 蕊 輕 輕 嫩 淺霞”[2]35,“海 棠 花 發(fā) 盛 春 天,游 賞 無 時 列 御筵”[2]115。夏日炎炎、溽熱喧騰、雀噪蟬鳴,宮女們紛紛脫下春裝換上了輕羅絹衫,她們簇擁著來到水榭邊憑欄納涼,所謂“夏日巡游歇翠華……內(nèi)人手里剖銀瓜”[2]82,“薄羅衫子透肌膚,夏日初長板閣虛”[2]84,“卷簾初聽一聲蟬……殿頭日午搖紈扇”[2]171。天淡云飄的秋天正是佳人采蓮、海榴結(jié)子的美好季節(jié),花蕊夫人《宮詞》所謂“種得海榴才結(jié)子”[2]166,“秋晚花池景色澄”[2]129,“新秋女伴各相逢,罨畫船飛別浦中。旋折荷花伴歌舞,夕陽斜照滿衣紅”[2]66。在寒風颯颯飛雪彌漫的隆冬季節(jié)中,我們很難在百首花蕊夫人《宮詞》中尋覓到人們游園嬉戲的戶外活動,只有宮女們懶懶地圍著爐火取暖和寒枕長眠場景的真切描繪,如“密室紅泥地火爐,內(nèi)人冬日晚傳呼”[2]156,“歸來困頓眠紅帳,一枕西風夢里寒”[2]186等。
花蕊夫人《宮詞》向后世讀者真實展示了五代蜀宮的人文底蘊。五代時,西前蜀王朝與后蜀政權(quán)的各類典章制度承襲唐代。五代蜀宮中的各類機構(gòu)建制和運轉(zhuǎn)機制在花蕊夫人《宮詞》中有著生動描寫。蜀宮內(nèi)宮人數(shù)量之多,據(jù)花蕊夫人《宮詞》詩云“滿殿宮人近數(shù)”[2]73,“每日日高祗侯處,滿堤紅艷立春風”[2]36,五代蜀宮內(nèi)的宮人數(shù)量雖多但他們分工明確、各有職守,所謂“六宮官制總新除,宮女安排入畫圖,二十四司分六局,御前頻見錯相呼?!保?]48蜀宮依照唐代舊制,后宮禁內(nèi)設六宮二十四司,六宮的首席女官分別為尚儀、尚官、尚服、尚寢、尚食和尚功。二十四司為六宮的內(nèi)設機構(gòu),此外六宮內(nèi)還有二十四掌、二十四典等名目具體執(zhí)掌宮中的繁雜事務。如此龐大精妙的內(nèi)設機構(gòu),保證了整個后宮機制的正常運轉(zhuǎn)。每天“寢殿門前曉色開”[2]165,這些宮女們“更番上值來”[2]165,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生涯。根據(jù)花蕊夫人《宮詞》的描述,這些宮女們所從事的差役職事名目繁多不勝枚舉:有打魚撐船者,如“預進活魚供日料,滿筐跳躍白銀花”[2]135,“日午殿頭宣索膾,隔花催喚打魚人”[2]33。有歌舞獻藝者,如“旋炙銀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2]52,“每日內(nèi)庭聞教隊,樂聲飛出到龍池”[2]97,“旋刺篙竿令過岸,滿池春水蘸紅妝”[2]78。有熏衣煎茶者,如“蕙炷香銷燭影殘,御衣熏盡輒更闌”[2]186,“近被宮中知了事,每來隨駕使煎茶”[2]147。有折花養(yǎng)鳥者,如“圣人正在宮中飲,宣使池頭旋折花”[2]100,“宣受內(nèi)家專喂飼,花毛閑著怎皆知”[2]67。有陪乘釀酒者,如“深宮內(nèi)苑參乘慣,常從金輿到日斜”[2]104,“酒庫新修近水傍,潑醅初熟五云漿”[2]161。此外,蜀宮“宣華苑”中還有一項最累最苦的差事,那就是盛夏時節(jié)宮女們輪番踏水車汲水為皇帝避暑納涼,所謂:“水車踏水上宮城,寢殿檐頭滴滴鳴。助得圣人高枕興,夜涼長作遠灘聲?!保?]77這種類似人工增雨的納涼方式,真可謂別出心裁、史無前例。
蜀宮禁內(nèi)等級森嚴,除了普通宮女從事各種執(zhí)事勞役外,還有一些有身份特殊的特權(quán)人物存在,如夫人、昭儀、修儀、婕妤、才人等。這些人物高高在上,她們有資格分房入住在“宣華苑”,如花蕊夫人《宮詞》宣稱“諸院各分娘子位”[2]43,“修儀承寵住龍池”[2]45,“內(nèi)人承寵賜新房,紅錦泥窗繞畫廊”[2]66,“近日承恩移住處,夾城里面占新宮”[2]103。按照“蜀宮”的機構(gòu)建置,皇后下面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即所謂四夫人。她們在后宮中聲勢顯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她們經(jīng)常頤指氣使地指揮下人,花蕊夫人《宮詞》所謂“小小宮娥到內(nèi)園,未梳云鬢臉如蓮。自從配與夫人后,不使尋花亂入船”[2]92;“后宮阿監(jiān)裹羅巾,出入經(jīng)過御苑頻。承奉圣顏憂誤失,就中長怕內(nèi)夫人”[2]154。此外,夫人下面又有昭儀、修儀等,即所謂的“九嬪”。她們亦有逞強施威的權(quán)勢,如花蕊夫人《宮詞》云:“昭儀侍宴足精神,玉燭抽看記飲巡。倚賴識書為錄事,燈前時復錯瞞人?!保?]152該詩描寫這位“昭儀”在宴會上行酒令逞強賣乖,根本不按照規(guī)定章法行事故意舞弊。此外,“九嬪”下面的婕妤、才人等上等女官,也有一定的特權(quán)可以安享尊榮,如花蕊夫人《宮詞》稱“婕妤生長帝王家,常近龍顏逐翠華”[2]72,“近 侍 婕 妤 先 過 水,遙 聞 隔 岸 喚 船家”[2]131;“才人出入每相隨,筆硯將行繞曲池”[2]47等。蜀宮中的妃嬪女官等級森嚴不容逾越,如《花蕊宮詞》稱“每日日高祗候處,滿堤紅艷立春風”[2]36,“翠 輦 每 隨 城 畔 出,內(nèi) 人 相 次 簇 池隈”[2]127,詩中“相次”意指迎駕皇上時,眾人要嚴格按照自己身份的高低尊卑排隊就位。
花蕊夫人《宮詞》中有許多反映“蜀宮”四時節(jié)慶習俗描寫的作品:如立春日皇帝賜花,花蕊夫人《宮詞》所謂“立春日進內(nèi)園花,花蕊輕輕嫩淺霞。跪到玉階猶帶露,一時宣賜與宮娃”[2]35;描寫上巳節(jié)曲水流觴,花蕊夫人《宮詞》云“春日龍池小宴開,岸邊亭子號流杯。沉檀刻作神仙女,對捧金樽水上來”[2]101;描寫寒食節(jié)斗雞取樂,所謂“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樓雙夾斗雞場。內(nèi)人對御分明看,先賭紅羅被十床”[2]74;清明節(jié)游蠶市,所謂“春早尋花入內(nèi)園,競傳宣旨欲黃昏。明朝隨駕游蠶市,暗使氈車就院門”[2]98;三元節(jié)焚修,如“金畫香臺出露盤,黃龍雕刻繞朱闌。焚修每遇三元節(jié),天子親簪白玉冠”[2]85;臘日打獵,如“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nèi)人?;佞X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2]122等。此外,《花蕊宮詞》中反映宮女生存態(tài)勢的,諸如投壺、垂釣、圍棋、蹴鞠、彈雀之類的游藝習俗,更是林林總總眩人眼目。
五代時巴蜀社會上的尚武精神和崇道思想,在花蕊夫人《宮詞》中有著全面描寫。五代時蜀宮苑囿被崇道思想和尚武精神的時代洪流浸潤著激蕩著,花蕊夫人《宮詞》給后人留下了一記濃墨重彩。五代時,每個割據(jù)政權(quán)無不是在金戈鐵馬的殊死拼殺基礎上開國立統(tǒng)的。前蜀王朝和后蜀政權(quán)在統(tǒng)治期間,均存在著悍將跋扈、藩鎮(zhèn)不軌、強敵壓境之類的內(nèi)憂外患。西蜀社會上的尚武精神彌漫全國滲透宮苑不足為奇?;ㄈ锓蛉恕秾m詞》描寫宮女們的尚武精神的作品很多,諸如演奏邊地歌曲,所謂“旋炙銀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2]52。描寫蹴鞠運動,所謂“殿前宮女總纖腰,初學乘騎怯又嬌”[2]59,“自教宮娥學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2]61。描寫打獵射鴨,所謂“新教內(nèi)人工射鴨,長將弓箭繞池頭”[2]80,“御前接見高叉手,射得山雞喜進來”[2]119。描寫女扮男裝,所謂“少年相逐采蓮回,羅帽羅衫巧制裁。每到岸頭相拍水,競提纖手出船來?!保?]146描寫胡服騎射,所謂“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nèi)人?;佞X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保?]122五代時,花蕊夫人作為蜀宮風習的親歷者,在《宮詞》中大量關(guān)涉宮宮人尚武精神作品描寫,無疑為后世讀書探討五代蜀地社會思潮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觀察視角。
五代時期,巴蜀道教盛極一時,全民都沉浸在宗族狂熱的崇拜行動之中。前后蜀王朝的帝王妃后是這場時代風潮的率先垂范者和強有力的推動者,從某種意義上講,蜀宮是當時整個社會慕仙思潮的策源地?;ㄈ锓蛉恕秾m詞》中描寫道觀建筑、齋醮法事、宮女入道的作品很多,其中描寫“宣華苑”道觀建筑的作品,諸如“會真廣殿繞宮墻”[2]24、“會仙觀里玉清壇”[2]136、“三清臺近苑墻東”[2]159、“金畫香臺出露盤”[2]85。描寫宮女入道的作品,諸如“老大初教學道人,鹿皮冠子淡黃裙”[2]138、“每度駕來羞不出,羽衣初著怕人看”[2]136。描寫齋戒法事的作品,諸如“后宮歌舞全拋擲,每夕焚香事老君”[2]138、“焚修每遇三元節(jié),天子親簪白玉冠”[2]85等。
五代時期巴蜀地區(qū)香煙裊裊、道觀林立,在道教生活中“女冠”形象值得關(guān)注。西蜀宮觀中的“女冠”數(shù)量很多、成份復雜、來源多端。除了一般的良家女子出家修仙練道外,宮嬪入道是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西蜀朝廷出于各種原因不定期地放出宮女,這些放出的宮女有相當一部分被遣入觀。如后蜀花蕊夫人《宮詞》稱:“老大初教學道人,鹿皮冠子淡黃裙。后宮歌舞今拋擲,每日焚香事老君?!保?]138詩中描寫了一位昔日妙善歌舞的多才宮女由于年老色衰被遣入觀,只好每天過著“焚香事老君”般的清齋修道的枯寂生活,其內(nèi)心里的孤獨、無助、痛苦之情愫可想而知。這些被派遣入觀的宮女大多是被逼無奈的,并非出于本人的自愿。如花蕊夫人《宮詞》云:“會仙觀內(nèi)玉清臺,新點宮人作女冠。每度駕來羞不出,羽衣初著怕人看?!保?]136詩中明確指出,“會仙觀”中的“女冠”來源于朝廷下放派遣的宮女。
花蕊夫人《宮詞》與漢代的“宮怨詩”、南朝的“宮體詩”、唐代的“宮詞”相比,具有其卓然挺立的藝術(shù)審美特質(zhì)?;ㄈ锓蛉恕秾m詞》抒真情、寫實事,它以女性第一人稱的獨特視角為后世讀者再現(xiàn)了1 000年前蜀宮生活的真實場景,深刻揭示了蜀宮文化的多層內(nèi)蘊。花蕊夫人突破了傳統(tǒng)“宮詞”或“宮體”詩創(chuàng)作中由外臣敘述深宮內(nèi)事、男人描寫后庭閨情的尷尬局面,花蕊夫人本身作為蜀宮內(nèi)苑生活的親歷者和當事人,她所耳聞目睹和娓娓道來的“蜀宮”秘事頗具“詩史”性質(zhì)具有很高可信度,為后人進行“蜀宮”文學或文化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詩歌史料和歷史依據(jù)。
宮闈秘事通常諱莫如深,所謂“自是姓同親向說,九重爭得外人知”[3],漢代“宮怨詩”、南朝“宮體詩”以及唐代的“宮詞“在真實再現(xiàn)深宮內(nèi)院的生活場景方面,遠不如花蕊夫人《宮詞》真實生動。那些由男子作閨音的“宮詞”,根本無法與花蕊夫人《宮詞》相媲美?!澳凶幼鏖|音”,是指以男性的眼光去描寫宮中女子的生活場景,以男性的心理去揣摩宮女的思想流程和心態(tài)變化?!澳凶幼鏖|音”所依據(jù)的創(chuàng)作素材大多是道聽途說來的,其生動性和真實性令人質(zhì)疑。花蕊夫人長年生活在深宮內(nèi)苑近水樓臺,其《宮詞》中的一情一事一景一物都是經(jīng)過作者親身體驗或親眼目睹得來的?;ㄈ锓蛉嗽趧?chuàng)作過程中,以其女性獨特的視角和心理觸摸來真實再現(xiàn)蜀宮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花蕊夫人《宮詞》具有無可質(zhì)疑的真實感和震撼力,故清人吳之振在《宋詩鈔》中評價花蕊夫人《宮詞》為:“清新艷麗,足奪王建,張籍之席。蓋外間摹寫,自多泛設,終是看人富貴語。固不若內(nèi)家本色,天然流麗也?!保?]
《花蕊宮詞》與“男子作閨音”的宮怨詩、宮體詩、宮詞相比,在詩歌創(chuàng)作的感情基調(diào)和審美情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男子擬作“閨音”的宮怨詩其感情基調(diào)通常是哀傷悲怨的。漢代”宮怨詩“以描寫宮女的不幸命運和哀怨惆悵為主要內(nèi)容,通常流露出的是漢魏六朝人“以悲為美 ”的創(chuàng)作意旨和審美意趣。男子擬作“閨音”的齊梁“宮體詩”,更是其特定社會思潮的時代產(chǎn)物,如蕭綱的作品《詠內(nèi)人晝眠》、庾信的詩歌《夢入堂內(nèi)》,它們不僅是感情基調(diào)不健康詩風浮艷的問題,而且更是倡起一代思潮將詩歌創(chuàng)作導向了輕薄狎昵的窮途末路。此外,唐代文人摹擬漢魏樂府古風而創(chuàng)作的所謂“宮詞”,諸如王昌齡《長信秋詞》、元稹的《古行宮》、《連昌宮詞》、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之類,其創(chuàng)作目的不過是借描寫宮廷黑暗和宮女凄苦來針砭時政和抒發(fā)怨憤,其感情基調(diào)自然是悲傷凄涼的。五代花蕊夫人《宮詞》與男子作“閨音”的詩歌作品相比,其筆下的宮女形象是健康的、明朗的和活潑的,處處洋溢著青春歡樂的氣息,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健康基調(diào)和明麗色彩。
花蕊夫人《宮詞》筆觸細膩造語清新善用白描手法,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審美特征?;ㄈ锓蛉松罹踊蕦m靈心善感,善于捕捉生活中一瞬間或一霎那的內(nèi)心感念,更善于將耳聞目睹或親身經(jīng)歷的各種事情信手拈來的在其《宮詞》作品中娓娓道出,其閑適優(yōu)雅的審美情趣溢于言外。從某種視角上講,花蕊夫人《宮詞》一定程度上繼承了白居易“閑適詩”的創(chuàng)作風格,花蕊夫人通常截取宮廷中的一個生活小場景,通過運用白描和鋪陳手法使得作品中人物形象細膩傳神、形神畢肖?;ㄈ锓蛉恕秾m詞》的藝術(shù)風格清新雅致、自然明快、在遣詞造語方面質(zhì)樸平易、當行本色。明代人鐘惺評價其《宮詞》作品“翠輦每隨城畔出,內(nèi)人相次簇池隈邊。嫩荷花里搖船去,一陣香風送水仙”[2]127時,認為“娟秀在荷花上著一‘嫩’字,覺船搖去,飄然棹入矣”[5]740,評價其《宮詞》作品“后宮阿監(jiān)裹羅巾,出入經(jīng)過御苑頻。承奉圣顏憂誤失,就中長怕內(nèi)夫人”[2]154時,認為:“疑畏處只‘憂誤失’三字盡之”[5]741,評價《宮詞》作品“池心小樣釣魚船,入玩偏宜向晚天。掛得彩帆教便放,急風吹過水門邊”[2]134時,認為“‘教便放’影出輕疾,聲口之妙不必言”[5]746。此外,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評價花蕊夫人《宮詞》為“清婉可喜”[6]334;近人徐式文評價花蕊夫人《宮詞》“以真情、真感、真事,寫出純真之詩來,別開生面,其詩學地位很獨特、很高。手把宮詞,能令人百讀不厭,掩卷還思。它的藝術(shù)魅力大,其底蘊可能全在真情與高法、艷情與動情?!保?]230
綜上,以地域文化的獨特視角對花蕊夫人《宮詞》進行審美觀照,可以看出花蕊夫人《宮詞》具有色彩鮮明的蜀地自然地理文化特征和人文社會文化風貌?;ㄈ锓蛉恕秾m詞》以女主人公第一人稱抒情寫意般的寫實手法和細膩筆觸,為后世讀者揭開了戒備森嚴、諱莫如深的西蜀宮廷生活的冰山一角,堪稱為歷史上唐末五代西蜀宮廷文學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
[1]王文才,王炎.蜀梼杌校箋[M].成都:巴蜀書社,1999:168.
[2]徐式文.花蕊宮詞箋注[M].成都:巴蜀書社,1992.
[3]王宗堂.王建詩集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293.
[4]吳之振,呂留良,等.宋詩鈔[M].北京:中華書局,1986:3075.
[5]鐘惺.名媛詩歸[M].清內(nèi)府藏本.
[6]寥德明.苕溪漁隱叢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