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
孤身女孩收留仨小伙
她叫戴杏芬,家住在浙江仙居縣的一條國道邊。那是1993年的事情,戴杏芬下班(約晚上8點)沿著國道步行回家,快到家門口的時候,她發(fā)現有3個小伙子跟在后面,借著汽車燈光,戴杏芬發(fā)現這3個小伙子蓬頭垢面,渾身很臟,就像乞丐一般。戴杏芬覺得他們肯定是從外地來這里找工作的人。果然,那3個小伙子告訴她,他們來自四川,到這里找工作已經很久了,一直都沒有找到工作,身上也沒錢了,都已經有好幾天沒吃飯了……
戴杏芬聽完他們的介紹,向公路邊的一幢二層洋房指了指說:“我家就在這里,你們進來吧,我給你們做點吃的!”
那天,戴杏芬的爸爸媽媽都在廠里上通宵夜班,也就是說家里只有戴杏芬一個人。那3個小伙子面面相覷,進了屋,戴杏芬先是給他們做了一桌飯菜,他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戴杏芬則起身給他們燒熱水泡腳。當晚,戴杏芬留下這3個小伙子,讓他們睡在二樓的空置房間里。當然,戴杏芬也給自己做了 “防衛(wèi)工作”,她反鎖了樓梯的門,反正樓上洗手間等設施都齊全,不需要下樓。
他們睡下以后,戴杏芬自恃是當地人好說話,就連夜跑出去替他們找工作,但同時要招3個人,很多廠子都表示不太方便。第二天早上,其中的一個小伙子說,他有一個姐姐在附近的黃巖市,當時從仙居到黃巖的車票是7元,他們沒錢。戴杏芬給他們蒸了一些紅糖饅頭帶在路上填肚子,又給了他們每人10元錢,將他們送上車,最后,她囑咐這3個小伙子:“在外做人做事一定要講誠信,賺不到錢沒有關系,但一定要做個好人!”
一句囑咐成人生信條
在這3個小伙子當中,有一個年紀最小的,他叫何榮鋒,當時才17歲。在整個過程中,何榮鋒始終沒有勇氣說過一句話,但他卻把戴杏芬的每一句話都牢牢記在心里,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在黃巖打了半年工之后,何榮鋒又輾轉去了沈陽,無論在什么時候,無論在哪里,何榮鋒時刻都銘記著戴杏芬的忠告:誠實守信。
20余年的打拼中,憑著這一人生信條,何榮鋒穩(wěn)扎穩(wěn)打,成為沈陽家具行業(yè)和涂料行業(yè)的知名人物。在這20多年里,何榮鋒對戴杏芬這個收留過自己的“好心姐姐”寫下過數百篇勵志日記——
“代姐姐:半年過去了,雖然我吃苦、挨打,但在我們的努力下,那些劣跡老鄉(xiāng),有的被法辦,有的被清走,有的保證改邪歸正……在這里四川人的口碑好了,工作也好找了,老鄉(xiāng)團結了。沒想到的是,我因為這樣的舉動出了名,幾位當地老板委托我找放心的老鄉(xiāng)去工作,并給我招工費,不少老鄉(xiāng)也托我找工作,沒想到我多了一些打工外的高收入……快兩年過去了,我終于替父親還上了要命的外債!父母都開始過上了安穩(wěn)日子。今天我大哭一場,真的感謝你啊!”
“代姐姐:一個四川同縣老鄉(xiāng)是個美麗的姑娘,她看中我的仗義,主動來醫(yī)院表達對我的好感,你若知道一定會高興?!?
“代姐姐:有一個大老板覺得我有號召力,將家具廠油漆活全都承包給我,這一下我賺大了,但是我不會飄飄然的,我會好好行走人生的每一步……”
做一個好人就足夠了
事業(yè)一天天做大,何榮鋒要尋找恩人表達感激之情的想法也越來越強烈,可戴杏芬一直在外打工,后來又嫁了人,娘家的父母也都去了城里做小生意,所以就一直沒能聯(lián)系上。最重要的是何榮鋒當初將“戴杏芬”理解成是“代信芬”,當時年輕膽子小,沒敢問確切的寫法,所以無論信件聯(lián)系還是公安局查詢,都沒有結果。2014年5月,何榮鋒專程來到仙居,歷經一個多禮拜,終于找到了記憶中的那段國道線和戴杏芬曾經收留他們的那幢房子,但是屋門緊鎖,何榮鋒多番打聽之后,才找到了正在仙居城里經營小面館的戴杏芬。
面見恩人,分外激動!何榮鋒簽下了一張100萬元的支票表示報答。戴杏芬只是一個開小面館的小老板,可以想象100萬元對她來說意味著什么,感動和欣慰的同時,戴杏芬覺得這不是自己該得的,自己一分錢都不能要,所以不管何榮鋒如何勸說,戴杏芬還是把這張支票退了回去。幾個月后的國慶節(jié)假期,何榮鋒再次來到仙居見恩人,并再次簽下一張100萬元的支票,這次的真摯讓戴杏芬不忍當面拒絕,暫時收下后,戴杏芬又設法打聽到他的卡號,把錢退了回去。
知道這件事的人都說戴杏芬傻,但是戴杏芬卻這樣說:“我?guī)瓦^的人有出息了,我就高興了,他能有感恩的想法和舉動,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回報,因為他記住了我說的話,做了一個好人,這就足夠了,這是不管幾百萬的錢都換不來的!”
做一個好人就夠了,多簡單、多樸實,戴杏芬的這句話是說給何榮鋒的,但同時又何嘗不是她自己的人生信條呢?
(李中一摘自《新青年》)(責編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