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達明
初冬的風雨,迅猛而冷酷,幾天下來,就把秋色抹得一干二凈,留下一根根枯枝在寒風中顫抖著自己嬌小的腰身,有形無力地掙扎著、呻吟著……。每當此時,庸碌的我才知道秋天已經(jīng)結束了自己的旅程,而我卻錯過了秋天留下的最后的一片色彩,只好在懊惱和反思中不停地回味秋天曾經(jīng)留給我的味道。
從小生在長在農村的我,如同許多鄉(xiāng)下人一樣,喜歡和熱愛著秋天,盼望和期待著秋天,這不僅僅是秋天誘人的色彩,更多的是秋天承載著我們鄉(xiāng)下人太多的希望和期待,這是任何一個季節(jié)無法讓我們品嘗到的味道。
記得小的時候,準確地說是自上小學有記憶之后,我就對秋天的味道品味出了太多感覺。每當夏日驕陽退去,秋天就尾隨而至,陽光不再擁有似火般的熱情,湛藍的天空上點綴著幾朵白云,高遠了很多,空氣變得干燥了起來,身子一下子輕松了許多,真想高飛起來摘下幾朵;池塘和河流里的水逐漸涼去,也淺了不少,此時大人們總是喋喋不休告訴我們。
“天涼了,水也涼了,不要再下水了,否則涼了身子,冬天日子可就難過了”。
然而,魚兒似乎是在故意引誘著從小在水中長大的我們,時不時躍出水面,翻出一朵朵雪白的浪花,象是在與我們宣戰(zhàn)。“不行了吧!害怕了吧!”。攪得我們心里癢癢的,但又害怕長輩們的責怪,只好望水興嘆了。
田里的稻子在秋日里的陽光雨露下日漸飽滿,由淺及深染成了金黃色,一株株、一簇簇、一片片,彎著腰,弓著背,如同負重的登山者,步伐沉甸,卻把笑容寫在了臉上。每當此時,應該說是我們除了過年最開心的時候。學校不僅會給我們放一個星期的農忙假,讓我們幫助長輩們收割成熟的莊稼,最難得可貴的是可以看到長輩們從心中溢出的笑容,我們也可以不必擔心為偶爾的淘氣和調皮而受到責罵。
長輩們看到了豐收,也看到來年的口糧和我們的學費,自顧忙著收獲,常常無暇顧及我們的“偷懶”。我們經(jīng)常三五成群,找些借口坐在別人家的棗樹底下,盯著高掛在樹梢又大又紅的棗子隨風蕩漾。只要看到或聽到落下的棗子,我們就爭先恐后,蜂擁而至,迫不及待地抓在手里,塞在嘴里,每一個都咬一口,以示占有,生怕被別人搶去或索要去,棗樹的主人只好搖頭嘆氣,作無奈之狀。
豐收了,長輩們從來都不會忘記犒勞自己,如同過年一般,村上會殺一到二頭豬,分給全村人,少時半斤八兩,多時一到兩斤,家家戶戶用新收的糯米熬制麥芽糖、做些糯米巴,村上也會請流動電影放映隊來村上放一二場露天電影……,算是改善生活和對自己一年收獲的慶賀,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因為又吃到了過年才有的這些東西。
莊稼收獲完了,廣袤的田野上留下了一些枯枝留葉等待冬日的到來,沒有鮮花和綠葉的慶賀顯得簡樸而又單調,但在我們鄉(xiāng)下卻是最富有意義的,因為每個人都能體會到春播秋收的成就感,都能感受到勞動意味著收獲,都能品味到希望和期待落地于秋天的味道。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也早已離開了家鄉(xiāng)進城工作,面對重復單調的工作和迅猛繁衍的城市水泥森林,仿如來到了另一個世界,不要說體會不到曾經(jīng)的秋天味道,就連秋天的色彩何時出現(xiàn)都已變得模糊不清。
沒有了春花秋實,怎能品味到秋天的味道,怎能不叫我想念家鄉(xiāng)的秋天味道!
(作者單位:廬山管理局審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