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評論員 戴志勇
全國兩會時間,理應是眾聲齊作的時間。
原則上,公民和社會各界力量正是要通過每年的兩會,一次次深度參與、確認和改善自己身在其中的公共秩序。1945年,毛澤東在延安回答黃炎培的“興亡周期率”的提問時說:“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其所指,也大半在此。2012年12月,總書記習近平在走訪8個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lián)時,重提毛澤東、黃炎培之間的著名對話。
公共事務需要大量精英參與乃至主導運作,但政治也是眾人之事。唯有通過眾人合法合理的參與,才可能用民主程序的周期來消化興亡的周期。
舉凡納稅的多少,財政的使用,土地權利的界定,行政壟斷的破除乃至基礎貨幣的發(fā)行等,都可歸為廣義的財產(chǎn)權利,事關每個人的錢包,決定著每個人的生存尊嚴,公眾參與是題中應有之義。
哪怕有精英們真的已經(jīng)做出了完美方案,也決不能缺少向公眾解釋、尋求認同并最終通過法定程序得到認可的過程。
除了財產(chǎn)權利需要在兩會上得到體現(xiàn)和維護,還有已一再嘗試過卻仍在半途的司法改革;關系到每個人基本生活質量的土壤、水、大氣的干凈與否;繼續(xù)打大老虎以破除有些人的“鐵帽子王”迷思……
最重要的,還有兩會本身如何才能開得高效而節(jié)省,避免形式主義的議題。
據(jù)說,治理越好的地方,公眾的政治參與意愿越低。的確,如果參不參與都不太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誰愿意白費勁?我期待這一天到來。2014年被稱為深改元年,如何繼續(xù)簡政放權,給社會和公民更多的權利空間,是最核心的改革取向。在此基礎上,調整改善中央與地方,人大、政府與司法體系之間的權力結構和關系,才有可能理出一個在未來更有全球競爭力的治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