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宗鳳
當代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與傳統(tǒng)成長小說比較研究
夏宗鳳
在美國文學中,關注和反映青少年的成長是由來已久的一個傳統(tǒng)和主題。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文學評論界開始系統(tǒng)研究美國成長小說,追根溯源,界定概念,著書立作。成長小說這一術語出現在美國文學批評中,“之后它常被作為德語‘Bildungsroman’(教育小說)的英語近義詞,用于文學評論”。[1]文學界通常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束作為現當代文學的分界?!岸?zhàn)”后,美國經濟、政治、生活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影響了美國成長小說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其中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少數族裔成長小說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和繁榮?!岸?zhàn)”后,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女權運動、反主流文化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多元文化主義觸動了美國主流文化的根基,“二戰(zhàn)”前美國對其他民族進行邊緣化的策略也不再行之有效。包括非裔、亞裔、猶太裔、印第安裔、西語裔文學等在內的美國少數族裔文學沖破藩籬,擁有了更多的讀者,倍受關注。對比當代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與傳統(tǒng)少數族裔成長小說可以發(fā)現,“二戰(zhàn)”之后,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一方面繼承了傳統(tǒng)成長小說的藝術創(chuàng)作經驗,同時在涵蓋主題、意識形態(tài)、人物認知的作品文化氣質和包括敘事方法、結構安排、人物刻畫在內的作品藝術肌理兩大方面都更加成熟,更具多樣性。
本文將借助文本分析,以美國非裔、亞裔和猶太裔成長小說為代表從作品文化氣質和藝術肌理兩方面比較研究當代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與傳統(tǒng)少數族裔成長小說,展現“二戰(zhàn)”后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對傳統(tǒng)成長小說的揚棄,探尋其在思想表達和藝術手法上的創(chuàng)新。
1.當代美國非裔成長小說:反抗——迷惘——回歸性成長
在“二戰(zhàn)”后蓬勃發(fā)展的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中,非裔文學的發(fā)展最為迅猛,成績也最為突出。與傳統(tǒng)非裔成長小說相比,當代非裔成長小說在曲折中不斷成長。
(1)傳統(tǒng)非裔成長小說:在迷惘和反抗中摸索前進
被認為是“美國黑人文學中第一部成長小說”的杜波依斯的《尋求銀羊毛》(1911年),描寫了在《解放黑奴宣言》頒布的近半個世紀后,美國黑人依然過著飽受歧視和壓迫的生活。同一時期的詹姆斯·約翰遜創(chuàng)作了《一個原黑人的自傳》(1912年),刻畫了一個一生都在懷疑中選擇人生道路的黑人形象。
理查德·賴特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他在《湯姆大叔的孩子》(1938年)中塑造了一批勇于反抗的黑人孩子的形象。而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土生子》(1940年)則將抗議文學引向高潮。小說的主人公別格是一個在嚴酷的種族壓迫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在對白人的憎恨與恐懼中艱難生存。別格從一個絕望麻木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殺人兇手,這是一種毀滅性的成長,這也是飽受摧殘的黑人仇恨的爆發(fā)。但是,從長遠來看,對于黑人青少年來說,這種成長顯然不是健康的,這樣殘酷的代價正是為了未來的黑人孩子能在同樣的陽光下健康成長。因此,黑人作家也逐漸意識到,單一地反抗,極端地抗爭并非走向解放的道路。黑人有著獨特的文化,黑人文學也應有著豐富的人物形象,扎根于博大的民族傳統(tǒng)才能展示其真正的價值和力量。
(2)當代美國非裔成長小說——追根溯源,獲得成長
20世紀5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風起云涌,深深地影響了黑人的生活和思想,黑人作家也在為黑人成長尋找一條光明之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一位是詹姆斯·鮑德溫,他被認為是“二戰(zhàn)”后美國黑人文學發(fā)展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作家。關于種族問題,鮑德溫認為黑人問題的解決不在于黑人采取極端方式傷害自我自取滅亡,而關鍵在于找到一條黑人與白人和平共處的道路。另一位作家是拉爾夫·埃里森,他在《看不見的人》中塑造了一位已經具備覺醒意識的黑人青年形象。作品主人公不但是尋求身份的黑人形象的縮影,也是不斷進行自我本質探尋的當代人的象征,這個典型人物被奉為“當代人的典型”。雖然小說主人公從南方到北方追求的美國夢最終并未實現,但黑人解放的方向已在小說中得到探討。
當代美國非裔成長小說表現的是黑人青少年意識進一步覺醒,從歷經迷惘甚至絕望找尋自己究竟是誰,到最終能夠回歸黑人傳統(tǒng)與文化找到自己的身份,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健康成長,是符合歷史發(fā)展潮流的。
2.當代美國亞裔成長小說——在美國夢尋中構建身份
與美國非裔孩子一樣在苦苦找尋自己身份的還有美國亞裔孩子。19世紀末,移居美國的亞洲人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但大多作品以自傳的形式,描寫了移居海外的經歷。第一代移民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們一方面想融入美國社會卻遭到排擠,另一方面也對故土懷有深厚的感情。這就是第一代移民者的成長經歷。這一時期的作品并不多,華裔作家李恩富出版了自傳《我在中國的童年時代》,溫妮弗萊頓·茂德·伊頓出版了《小姐:一個日裔美國人的浪漫故事》(1899年)。亞裔美國文學真正開始引人注目是“二戰(zhàn)”之后。
“亞裔美國文學中,華裔美國文學是最突出的,而且是獲得成就最高和創(chuàng)作優(yōu)秀作品最多的一支少數民族群?!盵2]1976年,湯亭亭的作品《女勇士》發(fā)表,這部作品也標志著華裔美國文學繁榮時期的開始。譚恩美的《喜福會》(1989年)講的是移民到美國的第一代母親與在美國出生成長起來的女兒在思想、觀念上產生分歧斗爭的故事。2001年發(fā)表的《接骨師之女》,也是探討華裔移民母女的關系。小說中,女兒在了解母親的艱苦歷史后,理解了母親,也重新審視了與母親、與男朋友的關系。趙健秀的《唐老鴨》發(fā)表于1991年,講述了華裔男孩唐納德對自己的華裔身份和華人文化認識轉變的故事。因此,只有正確看待自己的雙重身份和身上承載的雙重文化,才能獲得重要的成長。
3.當代美國猶太裔成長小說——不斷發(fā)展,鑄成輝煌成就
猶太人移居美國的歷史始于17世紀。到了19世紀末,由于政治或經濟的原因,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從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等地移居美國,開始了奮斗的歷史,猶太文化也隨之傳播。在《猶太人的發(fā)明——美國—猶太教育小說(1916年—1964年)》中,伯納德·謝爾曼按時間順序,將猶太美國教育小說分為了三類,按照這種分類,第一代美國猶太裔成長小說作家主要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圍繞同化和戀舊的矛盾,父子觀念差異,東歐的舊生活與美國新生活的對比等話題描述了第一代歐洲出生的猶太人移居美國之后的經歷。其中亞伯拉罕·卡恩的《戴維·勒文斯基的興起》(1917年)描述了一個移居美國后發(fā)跡成為資本家的猶太人對自己童年歲月的留戀,被看作嚴肅的美國—猶太小說的真正開端?!斑@標志著美國猶太文學中一個重要母題的誕生——美國早期猶太移民為美國文化所同化過程中的猶太人身份認同問題?!盵3]
“二戰(zhàn)”給猶太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變化。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文壇上涌現了眾多優(yōu)秀的作家,包括197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薩克·辛格,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20世紀最優(yōu)秀的短篇小說家之一伯納德·馬拉默德,成長小說經典作品《麥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杰羅姆·塞林格,黑色幽默的代表人物約瑟夫·海勒,兩次普利策獎獲得者,被譽為“海明威第二”的諾曼·梅勒,這一個個閃耀的名字幫助猶太文學在六七十年代沖入美國主流文化,并占據重要位置。
菲利普·羅斯的《再見,哥倫布》關注的依然是猶太人對身份的探尋和對猶太文化的維護。小說中體現出了作者對維護猶太身份和民族意識的渴望。而作品的意義不止這些,作者在小說中寫道:“無論是猶太人還是非猶太人都迫切希望能在安逸、美觀、寧靜中和平共處……猶太人和非猶太人都要放棄一些極端的行為,而不使彼此感到威脅或冒犯。毫無疑問,人人都渴望這種和睦的關系?!盵4]
縱觀“二戰(zhàn)”前后美國猶太裔成長小說的變化,一個特點是作品中猶太元素在變淡。盡管他們依然會寫人生追尋、身份定位、尋根的主題,依然會寫隔離和疏遠,依然會保留猶太傳統(tǒng),但是描寫的對象不再局限于猶太人的身份,而是有了更廣闊的人物選擇,作品的意義也超越了猶太民族而影射了整個當代的美國社會。
當代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的創(chuàng)作日益成熟,寫作風格也更具多元化。
1.敘事結構的非模式化
傳統(tǒng)成長小說有一套習慣性的寫作模式,通常為“誘惑—出走—考驗—迷惘—頓悟—失去天真—認識人生和自我。這類小說大都包含促進性格成長的旅行和冒險,其中包括主人公對當下生活狀態(tài)的不滿或厭倦,對未知世界的幻想,意想不到的磨難,成長的契機與頓悟、成年儀式、旅途伙伴與引路人等結構要素”。[5]但是在當代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情節(jié)和敘事手法實現了突破和創(chuàng)新。托尼·莫里森的《最藍的眼睛》采用的是嶄新的復調式敘事方式。作者將年齡相仿、同為非裔黑人家庭出生的兩個女孩佩克拉和克勞迪婭的成長之路進行了對照描寫來凸顯盲目崇拜白人文化給佩克拉的成長造成的負面影響。另一部非傳統(tǒng)線性敘事結構的代表作品是湯亭亭的《女勇士》。作者將五個人物的故事分別放置在五章中講述,這五個故事又與主人公的成長息息相關,在不同片斷中呈現不同景象,連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圖畫。
在結局處理上,當代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也有所突破。傳統(tǒng)成長小說往往在主人公歷經艱辛后,都會在對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人際關系處理上有新的認識,小說結局也多以諒解、團圓、寬恕、重歸于好的圓滿結局為主。而當代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則擁有了更多開放式結局。
2.反成長趨勢
當代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的反成長趨勢首先體現在主人公的年齡跨度穿越了青少年,有的會持續(xù)幾十年,例如《紫色》中對主人公的描述就從西莉的少年持續(xù)到中年階段,長達二三十年。這種增加了的年齡跨越度恰恰說明了少數族裔的孩子在美國社會中的成長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磨礪,也面臨著更多的困難,這也正反映了少數族裔人們在這個以白人文化為主流的文化體系中生存與構建身份的不易。
在當代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中的另一個新特點是女性主人公的出現。如《紫色》中老實、保守的西莉,獨立、熱情、開放的沙格,反映20世紀80年代美國西語裔女權運動的小說《芒果街上的小屋》里敏銳、充滿夢想的埃斯佩朗莎,《秀拉》中叛逆、大膽的秀拉等。
綜上所述,“二戰(zhàn)”之后是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發(fā)展和繁榮的新階段,與傳統(tǒng)成長小說相比,當代成長小說在主題內容、思想意識、人物塑造、敘事方式、結局設計上都實現了創(chuàng)新突破,更加生動地反映了多元文化社會中美國少數族裔人民在心理和現實中的艱辛成長歷程。
[1]芮渝萍,劉春慧.成長小說:一種解讀美國文學的新觀點[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1):1.
[2]夏宗鳳.二戰(zhàn)后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發(fā)展概述[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1):105.
[3]朱娟輝.由小說觀照20世紀美國猶太文學發(fā)展歷程[J].湖南社會科學,2012(1):194.
[4]菲利普·羅斯.再見,哥倫布[M].俞理明,張迪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237-238.
[5]芮渝萍,劉春慧.成長小說:一種解讀美國文學的新觀點[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1):4.
夏宗鳳,女,碩士,大連外國語大學公共外語教研部講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
2013年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族裔喧嘩——當代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研究”(項目編號:W2013181);2012年大連外國語大學科研基金項目“當代美國少數族裔成長小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