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市張灣區(qū)實驗小學(442000) 王斗蓮
在習作教學中,不管是寫人的還是記事的,我們通常會強調讓學生選擇典型事例來寫。多少年來,我從來沒有質疑過這種做法,但是一次對比試驗,讓我發(fā)現(xiàn)很大程度上學生對習作的畏難情緒是由典型事例的束縛引起的。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三年級即開始寫作文,寫到六年級,還有學生寫得不盡如人意。就拿最熟悉的表現(xiàn)母愛的習作——《我的媽媽》來說,按理說學生對自己的媽媽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學生一直記著老師強調的選取典型事例來寫,就絞盡腦汁地想什么事例最能表現(xiàn)媽媽。于是,有不少學生選那些多少有些離奇的所謂的典型事例來寫,諸如自己生病了媽媽如何艱難地送自己上醫(yī)院,在床前徹夜不眠地照顧自己;天氣突變,自己沒帶雨傘或是穿的衣服太少,媽媽在大雨中趕來送傘或是送衣服等。其實媽媽平常做的哪一件事不能表現(xiàn)母愛?單就吃飯來說,吃飯總是按孩子的口味來做;擔心外邊早餐沒營養(yǎng),不衛(wèi)生,早上再瞌睡也要起來給孩子做飯;孩子愛吃的菜自己就幾乎不動筷子;天天看菜譜,研究怎么讓孩子不缺營養(yǎng)……就學習來說,從每天回家就問布置了什么作業(yè),到做完了逐題檢查。孩子的喜怒哀樂都牽動著媽媽的心。那么,對這些隨時發(fā)生在身邊或者自己身上的事例,學生為什么視而不見呢?那是因為學生覺得這些事例都不夠典型,和老師教學中講的傳統(tǒng)的典型事例對不上號。
為了改變學生的這些觀念,教學《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時,我首先讓學生查閱了很多有關周總理的資料,讓他們從這些典型的事例中體會到總理的偉大品格,進而明白作者選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來寫周總理而不是選取他日理萬機的軍國大事來寫的原因。課文講完后,我就嘗試著讓學生選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寫一寫自己的老師。學生的作文變化明顯,和從前取材大為不同。我可以說是帶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閱讀并修改完這些作文的,他們寫得太好了,老師教學中的什么小事,他們似乎都能順手拈來。
這里,我選取部分學生的習作片段談一談。
片段一:
我漸漸喜歡上王老師的課了,她講課除了聲音抑揚頓挫,還常常有一些我意想不到的舉動。一次,語文知識競賽中有一個字謎把大家難住了,只見王老師用左手擋著寫出了正確答案,然后嘴里模仿少兒節(jié)目主持人的樣子邊移開左手邊搞笑地說:“當當當當,答案在這里!哦,原來這個字的謎底是‘擋’?!?/p>
片段二:
別看夏老師平時很溫和,發(fā)起脾氣來,可嚇人了。有一次,講百分數(shù)應用題時,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法不知道講了多少遍,可稍微變換一點形式,王鑫就不會了,作業(yè)上全是紅紅的叉。這一下可把夏老師氣壞了,只聽他大吼一聲:“王鑫,你給我站起來!”我們都嚇了一跳,看見夏老師氣得漲紅的臉,誰也不敢吭聲。“你……你……”一向講課滔滔不絕的夏老師竟氣得說不出話來。
兩個片段簡要記述了老師講課的細節(jié),但反映了他們已突破所謂寫典型事件的禁區(qū),對典型事例有了平常心的認知,而且選材很廣泛。但是不管寫的是哪一方面,內(nèi)容不僅真實,而且字里行間表達了他們的真情實感。這次習作,全班學生無一人不過關,甚至有幾個平時不會寫作文的學生,比如邢蛟龍、楊玥,都得了“特優(yōu)”。
講評作文時,我問他們?yōu)槭裁茨苓@么順利地完成這篇作文,他們說我們知道了什么叫典型事例,原來只要是給我們心里留下特別印象的事就是典型的、可寫的事例。對這些事,學生有話可說,不需要瞎編,所以寫得好,寫得快。是啊,媽媽做的每件事都能看出母愛,老師的課、批改、談話、輔導都體現(xiàn)了老師的特點。只要寫具體了,有過程,有細節(jié),典型事例也就自然有了。
長期以來,我們都在研究如何解決學生怕寫作文、寫作文不典型的問題,殊不知,學生寫不出甚至畏懼的根由是我們的作文教學觀出了問題,并非學生的問題。典型事例不是遠離平凡生活的生動故事和驚人事件,而是每一個刻骨銘心的細小事情以及習作者自身的感受,用心體悟到了,再平常再細小的事情都是典型的,都是好的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