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市銅山區(qū)張集實驗小學(221114) 賀 衛(wèi)
以“生”為本,以“思”為主線的課堂更高效
——聽“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課教學的思考
江蘇徐州市銅山區(qū)張集實驗小學(221114) 賀 衛(wèi)
數(shù)學教學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所以以“生”為本,以思維訓練為主線,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當前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最佳途徑。
學生 思維 高效課堂 生成 水平 能力 以生為本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边@就要求教師要上出一節(jié)高效的課。那么,怎樣才能上出一節(jié)高效的課呢?我認為,教學前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清楚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并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預設教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可能。同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機智應對隨機生成的教學問題,靈活調(diào)整教學策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使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前段時間聽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課,讓我感受頗深,現(xiàn)以此課教學為例,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數(shù)學課由于自身知識的特點,教學起來既沒有語文課的詩情畫意,也沒有音美體等課的歡快活潑,所以出現(xiàn)了教師使出渾身解數(shù)設計各種鋪墊的現(xiàn)象,他們力爭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讓課堂教學從鋪墊導入開始就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我們追求情境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同時,不能忽略了鋪墊本身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因為它可以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時搭建逐層遞進的“梯子”,是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紐帶。所以,能讓學生充分思考的鋪墊,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例如,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這節(jié)課時,教師首先利用9的分與合進行復習引入。如下:
師:一年級我們就學過數(shù)的分與合,9的分與合誰能說一說?
生1:9可以分成8和1,7和2,6和3,5和4。
師:這個同學有序地把所有的答案全都說出來了,真棒!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序的列舉。(師引入課題后板書課題)
……
上述教學,復習鋪墊看似很完美,然而這樣的鋪墊真的有效嗎?我認為,如果給學生適當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想想“為什么要有序列舉”“有序列舉有什么好處”等問題就更好了。我覺得這一環(huán)節(jié)可有以下兩種設計方案。
方案1:
師提出問題“9的分與合”誰能說一說時,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9的分與合,如果所有的學生都回答“9可以分成8和1、7和2、6和3、5和4”或“9可以分成1和8、2和7、3和6、4和5”,教師可把學生的回答板書出來,并引導學生思考“他們的回答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都這樣回答”,使學生發(fā)現(xiàn)有序的回答才不容易出現(xiàn)遺漏和重復。
方案2:
如果有的學生回答的順序不一樣,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一下哪種方法表達更好,使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有序的回答比較好,因為這樣既不重復,也不會遺漏。學生在思維碰撞中頓悟,不比教師的言語揭示有序列舉的好處來得更有價值?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面臨問題,因為問題能喚起強烈的求知欲。”教師在教學時,特別是上公開課時,總是害怕學生出錯,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學生學習新知就是一種由不會到會的過程,然而在這種由不會到會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遭遇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只有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產(chǎn)生、形成、發(fā)展的過程,他們才能從真正意義上理解和掌握知識。所以,課堂教學中,在進行復習鋪墊時,教師要勇于讓學生面對問題,在問題的解決中,為新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diào):“教師上課前要備教材,備學生。”因此,教師上課前要根據(jù)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預設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
例如,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時,就出現(xiàn)了以下的情況。
出示例題:王大叔用22根1米長的木條圍一個長方形花圃,怎樣圍面積最大?
(師先引導學生讀題和理解題意,再帶領學生找出題目中比較關鍵的條件)
師:這里面最關鍵的一個條件是什么?
生1:面積最大。
師:這是讓我們求出的面積應該是最大的。還有什么是關鍵的條件?
生2:周長22米。
師:根據(jù)這個條件,你能知道什么?
生3:我能知道長+寬=11(米)。
師:長與寬的和是11米,說明長和寬不可能是什么數(shù)?
生4:長和寬不可能是小數(shù)。
……
師:上面說的哪些信息特別重要?
生5:長+寬=11(米)。
師:你打算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學生沉默,師再三啟發(fā),終于有一個學生舉手)
生6:我是這樣想的,既然長加寬等于11米的話,那么我們就可以假設長是10米,寬就是1米;長是9米,寬就是2米;長是8米,寬就是3米……而且我算了一下,發(fā)現(xiàn)面積最大的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長度最接近。(這個學生剛說完,下面的聽課教師就發(fā)出贊嘆聲“這個學生太棒了,一下子揭示了這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標”)
師:你真棒?。ㄈ缓蟪鍪拘〗M活動的要求,讓學生先列一列、擺一擺、圍一圍,再把所有的方法列舉出來)大家小組合作,看看哪組最智慧。
……
我們上課特別是上公開課時,總是精心設計教學流程,一遍又一遍地預設會有哪些課堂生成。然而,學生是性格特質不同的生命體,每個學生都有著千差萬別的思維方式,所以再完美的教學設計也應對不了即時生成的課堂教學。如上述教學,當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解決長+寬=11(米)這個問題時,一個學生的回答是那么的精彩,導致教師被這個精彩的回答打亂了教學設計,一時手足無措。為了讓自己的教學重新回到預設的軌道上,教師避重就輕地簡單表揚后,生硬地將學生拉回了原來設計的教學軌道——出示將要進行的小組活動的要求和方法。
其實,我認為,雖然學生沒有按照教師的設計說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如擺小棒、列算式等,但是學生說出了具體怎樣列算式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這應該是思維更深層次的回答。教師應該對學生說出的方法給予重視,并在學生說完自己的方法后,適當?shù)赜枰哉f明、表揚和鼓勵:“這位同學的方法叫列算式法,對于他的這種方法可能有些同學不太理解,因為這個同學的思維太厲害了,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來驗證他說的對不對?!苯處熃又沂具€有多種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如畫圖、擺小棒、列表等,并帶領學生用這些方法驗證這個同學的方法對不對。然后教師出示小組合作的要求,讓一些理解有困難的學生通過擺一擺、畫一畫等活動,理解這個同學的方法。這樣教學,既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很好的維護,又水到渠成地關注了每個學生的思維。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說過:“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fā)展思維?!币虼耍處煈皶r地向學生滲透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這樣教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本節(jié)課的教師在新課結束后并未草草結束教學,而是在原有例題上進行延伸教學:“你能不能用這些小棒,圍成盡可能大的圖形?”同時,教師提出問題:“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長和寬的長度越接近,面積就越大。那么,圍成更大面積的圖形應該是什么圖形呢?”在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引導他們思考:“小棒的長度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周長相等的情況下,圍成什么樣的圖形面積最大?”例題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長和寬的長度越接近,長方形的面積就越大,當長和寬相等時就形成正方形,此時正方形的面積最大。接著,教師繼續(xù)追問:“還能不能圍成面積更大的圖形?”學生發(fā)現(xiàn)圍成五邊形的面積比正方形的面積大,圍成正六邊形的面積比正五邊形的面積大,圍成正八邊形的面積更大……就這樣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照這樣拼下去,最終形成一個圓,所以用這些小棒圍成的圖形中圓的面積最大。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概括:周長相等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中,圓的面積最大。這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就是在新授結束后重溫例題,對學生進行思維拓展?!皵?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數(shù)學教學重在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而我們的課堂往往缺失的是關注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教師經(jīng)常是教學完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后就覺得完成了任務,萬事大吉。然而,這位教師在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后,教學并沒有就此止步,而是讓學生在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長和寬越接近時,面積越大”的基礎上,繼續(xù)探討“這些小棒拼成什么圖形時面積最大”的問題。同時,教師提問:“當長和寬的長度最接近時,圖形的面積是最大的,那長和寬什么時候最接近呢?”學生發(fā)現(xiàn)長和寬相等時就形成了正方形,也就是當這些小棒拼成正方形時面積最大。然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那么,這些小棒還能不能圍成比這個正方形還大的圖形呢?”有的學生通過擺一擺發(fā)現(xiàn):把擺成正方形的小棒都向外延伸一些,面積還要更大。最后,聰明的學生發(fā)現(xiàn):如果能讓小棒彎曲的話,形成圖形的面積會更大。就這樣,學生經(jīng)過教師循序漸進的思維點撥,最終發(fā)現(xiàn)當這些小棒如果能彎曲拼成圓形時面積是最大的,學生的思維在這樣的拓展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一節(jié)高效的課,其實沒有什么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和模式。一節(jié)課上下來,學生喜歡,教師輕松,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就高。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僅要鉆研教材、教法,而且要研究如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備好教材,備好學生。教師只有用心地去努力鉆研每一節(jié)課,才能智慧地面對瞬息萬變的課堂教學,上出讓學生喜歡的高效的課。
(責編 藍 天)
G623.5
A
1007-9068(2015)3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