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丹
?
芻議桐城家法對中學作文教學的啟示
◎胡 丹
桐城派崛起于康熙年間,衰亡于民國初年,是清代文壇上綿延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散文流派。它先后歸聚作家一千二百多人,創(chuàng)立了系統(tǒng)的散文理論,以方苞、劉大櫆、姚鼐、吳汝綸、姚永樸、姚永概、馬其昶為代表作家,留下了豐富的作品。
陳平原說:“討論中國文學史,教育和文學之間的關系,絕對是個值得認真經(jīng)營的領域?!盵1]重視教育本就是桐城傳統(tǒng),桐城文人幾乎無一不是以教書為業(yè),且往往終身樂此不疲。陳衍曾云:“方姚之后,文法大明,作文甚易。”也正因此,桐城義法得以薪火相傳,桐城之文蔚為大觀。
對于這樣一個流衍甚廣、影響至深的文學流派,學界長期以來對其評價褒貶不一。誠然,隨著時代的變遷,早已衰敗的桐城派已經(jīng)與當代社會的多元文化格格不入,但是不可否認,其創(chuàng)作理念及教學方法對當代中學作文教學有諸多借鑒意義。
“文如其人”是中國傳統(tǒng)文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命題,論證了人格與文風的辯證統(tǒng)一,即作家的人品與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精神境界高度一致,創(chuàng)作主體的心靈世界與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情感世界密切契合。作品不僅能夠反映時代及社會背景,同時也是創(chuàng)作者閱歷及人格的外化。桐城文人正是將“學行繼程朱之后,文章在韓歐之間”作為桐城家法。
桐城文化屬典型的正統(tǒng)儒家思想體系,有著深厚且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桐城文人沐浴于桐城自古以來的耕讀鄉(xiāng)風中,深得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與滋養(yǎng)。他們多品端學粹,正直耿介,謙和明禮,“不近紛華,不邇勢利……不汲汲于奔競進取之途,不汶汶于聲華靡麗之物”[2],無時無刻不流露出君子之風,可謂文人士大夫的學行楷模,向來為士林稱道。
儒家強調(diào)修辭立其誠,即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力求辭與誠的統(tǒng)一。因而,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人格教育。這并不意味著說教,而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注意滲透人格教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感染、得共鳴、獲啟示,讓學生在教師自身人格魅力的熏陶感染下涵養(yǎng)正直的人格,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筆者認為,如今的中學生可以有多姿多彩的課余生活,也可以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教師理應給予他們自由的空間。同時,教師有責任將其培養(yǎng)為有正確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人。就作文教學本身而言,人格影響學生的胸襟氣度,高下立現(xiàn)。例如,筆者曾布置過一篇寫人的記敘文:《他(她)是個______的人》,這是一篇半命題作文,筆者當時強調(diào),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特點,希望大家可以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凸顯他(她)的個性特征。在批閱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這篇作文沒有學生出現(xiàn)偏離主題的情況,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寫的是“自私”、“令人厭惡”等缺點,甚至出現(xiàn)了“卑鄙”等詞。這本身沒有什么問題。確實,作文要講求真情實感,不需要千篇一律地贊美別人助人為樂,可是仔細閱讀這樣的文章就發(fā)現(xiàn),字里行間怨聲載道,給讀者帶來滿滿的負能量,從這些作品中不難看出作者胸襟不夠寬闊,人格修養(yǎng)有待提升。羅丹曾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在寫作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多多觀察生活中的美,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閃光點,相信世界是美好的,這樣的作文才有較高的立意。
桐城諸老指導學生學習文法時非常注重從聲音入手,認為作品讀起來朗朗上口才可稱為佳作,反之,佶屈聱牙,聞之刺耳,自然不是上乘之作?!耙οПе^詩文必從聲音證入,曾文正謂詞章以聲調(diào)為本。而桐城諸老,尤必責人以熟讀”[3],這是他們對古文義法長期探索的可行理論,也是自身創(chuàng)作實踐的真切體會。劉大櫆可以說是對誦讀涵詠之法最了然于心的桐城古文家,他的《論文偶記》對神氣、音節(jié)、字句之間的關系有著深入而系統(tǒng)的闡釋。姚鼐也繼承了劉大櫆的觀點,竭力追求古文的音韻美和節(jié)奏美,學文之法在于多讀多為,他說:“大抵學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祗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生作外行也?!盵4]他將誦讀之法分為疾讀與緩讀,讀久乃能悟入。在古文家眼中,誦讀和默看有很大差異,分別甚明。梅曾亮也認為誦讀比默看的效果好,因為觀文只用目,而誦文則用目用耳,“成于聲而暢于氣”[5]。吳汝綸對誦讀的重要性也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文字高能助學人神智,全在乎精讀也”[6]。在誦讀中體悟文章技巧和氣勢,體會文章之精妙,從而感受文中的情思,誦讀從學文之法轉變?yōu)榱曌髦ā?/p>
由此可見,誦讀是中華五千年一脈相承的文化元素,更是桐城派得以長盛不衰的秘訣之一,對寫作多有裨益。難怪“韓昌黎、蘇允明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從古文聲響學”[7]。
中國向來強調(diào)含蓄之美,誦讀應深入作者情感,沉潛體味,反復探求,才可使語氣與辭氣及作者的情思相通。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在學齡階段也許對所誦讀的作品似懂非懂,只有淺層次的理解,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語感,終身受益。誦讀教學在作文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在培養(yǎng)學生誦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寫作水平。具體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誦讀優(yōu)秀作文,名家經(jīng)典,體味語言的美感。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這樣做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感,既擴大了知識面,又增加了素材的積累。在誦讀的過程中不僅要字正腔圓,還要抑揚頓挫,這樣才能讀出充沛的感情,感受作品中的情感。語感增強之后,駕馭語言的能力就會提高,口語表達和文字表達能力必然會有所提升。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無法做到“我手寫我口”,腦海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豐滿、鮮明、富有個性的,所想表達的感情是豐富、感人、令人難忘的,要論證的觀點也是深刻、獨特、令人折服的,然后當他們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卻索然無味。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在腹稿中所醞釀的形象和情感,在誦讀的基礎上賞析語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縮小構思與創(chuàng)作的差距。
第二,通過誦讀體味自己作文的語言,找出不足。解鈴還須系鈴人,誦讀可以訓練學生對語言敏銳的感受力,一旦形成語感,學生邊讀邊體味,就可以辨別出自己作文中語言運用方面的問題。如詞語搭配是否得當,修辭是否合理,句式是否雜糅等等,學生可以自主地修改作文,寫作水平定能不斷提高。另外,學生在誦讀中感悟音樂美和語言美,經(jīng)過長期的誦讀訓練,將美文中的精華內(nèi)化為自己的表達習慣和能力,文章自然具有美感。在寫作中,將平時誦讀的詩詞巧妙運用到作文中作為點綴,讓文章洋溢著古典文學的芬芳,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這樣做不但能營造優(yōu)美深邃的意境,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給讀者以美的感受,而且能很好地凸顯詩詞不朽的生命力,展現(xiàn)出學生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文化素養(yǎng),從而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談及古代文學教育,書院、學堂、師資之外,教學書目也是古文得以傳承的重要載體和紐帶,它具備其他載體或媒介所沒有的優(yōu)勢,超越時空、便于攜帶和保存,也因此歷久彌新,傳播久遠。
桐城文人與教育事業(yè)有著天然的親和,他們不僅樂于興學從教、傳道授業(yè),也十分擅長編選教科書,如方苞《古文約選》、姚鼐《古文辭類纂》、曾國藩《經(jīng)史百家雜鈔》、黎庶昌《續(xù)古文辭類纂》、王先謙《續(xù)古文辭類纂》、吳汝綸《桐城吳氏點定古文讀本》、吳闿生《吳氏文法教科書》及《古文范》、吳芝瑛《俗語注解小學古文讀本》、姚永樸兄弟《國文初學讀本》等。長期的教學實踐讓他們對為文軌轍有著深刻的感悟,對于范文的編選與分類更有獨特的構思,教科書的選擇和編定不求包羅萬象,更非一家之言,往往貼近教學實踐,不僅能借古文精華寓自家見解,在為文技巧上也能啟學子以門徑。
所謂集腋成裘,厚積才能薄發(fā),含英咀華,吐納才能自然?!豆盼霓o類纂》是桐城古文的入門寶典,吳汝綸將其作為桐城古文的最佳教科書,“嘗持以授及門諸子”[8]。姚選古文是在其長期教學中摸索出的最適宜教學的讀本,因此以它作為古文典范很具可行性,是“古文第一善本”。正如錢基博所言“薈斯文于簡編,詔來者以途徑”[9],沒有大言欺世,也并非高深莫測,取而代之的是具體的范文和精當?shù)脑u點,選擇之精和分類之善適為為文之典范,學生易于接受,不同層次不同素養(yǎng)的學生皆可沉潛其中,接受古文技能的訓練,同時接受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人格養(yǎng)成和文化修養(yǎng)的錘煉,具有普適性??梢娡┏俏娜藢?jīng)典教科書不遺余力地推崇,奉之為圭臬。
對于當代學生而言,很多人苦于尋求作文寶典,實際上語文教材就是學習習作的最好教科書,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它集千古精品文章之大成,集適用性與審美性于一體,盡文家之能事,對于作文學習來說可謂是不可多得的選本。如果把讀寫分開進行訓練,一方面造成語文教材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導致了讀寫訓練的重復和低效。課文是閱讀教學的范例,同時也是寫作教學的范例。引導學生仔細研讀課文,在讀中賞,在賞中悟,實現(xiàn)與作者和作品的對話,體會文章寫作的妙處,對作品內(nèi)容進行再創(chuàng)造,生成和豐富作品的審美意蘊,提升作品的審美價值,由句到段再到篇地進行寫作訓練。通過閱讀、寫作的整體推進和寫作技巧上的有序指導,以教材資源帶動學生的讀和寫,讓學生學以致用,掌握寫作技巧,提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F(xiàn)行語文教材的選編,注意到文體的多樣性,寫法的豐富性以及行文的獨特性,為學生提供了優(yōu)秀的范例。以蘇教版初一語文教材為例,有的課文語言生動凝練,善用修辭,比如《為你打開一扇門》中“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文化的積累,一種知識的積累,一種智慧的積累,一種感情的積累”??梢宰鳛榉聦懙睦?;有的課文以景物描寫見長(《春》),有的課文以場面描寫見長(《端午日》),有的課文以人物描寫見長(《童年的朋友》),這些課文都可以作為片段描寫的范例。
創(chuàng)新自模仿始,厚積才能薄發(fā)。茅盾先生說:“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蹦7虏⒉皇菣C械地接受,模仿不會抑制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個性的發(fā)展。古今大文學家在習作的過程中都經(jīng)歷過模仿階段,這種模仿不應是單純地抄襲,而應該是在模仿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即生成性模仿。教材中的寫作資源俯拾皆是,對于學生初學作文時的種種困惑,教師不妨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允許他們踩著前人的腳步,踵步增華。每篇課文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教師應引導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具體表現(xiàn)為:第一,培養(yǎng)情操,提升作文立意。第二,借鑒寫法,提升作文技巧。第三,感受語言,提升作文美感。第四,辨析文體,提升文體意識。在研習課文的過程中,學生感受作家們駕馭語言的深厚功底,感受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積累語言材料,習作時才能信手拈來,采擷有表現(xiàn)力的詞句,提升作文的品味。隨著閱讀和寫作經(jīng)驗的積累,相信他們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其實,桐城家法對于寫作教學的啟示還有很多,例如文辭力求雅潔,圈點批注法的廣泛使用,日記體式飽受青睞……這些都可以為我們所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雖然桐城文派衰敗已久,然而桐城家法的精華在現(xiàn)代作文教學中仍然適用,值得我們深思。
注釋:
[1]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4.
[2]張英.龍眠古文初集續(xù)篤素堂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李松榮.張裕釗書札輯補[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008,(3).
[4]姚鼐.與陳碩士其十三.選自惜抱先生尺牘卷七[M].水萬柳堂影刻本,1909.
[5]梅曾亮.與孫芝堂書柏枧山詩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高步瀛.唐宋文舉要(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朱光潛.無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8]常堉璋.桐城吳氏古文讀本[M].文明書局排印本,1905.
[9]錢基博.古文辭類纂解題及其讀法[M].上海:中山書局,1929.
(胡丹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春申中學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