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第85小學)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應關注的幾點問題
馬海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第85小學)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應該僅僅關注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簡單的三維目標,而是應該從教學本質(zhì)出發(fā),理解課文知識、學習語文技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實踐語文,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過程;實踐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以培養(yǎng)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為主要目標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理所當然應該以語文知識、方法和語文技能為主要目標,進而以這一目標為載體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語文教學中要給予學生自主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實現(xiàn)“學習—實踐—再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而不是僅僅著眼于課文內(nèi)容本身。下面結合教學實際就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實踐性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堂課成功不成功的關鍵首先是明確這堂課需要教什么,教什么不是簡單的學習課文內(nèi)容,不是“教課文內(nèi)容”,而是要抓住課文中的關鍵點,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課文,學習課文知識,并學會運用語文學習方法。比如,如何引導學生讀課文、品句子,如何評價課文中的人物,課文又是通過什么方式方法描述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等等。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才能獲得語文知識、掌握語文方法,進而提升語文能力。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課文《夸父追日》時,教師從教學的本質(zhì)出發(fā)設計教學,以知識、技能為目標,并以知識和技能為載體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教學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讀、說、想象,理解神話的神奇,感悟神話的神奇,并延伸這種神奇,把神話的神奇充分展現(xiàn)出來,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了學生對神話的喜愛之情。如一開始教師首先通過課件導入把學生帶入課文,為深入學習打好良好的感情基礎,其次詳細分析文中是如何描述“夸父追日”的,如“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這樣的句子不僅讓學生感受到神話的神奇,還積累了語言素材。教學不應僅僅糾結于具體的課文內(nèi)容,簡單的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還要通過具體內(nèi)容獲取知識和技能,實現(xiàn)情感的升華。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有所得,即重視教學目標的完成,更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為此,教師在具體實施教學時,要重視如何組織具體的教學,如何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教學中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所蘊含的深層思想。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課文《將相和》一文時,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從課文的整體去理解課文,表面上看教者也是先引導學生整體理解課文內(nèi)容,再根據(jù)課文順序先后教學“澠池會”和“負荊請罪”兩個故事。但是深入研讀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重點不是放在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上,而是著眼于語文知識和方法的學習。比如,教學“澠池會”這個故事,教師引導學生對藺相如這個人物作出評價,教師先提出一個問題,引發(fā)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體會寫批注、作評價。這樣開展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藺相如這個人物的內(nèi)心思想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如何有根有據(jù)地對人物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小學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具有語文實踐的機會。語文實踐是指學生在課堂中參與課堂教學過程,理解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并懂得實踐運用。這也就是教學所遵循的“學習—認識—理解—實踐”的教學理念。
例如,在教學《丑小鴨》一課時,我們首先通過閱讀游戲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閱讀全文,營造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場景,完美地激發(fā)并維持了學生整堂課的學習興趣。這符合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即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這一階段重點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激發(fā)興趣,進而“認識”課文;接下來就是讓學生“感悟課文”,通過賞析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通過動手“畫一畫”找出關鍵詞,如在第2自然段中畫出“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這些詞語,鼓勵學生將看到丑小鴨的描述時的感悟寫下來,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內(nèi)化理解,外化語言。最后將丑小鴨后來的樣子與原本的模樣作對比,再談感悟并寫批注,學生在參與教學、自讀批注的過程中,感受課文,理解語言。最后教師總結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沿著教師的指導軌跡自主學習剩下的部分,學生收獲了學習方法,并運用到剩下的段落中,這才是課堂真正的實踐。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知識不是教師的單向傳遞,而必須由學生自主建構。小學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給予學生自主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能實現(xiàn)“學習—實踐—再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而不是僅僅著眼于課文內(nèi)容本身。我們教師都知道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課文,學習人物的描述,人物的動作,分析景物的描述等等,但學生還是無法自己動手寫作,無法寫出滿意的作文。為何呢?就是學生在課堂中缺少實踐的機會,課后更是被重復抄寫性的作業(yè)所包圍,不能學以致用,不能融會貫通。而新課改下的教學就是要重點關注這些,重視實踐,重視運用,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提升整體的語文素養(yǎng)。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字詞、句子、語法等基礎性知識,更應該讓學生學會學習語文的方法,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課堂實踐,提升語文能力。
[1]李瑞莊.如何構建小學語文任務型教學課堂[J].考試周刊,2014(88).
[2]傅海梅.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探討[J].才智,2011 (11).
[3]蔡銀霞.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之初探[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05).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