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查理周刊》 冒犯了誰?

2015-02-25 20:01:15符遙王思婧陳君
中國新聞周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漫畫法國

符遙+王思婧+陳君

“《查理周刊》總是麻煩不斷。這一次警方也沒辦法保護他們。”法比安·派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是法國《世界報》時事分析員,辦公室就在《查理周刊》編輯部的斜對面,“他們去年才搬到這里,以前我們到這里,可以隨便把車停在路邊,也沒有警察來查;周刊搬來后,警車總在他們10號門的門口警衛(wèi),我們也就不能隨便停車了?!?/p>

在過去的一周,“查理血案”成了全球媒體的頭條,人們都在追問為什么是《查理周刊》,為什么是法國?

“《查理周刊》 早晚會出大事”

作為法國老牌的諷刺漫畫刊物,《查理周刊》一貫以思想自由、敢于挑戰(zhàn)禁忌著稱。因為它的左翼立場,政府、軍隊、政客、宗教等一切權威,都是其嘲諷的對象。

《查理周刊》 ?(《Charlie Hebdo》)的前身是1960年創(chuàng)刊的《切腹》(《Hara-Kiri》)。該雜志以“愚蠢、骯臟”為口號,在1970年因調侃前總統戴高樂之死和一起死亡146人的火災,被法國內政部???。

雜志的原班人馬隨即另立門戶,在停刊后一周就以《查理周刊》為名繼續(xù)發(fā)行。刊名“查理”,取自美國著名的史努比漫畫中,那個乖乖笨笨的小男孩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而這也是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的名字。

法國媒體諷刺新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革命時期。巴士底獄,是法國封建王朝統治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jiān)獄。1789年7月14日,自由引導人民,巴士底獄被攻占,以針砭時弊為特點的諷刺新聞也隨之興起。

“法國媒體人最擅長調侃和諷刺。《鴨鳴報》就因經常調侃政治人物,多次被告上法庭。很有名氣?!迸商卣f。

“只要是公眾人物,從總統、議員、法官到富商、警察、銀行家,都被各種丑化后上過《查理周刊》的封面。奧朗德就不止一次被他們挖苦過。我記得,有一個封面是,西裝革履的總統露出生殖器,那次是諷刺他的緋聞?!迸商亟榻B說,“簡單地講,《查理周刊》舉著左翼激進旗幟,挑戰(zhàn)權威,主張維護婦女權益,嘲笑各種宗教信仰,以挑釁性的漫畫為武器,觀點激烈,筆鋒尖銳,有時甚至不避諱傷風敗俗、污蔑宗教?!?/p>

多年來,《查理周刊》一直延續(xù)著法國媒體諷刺時政、諷刺權威的傳統,并始終秉承自身的價值理念——“我們抨擊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和種族主義,同時也堅決捍衛(wèi)性自由、女權主義、世俗主義和瀆神的權利。”曾在《查理周刊》工作過6年的記者凱洛琳·弗瑞斯特這樣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而在前任記者伊蓮娜·康斯坦蒂看來,《查理周刊》意味著挑釁,意味著“絕對的言論自由”,“我們可以沒有阻礙地寫任何事情,不需要敬畏任何機構?!?/p>

這樣的自由也貫穿在報紙內部的工作模式中?!霸谖覀冞@里,漫畫家是老大,他們說了算,而非作者。這在其他媒體可不常見?!笨邓固沟賹Α吨袊侣勚芸氛f。

不過這樣的風格、理念并沒有為報紙帶來太多銷路。1981年,還由于銷量過少,也沒有廣告收入,《查理周刊》一度停刊,直至1992年才又重新發(fā)行。在恐怖襲擊發(fā)生之前,《查理周刊》每期的銷量在三萬份左右,相比法國另一份著名的諷刺報紙《鴨鳴報》(《Le Canard Enchané》)每期約50萬份的發(fā)行量,顯得小眾。就在去年11月,周刊還呼吁民眾捐款,以使其能夠繼續(xù)生存。

但這并不意味著《查理周刊》是一份默默無聞的報紙。

在這份有著半個世紀淵源的諷刺漫畫刊物中,它的“骨頭”、它的精神, 正是在上世紀60年代學生運動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的顯著特征。他們反對強權,熱愛挑釁,崇尚絕對的自由,也嘲諷所有道德和宗教的權威。無論是基督教、天主教還是伊斯蘭教,年長的和年輕的查理們前赴后繼、毫無顧忌地沖撞各種禁忌,常常引起軒然大波。

在題為“嬰兒耶穌的真實故事”的一期中,他們諷刺基督教徒:“你們還不知道吧,嬰兒耶穌是‘罪惡之子,是給人帶來苦難的撒旦,是虛偽的信仰治療者,是兒童殺手……”2010年,教皇本篤十六世發(fā)表了一份語焉不詳的聲明,一改之前對安全套的否定態(tài)度,宣稱人們在某些情況下使用避孕套“是可以接受的”。為此,《查理周刊》刊登了一幅漫畫,圖中的教皇舉著一只避孕套說:“這是我的身體?!边@句話出自《最后的晚餐》,本是一句圣餐儀式語言。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收到大量的信件和電話,都是來自各種宗教、抱有各種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們對我們的抱怨和仇恨?!笨邓固沟僬f。

但真正的麻煩是從2006年2月開始的。由于轉載了丹麥《日德蘭郵報》 ?(Jyllands-Posten)此前刊登的12幅關于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并刊登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漫畫,《查理周刊》遭到了穆斯林世界的強烈抗議。

2007年3月,巴黎大清真寺和法國伊斯蘭組織以違反法國仇恨言論法為由將《查理周刊》告上法庭。盡管法庭最終裁決他們無罪,但自那以后,周刊時常會受到來自伊斯蘭極端組織的威脅。而作為回應,他們則開始刊登更多關于穆斯林世界、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對峙的敵意也在日益累積,并最終以暴力爆發(fā)。2011年11月2日,《查理周刊》的網站被黑,編輯部遭到燃燒彈襲擊,整個辦公室被全部燒毀,所幸無人受傷。而此前一天,他們剛剛發(fā)行了一期特刊,取笑伊斯蘭法典,刊名改為《伊斯蘭教義周刊》,并宣稱穆罕默德為“客座主編”。封面漫畫中,穆罕默德身穿白袍,雙眼圓睜,豎起食指說:“如果你沒笑死就抽100鞭?!?/p>

此后,巴黎警方把周刊編輯部視為重點保護目標,而“查理”的諷刺風格愈加大膽。

2012年9月,《查理周刊》再刊發(fā)了一系列嘲諷穆罕默德的漫畫,其中幾幅里他以裸體形象出現。這進一步激怒了眾多穆斯林國家的教徒們,引發(fā)多地反法示威,7.5萬份雜志在一個上午就銷售一空,巴黎街頭隨處可見被撕碎的《查理周刊》。高壓之下,法國政府被迫關閉了20個駐穆斯林國家的領事館、學校和文化中心,以保證公民安全。

事發(fā)時,法國外交部長勞倫特·法比尤斯曾對《查理周刊》的做法提出疑問:“這樣火上澆油真的是明智之舉么?”而主編沙博回應說:“對于指責我們在當前形勢下火上澆油的說法,真令我心煩……漫畫從來沒有殺死過一個人?!彪y怪英國《獨立報》對它的定義是“犀利”和“倔強”。

在此次槍擊中遇難的漫畫家提涅(Tignous)曾說,好的漫畫并不僅僅要能使讀者笑并思考著,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感到慚愧——“為什么在這么嚴峻的情境下都還能笑出來。”而這也是《查理周刊》的宗旨。

“我們足夠聰明到用幽默的力量去嘲諷那些恐嚇我們的人?!备ト鹚固卣J為。

“《查理周刊》早晚會出大事,幾年前,我們就這樣議論過,這不是事后無趣的評判。”派特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同行的看法,“盡管我個人現在還認為他們這樣做是捍衛(wèi)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有沒有前提,是不是要考慮個人或國家安全,是不是也包括要捍衛(wèi)不傷害別人的或其他文明的自由呢?這些問題討論了很多年,沒有結果,而所謂‘結果總是令人悲傷。這一悲劇所引發(fā)的的浪潮可能會超出我們的想象,甚至會影響到法國乃至歐洲社會圍繞穆斯林移民、國家安全等問題的嚴重分裂?!?/p>

在法國資深媒體人、歐洲數據中心總監(jiān)亞歷山大·卡里(Alexandre Callay)看來,在當今的法國社會,《查理周刊》就好像一個“愛管閑事的人”。當其他媒體都因為越來越嚴格的管制而慢慢變得不那么尖銳,《查理周刊》始終把目光投向社會上那些別人不愿意關注、揭露的角落。

“它清楚地點出了我們這個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有時候幾幅畫要比一篇冗長的演講效果更好。”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雖然常常引發(fā)爭議,但他們確實為我們劃出了一道界線:什么是我們應該為之斗爭的?!?/p>

“我不害怕報復。我無妻無子,沒車,沒貸款。這也許聽起來有點自大,但我寧愿站著死,也不跪著生?!?47歲的周刊主編、漫畫家斯特凡納·沙博尼耶(Stephane Charbonnier)曾向法國《世界報》這樣表示。綽號“沙布”的他多次受到死亡威脅,甚至被列入基地組織的通緝名單,一直在警方保護下,堅持“自由又爭議的漫畫”。

在沙博遭遇槍擊的同一天,也是《查理周刊》最新一期的出版日,雜志刊登了一幅題為“法國仍沒發(fā)生恐怖襲擊”的漫畫。標題下,一名卡通版的、身背沖鋒槍的伊斯蘭武裝分子說:“別急,1月結束之前送上我們的新年祝福都不遲。”

這幅畫的作者正是主編沙博。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幅漫畫 。

“我們是查理”

福禍相伴,恐怖襲擊的悲劇居然“拯救”了生存窘迫的《查理周刊》。

新一期雜志名為“幸存者??保?月13日如期上市。雜志以往最高印量為5-6萬份,但往往只能賣出一半。去年11月,周刊公開請求捐款,他們在每周三出刊的雜志上刊登優(yōu)惠券,由讀者自行填寫,隨支票寄回——以眾籌方式尋求100萬歐元以維持運轉,但最終只獲得2.6萬歐元,破產似乎難免。

如今,情形大變。被周刊多次諷刺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在第一時間趕到出事現場,總理瓦爾斯也不計前嫌,前去探望編輯。法國各大媒體都伸出援手,有報道說,《解放報》免費提供辦公場所,《世界報》免費提供辦公設備。法國政府正考慮動用公共資金幫助雜志社擺脫困境。

周刊發(fā)行負責人1月10日對媒體透露,新一期印量將破天荒達到100萬份,襲擊中遇難的多名漫畫家的遺作盡皆收錄,全部收入將捐贈給遇難者家人。負責代理周刊發(fā)行業(yè)務的法國公司已和多家外國出版商達成協議,免費把“幸存者??背鍪鄣絿狻?/p>

但主編沙博沒有看到這一天。

連日來,各國政要紛紛譴責恐怖襲擊,“普通人的譴責聲浪同樣清晰。所有人都在憤怒迎戰(zhàn)恐怖分子?!泵缆撋鐖蟮勒f,“大家拿著紙筆,揮舞海報,舉著鉛筆形狀的木棍,走上街頭,表達對《查理周刊》的支持。集會蔓延到馬賽、里昂、尼斯等法國城市,總數至少10萬人。此外,在英國倫敦、德國柏林、加拿大多倫多、西班牙馬德里、比利時布魯塞爾等城市,許多人也自發(fā)抗議,哀悼?!痹诒本⒛箍?、紐約、斯德哥爾摩等地的法國使館前,人們獻上鮮花和悼詞;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1000多人表達同情與憤慨……

一場名為“我們是查理”的運動從法國開始,席卷世界很多城市,以及各大社交網站?!鞍屠枞瞬粫ε?,我們將為價值觀、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與恐怖主義戰(zhàn)斗!我們現在處于一場戰(zhàn)爭中,但我們仍然希望像民主表率那樣生活?!?一名參加游行的巴黎市民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采訪時,解釋了“我們?yōu)槭裁词遣槔怼薄?/p>

“襲擊就是侵犯自由,自由不容侵犯。這是最重要的,不管漫畫家是否有錯,恐怖襲擊都是罪惡的?!睌z影師托尼·梅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我和朋友們都認為,我們就是查理?!?/p>

“他們(恐怖分子)殺死了我的朋友和同事,但他們殺不死‘查理的精神。這精神反而變得更強大了。這是對審查和恐怖主義最好的回應?!备ト鹚固卣f。

“我們是查理”之爭

更多與“我們是查理”針鋒相對的觀點出現在半島電視臺網站?!胺▏鴮徟锌植婪肿?,而不裁決這些漫畫冒犯了所有穆斯林,這種無視傷害了穆斯林的感情”“我贊成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不應被某一群人或某一階層壟斷”……

事實上不單是穆斯林存在另一種聲音,事發(fā)后,在報道周刊遇襲案中是否引用那些有爭議的漫畫,也已引起國際媒體的“分裂”。

美聯社、路透社、《紐約時報》 等多家國際主流媒體在報道《查理周刊》遇襲一事時,都主動選擇屏蔽了那些有爭議的諷刺漫畫。

“再三權衡后,我們覺得使用文字描述存在疑問的卡通漫畫,已向讀者提供足夠的信息了。”《紐約時報》發(fā)言人在一份郵件聲明中說。美聯社發(fā)布沙博照片時,裁掉了他手中的周刊,那期雜志刊登了穆罕默德的漫畫,“避免使用挑釁性的圖片,是我們的原則。”美聯社發(fā)言人強調,“在侮辱與諷刺之間,我們有明確的紅線?!边x擇“屏蔽”的還有福克斯新聞網、CNN等媒體。英國《每日電訊報》 ?等轉載漫畫時做了馬賽克處理。

不過,美國一些網絡媒體及幾家歐洲媒體都轉發(fā)了爭議漫畫,再次引發(fā)不同程度的爭議。 “這種分裂體現出大家對這一悲劇探討的不同立場。”派特認為。

1月11日,德國漢堡警方發(fā)言人說,當天凌晨2時左右,不明身份人員向《漢堡晨郵報》報社大樓投擲燃燒物體,一些存放在樓內的檔案被點燃,未造成人員傷亡。警方已逮捕兩名男子。該報兩天前曾刊登《查理周刊》刊載過的諷刺漫畫。

知名專欄作家大衛(wèi)·布魯克斯(David Brooks)也在《紐約時報》刊發(fā)文章,高呼“我們不是查理”。

“我們懷念《查理周刊》的漫畫家,他們是捍衛(wèi)言論自由的烈士,這沒有錯?!蔽恼聦懙溃暗屛覀兠鎸ΜF實吧:如果他們在過去二十年里試圖在任何一所美國大學校園出版諷刺性報紙,其生存時間不會超過30秒。學生和教工團體會指責報紙煽動仇恨言論,管理方將切斷資金來源,關掉報紙?!?/p>

“不管你在臉譜網上寫了什么東西,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說‘我們是查理是不準確的。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事實上并不從事那家周刊所做的有意的‘冒犯式幽默工作。”布魯克斯闡述道,“13歲時,你在權威面前豎手指,嘲諷他人的宗教信念看起來很大膽。但一段時間后,這種行為就是幼稚的。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會思考得更多、更現實,對他人的態(tài)度也更寬容,試圖向不同信念和宗教的人們表現尊重,試圖用聆聽來開啟對話,而不是用侮辱。”

“健康的社會不壓制言論,對不同類型的言論者給予不同禮遇。人們對睿智和考慮周到的學者之聲給予高度尊重,對諷刺者給予半尊重,但對種族主義者和反猶太主義者則給予羞辱和鄙視?!辈剪斂怂惯M一步闡述。

美國《紐約客》雜志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它指出血案根源并非是法國無法同化來自前殖民地的兩代穆斯林,也不是軍方參與打擊“伊斯蘭國”被報復;而應理解為對不尊重宗教及漫畫家失責的反應。

對于《查理周刊》的漫畫手法,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評語也是“粗俗又無情,帶有惡意攻擊性”。

英國《金融時報》編輯托尼·巴伯也認為《查理周刊》肆無忌憚運用爭議漫畫“魯莽而愚蠢”,盡管他這一觀點只發(fā)表在網絡版,《金融時報》社論也嚴厲譴責了襲擊事件,但報社還是遭到讀者的抨擊,有網民留言要求《金融時報》開除巴伯。

法國社會學家讓·查諾表示,“法國諷刺的思維就是蔑視一切,認為反諷和批判是好事,但也許并非所有文化都認同這種想法?!?/p>

槍擊事件后,除了聲討恐怖主義,社會各界也開始對言論自由的邊界進行反思。

有人指出,盡管打著“自由”的旗號,《查理周刊》所刊發(fā)的一些漫畫明顯帶有色情、猥褻、暴力的元素,在以粗俗惡毒的手法丑化諷刺對象(尤其是宗教領袖)、加劇沖突的同時,已經突破了言論自由與倫理的邊界。

“如果你要尊重每一種宗教的每一條禁忌,那就沒辦法辦報紙了,也別提什么言論自由了?!?曾在《查理周刊》工作過6年的記者凱洛琳·弗瑞斯特這么認為。

“言論自由當然是有邊界的,但《查理周刊》并沒有越過這條線。法國法院是最合適的裁決者?!睈酆扇A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林伯·艾科解釋說,在以往的訴訟中,法院裁決《查理周刊》所發(fā)表的諷刺漫畫并沒有違反言論自由的原則,這意味著從法律意義上說,批判宗教并不是罪過。

他還指出,在包括法國、美國在內的許多西方國家,當一種宗教、一場政治運動、或者某個政客被抨擊時,批判者發(fā)言的權利要比聽眾和讀者的感受重要得多?!澳切┡忻襟w的人并非想以此敦促媒體變得更負責,他們只是希望媒體能就此沉默?!?/p>

而在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教授、新聞倫理學專家李·威爾金(Lee Wilkins)看來,言論自由與倫理的邊界因各國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即便一方的言論真的突破了倫理底線,比如煽動性的仇恨語言,那么回應的最好方式也非審查——而是“更多的言論”。就媒體而言,當仇恨性的語言出現,媒體應該深入調查、報道這樣的仇恨從何而來,有著怎樣的土壤,“這樣既尊重了個人發(fā)表不受歡迎觀點的權利,也能夠用事實理性地與之對抗。”她向《中國新聞周刊》指出。

英國資深媒體人、言論自由專家喬·格林威爾(Jo Glanville)也持有相似的觀點。她說,“應對那些可能冒犯的、令人震驚的、仇恨性的言論,最好的方式是更多的辯論和探討,而非審查或迫害,更絕非暴力?!?/p>

巴黎襲擊案之后,人們在譴責恐怖主義的同時,也在思考,言論自由到底有沒有邊界,這個邊界在哪里?多元文明共存的世界,當言論自由遭遇宗教禁忌的時候,什么才是最好的相處之道呢?

猜你喜歡
漫畫法國
法國(三)
幼兒100(2021年13期)2021-05-27 02:26:10
法國(二)
幼兒100(2021年10期)2021-04-25 12:33:10
法國(一)
幼兒100(2021年8期)2021-04-10 05:39:44
漫畫二則
領導文萃(2016年6期)2016-12-26 10:14:31
漫畫11幅
勞動保護(2016年11期)2016-12-23 13:29:35
MINI漫畫
法國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國型男
電影故事(2016年2期)2016-12-01 09:13:31
知識漫畫
百科知識(2016年18期)2016-10-28 00:17:35
漫畫4幅
婦女生活(2016年10期)2016-10-12 19:23:20
漫畫與幽默
讀者(2016年20期)2016-10-09 09:40:19
达孜县| 池州市| 黄石市| 隆安县| 徐水县| 英吉沙县| 当阳市| 基隆市| 夏邑县| 个旧市| 宁波市| 南阳市| 芦山县| 呼图壁县| 山阴县| 沾化县| 天等县| 徐闻县| 始兴县| 东安县| 平舆县| 双辽市| 井陉县| 晋宁县| 云安县| 鹿邑县| 玉田县| 汉源县| 宁陵县| 康乐县| 济阳县| 平罗县| 乌拉特后旗| 棋牌| 蚌埠市| 桃江县| 宽甸| 吕梁市| 巴楚县| 盐源县|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