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藝,謝天開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文學與傳媒系,成都 611731)
陳毅早期白話詩創(chuàng)作的探析
劉 藝*,謝天開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文學與傳媒系,成都 611731)
陳毅早期白話詩創(chuàng)作,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精神價值和藝術價值。以陳毅早期(1918—1925年)創(chuàng)作的白話詩為主要研究文本,解析陳毅早期的思想變化和詩歌創(chuàng)作形式,兼述陳毅詩論,以此促進陳毅詩詞的研究。
陳毅;白話詩;思想;詩論
陳毅的詩詞不僅在創(chuàng)作方法和詩論系統(tǒng)上具有極強的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陳毅早期的白話詩中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是時代精神的真實反映,也是陳毅后來從事革命活動的思想萌芽和基礎。
(一)留法及歸國
據(jù)陳毅的口述自傳,“5歲時上學,6歲半讀完‘四書’……讀書三遍就能背誦?!盵1]聰穎的天分和較早的接觸詩詞為陳毅后來的白話詩創(chuàng)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18年,家道中落之后的陳毅參加了留法預備學校招考。第二年,陳毅取得官費留法的資格,時年陳毅18歲。
留法期間的陳毅開始了對世界新的解讀。在留法勤工儉學期間,陳毅認真學習了《共產(chǎn)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經(jīng)常與中國留法進步青年蔡和森、李富春、王若飛等一起,開會討論中國的前途問題。1920年的五一節(jié),陳毅在求學和就業(yè)問題變得尖銳的時候,參加了工學世界社的活動。這一年的9月,陳毅與蔡和森、趙世炎等為要求開放里昂中法大學,發(fā)動和領導勤工儉學學生代表100余人占領該校園,全體遭法方關押,1921年10月,陳毅等人被法國當局武裝押送回國。
圖1 1919年陳毅(左一)到法國馬賽后與同學合影
陳毅評價自己干革命是被逼上梁山的,并且經(jīng)歷了幾次思想的動搖:“下了工就補習法文,讀文學作品,想搞文藝。只是后來法國發(fā)生經(jīng)濟危機……才被迫放棄了文藝救國的夢想,被迫參加了革命?!盵1]33“后來,我果然因為寫了一篇批評軍閥武裝的文章,惹了禍,被禮送出川,從此才下決心去找黨?!盵1]35由文學青年轉變?yōu)楦锩鼞?zhàn)士的陳毅,這一時期的思想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質的飛躍。在這種思想大變革的時期,伴隨他一路行來的詩歌創(chuàng)作,陳毅卻始終未曾丟棄。陳毅總結自己40歲以前的生涯時提到自己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文學的愛好,從事翻譯法國的文學作品,同時也用筆名寫了許多詩歌和小說。
(二)陳毅白話詩的分期
陳毅早期的白話詩創(chuàng)作時間約從1920—1925年,并可以劃分為3個時期:第一時期是留法期間創(chuàng)作的具有濃郁浪漫氣息的詩歌,時間約為1920—1922年;第二時期是回國以后的初期創(chuàng)作,時間約為1922—1923年,此時期的白話詩開始具有革命和實踐的傾向;第三時期是其早期的革命時期,時間約為1923—1925年, 這一時期的白話詩創(chuàng)作開始初顯典型性和系統(tǒng)化。
革命形勢已迫在眉睫,然而陳毅此時期的思想?yún)s并沒有完全達到覺悟革命的高度。初到法國時,陳毅感受到的是資本主義社會較當時的中國更為先進的文明和繁榮,他對法國社會高度評價說:“社會秩序安定,城市情節(jié)繁榮,對法國文明佩服得五體投地”[1]31,然而在漸漸融入了資本主義社會生活后,他才發(fā)現(xiàn)這種社會制度的弊端。中國人在法國受到種族歧視,并且由于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黑暗,法國人貧富分明的觀念里更加排斥和看不起窮人。陳毅經(jīng)歷了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由崇拜到失望的過程,同時又在共產(chǎn)黨人蔡和森等影響下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優(yōu)越性和先進性,此時的陳毅開始意識到社會主義理論對于中國革命的重要性。
1921年對于陳毅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領導并參加了留法學生的愛國運動,發(fā)動學生代表占領校園并遭到法方關押,被遣送回國。從一定程度上說,陳毅的思想向馬克思主義傾斜,向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的靠攏是一個隨勢而行的過程,也是被法國當局冠上布爾什維克分子的罪名于是就干脆當布爾什維克的無奈之舉。回國之后的陳毅,在經(jīng)歷了兩次思想的動搖之后,終于有了一個堅定的認識:不革命就沒有出路。
陳毅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的思想本質已經(jīng)開始由早期的浪漫主義白話詩轉向為革命性質的白話詩,由浪漫主義到現(xiàn)實的浪漫主義再到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其詩體也開始變化,由早期的自由體白話詩逐漸擴大為自由體白話詩、五言、七言、格律形式的白話詩,更加注重中國自古以來的詩歌形式,但其語言實質依然是通俗易懂、樸實近人的白話語言。
探討陳毅早年留法期間白話詩的思想內涵和創(chuàng)作的形式,必須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時代特征進行解讀。
(一)第一時期(1920—1922年)
這一時期,是其留法期間創(chuàng)作的具有濃郁的浪漫氣息的詩歌。陳毅留法期間,一方面為了生活而辛勞工作,另一方面又擠壓時間來閱讀法國文學作品和學習法語。在閱讀了大量法國文學作品之后,陳毅的白話詩創(chuàng)作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了明顯的變化。
在思想方面,在法國留學期間的感受,陳毅是這樣評價的:“資本主義的思想,社會主義的思想,無政府主義的思想,改良主義的思想等等,都在影響著我們,逼著我們去選擇。”[1]30這一時期陳毅的白話詩,在內容上側重于表現(xiàn)對人生、家庭及男女兩性的思考。
在形式方面,他的白話詩創(chuàng)作在形式上偏向于自由體,脫離了中國的古詩體裁;在風格上又因為受到法國的拉馬丁(Lamartine)、 繆塞(Musset)等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而表現(xiàn)出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陳毅在法國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詩《伊》[2]10,也是他在法國唯一的一首現(xiàn)代詩,發(fā)表于1920年5月18日《民國日報》的副刊《覺悟》上,署名世俊?!啊?父兄怎樣的教伊?/社會怎樣的望伊?/在伊的范圍里,伊是盡了責任的。/我若再怪伊,棄伊,不設法幫伊,/難道可算是徹底的覺悟?”
有機溶劑電解液,因具有較高的離子電導率,良好的溶解性而得到廣泛應用。其中,常用的有機溶劑:碳酸乙烯酯(ethylene carbonate,EC)、碳酸丙烯酯(propylene carbonate, PC)、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 DMC)、碳酸二乙酯(diethyl carbonate, DEC)等。常用的鈉鹽:六氟磷酸鈉(NaPF6)、高氯酸鈉(NaClO4)、雙三氟甲烷磺酰亞胺鈉(NaTFSI)等。
這首現(xiàn)代詩在敘述風格上,有散文化的傾向,顯然是受到了法國現(xiàn)實主義的影響。然而,在整體構思上,作者顯然是虛擬出一個對話的對象“伊”,這又是受到了法國浪漫主義的啟示。其創(chuàng)作在浪漫主義的影響下,通過白話文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詩歌詞語上的運用,應該是受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的白話文影響。而在內容上,則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所關心的舊女性與新女性的話題,詩人力求傳達出除舊迎新、積極求進的思想,《伊》中敘述的正是一位舊式女子努力向新女性的轉變過程。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詩中“我”所扮演的角色內涵,應當是一個在新時期要求解放和尊重女性,“設法幫伊” “徹底的覺悟”的新青年。
(二)第二時期(1922—1923年)
該時期是陳毅回國以后的初期創(chuàng)作,此時期的白話詩開始具有革命和實踐的傾向。這一時期的代表作為《歸國雜詩》。這種新詩以陳毅留學期間和遣送歸國之后的時段為主要創(chuàng)作時期。1921年10月14日,因陳毅等勤工儉學學生與中國駐法公使及法國當局發(fā)生沖突,而后陳毅隨中國留學生100余人被遣送回國。歸國途中,陳毅于憤慨中作《歸國雜詩》四首,均為自由體白話詩,是按照行程順序進行創(chuàng)作的。以從法國的馬賽登船,途徑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到上海的沿途感受為詩意,四首詩緊密地聯(lián)系為一個整體,表達了一個歸國游子對祖國的深情眷戀和沉重歷史的拷問。其中的《地中海上》:“我今東歸/歸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文明的母親呀/你試想/你這葡萄色的文明/究造出什么佳釀?/……”
圖2 陳毅(左三)與法國勤工儉學被迫歸國同學合影
此詩表達了陳毅當時對祖國的熱切之思和對歐洲文明的失望之情。詩的前半部分表現(xiàn)出來的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顯而易見,同時也顯露出個人強烈的救國之志和學而無用的精神痛苦?!罢娌豢盎叵耄@五年的流浪!踐踏了父母的血肉,狼狽在地中海上!”他回想自己留法前后歷經(jīng)五載,從初到法國的美好愿景到勤工儉學的窘迫生活,從對西方文明的向往到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惡端,此時的陳毅既帶著一腔憤慨和熱血,又滿懷惆悵與失落,這樣矛盾的情緒更加激化了陳毅早期白話詩中既現(xiàn)實又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一面。
此外,陳毅對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本質的認識集中出現(xiàn)在他這一時期的詩歌中,《贈勤工儉學同人》[3]2一詩中這樣寫道:“你們回憶往事么?/勤工,苦工,至于苦工而不得/……/記著!忍著!/保持著本來面目/他年再見呵!/……”
這首詩是陳毅被遣送歸國,滯留上海時所作。因為“受旅債生活需要的壓迫,陷入瞻前顧后無淚可揮的地位”[3]2,此時陳毅面臨著求學無路、救國無門的困難,生存問題也不能解決,可謂是舉步維艱。“我想著彼此將來危險……以明我等苦學生隱衷”[3]2,陳毅在留法期間和被遣送歸國初期的白話詩創(chuàng)作帶有一種深沉的命運思考和苦哀之情,既關乎國家命運,也關乎自己和同樣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的人民。
(三)第三時期(1923—1925年)
《春光》[2]10發(fā)表于1925年5月22日的《晨報》副刊,署名曲秋?!拔彝趬糁?,/突然被雀聲驚醒。/我起床外望,東窗已被滿紅光。/朝露清清,春光晴爽。/瓶中幾枝桃紅,甚芬香含睡未醒……/我惘然走出門前,佇立在空地里。/春光啊!/你空自沉湎,你與嚴冬一樣,在我心里!”
詩中作者起始運用獨白式的抒情描述,繼而情感轉入一種有力度的表述,將外在的客體的春,轉化為一種內在的主體的春,最終主客無間的融入春?!昂盟颇菈糁袠情w/使得我心遙遠……”兩首詩的畫面遠近交替感和虛實結合的臆想都極為相似,全詩情感舒緩,色調清新,讀來使人身心輕盈。詩歌所蘊含的情感真摯而熱烈,詩人通過一系列對春天不同的感受和微妙的心理變化的抒寫,使詩樸實的語言與詩的內在節(jié)奏有機結合而產(chǎn)生出一種現(xiàn)代詩獨有的節(jié)律與韻味,讓人體味出一種美妙的審美愉悅感。
從另一方面來解讀此詩,又可以看出詩人表現(xiàn)出的強烈的掙脫和奔放之情。1925年的陳毅在文學活動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此時的他已參加了茅盾等人組織的文學研究會,并已發(fā)表了不少文學作品;而在革命事業(yè)上,陳毅在中共北京地方委員會的領導下,開始從事工會工作。此時的陳毅正處于人生方向開始逐漸清晰明朗的階段,《春光》這首詩明顯地表現(xiàn)出詩人強烈熾熱的思想感情?!拔毅蛔叱鲩T前,佇立在空地里”,“惘然”二字說明詩人此前的生活尚且混沌而茫然,人生尚青年就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大是大非、大起大落,隨之而來的“你與嚴冬一樣,在我心里!”表達的卻是一種思想大徹大悟的新生,將“春光”與“嚴冬”相比,二者同在,表現(xiàn)出詩人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西山埋葬》[2]10,發(fā)表于1925年6月25日《晨報副刊》第一版,署名曲秋。這是一篇融合了雜文、散文、詩歌、小說的文章,其中詩歌部分為: “……/亡靈啊!你亡了!/你不能由死回生。/我只愿青年頭上,/寄托著你的精魂!/你長休罷,/我們起行!/你長休罷,/我們猛進!”
這是陳毅為悼念逝世的孫中山而寫的一首詩。這是一首哀辭,其內容充滿了質問和吶喊,表達了強烈的悲憤和哀傷之情。詩人一方面痛心孫中山的逝世,另一方面又看到了革命的曙光、將化悲痛為力量的決心和領導革命繼續(xù)前進的信心。詩歌體現(xiàn)出來的風格也不再僅僅是浪漫主義色彩,而是充滿了現(xiàn)實和革命性質。詩歌的主題也開始由自我命運的思考和國家前途的憂慮過渡到堅定革命信念的高度。陳毅在《西山埋葬》中的白話自由詩句,有如鼙鼓,短句鏗鏘、銳進,充滿了戰(zhàn)斗的激情。這樣的形式,顯然是其深廣的思想內涵的外化。詩歌通篇的吶喊震人心肺,激人血氣,此時詩中的“我”已和同時代的熱血青年共同奮起、為了整個民族的覺醒(新生)而戰(zhàn)斗。
陳毅之子陳小魯在回憶父親時,講到陳毅對詩詞的愛好:“……余于詩喜李、杜、蘇、陸,并自太傅,陸作更喜,以其慷慨悲歌,不死不休,蓋愛國詩人古今無雙也。”[1]123陳毅一生寫詩350余首,絕大多數(shù)都是在戰(zhàn)爭生涯、戎馬歲月寫下來的。無論是陳毅早期的白話詩創(chuàng)作還是后來參加革命之后的詩作,始終都保持了情感真摯,氣勢恢宏的詩風??偟膩碇v,陳毅的詩作活動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的發(fā)展,最早的白話詩創(chuàng)作是青年陳毅正在文藝道路上摸索和進步的表現(xiàn);入黨后跟隨黨革命的腳步,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作的一大批革命史詩是陳毅對國家的奉獻和對歷史的寫實;建國后恪守己任、身居高位的陳毅仍然堅持文學創(chuàng)作,逐漸完善和成熟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陳毅對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發(fā)展作出的藝術貢獻。研究陳毅的詩歌創(chuàng)作,必須要歸納和總結陳毅創(chuàng)作詩歌的詩論觀念,這也是其詩歌特色的主題:
(一)白話語言,精煉易懂
陳毅的詩詞基本使用白話的創(chuàng)作方式,總體上呈現(xiàn)出一種語言質樸、通俗易懂又充滿智慧的風格,無論是早期的自由詩體還是革命實踐中的六言、七言、雜言、古詩、格律詩、長短句等,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始終是真摯熱情、不拘一格的。直抒胸臆、簡潔明快的獨特風格可以說是陳毅詩詞最大的特點,尤其是他在革命年代的詩作更加彰顯出這種風格。雖然未加以過多的考究,平仄不工,卻情感真摯動人;不拘泥于舊體詩詞的格律,精練樸素,但平實近人。無論是《梅嶺三章》那樣慷慨激昂的英雄斗志,或是《示兒女》那樣委婉親切的父子之情,無不表現(xiàn)出風格上的這種共同的特色。
陳毅十分推崇白居易的詩歌,他說:“吾讀樂天詩,曉暢有深意。一生事白描,古今誰能繼?”[4]259陳毅的白話詩創(chuàng)作從早期的自由詩體到成熟階段的通俗詩歌和新體詩,都是通俗易懂、風格鮮明的。“一生事白描”在贊揚白居易的同時又是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一種勉勵。陳毅早期的浪漫主義詩歌通過白話的語言來表現(xiàn),后期的革命五言、七言史詩更是通過白話的語言來表現(xiàn),如詩《梅嶺三章》:“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盵3]14白話創(chuàng)作的五言絕句,語言簡單明了,可見其作詩用語之精煉。
(二)詩寫實事,緊跟時事
陳毅的詩詞描寫內容多來源于實際生活,從早期的留法勤工儉學到后來的革命生涯,詩中所寫全是他的親身經(jīng)歷。陳毅詩作中,絕大多數(shù)詩歌都是由事而生??偨Y陳毅的詩論觀點,詩歌的創(chuàng)作要寫實,并且還要跟上時代的腳步。
詩歌創(chuàng)作來源于實際生活是陳毅詩論的重要特征之一。陳毅早年的作品如《歸國雜詩》《贈勤工儉學同人》等反映的是他留法勤工儉學期間參加革命活動及其后在北京中法大學從事學生運動的情況,表現(xiàn)了一個有志于改革的熱血青年愛國主義和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強烈情感。陳毅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創(chuàng)作的詩詞大多是歌頌人民軍隊,描寫人民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陳毅的藝術激情又獻給了迎接新中國誕生的戰(zhàn)斗。新中國時期,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歌頌人民當家作主是陳毅抒寫的一個重要主題。每一個時期的詩歌主題都是緊跟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從不脫離實際,也未脫離時代。
陳毅在《讀時下雜文,因憶魯迅,為長歌志感》中說:“……一生無媚骨,至死不饒罪。又加文辭美,諷刺有深味?!盵4]189陳毅對于魯迅的推崇也是對自身創(chuàng)作的要求,寫詩就要寫生活實際,當前在革命的道路上需要我們去探索光明,怒斥黑暗,那么我們就要勇敢地揭露事實,與敵人做斗爭,把這些表現(xiàn)在詩人的詩歌中就構成了陳毅整個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的整體:跟著革命的腳步記敘動亂和戰(zhàn)爭的年代。
陳毅深受五四文學潮流影響,1920—1925年,他的詩作基本均是采用自由白話詩體,如1921年的《伊》,1921年的《歸國雜詩》和《贈勤工儉學同人》,1925年的《春光》《夜雨讀拉馬丁〈默想集〉》等。白話詩是陳毅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留給我們新時代的中國當代詩歌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筆寶貴的財富。毛澤東在《給陳毅同志談詩的一封信》中,曾經(jīng)這樣高度評價其作品:“你的大作,大氣磅礴……如同你會寫自由詩一樣,我則對于長短句的詞學稍懂一點?!?/p>
[1] 劉樹發(fā),王小平.陳毅口述自傳[M].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30,31,33,35,123.
[2] 聶元素,陳昊蘇,周祖義,等.陳毅早年的回憶和文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0.
[3] 陳昊蘇.陳毅詩選(中日對照)[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2,14.
[4] 陳毅.陳毅詩詞選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189,259.
[5] 謝天開,王慶躍,吳得民.陳毅留法前后從文學走向革命的社會化轉變[J].成都工業(yè)學院學報,2014(1):4-7.
[6] 李玉勤.讓陳毅覺醒的法國之行[J].福建黨史月刊,2014(1):18-20.
[7] 沈建中.陳毅與留法勤工儉學[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1(8):27-30.
[8] 高夙勝.陳毅詩詞中的史詩[J].春秋,2006(5):39-40.
[9] 高昆山.試談陳毅詩詞的風格[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2):61-66.
[10] 王明.浩氣貫長虹:讀陳毅詩詞有感[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1):55-56.
[11] 鄧雙琴.簡論陳毅詩詞[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86(00):13-14.
[12] 陳發(fā)興.陳毅詩詞雜談[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3):1-67.
[13] 徐焰.元帥本色是詩人[J].老年教育(長者家園),2014(1):8-9.
[14] 楊建民.陳毅早期的白話詩作[J].黨史縱覽,2013(9):44-46.
[15] 李軍.陳毅詩論研究[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7.
[16] 曹共鋒.陳毅同志的早期革命活動與文學創(chuàng)作[J].許昌學院學報,1983(2):9-13.
[17] 崔銀河.陳毅與《晨報副刊》[J].大連大學學報,2008(2):1.
Research on Early Vernacular Poetry of Chen Yi
LIUYi*,XIETiankai
The early vernacular poetry of Mr Chen Yi has the pioneer of art value and art style. And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arly vernacular poetry of Mr Chen Yi which was written between 1918 and 1926,and this is the main research of the paper regarding the early poetry style,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and literary creations of Chen Yi,and also the ideology of Chen Yi during he studied in Fra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artistic value,historical value, and creative methods with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reation of poetic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Chen Yi’s poetry.
Chen Yi; vernacular poetry; connotation; poetics system
10.13542/j.cnki.51-1747/tn.2015.03.003
2015-03-01
劉藝(1992— ),女(漢族),四川內江人,學士,研究方向:漢語語言文學,通信作者郵箱:799223153@qq.com。 謝天開(1958— ),男(漢族),四川成都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民藝學。
I226
A
2095-5383(2015)03-0009-04
(Literature and Media Department,Sichuan University Jincheng College, Chengdu 61173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