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魚臺縣教體局教研室李明哲
傾聽文本輕微的聲響
——細(xì)讀《老王》
☉山東省魚臺縣教體局教研室李明哲
楊絳在《走到人生邊上》中寫道:“貧賤的人,道德品質(zhì)絕不輸富貴的人。”1984年,楊絳寫了《老王》這篇紀(jì)實散文,講述了一個“愧怍”的故事,來紀(jì)念老王。掩卷之后,心沉甸甸的。
這個“愧怍”就像一束光,一下子就照亮了老王的一生,讓人在同情與憐憫中,對這個孤苦、善良的老人肅然起敬;同時,也對因為這個“愧怍”而陷入沉重自責(zé)中的作者肅然起敬。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楊絳和老王距離和反差都實在太大了,但是,這一切都阻擋不了純美人性光輝的相互照亮,尤其是在那個泯滅人性的年代里。
主要從三送——送冰、送病人、送香油和雞蛋,來體察老王的善。
“愿意給我們家?guī)汀?,這說明我們家對他一向很好?!按笠槐?,冰價相等”,不僅如此,還“代我們放入冰箱”,“愿意”“代”,可見老王的熱心、貼心、細(xì)心。
“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這是同情,一聲“錢先生”,這是敬重——尤其是在文化遭到踐踏的那個非常時期,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這是憂慮、體貼;兩個“卻”,兩個“還”……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動亂年代,老王真誠地?fù)?dān)憂、關(guān)心著楊絳夫婦,這是純美的人性之光!“文化大革命”中,楊絳夫婦被打成“牛鬼蛇神”,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老王卻不怕被牽連,不僅不跟他們“劃清界限”,還一如既往地尊重他們,熱心地送錢先生去醫(yī)院看腿。老王沒有把他們當(dāng)“牛鬼蛇神”看,而是理解、尊重、關(guān)懷……“煩老王送他上醫(yī)院”,“煩”,這是尊重;工資都停發(fā)了,還居然“我笑著說有錢”,這是寬慰。同是被欺侮、被凌辱、被踐踏的人,彼此用微弱的光相互溫暖。
一二十個雞蛋,竟然“多得數(shù)不完”,這是感動。“強(qiáng)笑”,從楊絳的角度考慮,可能很意外,很尷尬,很為難——“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不收似乎不好,收了不給錢更不妥——總不能白吃你的東西啊!“……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聯(lián)系前文“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看,這里多出的一個“是”,顯露了他內(nèi)心渺茫的期待——溫暖和親情:我就是想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送給我最惦記的最親近的人啊。一句“只說,‘我不吃’”,想說的怎說得出口?這是一句訣別的隱語??!一個“趕忙止住我……”一個“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實際上“我”那時真的不知道老王的心思……老王攥著那自己已經(jīng)根本用不著的錢“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而把微微的失望深埋在心底,全只是為了讓“我”坦然、心安啊——就像楊絳強(qiáng)笑著接受老王的香油和雞蛋一樣,都是在為對方著想。作者“一再追憶”,老王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送來了香油和雞蛋,你“站著等我”——等我拿錢給你,“拿錢去侮辱”你!你當(dāng)時是多么尷尬?。?/p>
他對任何人都是這樣善良。“老王欣然在三輪平板的周圍裝上半寸高的邊緣,好像有了這半寸邊緣,乘客就圍住了不會掉落”,一個“欣然”,似一線生機(jī),但,這真的能讓老王“活命”嗎?一個“掉落”,我們似乎看見作者含淚的微笑……
從老王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底層人物所閃爍的人性的光芒,所洋溢的人情的溫暖。
老王,一個如此卑微的生命,然而,楊絳和許多“有人”不一樣,她是把老王真正當(dāng)“人”看。老王也在與楊絳一家的交往中,感覺到了一種從他人那里未曾感受到的溫暖和親近。
老王又老又瞎,“乘客不愿坐他的車”,可是,為照顧老王的生意,“我常坐老王的三輪”,這一句話反映的是“我”的那一份憐憫、同情、善良。
沒有進(jìn)去“組織”、沒有什么親人、沒有健康、沒有乘客(除了“我”和“一位老先生”)、沒有同情、沒有“家”——只是一個“荒僻”“破破落落”“塌敗”的住處……這便是“閑話”“閑聊”的內(nèi)容了。從作者靜靜的敘述里,我們似乎能聽到老王沉重的“感嘆”:“人老了,沒用了?!币粋€“單干戶”,道出了老王“失群落伍的惶恐”。
“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不老實,害了什么惡病,瞎掉了一只眼?!币粋€鄙夷的“這”,一個譏諷的“老光棍”,一個含糊其辭的“大約”,一個無端猜疑的“什么”,一個惡語中傷的“惡病”,一個純屬多余幸災(zāi)樂禍的“掉”,“有人”這是在老王的傷口上再加一把狠毒的鹽??!作者據(jù)實寫來,直指人性的黑暗?!坝腥苏f”老王“不老實”;“我”說“胡同口蹬三輪的我們大多熟識,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他從沒看透我們是好欺負(fù)的主顧,他大概壓根兒沒想到這點?!焙靡粋€“落伍”,好一個“從沒看透”,好一個“壓根兒沒想到”,老王雖然窮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極其淳樸正直忠厚老實的好人。
“……我女兒說他是夜盲癥,給他吃了大瓶的魚肝油,晚上就看得見了?!鄙屏荚杏屏?,楊絳的善良也影響了她的女兒。
“幸虧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為‘貨’,讓老王運(yùn)送”,這是含淚的微笑??!
老李一句“就是到您那兒的第二天”,此刻,楊先生腦海里映出老王臨終告別的畫面,還哪有那個心情多問?“他還講老王身上纏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哪有那個興趣多問?“埋在什么溝里”,哪忍心多問?“過了十多天”才問起,還哪有勇氣多問?
“早埋了”,不雜一絲情感;“什么時候死的?”多此一問;不問卻答“他還講……”;“纏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他好奇;“埋在什么溝里”,他不知。況且還是同院,并且是經(jīng)常來代老王傳話。從老李的話,我們分明感受到“冷漠”“看客”兩個詞,哪有那個功夫多問他!
“沉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于其中,經(jīng)過漂洗的苦心經(jīng)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1]
“老王”這個題目,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們大眾熟人之間的那種稱謂,用這種稱謂做題目顯然就擺明了她與這個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
一聲“老王”,像老鄰居、老朋友……平等、隨和、親切?!八?,我坐”,這句“廢話”耐人尋味:兩個階層之間的那種鴻溝,或者說彼此之間的距離,還是出來了。一方面感激、自責(zé)、不安;一方面又在著意地表現(xiàn)這種距離和反差,為下文張本?!耙宦飞衔覀冋f著閑話”,他們能說的只是“閑話”,也完全可以不說,而楊絳還是愿意和老王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的。第一節(jié)是全文的“地基”。
“有個哥哥”,讓人心一熱;“死了”,心一冷?!坝袃蓚€侄兒”,又讓人心一暖;“沒出息”,讓人心一下子涼了半截。兩個逗號,讓語句蘊(yùn)含的情感有了起伏;將“死了”與“沒出息”放在最后,更能凸顯老王孤苦無依的悲涼處境。不符合常規(guī),反倒更顯別致耐讀。短短的一句話,就讓我們的情感跌宕起伏。這樣的表達(dá)正是源于她心中悲憫的平民情懷。
“他也許是從小營養(yǎng)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边@“病”不僅使老王身體上飽受了痛苦,還給人留下了“話柄”,說他是因為“年輕時不老實,害了什么惡病”,這種人格的侮辱,在精神上給他帶來了更深的痛苦。而這種惡意詆毀,更可見人情之冷漠、世態(tài)之炎涼、社會之“更深的不幸”!這是楊絳對社會狀況的思考。
“……問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老王在回避這個“家”字。能有個住處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哪會有什么“家”啊?“住那兒多年了”這句無奈的答話,浸透了老王一生漂泊的孤獨和凄涼。
“‘文化大革命’開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條腿走不得路了?!易约翰桓页巳啞痹趺纯赡苁恰安恢趺吹摹蹦兀慷嗝疵黠@的因果關(guān)系?。∫郧啊俺W?,現(xiàn)在“不敢乘”,這在被叫作“騎在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的時代,“不敢乘”,自然是因為怕連累到老王啊!作者只一句“‘文化大革命’開始”,輕輕帶過,只為言說內(nèi)心愧怍。
文中的幾處肖像描寫一點也不“可笑”,有些過于冷靜,或者甚至可以說是“冷漠”“殘忍”“刻薄”“不近人情”。難道作者就感覺不到嗎?但是,她為什么還要這樣來寫呢?一是,客觀實情大抵如此,老王病得已經(jīng)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楊絳只是還原了當(dāng)時的情景和感受;二是,近似“殘忍”的描寫,更能反襯老王隱藏在艱苦環(huán)境和飽經(jīng)風(fēng)霜外表之下的人性之美,這樣的美更真實,內(nèi)心美和外表丑的巨大反差,更令人驚心動魄;三是,毋庸諱言,楊絳的情感反應(yīng)終究是不夠溫暖的,但恰恰正是這樣的一種形象、一種態(tài)度,使得楊絳“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過來后,感到十分“愧怍”——老王的形象已經(jīng)“鑲嵌”在楊絳的記憶深處,楊絳對老王的“殘忍”恰是對自己的殘忍。這里的細(xì)膩描寫是為作者情感抒發(fā)蓄勢。
有一個細(xì)節(jié)也許值得注意:“直僵僵的”出現(xiàn)了三次,“直著腳”出現(xiàn)了兩次,一個“直”字就出現(xiàn)了五次,大可玩味。是有意還是無意?作者難道不知此乃寫作大忌嗎?一方面,這是定格在楊絳腦海里揮之不去永生難忘的形象。另一方面,是否可以這樣理解:這次,老王站直了——我終于也算給了幫助我的人一點微薄的回報了!——且不必管這是不是一種“回光返照”。
“他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只”,寫盡了老王的窘迫慘淡,孤苦無依……“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只”,一貧半盲,既老且孤,老王已經(jīng)夠不幸的啦,夠可憐的啦,還起外號“田螺眼”,“有人”為什么還要這樣歧視他呢?“載客三輪都取締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輛三輪改成運(yùn)貨的平板三輪”,“只”,足見走投無路,別無選擇,朝不保夕?。 伴_始幾個月他還能扶病到我家來,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了”,“只”,暗示了老王貧病交加,大限將至……“他只說:‘我不吃’”,“只”,老王還要掩飾自己病入膏肓的無奈與絕望,讓人無限苦澀……讀著這些個“只”,想象著老王“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怎能不讓人無限心酸。老王什么也沒有,只有疾病和困苦如影相隨。這是怎樣的“活命”啊!這是在生存線上掙扎??!老王就以這樣的狀態(tài)艱難凄涼地度過了一生。
如果說尾句是全文的關(guān)節(jié)、旨?xì)w,文末“愧怍”一詞則是全文的文眼、落點。基于上述分析,“愧怍”之意已露出冰山一角,我們再作進(jìn)一步解讀。
(一)抱歉——不安——愧作
“因為吃了他的香油和雞蛋?因為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他?都不是?!彪m然“都不是”三個字說得斬釘截鐵,但這個回答也可能并不是最終的答案。心理求證不像幾何證明,人的心理上的事情有時候是說不清楚的。
“我想他是知道的”,他真的知道嗎?從“一再追憶老王和我對答的話,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領(lǐng)受他的謝意”來看,從“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來看,“我”不得而知,只是“我想他是知道的”,也只是愿意這樣“想”罷了。
老王的造訪占了全文一半以上的篇幅,是作品中的一個中心事件。老王臨死前拼著最后一口氣送來香油和雞蛋,但作者卻回絕了他作為“朋友”的示好,這件事情對楊絳的內(nèi)心觸動和心理影響很大。實際上,“用錢侮辱”肯定是引起作者的“愧怍”的重要原因。
“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yùn)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文章就是寫這種“漸漸明白”的過程的。由當(dāng)時的“抱歉”,到后來的“不安”,再到“幾年”后的“愧怍”,郁積如此之久,思考如此漫長,這說明:楊絳的“愧怍”是有一個過程的,并不是一下子產(chǎn)生的,而是“漸漸明白”的——這種“不安”其實就是一種“愧怍”之情,區(qū)別在于程度的不斷加深。亞里斯多德《詩學(xué)》認(rèn)為:情節(jié)(“動作”“行動”)就是一個“結(jié)”和一個“解”,當(dāng)中還有“突轉(zhuǎn)”和“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的深刻性不僅在于“愧怍”這個結(jié)果,還在于寫出了“愧怍”的過程。
(二)論者觀點列舉與糾偏
孫紹振:楊絳在文章里面隱藏著一條思緒的轉(zhuǎn)折:同情、寬容不幸者,是俯視的姿態(tài);而最后的“愧怍”卻變成仰視的姿態(tài)。
黃玉峰:我深深地感覺到,老王和楊絳之間的隔膜之深,難以相通。
熊芳芳:……發(fā)現(xiàn)老師們在解讀“愧怍”一詞時,都是從楊絳自己已經(jīng)否定了的方面去尋找答案。
徐杰等:這“愧怍”之意,大致源于情感收支的不對等。
……諸如此類的論調(diào),竊以為不無偏頗。
如果覺得楊絳應(yīng)該和老王成為知心朋友,或者把老王當(dāng)作家人一樣看待,這顯然是一種淺讀。楊絳就是她自己,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她是特蕾莎修女。她沒有這個責(zé)任,也沒有這個義務(wù)。
為什么是“他蹬,我坐”?一個慈悲的人,如果他自己的人生相對優(yōu)越,他會感覺像欠了別人一樣。這份“愧怍”,是對一切生命欠然狀態(tài)的全力擔(dān)荷。這才是楊絳,一個有著深厚人道主義情懷的知識分子的愧怍:為自己的“幸運(yùn)”而“不安”,為他人的“不幸”而“愧怍”。
一個人能夠做的可能非常有限,但做本身已經(jīng)足夠美好。只讀這一篇就難免化不開來,讀一讀作者寫這一類人物的其他散文,也許會豐富我們的理解。比如《順姐的自由“戀愛”》,作者是怎樣與之相處的呢?“中午就讓她吃了飯走”,留她“在我家過節(jié)”“為她加了工資”,還“額外多給”,給她寫狀子,替她上訴,花錢給她治病,“我們搬入新居,她來同住”……從更開闊的視野來認(rèn)識一個人、一件事,可能會更客觀、更接近于實際。
“開始幾個月他還能扶病到我家來,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了”,可見楊絳一家在老王心目中的分量非同一般。有人甚至據(jù)此批評楊絳,那是對歷史的無知,誤解了作者?!拔摇彪y道不想去看望病重的老王嗎?下放干校是1969年到1972年。請看本段首句,“我們從干校回來”,正值文革期間?。?/p>
(三)錯位——復(fù)位;失衡——平衡
讀者要做文本和作者的知音。
從老王這邊說,或許,我這樣一個名聲不大好的車夫,而楊先生,一個大知識分子,不嫌棄我,肯坐我的車,就是照顧我啊,還與我敘閑,這樣看得起我……我也知足了?;蛟S,老王這樣一個在貧窮中依然保持尊嚴(yán)的人,他臨死之前最后一次拜訪,多少有些許遺憾——她給我錢,對我還是生分?。簵罱{收下禮物,問候老王的病情,用其他方式給老王相應(yīng)的回報。這種朋友式的反應(yīng),或許是老王所期望但又是他不敢奢望的。當(dāng)楊絳付錢給他的時候,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了。
從楊絳這邊說,因為老王當(dāng)時的樣子,她“害怕得糊涂了”,并且下意識中,她認(rèn)為自己與老王就是一種普通的關(guān)系,忽略了老王的感受,付了錢給他。楊絳心安與否取決于生命盡頭的老王對她的態(tài)度:你若“知道我領(lǐng)受謝意”,那我還能釋懷;你若悵然若失,我心上不安,愧怍不已啊!我對你沒有盡心竭力、盡我所能去幫助你?。贤醯摹拔耆琛?,“我”永遠(yuǎn)也無法挽救了??!
“他蹬,我坐”“我們夫婦散步”,關(guān)于住處也“沒多問”,“我們當(dāng)然不要他減半收費”“我一定要給他錢”……“降格”“鑲嵌”“僵尸”“破布”……感覺沒有感情色彩,卻有一種掩飾不住的距離感和陌生感;她內(nèi)心的定位,還不是把自己看作是老王的同類。作者對自己丈夫的字“默存”的尊稱,就是潛意識中的自我身份認(rèn)定。教授和人力車夫天然的異質(zhì),天然的“隔”,這是一種客觀存在。“閑話”“閑聊”,兩個“閑”字再明確不過。但是,作者不動聲色地把自己“坐車”“散步”“閑聊”的生活與老王的境遇作著比較,暗扣的正是一個“愧怍”啊。
是的,楊絳自始至終都沒有表現(xiàn)出徹底平等的態(tài)度。楊絳的冷靜,或許有些不該,在她的心中老王只是一個熟人,一個值得同情的人。而老王最渴望的就是情感的慰藉,這也是人之常情,或許在老王的心中,楊絳夫婦是最重要最親近的人,類似他的親人,因此而會錯了意??傊p方對他們之間交往的理解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是一種情感定位的相互錯位,以及對于這種錯位的幡然醒悟。
與其斤兩毫厘地計算所謂的“情感收支的不對等”,不如說這是情感的錯位或失衡,或許更確切些。老王去世之前心中對此作何感想?楊先生為此而“一再追憶”“捉摸”“想”,并為此“抱歉”“不安”“愧怍”,僅這份心思就讓人肅然起敬!
我們試作這樣一個假設(shè):如果老王死而復(fù)生,他對自己和楊絳之間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有個重新的正確定位:正常的年代里,是一種普通的熟人關(guān)系;非常的年代里,同是天涯淪落人,彼此間加深了了解,滋生了同情,從而互相溫暖、互相關(guān)愛——它會因為更稀缺而顯得更耀眼。他應(yīng)該不會再奢望(或許老王有這個心思,或許沒有,我愿意這樣認(rèn)為:他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那種不現(xiàn)實的類似親人的關(guān)系。
通過自我解剖和自我批判,楊絳還是覺得自己的行為侮辱了老王,假設(shè)老王死而復(fù)生,對老王肯定會向她認(rèn)為的老王期望她對待自己態(tài)度的方向上調(diào)整,但是她對自己和老王的關(guān)系的認(rèn)定應(yīng)該不會有實質(zhì)性的改變——雖然她也許認(rèn)為這種不錯誤的定位卻也不是最好的,更好的。也就是說,對老王,或許是一種復(fù)位,對楊絳也是一種更深層次、更深意義上的復(fù)位?!拔摇焙屠贤醵际巧屏贾?,卻始終囿于社會階層的隔膜,彼此的交流始終沒有跨過這道坎。說到底,這種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錯位、失衡,是由其自身社會階層等所決定和動亂的時代所扭曲的。
換一種觀照視角,或者說本文也是一種“平衡——不平衡——平衡”的結(jié)構(gòu)圖式。寫出來,寫的過程和作品本身,也是一種平衡,一種救贖。愿作者的心情能平復(fù)一些,內(nèi)心能好受一些。
(四)“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讀《老王》最震撼我的,是“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這短短的一句話!
揣摩文中那幾處幾乎可以說是重復(fù)的對老王形象的描寫,暗示性的語言符號已經(jīng)非常明顯,老王行將就木,“我”又怎么可能會木然不覺、渾然不知呢?
再勾連若干細(xì)節(jié):如“那是他送我們的”。又如“憑這位主顧”,真的“能維持生活”嗎?真的“可以湊合”嗎?就算“能維持”“可以湊合”,又哪還有能力“花錢吃藥”啊?兩個“不知什么”,一個“總不見好”,貧病交加,哪還有什么活路啊?
“我吃驚地問:‘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我問:‘老王怎么了?好些沒有?’”好像都是在明知故問。
“我害怕得糊涂了”,出于一種本能,“害怕”或許是真的,老王他確實就不是自己的親人??!“糊涂”卻不見得吧?
似乎不難看出:作者寫這句話時,多么心虛,多么言不由衷,開脫、掩飾、辯解的意味又是多么明顯……
這也正是最能打動我的地方:這不是矯情,這恰恰是謙卑,恰恰是真誠??!你看,她把自己放得已經(jīng)有多么低,她已經(jīng)可憐巴巴得多么像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了,她甚至把自己當(dāng)作了罪人,她簡直把自己看作了兇手……這個句子直逼人心,讓自己的愧怍無處藏身。
在老王最需要“親人”關(guān)懷的時候,自己卻不自禁小退了一步,“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沒有給予老王臨終的關(guān)懷,作者的自責(zé)之意顯而易見:請看“我害怕得糊涂了”這句話的前文“我忙去給他開了門……”,自始至終“我”都沒去攙他一把;再看后文“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這更是不成其為理由的理由了;作者接著又直白地說“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是啊,“我”不能想象他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回家的。楊絳,就是這樣真實,這樣善良。難道這還不能得到老王(若地下有知)、我們讀者和作者自己的寬恕嗎?我想,當(dāng)時善良的老王也不會責(zé)怪楊絳的無心之舉吧?
或者換一種說法,《老王》最震撼我的,正是這種深藏不露的寫作技巧。
當(dāng)然,這番挖掘也只是我“個性化的解讀”,或許未必不是會錯了意,知錯了音呢?
(五)“幸運(yùn)的人”VS“不幸者”
老王無疑是“一個不幸者”,而“我”又是“一個幸運(yùn)的人”嗎?“‘文化大革命’開始”,“知識越多越反動”……楊絳夫婦被打成“反動學(xué)術(shù)權(quán)威”“牛鬼蛇神”,關(guān)牛棚、掃廁所、戴高帽、受批斗……那是一個最冷酷的時代,那是一個讓人“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動彈不得的時代,那是一個“把自己降格為‘貨’”的非人的時代。對楊絳一家來說,不幸,更多的是一種尊嚴(yán)被無情地踐踏,精神的非人的凌辱,她也是一個“活命”的人啊,而她的這種“活命”,她所受到的那種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比被無數(shù)次柳條子抽在身上更痛??!又怎是老王所能深切理解和感受得到的呢?老王是無知無識的物質(zhì)痛苦,而楊絳夫婦卻是異常清醒的精神煉獄;老王沒能進(jìn)入“組織”,而楊絳夫婦則是被“組織”“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這是一種“更深的不幸”。
楊絳的女婿,錢媛的丈夫,因為不愿意無辜誣陷別人,最后被逼得上吊自殺……多少人慘死于文革之中啊!而“我”,幸運(yùn)地活了下來,所以,作者卻認(rèn)為自己是“一個幸運(yùn)的人”。文革結(jié)束,楊先生重獲安寧,但她并沒有停留在一己之悲歡上,她完全忘記了自己的付出,因了別人的苦難,忘記了自己的辛酸!她依然認(rèn)為自己是“一個幸運(yùn)的人”,而“不安”,而“愧怍”,就尤其感人肺腑!
在非人的歲月里,在非常的年代里,你自顧都不暇了,你已經(jīng)做得夠多了,夠好了,該心安了,不該“愧怍”了,但是,你還是“心上不安”,你還是“愧怍”不已……這是一個更不幸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這是一顆多么善良和高貴的心啊!
在被命運(yùn)流放的日子里,活命的你們,兩個本不處在同一世界的人,在那段瘋狂的歲月,一樣卑微,一樣落魄,一樣艱難,你們彼此牽掛、同情、關(guān)愛、照顧、尊重,用真情在相互慰藉和取暖,這種彼此之間的溫情在那個寒冷的歲月里是多么彌足珍貴??!這是瘋狂歲月里的熱血和肝膽!這是永不泯滅的人性之光,不管怎樣的時代,也不管怎樣的境遇。楊絳和老王,你們,都活出了高貴的生命!都活出了苦難中的尊嚴(yán)!
苦難和不幸足以毀滅人,但苦難也能凈化人,使人思考苦難、直面苦難、擔(dān)當(dāng)苦難。但苦難是怎么造成的,誰該對這苦難負(fù)責(zé)?列寧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巴爾扎克說:“不幸者唯一的抒情詩歌,就是吁請‘正義’與‘善良’,來否定他的蒙受冤屈的裁判。”一個普通的人,靠著自己的勤奮、善良、智慧,卻得不到應(yīng)該得到的,那就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社會的問題,是這個社會的恥辱,是社會的大不幸!——無論是老王那樣的年代還是今天這樣的年代。
楊先生用她那如椽巨筆考問著每一個人的靈魂!只要人性尚存,人們之間還有溫情存在,這個社會就還有希望!
(六)追問寫作的目的
楊絳在《走到人生邊上》中說:“人生的價值在于修煉靈魂,在于完善自我?!?/p>
愛因斯坦說:“我強(qiáng)烈地向往著儉樸的生活,并且時常為發(fā)覺自己占有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p>
而楊絳的初稿就是:“那是一個多吃多占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比绱烁膭?,大概正是楊絳愧怍的真正原因吧!“幸運(yùn)的人”比“多吃多占的人”涵義更深更廣——作者的反思也因此更深更廣。
楊絳一再追憶,也許感覺到自己的善良是不如老王那么純厚的,就覺得自己和他相比,有一種愧怍之情,就有一種特別想傾吐——創(chuàng)作的沖動。于是,“幾年過去了”,她又把自己送上了靈魂的祭壇,“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這又是怎樣的一種人生境界啊!這是人性的至善與至美,這是“生命最本真最炫目的華麗”。超越自我苦難的意志,升華為對他人苦難的鄭重關(guān)切,這是一代精英知識分子對靈魂的考問。
楊絳先生在文章中敢于解剖自己,表達(dá)自我的反思——盡管這個反思遲到了幾年——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更是值得我們敬畏的品格:敢于如此客觀地寫出自己當(dāng)時的真實心態(tài),這是需要勇氣的。這是替一個未曾充分反省、懺悔的時代樹立的人類良知標(biāo)桿。
楊絳在《丙午丁未年紀(jì)事》中寫道:“烏云蔽天的歲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記憶里不易磨滅的,倒是那一道含蘊(yùn)著光和熱的金邊。”“每一朵烏云都有一道銀邊”,如果說“用錢侮辱”是烏云,那么這番“愧怍”就是一道銀邊。
“據(jù)老王自己講……”,讓老王自己來說,這更有苦澀的意味:我們從中讀到的是,老王沒有任何怨言,反而隱含著些許自責(zé)和愧怍,他沒有怨恨社會,也不責(zé)怪他人,更不深責(zé)自己的親人。我們分明感受到作者內(nèi)心的隱痛,總覺得有些不是滋味:老王,一個“進(jìn)不去”“組織”的“單干戶”,“他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后來,這一“取締”,那是“革”了老王的“命”?。 敖M織”——“取締”,不由得讓我們反思是什么一手導(dǎo)致了老王的慘死?“北京解放后”,老王應(yīng)該是受政府幫助和救濟(jì)的人?。 獙Υ跽叩膽B(tài)度體現(xiàn)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溫婉、隱忍、樸淡的敘說,啟人深思,這正是楊絳講述的魅力,這正是一個學(xué)者的良知?!翱雌饋頍o陰無晴”的文字,不正是對那個時代的莫大諷刺嗎?她用這潤澤之筆描寫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時,擁有不枝不蔓的冷靜,比那些“傷痕文學(xué)”聲淚俱下的控訴更具張力,更發(fā)人深省——這是一道光彩奪目的銀邊。
這樣的一篇“淺文”,對讀者的理解力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它超越政治,超越時代,超越當(dāng)下之意。竊以為,楊絳的《老王》在繼承與借鑒魯迅先生《一件小事》的基礎(chǔ)上,又有所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內(nèi)涵更豐富更深刻。
百歲老人楊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死了就安靜了?!边@是一位多么有智慧多么有悲憫情懷多么有歷史使命感的老人??!那些善良的人們,愛得越多,愧怍也就越多——而這個世界,也因為一位百歲老人的愧怍,讓多少曾被遺忘的珍貴涅槃……
注釋:
[1]林筱芳.人在邊緣——楊絳創(chuàng)作論[J].文學(xué)評論,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