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云
淺析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陳建云
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通過創(chuàng)設導入學習情境,營造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并運用多媒體設備配合教學,以此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成立英語學習小組,讓學生參與英語交際對話活動,獲得自主學習英語知識的能力。
初中英語;自主學習;多媒體教學
隨著我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的理念已經成為現(xiàn)階段教學的重點。該理念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說教式的課堂教學策略,明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者身份,加強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優(yōu)化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鼓勵學生將情感投入自主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從而讓學生對學習英語保持濃厚的興趣。
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導入,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整堂課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啟發(fā),克服學習新語言的障礙,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排除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障礙,以此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效率,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質高效發(fā)展(黃永健2013)。有效的課前導入是成功課堂教學的一半。為了促進英語教學質量達到優(yōu)質的效果,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設計有效的課前導入,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好奇心,刺激他們的求知欲望。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能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教師要注重改變課程中知識傳授的方向,在學生形成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過程中,強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形成正確的學習價值觀。
以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This is me這一課為例,這是初中英語的第一課,許多學生還不能適應初中英語課程的學習,思考方式還停留在小學生的階段,教師要設計與生活情境有關的課堂導入,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學習,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全家福的照片帶到課堂上,用英語簡單介紹一下各位家庭成員,引出這節(jié)課的教學知識點:“Family”這個單詞,當做可數名詞時意為“家人”;而當做集體名詞時則意為作“家庭”。還可以請學生簡要介紹一下自己家人的興趣愛好:“I like playing foot ball,my father likes basketball.”通過一些簡單的對話,復習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謂語動詞要有相應變化這一知識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緩解他們緊張的情緒。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英語的學習講求“聽、說、讀、寫”四個重點,其中“說”這一項對學生來說是最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課堂上所說的英語也是以朗讀單詞與課文為主,學生缺乏鍛煉的機會,語言的創(chuàng)造力得不到提高,長此以往,初中學生中出現(xiàn)了“啞巴英語”的情況。為了讓學生能在一個生動有趣的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主動參與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在課堂上使用英語組織教學,使學生在濃厚的語言氛圍中提高學習積極性,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將英語和客觀事物直接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大膽開口表達和練習,逐漸擺脫對翻譯工具的依賴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對話。
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課堂用語的使用。在Is this your pencil一課的學習中,先對pencil(鉛筆),eraser(橡皮擦),ruler(直尺)等單詞進行復習,并引入動詞be的一般疑問句及答語,了解動詞be的否定形式;掌握不定冠詞a,an的用法;通過物體的遠近程度來區(qū)分this和that的用法。在學生能夠掌握這一知識點后,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以問答形式開口對話:“Is this your pencil?”“No,is not mine.”“Is that your eraser?”“No,that is Lily’s eraser.”通過教學內容課程的延續(xù),增添新的練習內容,使學生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課堂用語難度增加的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使課堂永遠充滿吸引力,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多媒體教學有著圖文并茂、有聲有色、動靜結合等特點,已經成為是當今教學中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通過借助各種多媒體設備把教學內容加以展示,學生可以降低對新知識的陌生感,更容易掌握知識點,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能有所提高。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有聲單詞朗讀,學生可以聽到標準的單詞發(fā)音,對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讀音進行區(qū)分,克服對英語單詞學習的恐懼感,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習效率,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英語教學視頻,通過聲音畫面的直觀感受來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在師生互動的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管曉芬2014)。
在學習Asking the way這一課時,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在屏幕上展示Disneyland的一些景點,引導學生進入迪斯尼世界,接著展示Disneyland的旅游路線圖,針對本課的交際用語“問路”,根據旅游路線圖的實際環(huán)境進行提問:“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King of the Jungle?”學生回答:“You can go straight and turn left.”然后讓學生觀看迪士尼樂園的廣告視頻,讓學生邊聽邊看邊跟讀,仿佛置身于Disneyland當中。最后教師提問:“Have you ever been to Disneyland?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favorite entertainment?”讓學生回答,如果回答得好,教師要直接肯定和贊美;如果回答上有語法錯誤,教師要恰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學生改正錯誤。學生結合所去過的游樂場所創(chuàng)設題目,可以問問身邊的同學,提高創(chuàng)新與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初中生而言,閱讀也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理解一項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初中生詞匯量不足,在答題時遇到短文中不理解的單詞與生僻的句型,會打斷學生的答題思路,影響學習成績,從而使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動機與興趣。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引導學生利用教學工具與多媒體資源對遇到不明白的單詞與句型要及時查閱,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建立英語閱讀的自信,這對于推動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背熟Resding和Main task部分提供的短文,能夠讓學生掌握其中一些濃縮了的知識和實踐精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訓練時,讓學生自己制訂一份閱讀時間表,按照時間表上的計劃來展開閱讀,既提高了其自控能力,又能充分展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英語課外閱讀是學生感受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課外閱讀中的背景知識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指導學生遵循由淺入深的規(guī)律進行閱讀,可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另一方面,課外閱讀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語感。英語語感的形成離不開語言環(huán)境和必要的語言實踐活動,只有通過對課外閱讀的量加以累積,對語言的運用和感悟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制訂課外閱讀任務,對與課程學習內容相關的閱讀材料進行具體的分析與思考,根據閱讀環(huán)境來制訂閱讀目標,并根據自己的閱讀時間與特點來擬定時間表。
在閱讀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根據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與策略,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教材增添教學觀念上的新穎程度,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設置流暢的教學模式,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整體吸收課文內容,并做到學以致用。教師還可以成立課外學習小組,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外英語活動,如英語角、名校教師舉辦的英語講座等,以便讓學生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
引用文獻
黃永華.2013.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策略探析[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1):151.
管曉芬.2014.多媒體與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校園英語,(12):11.
作者信息:226600,江蘇南通,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南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