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王律師您好,我有個親戚要買房,想問我借20萬元作為購房款。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煩,我想咨詢一下,借款時應注意一些什么問題?借條該怎么寫才符合要求?謝謝。
求助人:汪小姐
A:汪小姐你好!
你的問題已收悉。當前,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與人之間的經(jīng)濟往來日趨頻繁,像類似汪小姐這種個人親戚朋友間相互借款的情形也經(jīng)常發(fā)生,借貸數(shù)額也越來越高,但由于一些朋友親戚間的人情問題或?qū)τ谝恍┙钘l、收據(jù)書寫不規(guī)范,由此引發(fā)的糾紛和訴訟也日漸增多?;谏鲜鰡栴},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有效的法律法規(guī)和本律師以往承辦類似糾紛的司法實踐經(jīng)驗,在此向汪小姐和各位《檢察風云》的讀者,就個人間借款應注意的問題和風險防范做一簡要介紹,以供參考。
關于借條書寫的要求
1. 書寫借條或收條時,建議借款人、出借人均應當面書寫
在本律師經(jīng)辦的案例中,曾有過借款人在借款時出具已書寫完畢的借條給出借人,且該借條非借款人本人書寫。我們說,若非借款人本人書寫的借條,出借人無法憑借該借條向?qū)嶋H借款人索要,若出借人也無法確定該借條到底由誰書寫,會導致該借款行為的瑕疵,在沒有其他證據(jù)證明的情況下,將可能出現(xiàn)無法認定該借款行為發(fā)生的后果。因此,本律師建議,無論是借款人書寫借條,還是出借人書寫收條,均應在對方在場時當面書寫,以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
2. 借款憑證書寫時應注意“借條”和“欠條”的區(qū)別
借條和欠條均是一種債權債務的憑證,但兩者之間有較大的差異。借條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書面憑證,它證明雙方建立了一種借款合同關系;而欠條是雙方基于以前的經(jīng)濟往來而進行結(jié)算的一種結(jié)算依據(jù),它實際上是雙方對過往經(jīng)濟往來的結(jié)算,僅是代表一種純粹的債權債務關系,并不代表借款合同關系。因此,借款時宜寫“借條”,而不宜寫“欠條”,借以省去訴訟中解釋“欠”款原因、用途的舉證責任。
3. 書寫借條時應寫明出借人、借款人的全名
我們說,個人之間的借貸,往往出借人與借款人關系比較密切,可能是親戚或朋友。在此本律師提醒大家:書寫借條時應寫明出借人和借款人在其身份證上的全名,切不可以稱謂、昵稱、小名、外號(如將出借人或借款人寫成“李阿姨”、“張大哥”、“小虎子”之類)等等替代真名寫入借條,若借款人逾期不還借款,出借人想到法院起訴借款人,往往會因債權、債務人的主體指向不明確而被法院拒之門外。
4. 借條書寫時應寫明具體的借款數(shù)額,且文字表述應清楚、明確,沒有歧義
(1)借條書寫時應注明借款、還款所使用的幣種,在我國大陸地區(qū)若不注明,也沒有其他證據(jù)證明的話,通常會認為借款、還款的幣種為人民幣。
(2)為了防止借條私下被刪改,建議借款的數(shù)額和重要的數(shù)字(日期、本金、利率、違約金等)用大小寫同時注明,且上述大小寫務必書寫一致。
(3)借條的書寫要避免歧義。例如:王小明向李小紅借款10萬元,其間歸還1萬元,因此,雙方協(xié)商將原借條撕毀,王小明重新為李小紅出具借條一份:“王小明原向李小紅借款10萬元,現(xiàn)還欠款1萬元”。這里的“還”字既可以理解為“歸還(huan)”,又可以解釋為“還(hai)欠”、“尚欠”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由此可能產(chǎn)生爭議,對出借人非常不利。因此,我們在書寫借條時所擬定的文字要避免歧義。
5. 借款時應將還款期限寫入借條中
借款在訴訟時效內(nèi)受法律保護,實踐中卻有很多出借人往往不知道“訴訟時效”的概念。理論界對借款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訴訟時效問題理解不一。因此,從債權安全回收的角度考慮,借款時建議將還款期限的具體年月日明確寫入借條中,如借款人逾期不歸還借款的,出借人應當在借款到期之日起兩年內(nèi)向借款人主張權利。
6. 借款時雙方約定的利率宜明確寫入借條中
根據(jù)《合同法》第211條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的規(guī)定。如果沒有將利率寫入借條中,出借人起訴,借款人不承認雙方約定,出借人的利息請求將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的規(guī)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予保護。
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出借人和借款人對于借款的利息有約定的,應在借條中予以明確,若沒有利息約定的視為無息借款。若對于利息有約定的應注意借貸雙方可在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范圍內(nèi)約定利息。
在借貸過程中,建議以銀行劃款的方式完成款項的出借和歸還
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在借貸過程中,雙方以現(xiàn)金付訖,在產(chǎn)生糾紛時,沒有付款和還款的憑證,只有一張“借條”的情形。上述情況,在法律上稱之為“孤證”,即沒有其他證據(jù)相互佐證。因此,本律師建議大家,在借款時為了避免最終為借(還)了沒借(還),到底借(還)了多少,借(還)給誰了而產(chǎn)生爭議,出借人和還款人最好以銀行轉(zhuǎn)賬的方式完成相關款項的出借和歸還。這里本律師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劃款時,劃款的賬戶及最終到賬的賬戶應與借條上(或收條)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名字、金額一一對應。
個人借款應注意的其他問題
就像汪小姐咨詢的那樣,有時候借款人會告知借款的原因是什么,出借人和借款人也可以在借條上約定借款的指定用途。若借款人未按照指定用途使用借款的,雙方可約定由借款人立刻歸還借款,并支付違約金。出借人和借款人可對借款人逾期還款的行為約定違約責任,在法律規(guī)定的框架下,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個人間的借款是一種民事行為,只要不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這種民事行為都是合法有效的。
Q:王律師您好,我一個朋友2012年12月1日問我借了5萬元錢,但沒有約定還款的期限,之后我通過電話多次詢問他何時還款,但他總是推脫。我想問問王律師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此外,聽說還有個訴訟時效的問題,是不是超過兩年,這個錢就無法追回來了?
求助人:郭先生
A:郭先生你好,就你的問題,做以下介紹。
個人借款中的訴訟時效計算
1. 借條上約定了具體的還款日期的
如果借條上約定了具體的還款日期的,訴訟時效從約定日期屆滿開始計算兩年,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發(fā)生中斷或中止情形的除外。
2. 借條上未約定具體的還款日期的
如果出借人未約定還款期限的,根據(jù)《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nèi)返還。那么該訴訟時效從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若出借人未提還款要求的,出借人將從出具欠條的第二天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根據(jù)郭先生的介紹,他的朋友2012年12月1日問郭先生借了5萬元錢,但沒有約定還款的期限,若在此其中郭先生未主張還款的,則該訴訟時效將在2014年12月1日屆滿(從借款第二天開始計算兩年,即2012年12月2日至2014年12月1日)。若在此期間郭先生要求其朋友還款的,必須提交相關證據(jù),證明郭先生要求其朋友還款的事實(建議為書面催告)。那么從最后一次催告之日起兩年內(nèi)具有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fā)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jīng)經(jīng)過的時效期間統(tǒng)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
本案例中可能產(chǎn)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出借人與借款人簽署補充協(xié)議,重新約定還款期限(但注意如涉及保證人,應要求保證人對補充的協(xié)議予以確認,不然會導致保證人豁免保證責任);要求對方簽署承諾書,重新明確還款期限;向借款人發(fā)送書面的催告函(建議以掛號信或快遞的形式,并保留催告函的復印件、掛號信的憑單和快遞的底單);向?qū)Ψ桨l(fā)送郵件或短信(注意確認對方身份且對方已收到并保留證據(jù));在國家級或者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nèi)容的公告;向第三方例如人民調(diào)解委員會、居委會等組織要求協(xié)助(但注意訴求內(nèi)容并保留書面記錄);向司法機關報案或控告(要司法機關出具回執(zhí)或法律文書);向法院提交起訴狀(保留提交材料回執(zhí)、立案受理通知書)等。
當然對于民間借貸而言,我們建議,郭先生應該在法定兩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及時主張權利。如果超過訴訟時效起訴,就可能會產(chǎn)生借款債權得不到法院支持的不利法律后果。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