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剛
(云南經(jīng)濟管理學院,云南·昆明 650106)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創(chuàng)新與思考
朱燕剛
(云南經(jīng)濟管理學院,云南·昆明 650106)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要在全面落實教育規(guī)劃綱要,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同時,立足社會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通過積極探索新觀念、新機制、新辦法、新途徑,一方面提高學校對輔導員工作的認識,完善輔導員管理機制;另一方面輔導員自身要轉變工作觀念,提高從業(yè)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這樣才能有效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職能建設,進一步提高輔導員工作質量。
高職院校;輔導員;創(chuàng)新;思考
高職教育作為一個新興的高等教育類型,它起步晚、發(fā)展速度快,特別是高職大學生作為一個嶄新的大學生群體同普通大學生群體相比,具有獨具特色的一面,怎樣突出高職教育特色,如何加強和改進高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為高職院校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高職院校教師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在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都扮演和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名輔導員能否具有正確的角色意識,并準確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實際工作中是至關重要的。輔導員是高等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輔導員是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高職院校教師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學生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工作。作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輔導員隊伍素質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高職學生能否健康成長,也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學生培養(yǎng)的目標。因此,做好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輔導員隊伍的工作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為突破口。
面對新挑戰(zhàn),高職院校要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優(yōu)秀人才,一支專職化“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輔導員隊伍必不可少。
高職院校輔導員首先是個職業(yè),這個職業(yè),是和其它的職業(yè)是一樣的,有自己的職業(yè)的規(guī)定性,有自己的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作特點。長期以來,由于高校的評價機制比較看重教學和科研,加上輔導員工作的瑣碎和煩雜,工作沒有成就感等原因,輔導員對自身定位不是很明確,認為輔導員只是個學生管理員,不是自己的職業(yè),甚至是一個跳板,這樣導致輔導員隊伍的不穩(wěn)定,一定程度削弱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這點在高職院校尤為突出。這就需要學校對這個職業(yè)有準確的定位,要考慮到輔導員的成長和發(fā)展。輔導員自身首先要有明確的職業(yè)定位,這樣我們才能安心本職工作,才能立足崗位,熱愛崗位,熱愛學生,奉獻在崗位,找到自己事業(yè)的起點。
其次高職院校輔導員是個特殊的職業(yè)。輔導員是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教育工作者,是學生的老師,同樣要擔當?shù)闷鹑祟愳`魂的工程師的稱號。這就要求輔導員要恪守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要求我們熱愛學生,有強烈的責任感,要加強學習提高修養(yǎng),要熱愛學生,更要懂得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處理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一定程度上從日?,嵤轮薪夥懦鰜?,從事更加富有內涵的育人和咨詢工作。
我們是教師,我們是思政工作者,我們工作的對象是學生,我們的工作是百年大計,我們要給自己的這份職業(yè)一個明確的定位,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更加有針對性,更加科學,更有成效。
工作機制不靈活,人員結構不合理。輔導員隊伍直接面對學生,擔負學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培養(yǎng)以及日常生活管理工作,工作面寬,職責頗多。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的雙重身份,也給輔導員隊伍建設帶來某些不和諧,作為輔導員,要面對全系和一個專業(yè)學生工作大局,作為班主任,又要維護班級建設的小集體利益,難免矛盾沖突,顧此失彼。工作體制上的種種矛盾沖突,不僅制約輔導員隊伍建設本身,而且客觀上影響了學生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多,其中,高職院校對輔導員隊伍建設未引起足夠重視,未形成一套完善的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培養(yǎng)管理制度是最根本的原因。
素質參差不齊。有的高職院校尚未對輔導員隊伍的建設予以足夠的重視,只考慮到數(shù)量,而忽視了人員素質的要求。在人員分流時,將許多不適合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增加到學生輔導員工作隊伍中,其中有的是不稱職的教學人員,有的是政治素質偏低的人員,有的是各種關系戶人員,其結果將直接影響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在引進人才時,也未多加考慮,一些學生輔導員在大學學習期間,此類工作關心不夠,甚至從未當過學生管理干部,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和業(yè)務水平都無法盡快適應輔導員這一崗位。
隊伍不健全。人力資源保障是做好工作的先決條件。目前,有些高職院校學生輔導員人數(shù)還沒有按教育部文件規(guī)定師生比數(shù)配全。由于人員不足,輔導員所分管的學生數(shù)量必然增大,難免會造成工作上的顧此失彼、粗枝大葉,更談不上將學生思想工作做活、做深、做透。?
(一)切實選拔好專職輔導員,全面提高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素質。高職院校黨委和各級學生黨組織,要樹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門科學”和優(yōu)秀輔導員人才同樣“可遇不可求”的思想,要像選拔培養(yǎng)學術骨干一樣,選拔、培養(yǎng)高職院校輔導員。堅決摒棄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人人都能做”的錯誤觀點,對政治素質好、責任心強,擅長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優(yōu)秀青年人才,要注意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并大膽選拔、任用輔導員,以提高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強化輔導員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輔導員的政治素質培養(yǎng),系黨總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院和系的學生職能部門要形成制度,定期對學生輔導員進行輪訓,其內容可包括黨的知識、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課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經(jīng)驗,社團活動指導,畢業(yè)就業(yè)指導等。通過系統(tǒng)的培訓,確保輔導員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強。
(三)加強輔導員之間的交流和研討。在實際工作中,每位輔導員都會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工作方法,加強交流和研討,使輔導員之間互相借鑒、學習,是一種提高工作成效的積極有效的辦法。每當有新同志加入輔導員隊伍,我們就要組織新老輔導員座談會。通過交流,老輔導員把好的工作作風、經(jīng)驗、方法傳授給新輔導員,充分發(fā)揮傳幫帶作用。另外,大學生工作部要堅持每周召開學生輔導員工作例會,有針對性地對一周內的工作進行交流、研討,對好的工作經(jīng)驗方法達成共識;同時,對存在的問題互相交換意見,提出科學的解決辦法。這對提高學生輔導員整體的素質和工作水平都有很大幫助。
(一)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建立相關的輔導員工作機制。高職學院應當把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上崗的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時事政策、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以及就業(yè)指導、學生事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yè)化輔導與培訓,開展與輔導員工作相關的科學研究。定期組織輔導員討論和學習,在討論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在實踐中落實。做到學習不停歇,達到輔導員素質的提高。
(二)制定切合實際的輔導員任職條件。首先是要制定科學的、合理的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劃??茖W、合理,就是既要講究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特點,又要兼顧學院師資隊伍的實際情況。規(guī)劃中恰當?shù)匕盐蛰o導員的任職條件顯得尤為重要。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輔導員的,也不是科班生的人才就能做輔導員。能否做輔導員,關鍵要看是否具備做輔導員的能力。那么,輔導員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呢?第一,要具備教師職業(yè)良心。就是在對學生、家長、社會履行義務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責任感和道德自我評價能力,它是輔導員思想和情操的重要精神支柱。第二,要具備班級管理能力。就是指導和帶領班集體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能力,主要包括創(chuàng)設教育教學環(huán)境的能力、選拔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能力、組織班級活動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競爭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的能力等。第三,要具備語言表達能力。這是輔導員最為重要的基本功。語言精練、生動、形象和富有趣味性,是輔導員受學生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要具備“身教”的能力?!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身教”能力是指輔導員在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的驅使下,憑借自身的品行、學識、人格以至儀表風度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去影響和教育學生的能力。
(三)切實解決輔導員的后顧之憂,保證輔導員隊伍思想穩(wěn)定。一方面,學院在培養(yǎng)、使用、職稱評定、晉級上,要考慮到學生輔導員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不能簡單地同其他專業(yè)教師一樣對待。另一方面,要解決好學生輔導員將來的去向問題,制定激勵機制。學生輔導員直接面對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年輕化的要求很高。因為這項工作不僅僅需要經(jīng)驗,更需要年輕人的熱情和激情。所以,定期流動和更新是這支隊伍的特點,應在有計劃的流動中進行建設。一般情況下,學生輔導員工作3~5年,學院應根據(jù)其自身特點和愿望,及時確定他們的工作去向:一部分將長期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擔任“兩課”教師);一部分將轉向學院其他行政管理崗位;也可以通過進修學習,轉向專業(yè)教學崗位等。只有解除學生輔導員的思想包袱,才能使他們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成效。
高職院校輔導員要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個準確的完善的角色定位,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發(fā)揮引導作用,對大學生的行為管理發(fā)揮規(guī)范作用,對大學生的學習發(fā)揮促進作用,對大學生的時代精神發(fā)揮激勵作用;對大學校園秩序的穩(wěn)定發(fā)揮維護作用,對大學生的班團組織發(fā)揮領導作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充分意識到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是全校學生工作乃至全部工作的基礎。才能在工作中增強自身的責任心,捧出自己的愛心,奉獻自己的細心和耐心,在平凡的崗位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充分研究自己的教育對象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服務和管理。
用心搭起溝通之橋,是輔導員和教師樹立共建互促關系意識、互相配合參與、互相支持協(xié)作的必要前提。輔導員和教師加強溝通,形成溝通機制能使決策更加準確、合理、科學,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更有效地對學生教育和教學。
教師和輔導員的目的都是育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先教會學生“先做人,再做事”,因此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必須靠輔導員和教師攜手合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學生整體素質提高了,教師上課可以得心應手,旁征博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短暫的課堂教學中傳授更多的實用的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輔導員可以少忙些事務性的工作,多花點的精力創(chuàng)新研究更好的育人方法,使思政教育更上一層樓。
為了形成更全面,更系統(tǒng)的溝通機制,最好每月舉行一次輔導員和教師的聯(lián)系會。在會議內討論:
1.要對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集體號脈,找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要針對學生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厭學情緒以及典型現(xiàn)象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和改進措施。
協(xié)調好輔導員和教師之間的關系,輔導員和教師互相配合、支持、溝通,實現(xiàn)協(xié)同效應,使“育德”與“授業(yè)”相輔相成。提高管理效率,實現(xiàn)精品課程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只有這樣,才能使高職院校在社會上具有相對競爭優(yōu)勢,才能具有相應的龍頭效應。
高職院校輔導員要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個準確的完善的思考,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發(fā)揮引導作用,對大學生的行為管理發(fā)揮規(guī)范作用,對大學生的學習發(fā)揮促進作用,對大學生的時代精神發(fā)揮激勵作用;對大學校園秩序的穩(wěn)定發(fā)揮維護作用,對大學生的班團組織發(fā)揮領導作用。只有在工作中不斷積累、改進、創(chuàng)新這樣我們才能充分意識到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是全校全部工作的基礎。才能在工作中增強自身的責任心,捧出自己的愛心,奉獻自己的細心和耐心,在平凡的崗位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充分研究自己的教育對象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服務和管理。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部.2010-7-29.
[2]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年16號文件,2004. 8.26
[3]劉馨.淺議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與管理.文教資料,2007.8
[4]楊旺尊.從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內江科技,2007.8
[5]明曉輝.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輔導員職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6]胡晟《高職院校學生輔導員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
(責任編輯 梁晉云)
G641
A
(2015)03-67-04
2015-06-01
朱燕剛,男,云南經(jīng)濟管理學院人文藝術學院講師,電子商務碩士,研究方向為民法和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