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明啟,孟春麗
(竹溪縣中醫(yī)院,湖北 竹溪 442300)
?
兩種阿膠珠的炮制方法及臨床應用
湯明啟,孟春麗
(竹溪縣中醫(yī)院,湖北 竹溪 442300)
目的:探討蛤粉與蒲黃炒阿膠的方法及臨床應用。方法:結合實際工作和文獻歸納蛤粉與蒲黃兩種輔料炒阿膠的應用。結果:蛤粉與蒲黃炒阿膠既能改變阿膠藥性,又能增強其療效。結論:臨床最好備用兩種阿膠珠,且阿膠珠入湯劑時,要研細粉,烊化服。
阿膠;蛤粉;炮制方法
阿膠為馬科動物驢EquusasinusL.的干燥皮或鮮皮經(jīng)煎煮、濃縮制成的固體膠,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功能,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心煩不眠、虛風內(nèi)動、肺燥咳嗽、勞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的治療[1]。傳統(tǒng)湯劑中阿膠多烊化入藥,然其形滋膩,有礙脾胃,且有腥氣,臨床多以各種輔料炮制成阿膠珠選用。清代以前炮制阿膠使用的輔料多達9種[2]。目前炮制方法主要有蛤粉炒、蒲黃炒、蒲黃烘、烘法、微波法、真空法等6種方法[3]。但在實際應用中,阿膠的常用炮制方法有蛤粉炒和蒲黃炒兩種。
1.1 炮制方法
先將鐵鍋傾斜45°,預熱,加入蛤粉,用中火加熱至蛤粉呈滑利靈活狀,溫度約140°,投入阿膠丁,向外翻炒,使阿膠珠自由滾下,炒至鼓起較大時,改用文火,炒至呈圓球形,表面呈棕黃色、內(nèi)無溏心時取出,篩去蛤粉,放涼,蛤粉用量30%~50%[4]。
1.2 炮制作用
蛤粉,即蛤殼煅制后,碾成的灰白色細粉,味苦、咸,性平、能清熱化痰,并能入血分散瘀滯。阿膠經(jīng)蛤粉炒珠后,能除去膠性,還能散瘀滯,可避免膩滯之弊。入湯劑時,可防止糊鍋,又易于粉碎成末。臨床多用于虛勞咳嗽,痰中帶血、咯血、衄血、婦女經(jīng)期不調、崩漏、帶下等證。
2.1 炮制方法
先將鐵鍋預熱,再加入蒲黃,用中火加熱炒至稍微變色,投入阿膠丁,不斷翻炒至鼓起圓球形,棕黃色,內(nèi)無溏心時取出,篩去蒲黃,放涼。蒲黃粉溫度控制在145~160℃,時間3~5min,蒲黃用量20%[5-6]。
2.2 炮制作用
蒲黃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味甘性平,具有止血、化瘀、通淋功能。用蒲黃炒阿膠可借蒲黃活血化瘀、止血而不留瘀的作用增強阿膠的滋陰補血止血之功,有利于阿膠補血功能的發(fā)揮。臨床常用于崩漏、咯血、吐血等出血證的初期,療效較佳。
現(xiàn)代研究證明阿膠具有補血止血、抗休克、造血系統(tǒng)、對鈣代謝等藥理作用,阿膠在臨床上應用日益廣泛,其炮制輔料的選擇呈多樣性,炮制方法亦不斷改進。如炮制輔料有用甘草粉[7];有用30%粳米粉和40%面粉的混合粉[8];有用滑石粉和牡蠣粉的混合粉[9]。
炮制是中藥應用的特色,通過添加適當輔料既能改變藥性,又能增強療效。阿膠難溶入水,用蛤粉和蒲黃炒阿膠能增加阿膠的水溶性,同時阿膠的滋補作用分益氣(屬氣分)與補血(屬血分),為使阿膠的藥性功能正確發(fā)揮和使用,醫(yī)院最好備用兩種阿膠珠[10]。阿膠炒成阿膠珠后,鼓起的圓球外皮不溶入水及藥液,烊化時漂浮在藥液表面,影響湯劑質量,不利于患者服用,故阿膠珠入湯劑時,要研細粉,烊化服[11]。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M].第1部.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175-176.
[2] 劉向紅,孔祥山.阿膠古今炒法炮制初探[J].山東中醫(yī)雜志,1999,18(10):468.
[3] 蔣曉煌,蔣孟良,賀衛(wèi)和,等.不同炮制方法對阿膠珠品質影響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13,15(1):53-55.
[4] 皮曉華,趙榮輝,左亞杰.阿膠珠炒制方法研究[J].湖南中醫(yī)雜志,2003,19(4):50.
[5] 張振凌,張本山,王磊,等.蒲黃炒阿膠珠炮制工藝的研究[J].河南中醫(yī)藥學刊,1997,12(6):10-12.
[6] 許曉哲.蒲黃粉炒阿膠治療婦科崩漏的體會[J].浙江中醫(yī)雜志,2007,42(9):556.
[7] 杜世明.阿膠的三種炮制方法介紹[J].基層中藥雜志,2000,14(4):41.
[8] 沈宇倫,沈宇明,沈映珠.阿膠珠炒(燙)輔料和加工方法的改進[J].云南中醫(yī)藥雜志,2002,23(1):28.
[9] 宋志剛.藥房應配備多輔料炮制阿膠珠[J].時珍國醫(yī)國藥,1999,10(4):273.
[10] 陳遠彬.醫(yī)院最好備用兩種阿膠珠[J].中國中藥雜志,1990,15(1):60.
[11] 安培國.阿膠珠入湯劑應研細粉烊化服[J].湖北中醫(yī)雜志,1989,11(1):44.
(責任編輯:尹晨茹)
2014-12-15
湯明啟(1972-),男,湖北省竹溪縣中醫(yī)院主管藥師,研究方向為醫(yī)院藥學。
R282.02
A
1673-2197(2015)10-0044-01
10.11954/ytctyy.2015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