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丹
大戶時代的馬鈴薯增產增收方案
文/趙丹
【圖示】 我國馬鈴薯栽培面積和產量總體呈現增長態(tài)勢。2010年馬鈴薯7621.2萬畝,產量7323萬噸,畝均961公斤。2013年達到8421.9萬畝
隨著馬鈴薯以“主糧化”的身份進駐公眾視野,馬鈴薯自然也開始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洗禮。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馬鈴薯栽培面積和產量總體呈現增長態(tài)勢,2010年馬鈴薯7621.2萬畝,產量7323萬噸,畝均961公斤。2013年達到8421.9萬畝,到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計劃擴大到1.5億畝。
而一組數據也顯示,中國馬鈴薯平均單產低于歐美:當前中國馬鈴薯平均單產0.93噸/畝,而歐美發(fā)達國家平均單產2.33-2.87噸/畝
原來我們的馬鈴薯產業(yè)不是“大而強”,而是“大而弱”!
越了解越震撼。
我國馬鈴薯優(yōu)質種薯品種匱乏;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滯后;土傳病害嚴重,農資有效利用率低,使用量大;農場主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不適應現代農業(yè)發(fā)展需求;國內馬鈴薯市場機制不太成熟,價格忽漲忽落,產銷信息不對稱;儲藏和加工落后……
如何助推并實現馬鈴薯產業(yè)的主糧化之路?如何提高單產?如何讓薯農增收?5月20日,《農資與市場》雜志社匯集馬鈴薯行業(yè)專家、農場主、種植大戶、農貿、電商等產業(yè)鏈資源,全面會診馬鈴薯產業(yè)鏈難題,助力馬鈴薯主糧化之路。就像《農資與市場》雜志社總編馮衛(wèi)東說的一樣,目前以作物為靶標的作物完全解決方案成了主流,我們試圖從種薯到品牌化,給大家展示一條跨界跨領域的完全解決方案。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畝萬畝薯園開。
記者來到有中國薯都之稱的烏蘭察布(烏蘭察布種植馬鈴薯400萬畝,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考察馬鈴薯的耕作以及收益情況。出乎記者意料的是,并不像很多人談到的那樣,只要種植馬鈴薯就能賺錢。
蒙寶薯業(yè)的負責人樊金喜告訴記者,他流轉了2個圈(一個圈500畝)的土地,主要種植馬鈴薯和葵花。種植成本占了一大部分(人工、機械、農資等綜合投入少的120萬/500畝,多的140—150萬/500畝),但是若沒有技術,僅靠資本注定是一場冒險?!叭艄芾聿缓茫a量就會很低,盲目包地的10個人里只有3個掙錢?!?/p>
對于突如其來的種植馬鈴薯的熱潮,資深農資人、農場主、作物解決方案專家北京東成盛世董事長孟憲東認為,流轉土地一定要量力而行。
流轉土地的數量要與自身的技術、能力配套。流轉300畝內的,基本上勤奮點的家庭夫妻倆就能干,僅需要小型設備輔助;到500畝的規(guī)模,需要適當增加點硬件,外請一兩個技術人員來幫忙;500到2000畝,就需要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公司化(但是實際情況是,真正公司化很少,能做到規(guī)范點、專業(yè)點就不錯了)。孟憲東強調,2000畝以上一定要公司化,要有專業(yè)的團隊,專業(yè)的分工、技術,這樣風險比較低,才有穩(wěn)定、持續(xù)的盈利能力。
目前大多數流轉者只做到了流轉面積的規(guī)模化,對于規(guī)?;芾淼恼J知幾乎為零。在土豆的全程解決方案里,科學的植保管理占了一大部分。內蒙古農牧業(yè)科學院資源環(huán)境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院段玉指出目前馬鈴薯種植有些粗放,需要提升專業(yè)度,專家需要多給大戶傳播種植技術,提升大家的管理水平。
思維改變,藥肥合理施用
針對很多人談肥色變,談農藥色變的看法,專家卻認為大可不必,藥、肥合理施用即可。
作為國內馬鈴薯大佬,內蒙古大豐·格瑞得馬鈴薯種業(yè)公司董事長李冬虎向記者介紹,近十年來世界農藥使用率是增加的,都是通過增施農藥來保障作物的質量,植保投入能達到917歐元每公頃,并非是大家所說的視農藥色變?!盁o論植保水平還是觀念,中國與歐美的差距仍然存在,質量認證體系,水肥的精準投入,長期輪作,全程農機精細作業(yè)等等。”李東虎表示。
四川國光產品部經理鄒濤也認為,對于大戶而言,理念的轉變是很重要的。國人從盲目信賴農藥肥料,到完全否定,都是很極端的認知。鄒濤提醒大戶,不要一提激素就害怕,植物體內本身就含有一種刺激作物生長的激素。
孟憲東也向記者指出,農場主之間的理念差距很大,若說他們擁有的土地和資本是航母,那么他們的經營理念、操作思維大多還停留在小米加步槍階段。只有不一樣的思維才有不一樣的行為才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孟憲東表示,除了公司化專業(yè)化運作之外,在用肥用藥上面,他比較注重中微量元素、礦物肥、大量有機肥,菌劑等方面的投入。
在科學施肥方面,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認為,要讓馬鈴薯規(guī)?;洜I,要讓馬鈴薯增產,施肥一定要注意養(yǎng)分與濃度的關系,以及水肥一體化。高祥照介紹,歐美發(fā)達國家普遍使用水肥一體化,美國達到60%的灌溉馬鈴薯采用水肥一體化,中國馬鈴薯也要向這個方向邁進。段玉則在鉀的吸收和利用上給出了建議,推薦的施用鉀肥的方法一是基于土壤測試,二是基于產量反應與農學效率。
中科院地球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建明、生物肥料研究中心燕國勝博士、帝益生態(tài)北方大區(qū)負責人石玉飛均認為土壤中礦物元素是一切綠色植物唯一的養(yǎng)料,植物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是同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施肥的最高境界是全營養(yǎng)施肥,所以我們需要修復土壤。提倡全營養(yǎng)和微量元素的增施。
東北、內蒙、甘肅、寧夏、青海、山西北部、陜西北部、河北壩上地區(qū)及西北部山區(qū)是一季作馬鈴薯主產區(qū),無霜期較短,只能種植一季馬鈴薯,即春季播種薯塊,秋季收獲。
一季作地區(qū)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黑脛病、粉痂病、瘡痂病、干腐病、黃萎病、枯萎病、病毒病。
在二季作地區(qū)特別是在春茬馬鈴薯種植地瘡痂病、環(huán)腐病、晚疫病是主要病害。
馬鈴薯晚疫病,導致馬鈴薯莖葉死亡和塊莖腐爛的毀滅性病害。曾引起愛爾蘭饑餓,導致約100萬人死亡。在多雨、冷涼、適于晚疫病流行的地區(qū)和年份,植株提前枯死,損失20-40%。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邵振潤處長認為,防病非常關鍵。土豆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極高的價值,然而土豆晚疫病也曾造成各地的大饑荒,“成也土豆,敗也土豆”,現在晚疫病可控可防,不再是致命性病害,但是馬鈴薯要成為中國的主糧關鍵是防治好晚疫病。
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王文橋給出晚疫病的病害控制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不同抗病品種;輪作換茬,防止連作,應與十字花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嚴格挑選無病種薯作種薯,減少初侵染源。做到收薯、藏薯、切薯塊、春化等過程中,每次都要嚴格剔除病薯,減少貯藏及田間初侵染源。有條件的要建立無病留種地,進行無病留種。
孟憲東用一句順口溜向記者說明防治的要點:“專業(yè)專一修正果,精細精準保成功,五大觀念(不懶貪,不湊合,不盲目,不照搬,不跟風)是基礎,六大要點(優(yōu)選良種,合理施肥,科學用藥,管控墑情,適時播種,合理輪作)是關鍵?!?/p>
用科學的植保的手段,只能保障馬鈴薯的增產,“多收了三五斗”并不一定是增收的保障。
在采訪中,很多大戶對土豆的銷量顧慮重重。比較常見的銷路無外乎這幾種:比較好的或者簽到大單子——肯薯片、薯條供應廠家,價格稍高(但這個對馬鈴薯的要求很高,大多達不到);或者供應給加工廠。馬鈴薯達不到這些,“有些門路”的大戶會聯系全國蔬菜市場出貨;而更多的馬鈴薯則是賣給前來收購的商販。
如何改變馬鈴薯靠天吃飯的窘境?
新農人代表,馬鈴薯互聯網運作紅人,土豆姐姐——馮小燕,是馬鈴薯品牌運作的成功新農人。土豆姐姐告訴記者,“作為新農民,就要立足做傳統農民不做或做不了的事?!蓖炼菇憬阏劶八銎放?,“因為沒人給土豆做品牌,所以我很快就脫穎而出?!薄拔椰F在主要是利用微信微博及品牌營銷,電商更主要是通過在互聯網上塑造、宣傳、推廣品牌,靠品牌贏得線下業(yè)務洽談,贏得各種合作和更大的訂單?!?/p>
土豆姐姐介紹,她主要銷售種薯、加工薯和商品薯。種薯主要是銷售給全國各地的種植大戶,大戶們透過央視,都知道了“土豆姐姐”,所以都保持聯系,都有業(yè)務往來;銷售加工薯主要面向加工廠,國內有名的天使薯片、藍動薯條等一些大的馬鈴薯加工廠,都是她的客戶;第三銷售商品薯,就是生鮮農產品這一部分,主要透過定單農業(yè)的方式在銷售。土豆姐姐認為,定單農業(yè)主要就是從產地到終端消費市場,或者從產地到飯桌,在產地到終端銷售市場。
除此之外,土豆姐姐開始用新媒體來營銷土豆。土豆姐姐表示她不懂互聯網,她只是充分地借助互聯網。好產品當然是第一位的,但如何將好產品推出去?這是很多人的障礙。
土豆姐姐告訴記者,“這是一個粉絲經濟時代,粉絲,就是關注我的人。今天,有人關注你了才會有人了解你,有人了解你了才會有人信賴你,有人信賴你了才會有人購買你的產品。微營銷,就是把營銷活動放在手機里。而微博是一個免費的廣告平臺。所以,我現在把微博、微信當做重要工作來干?!?/p>
土豆姐姐表示,互聯網是信息高速公路,讓大家充分地享受到了互聯網的紅利。今年,土豆姐姐家生態(tài)土豆要登陸上海大宗貿易平臺,這個將是面向國際、國內的電商大平臺。未來,她相信,商務活動會因為網絡而更加輕松!
或許,這個只是土豆姐姐的一家之言,但是,畢竟網絡給商務活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她成功了,也許你也可以。品牌化的道路很寬廣,也很艱辛,不一定只有這個方法是對路的,你也可以找到你適合的方法。土豆姐姐的案例或許可以給你展示一個完全不同的路徑,洞開你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